回歸分析解釋之——決定係數(R^2)

2020-12-04 注會閒談

CFA複習day4:

決定係數(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能夠由自變量解釋的變異程度佔總的變異程度的比例。

考綱要求:會計算並解釋。

CFA教材原文:(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does exactly this: It measures the fraction of the total variation in the dependent variable that is explained by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

怎麼理解決定係數

如果我們沒有回歸模型,那麼平均值就是我們最好的估計,變異程度用樣本方差表示,即(樣本值-平均值)的平方和,將之稱為總變異

如果有了回歸模型後,那麼我們對某一個特定自變量的結果可以通過回歸模型來進行推斷預測,這樣(樣本值-預測值)的平方和就是不能被解釋的變異程度,(樣本值-預測值)的平方和被稱為剩餘平方和。假設有一個完美的模型可以全部預測每個觀測點的話,不能解釋的變異就為0了。

總變異=可以被解釋的變異+不能被解釋的變異

決定係數就是用可以被解釋的變異/總變異,決定係數越高,代表可以被解釋的程度越高,回歸模型的效果越好。

標準誤差和決定係數的導圖:

相關焦點

  • 回歸係數顯著性t檢驗 - CSDN
    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  t 檢驗(回歸係數的檢驗)  F 檢驗(回歸方程的檢驗)  相關係數的顯著性檢驗  樣本決定係數  三種檢驗的關係r的絕對值小於等於1:|r| ≤ 1  根據相關係數的檢驗表,通常當|r| 大於表中α=0.05相應的值時,認為 x 與 y 有顯著的線性關係。
  • 市場調研中的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2)
    (一)相關分析(2)   2.復相關與偏相關   引入更多的因素變量是我們減少判斷偏差提高準確度的方法之一,這就涉及到復相關和偏相關。為了方便後面的說明,這裡我們先簡單引入一下回歸分析,藉助回歸方程來解釋復相關係數和偏相關係數。
  • 回歸分析解釋之——估計的標準誤差(SEE)
    CFAL2複習Day3:今天的知識點是一元線性回歸中的SEE,全稱:Standard Error of Estimate。我把它記為估計的標準誤差,不知道對不對。考綱對這個知識點的要求是,要會計算並解釋。
  • 【R語言教程】線性回歸決定係數R方的計算方法及具體意義 ——【醫學和生物統計】
    決定係數(coefficient ofdetermination),有的書上翻譯為判定係數,也稱為擬合優度。
  • 內生性會造成回歸係數的巨大誤差
    回歸分析是數據分析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分析工具,絕大多數的數據分析問題,都可以使用回歸的思想來解決。回歸分析的任務就是,通過研究自變量X和因變量Y的相關關係,嘗試去解釋Y的形成機制,進而達到通過X去預測Y的目的。
  • 什麼是決定係數?用Python如何實現?
    決定係數:即 R 平方值,也稱判定係數、擬合優度。反應因變量的全部變異能通過回歸關係被自變量解釋的比例。如R平方為0.8,則表示回歸關係可以解釋因變量80%的變異。如某學生在某智力量表上所得的 IQ 分與其學業成績的相關係數 r=0.66,則決定係數 R^2=0.4356,即該生學業成績約有 44%可由該智力量表所測的智力部分來說明或決定。
  • 回歸分析的基礎概念之2:相關性與相關關係,相關係數與判定係數
    大家好,歡迎來到許栩原創專欄《從入門到高手:線性回歸分析詳解》(本專欄總目錄見上圖),這是專欄的第二篇文章,確定關係與相關關係,相關係數與判定係數。本專欄第一篇文章,我講解了回歸分析第一個基礎概念,變量。這一章,將講解回歸分析另一個最重要的基礎概念,相關性。本章的主要內容如下。
  • 統計諮詢:決定係數(R方)是否越大越好?
    問題:尊敬的老師您好,想問一下決定係數R2越大越好,但是有沒有說具體的範圍?大於多少就是有意義的?謝謝老師。
  • 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 - CSDN
    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  t 檢驗(回歸係數的檢驗)  F 檢驗(回歸方程的檢驗)  相關係數的顯著性檢驗  樣本決定係數  三種檢驗的關係r的絕對值小於等於1:|r| ≤ 1  根據相關係數的檢驗表,通常當|r| 大於表中α=0.05相應的值時,認為 x 與 y 有顯著的線性關係。
  • 在回歸分析中t檢驗_回歸分析的t檢驗如何做 - CSDN
    相關係數的意義及性質相關分析是用相關係數(r)來表示兩個變量間相互的直線關係,並判斷其密切程度的統計方法。相關係數r沒有單位。相關係數r=O~0.3表示相關程度低普通,相關係數r=0.3~0.5表示相關程度普通,相關係數r=0.5~0.8表示相關程度顯著,相關係數r=0.8~0.9表示相關程度高,相關係數r=0.9~1.0表示相關程度極高。5.
  • t檢驗回歸方程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  t 檢驗(回歸係數的檢驗)  F 檢驗(回歸方程的檢驗)  相關係數的顯著性檢驗  樣本決定係數  三種檢驗的關係r的絕對值小於等於1:|r| ≤ 1  根據相關係數的檢驗表,通常當|r| 大於表中α=0.05相應的值時,認為 x 與 y 有顯著的線性關係。
  • 用R進行Lasso regression回歸分析
    glmnet是由史丹福大學的統計學家們開發的一款R包,用於在傳統的廣義線性回歸模型的基礎上添加正則項,以有效解決過擬合的問題,支持線性回歸,邏輯回歸,泊松回歸,cox回歸等多種回歸模型,連結如下https://cran.r-project.org/web/packages/glmnet/index.html對於正則化,提供了以下3種正則化的方式
  • 【R語言】相關性分析、相關係數的顯著性檢驗及可視化
    本篇文章介紹基於R語言的相關性分析、相關係數的顯著性檢驗及可視化,該教程為個人筆記,大家也可參考學習,不足之處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相關性分析用於評估兩個或多個變量之間的關聯,能通過定量指標描述變量之間的強弱、直接或間接聯繫。
  • 的方法 線性回歸方程檢驗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在總變差中,一部分變差可以用設定的回歸方程解釋,稱之為回歸變差;另一部分變差是回歸方程不能解釋的,稱為剩餘變差,它們之間有下面等式:如果在總變差Y中,回歸變差所佔的比例越大,則說明Y值隨X值的變化越顯著,或者說X解釋Y的能力越強。反之,回歸變差在總變差中所佔比例越小,則說明Y值隨X值的變化越不顯著,或者說X解釋Y的能力越差。
  • 一元線性回歸顯著性檢驗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  t 檢驗(回歸係數的檢驗)  F 檢驗(回歸方程的檢驗)  相關係數的顯著性檢驗  樣本決定係數  三種檢驗的關係這樣,總平方和SST 中,能夠由自變量解釋的部分為SSR,不能由自變量解釋的部分為SSE,從而,回歸平方和SSR越大,回歸的效果就越好,可以據此構造F 檢驗統計量為
  • R語言從入門到精通:Day12--R語言統計--回歸分析
    回歸作為一個廣義的概念,涵蓋了許多變種,R語言中也為其提供了強大而豐富的函數和選項(但顯然選項越多,對初學者越不友好),早在2005年,R中就有200多種關於回歸分析的函數 (https://cran.r-project.org/doc/contrib/Ricci-refcard-regression.pdf,這個文檔提供了部分回歸分析函數列表,供大家參考)。
  • 線性回歸分析詳解7:多元回歸方程的精度,R平方與調整後的R平方
    許栩原創專欄《從入門到高手:線性回歸分析詳解》第七章,回歸方程的精度,R平方與調整後的R平方。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我們在求出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後,這個方程到底怎麼樣,能不能起到效果,需要對求出的回歸方程進行一系列評價和評估。這些評價和評估,首先要做的,是確認回歸方程的精度。本章,我將分如下三個小節講述回歸方程的精度,歡迎閱讀與探討。我的《線性回歸分析》專欄總目錄見下圖。
  • R語言數據分析(二)回歸分析(4)
    多元線性回歸例題例:某品種水稻糙米含鎘量y(mg/kg)與地上部生物量x1(10g/盆)及土壤含鎘量x2(100mg/kg)的8組觀測值如表2.1。試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由表可知,其Fvalue=392.5, Pr>F的值3.186e-06,遠小於0.01,故拒絕原假設,認為y1與x1,x2之間具有顯著性的線性關係; 由方差分析表可知,對自變量x2檢驗F值為F=4.4792,Pr>|t|的值=0.0879,大於0.05,說明x2的係數沒有通過檢驗。
  • r語言 多元回歸模型_r語言多元回歸模型殘差分析 - CSDN
    隨機誤差項的解釋見:隨機誤差項。與一元線性回歸類似,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中,對誤差項同樣有三個基本假設:誤差項期望為0;對於自變量的所有值,ε的值都相等;誤差項ε是一個服從正態分布的隨機變量,且相互獨立。
  • 回歸係數顯著性t檢驗_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及回歸係數的顯著性檢驗...
    SSR回歸平方和表示,數據可解釋的差異【也就是回歸方程能解釋的差異】          RSS殘差平方和,表示不可解釋的差異。【回歸方程無法解釋的】6、自由度【p回歸係數的個數】RSS殘差平方和的自由度 dfr  = n -p -1SSR回歸平方和的自由度 dfm= p 總平方和的自由都           dft = n -1dft = dfr + d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