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藥」斷了供怎麼辦?我國將全鏈條為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

2020-12-04 環球網

針對近日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臨床必需用藥國產巰嘌呤片在多地遭遇短缺,國家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21日表示,按照此前重點監測情況,20日已完成應急生產檢驗首批295萬片巰嘌呤並已陸續發貨。各地將抓緊協調組織做好採購配送工作,直接掛網採購,確保供應。

藥品短缺近年來為何頻現?讓醫患雙方不再為「救命藥」斷供「揪心」、回應民生醫療關切,我國將通過完善監測預警、優化藥品研發流程、加強供需協調等全鏈條發力,讓「一藥不再難求」。

藥品短缺有幾多?130個藥已進入短缺藥監測清單

心臟病臨床手術必用藥魚精蛋白、治療兒童心功能不全的地高辛口服液……國家衛計委匯總分析各地監測上報品種並委託中國藥學會調查發現,我國藥品短缺集中在常用低價藥和專科、急(搶)救藥。

今年6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提出,建立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分級聯動應對機制,實行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分類精準施策。有關負責人表示,社會關注度較高的魚精蛋白、絲裂黴素等130個臨床急需短缺用藥均已列入清單管理。

「此次巰嘌呤片出現短缺後能夠迅速恢復市場供應,源於短缺藥品監測網絡的逐步建立完善。」國家衛計委藥政司副司長張鋒說,按照有關要求,衛生計生部門近兩年建立的短缺藥品監測網絡前期已經監測到巰嘌呤的短缺風險預警,從8月份起就通過加速相關企業GMP認證等措施進行應對。而按照藥品生產流通的一般規律,若無預警監測,恢復供應還需要半年左右。

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通過「一對一」解決之策,開展了短缺藥品市場撮合試點,啟動了國家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工作會商聯動機制,一攬子解決了監測清單中大部分藥品短缺問題。

藥品短缺原因複雜多重 「對症下藥」是關鍵

到2020年,我國將構建短缺藥品信息收集、匯總分析、部門協調、分級應對、行業引導「五位一體」工作格局,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從全鏈條看,藥品結構性、局部性短缺「癥結」何在?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牛正乾指出,藥品是特殊商品,對病人屬於「剛需」。完全靠市場,藥品生產成本上漲,利潤空間下降,藥企不願意生產,價格低、用量小的藥品就容易短缺。

「就源頭端而言,我國是原料藥的生產和出口大國,總體上看,原料藥工業屬於精細化工,生產工序多、投入大、高耗能。同時,市場對原料藥的依賴度高。」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國內有巰嘌呤原料藥批准文號生產企業3家,但僅1家實際在產;而主要在產的製劑企業因原料藥價格上漲過快採購困難停產,加速導致了巰嘌呤片供應較大程度短缺。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在市場之手失靈的情況下,政府「託底」搭建信息溝通的平臺將發揮好「協調員」的作用。

從整個醫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能力性和結構性短缺成為醫藥產業一些領域「後勁」不足的「掣肘」。《關於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提出,鼓勵藥品研發創新,對臨床急需的短缺藥品註冊申請予以優先審評審批。從2016年起,食藥監總局對優先審評列出了17種情形,將臨床急需、市場短缺的藥品納入優先審評範圍。

停產備案、哨點前移:全鏈條發力走出「救火式」治理

記者了解到,國家衛計委、食藥監總局等多部門將從22日起,針對氨苯碸等短缺藥品清單上27種疑難短缺用藥,集中原料藥和製劑生產企業會商解決。如何推動「尋藥記」早日謝幕?

——完善監測預警,搭建短缺藥品多源信息採集和供應業務協同應用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將擴大監測範圍,在目前500多個醫療機構監測哨點基礎上,向生產和流通等重點環節延伸,推動實現信息監測全覆蓋。「從『使用端』前移到『工業端』,有助於直接實現『未雨綢繆』。」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副主任肖魯說,今後應加快推動主管部門提出的短缺藥品及其原料藥生產企業停產備案制度,縮短短缺實際發生與應對機制啟動的「時間差」。

——動態調整完善短缺藥品清單。專家介紹,疾病譜、重點人群臨床用藥需求、突發事件應急保障需求是不斷變化的過程,「解決藥品短缺並非一日之功」。今後,我國還應完善藥品短缺標準動態確定機制,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手段科學建立藥品常態儲備機制。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聯動。業內人士指出,解決廉價必需用藥「叫好不叫座」的問題,需同時推進醫保付費方式改革,調動醫療機構使用廉價「救命藥」的積極性;還要建立科學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制度,引導醫務人員選用價廉質優的藥品。

相關焦點

  • ——我國為改革完善短缺藥供應保障開出「藥方...
    ——我國為改革完善短缺藥供應保障開出「藥方」  新華社記者 李松、王賓、鄧華寧  魚精蛋白能否不再面臨季節性藥「荒」、罕見病患者「救命藥」能否再多一點、兒童用藥能否進一步得到保障……如何讓「一藥不再難尋」,我國正在開出「藥方」,通過組織定點生產、應急生產、優化藥品研發流程等全鏈條發力,完善短缺藥供應保障體系,回應民生醫療關切。
  • 保障藥品供應工作推進,6個注射劑品種納入短缺藥品清單_藥品,短缺...
    【製藥網 行業動態】短缺藥品供應問題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因為藥品事關病人的安危,一旦出現斷供,後果將不堪設想。   為解決生產供應端短缺問題,保障藥品供應,12月30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等部門發布《關於印發國家短缺藥品清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並公布了國家短缺藥品清單和臨床必需易短缺藥品重點監測清單。
  • 保障藥品供應工作推進,6個注射劑品種納入短缺藥品清單
    【製藥網 行業動態】短缺藥品供應問題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因為藥品事關病人的安危,一旦出現斷供,後果將不堪設想。   為解決生產供應端短缺問題,保障藥品供應,12月30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等部門發布《關於印發國家短缺藥品清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並公布了國家短缺藥品清單和臨床必需易短缺藥品重點監測清單。
  • 42種藥品被列入短缺藥清單 24種暫無替代
    2月21日,湖南省衛健委發布了《關於做好醫療機構臨床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42個品規被列入了《湖南省2018年醫療機構短缺藥品清單》。24種藥品暫無替代,其中6種已恢復正常,一種基本正常。另外,18種斷貨或供應不足藥品有可替代藥品。
  • 國家短缺藥品清單出爐,這六種藥為什麼短缺?
    國家短缺藥品清單共有6個品種,分別為甲氨蝶呤注射劑、垂體後葉注射液、苄星青黴素注射劑、米託蒽醌注射劑、新斯的明注射劑、硫代硫酸鈉注射。 白血病患者的救命藥—米託蒽醌注射劑—在藥監局查得有16款產品,但據央視2019年報導,中標的四川升和、山東羅欣兩家藥企已停產兩、三年之久。 江蘇省曾在2019年9月將「米託蒽醌」列入短缺藥品目錄清單並掛網採購,要求相關企業申報掛網價格,但未有企業響應,相關負責人稱,主要原因是原料停供。
  • 原料藥漲價致部分「救命藥」告急,要寄希望於黑市?
    短缺藥品大多是利潤較低的普藥,或銷量不大的治療罕見病的藥品。除了盈利因素外,流通企業不願經營短缺藥品還有一些特殊原因:一是一些緊缺藥品供應不暢,多個商業經銷渠道無貨,有藥的經銷企業將進價上調,其他經銷企業調撥時無利潤或很低,不願經營。二是一些藥品使用量很少,如一些中毒搶救用藥,藥品價格又很低,同時存在藥品過期報殘的風險,經銷公司不願經營。
  • 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
    歡迎大家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光臨全國政協委員沙龍,今天沙龍的主題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強調,深化醫藥衛生改革,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意見指出,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俞正聲主席也指出,政協是協商交流的重要平臺,為社會各方面提供一個協商討論的平臺。
  • 羊城晚報:扶持低價藥需要「有形之手」
    為保障人民群眾常用低價藥品供應,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中醫藥局制定了《關於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的意見》,已經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同意。
  • 國家短缺藥品清單發布:包括甲氨蝶呤注射劑等6個品種,將加大短缺...
    通知指出,國家制定清單以省級清單為基礎,國家短缺藥品清單共有6個品種,重在應對解決生產供應端短缺問題,保障藥品供應。6個品種為:甲氨蝶呤注射劑、垂體後葉注射液、苄星青黴素注射劑、米託蒽醌注射劑、新斯的明注射劑、硫代硫酸鈉注射劑。
  •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醫療機構短缺藥品分類分級與替代...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醫療機構短缺藥品分類分級與替代使用技術指南的通知國衛辦藥政函〔2019〕62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按照《關於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國衛藥政發〔2017〕37號)要求,我委在《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短缺藥品管理指南(
  • 藥品管理法大修!回應《我不是藥神》反映的問題,今後購藥將出現...
    中新社北京8月26日電(記者梁曉輝張素)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袁傑26日在北京說,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有關條款,回應了電影《我不是藥神》反映出的一些問題。《我不是藥神》是去年在中國上映的一部電影,因為體現了國內癌症等重病患者關於進口「救命藥」買不起、拖不起、買不到等訴求,引發輿論熱議,同時也受到官方重視。
  • 深化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 保護公眾飲食用藥安全
    食品藥品安全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要求建立藥品供應保障制度,並從完善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提高上市藥品質量、保障短缺藥品的供應、建立完善藥品信息全程追溯體系、整頓市場流通秩序、壓縮流通環節、降低費用等多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再次將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建設、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藥品流通體制改革等作為重點進行強調。
  • 市場上難找廉價藥 黑市廉價藥從哪來
    原標題:廉價孤兒藥斷供危及數十萬人 黑市救命藥從哪來近年來,很多被長期臨床應用證明能治病、治好病的廉價小藥正在以每年幾十種的速度消失,患者們往往是跑遍了醫院和藥店也買不到急需的救命藥。不過,在黑市上這些廉價救命藥卻從來沒有缺貨的時候,而黃牛往往開出幾十倍、上百倍的天價。那麼,這些救命藥為何能在黑市上出現?
  • 國家醫療保障局等九部門關於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擴大...
    推動解決試點藥品在11個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城市(以下簡稱試點城市)和其他相關地區間較大價格落差問題,使全國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能夠提供質優價廉的試點藥品,讓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眾;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集中帶量採購模式,為全面開展藥品集中帶量採購積累經驗;優化有關政策措施,保障中選藥品長期穩定供應,引導醫藥產業健康有序和高質量發展。  (二)總體思路。
  • 57個藥列入重點監測名單!涉及多家生產企業!
    12月30日,藥物政策與基本藥物制度司發布了關於印發國家短缺藥品清單的通知,國家清單包括國家短缺藥品清單和臨床必需易短缺藥品重點監測清單。據通知內容中指出:國家制定清單以省級清單為基礎,國家短缺藥品清單共有6個品種,側重在應對解決生產供應端短缺問題,保障藥品供應。
  • 這種「救命藥」價格暴漲近10倍還斷貨?醫生告訴你如何應對
    探 訪又一種廉價急救藥硝酸甘油,近幾月在全國多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短缺。記者調查發現,武漢也出現了類似的短缺現象,不過武漢大醫院和大型藥店用藥尚有保證。武漢藥品採購專家盧鈺介紹,總體上醫療機構能保障供應。因為涉及到急救,急診都要備這些藥物,藥品配送企業相對會優先保證。記者從國藥控股湖北物流中心了解到,硝酸甘油尚有庫存,物流配送並沒有發現異常。
  • 救活廉價藥不能只靠「強心針」
    ,切斷醫院與藥品之間的利益鏈條,廉價藥的生產才不至於總是「要死不活」  「救命藥」魚精蛋白注射液缺貨的緊急狀況,正有望得到緩解。  一支10元左右的魚精蛋白,是心外科手術中必須用到的藥物,而且目前沒有替代藥,被稱為「救命藥」。如此「不可替代」,按說應是製藥企業的寵兒,為何現在的短缺卻不是因為市場需求量的急增,反而是由於藥廠主動停產?  讓人揪心的是,這種緊缺的原因和狀況,在廉價藥身上已是頻頻上演。1元1支的氯黴素滴眼液、幾塊錢一盒的氟哌酸、8元100片的牙周靈片等,幾乎都在國內銷聲匿跡了。
  • 「藥價放開」配套政策缺失致部分藥品「斷藥」
    我國推行藥品定價機制改革以來,一些地方配套政策滯後。記者近來在山西走訪了解到,配套政策缺失致醫療機構部分用藥接連「斷藥」,其中不乏婦產兒童用藥、老年人用藥和常用藥。各方呼籲有關部門儘快調研配套,防止斷藥品種繼續擴大波及更多用藥群眾。
  • 地貧患兒救命藥斷檔 家長呼籲食藥監加快審批進程
    近日,又有公益人士@老大笨象 在微博爆料稱,越來越多的醫院缺少一款名叫「去鐵胺」的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一線排鐵藥物,長期缺藥可能危及患兒生命。  搜狐公眾號極光從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和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得知,「去鐵胺」確實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