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八本書中,你或許能讀懂9·11

2020-12-05 澎湃新聞

從這八本書中,你或許能讀懂9·11

澎湃新聞記者 徐明徽

2016-09-11 14:01 來源:澎湃新聞

2001年9月11日的上午,兩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機分別撞向美國紐約世貿中心的一號樓和二號樓,兩座建築在遭到攻擊後相繼倒塌,死傷慘重——2996人遇難、6000多人受傷。15年過去了,倒塌的世貿中心雙子塔不僅改變了美國,也改變了阿拉伯世界,美國與世界其他大國的關係軌跡也出現了變化。

9·11給近萬名死傷者及家屬帶來了長久的傷害,但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9·11不僅在當時製造了慘重傷亡,還有很多人時隔多年後仍被困在9·11的夢魘中。一個國家經歷了重大事件後,可能需要花上幾代人的時間去了解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發生、時間如何影響了個人以及國家、以及當事實不可改變後如何更好地推進世界的發展。

作家和讀者都喜歡藉助文學,尤其是小說,來解讀複雜而詭異的世界。當第一部關於9·11恐怖襲擊的小說出現後,短短幾年時間,更多作者開始編寫與9·11相關的作品並得以出版。在眾多9·11題材小說中,美國Bustle網站編輯E.Ce Miller挑選了其中8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讀者可以進入文學的世界,了解恐怖襲擊對於人們生活的改變,永遠、不可逆的改變。

1、《國家特有的疾病》 A Disorder Peculiar to the Country

作者Ken Kalfus給讀者帶來了一個黑色喜劇。小說主人公Joyce和Marshall是一對夫妻,9·11發生時他們彼此都認為對方在這場恐怖襲擊中身亡了(Joyce被認為正在撞向世貿中心的一架飛機上,Marshall則在世貿中心工作)。然而當夫妻倆晚上回到家,失望地發現對方活著回來了。從災難中僥倖脫身並不會像人們想像中的那樣彼此更加緊密,事實上,Joyce和Marshall痛苦的婚姻,隨著後續在美國發生的炭疽恐慌、自殺式炸彈、對外戰爭中變得更加畸形和令人無望。在這部黑色喜劇中,作者試圖告訴讀者,國家的公共災難是怎樣侵犯、影響了我們最私密的生活。 

2、《兒子和其他易燃物》Sons and Other Flammable Objects

這是伊朗裔美國作家Porochista Khakpour的處女作,雖然小說故事內容講述的是發生9·11恐怖襲擊前伊朗移民家庭在美國的生活,故事中心內容也不是恐怖襲擊,但這部小說對了解9·11事件如何對人們生產生影響有很大幫助。小說主人公Xerxes Adam是一名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生活本來已是凌亂不堪,他離開了已經幾年沒有交流的父母獨自搬到紐約居住。然而9·11事件後,他所處的環境變得更加微妙和複雜,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被迫重新建立了與父母的連接。

3、《美國寡婦》 American Widow

這不是一本小說,是一本圖冊,之所以把這本書列在名單上,是因為它是一本令人心碎的回憶錄。人的悲劇與一個民族的悲劇交織在一起,受害者成為了聚光燈下的焦點,所以的悲傷被展現出來。Alissa Torres 懷孕了,她的丈夫Eddie剛剛獲得一份新工作,2001年9月10日,是Eddie作為Cantor Fitzgerald公司的新員工第一天在世貿中心工作。次日,Eddie在恐怖襲擊中死亡。Cantor Fitzgerald公司的960名員工,死亡658人,是世貿中心內所有公司傷亡最慘重的企業。這場悲劇,把Alissa Torres變成了9·11寡婦。

4、 《地之國》 Netherland

2006年,紐約運河中發現了恰克的屍體,一名荷蘭銀行家漢斯聽聞後回憶起了自己與恰克曾經的友誼。9·11恐怖襲擊在《地之國》中並不是主線,作者約瑟夫·奧尼爾以漢斯的角度描述了在9·11前後幾年,描述了「美國夢」背後的故事。漢斯迷失在了這個國家,看到了繁榮蓬勃紐約背後被忽視的世界,一個來自亞洲、西印度群島移民的世界。

5、 《墜樓者》 Falling Man

作者唐·德裡羅被認為是美國當代最優秀的小說家之一,而且總是被冠以「後現代派小說家」的頭銜,是一位即擁有廣大讀者,又在學術界享有崇高聲譽的美國小說家。這部《墜樓者》描述了9·11襲擊後的三個人物生活的改變。律師基斯(Keith)從恐怖襲擊中逃生,與原本已經陌生疏遠的妻子麗安娜(Lianne)和好團聚,但他們都很快意識到基斯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妻子麗安娜很努力地想理解基斯的改變,但她失敗了。夫妻倆的兒子賈斯汀也有了變化,這個變化有些令人不安,他開始痴迷飛機,總是站在窗口凝視天空中是否有飛機。9·11已經重新改造了人們的情感、改變了人們的記憶和對世界的看法。

6、《帝王的孩子》 The Emperor's Children

小說講述了三個特權階層的年輕人,在快到30歲的年齡,因為9·11事件忽然意識到,生活也許不會完全如他們預期中那樣發展。9·11後的幾個月,三個年輕人開始感受到了這次恐怖襲擊分別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不可預知的影響。就像所有的紐約人,經歷過這天后,生命中就有了「之前」與「之後」的變化,生活在這兩個方向下旋轉。

7、《燃燒的陰影》 Burnt Shadows

《燃燒的陰影》是一部探討9·11,但沒有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在9·11之上的小說。作者Kamila Shamsie將視野拉得更長更寬:從1945年8月9日日本長崎轟炸到紐約9·11的發生,暴力是如何不可逆轉地改變世界。Kamila Shamsie筆下的人物更為複雜豐富,同時帶有著悲劇和希望、破壞和重建。他們來自日本、德國、印度、巴基斯坦、美國和阿富汗,在全球舞臺上各自的生活發生著深刻地變化。

8、 《特別響,非常近》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

在九歲男孩奧斯卡的記憶中,9·11事件絕對是他所經歷過的最可怕的災難,他的父親就死於世貿中心的倒塌。災難發生一年後,奧斯卡在父親的衣櫥中無意間發現發現了一封寫著「布萊克」的信封和一把鑰匙,奧斯卡決定去尋找這個他從未謀面過的男人。在需找的過程中,奧斯卡發現了一個又一個經歷了災難的「倖存者」,每個人都隱藏了自己的悲傷。小說曾改編成同名電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9·11事件」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讀懂一本書》:書讀不懂?完成7個底層積累就能快速讀懂一本書
    二、池子理論這是我在讀了《讀懂一本書》後得到的體會。這本書的作者樊登老師有一個說法讓我印象深刻:理解力的池子。我們平時積累的知識就像是一個池子,池子裡的水越多,我們閱讀相關書籍的理解能力也就也快,比如你已經讀過許多心理學的書籍,再讀其他心理學書籍的時候過程就會很輕鬆,而且吸收很快,相反,如果你從未接觸過這個領域,看到一個名詞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那吸收起來自然沒有前者快。理解力池中的水就像《一萬小時天才理論》中提到的髓鞘質,理解力池子裡的水位越高,就相當於髓鞘質越多越厚。
  • 三本書,讓你讀懂數學之美
    其實數學在現實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三本書,帶大家來觸摸數學的歷史,看懂數學為人類文明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數學簡史》作者: 蔡天新本書是由我國知名數學家蔡天新教授編寫,是中國人自己的「數學簡史」。
  • 知中·一本讀懂!山海經
    其中,十二祖巫,九尾狐之類妖族等設定都可以在《山海經》中找到出處。而這之後,讀過的不少網絡小說,看過的不少日漫,其實都有《山海經》的影子,只是那會兒並不明了。「二」正兒八經讀《山海經》這本上古奇書,是在去年十二月,因為那時預備讀中信出版社的知中系列MOOK特輯《一本讀懂!山海經》。心想,《山海經》原著都尚未讀過,何談而來的讀懂?
  • 豆瓣9.2高分,看這部片子之前,你需要讀完這11本書
    承認自己的無知,留下質疑的餘地,這兩者對於任何發展都必不可少」。今天向你推薦的11本書,它們或探索生命、財富、人體、宇宙、創造,或描繪語言、時間、基因、情緒……每一本都能激起你的好奇心,且留有思考餘地。
  • 《讀懂一本書》,閱讀是一種深度體驗,而不是觀光打卡
    這幾天,我讀了樊登老師所寫的《讀懂一本書》,其中寫道:現在大部分人的讀書狀態,只是為了打卡,學的快,忘的也快,僅僅只是一種跟團旅遊式的觀光體驗。雖然《讀懂一本書》中的內容是教別人如何去講書,但是我認為能脫稿將書中的內容進行提煉,並且口述傳達給別人,本身就是一項很厲害的技能。因為這說明了,書中的內容基本已經被大腦吸收,只有達到這種程度,才能讓讀書變得更加有意義。
  • 11月推薦這10本書,第10本把你的人生整個劇透了一遍
    因此,書單君希望,在你前進的路上,能有一本書相伴左右,在嘈雜紛亂中,給與你一份優雅和安寧的力量。11月,書單君又給你帶來了哪10本好書呢?一起來看看吧。本書就通過NASA和SpaceX等眾多知名科學和商業的例子,向我們揭示了在火箭科學這一難懂學科的背後,那些足以改變我們生活的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你能從中學會如何觀察和描述問題,如何大膽假設併科學驗證,以及當你面對人生中的各種緊急情況時,如何冷靜面對,並有序推進。而這種能力,在當下複雜多變的時代中對一個人至關重要。
  • 馬斯克為什麼能如此成功?這八本書有幫助
    最近,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造了歷史,其第一架商業火箭獵鷹9號從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臺成功發射。成功背後往往是多次失敗的努力,馬斯克一直致力於改變人類旅行的方式,還夢想能將人類送上火星。自小時候開始,書籍就點燃了馬斯克的雄心壯志。
  • 這6本堪稱「天書」的意識流小說,你能讀懂嗎?
    很多「意識流小說」成了傳說中的景觀似的經典——遠遠望著,但也止於遠遠懸望,卻少有人願意去攀登,因為辛苦,晦澀,不經濟——這就是今天的現實:人人都在談論經典,卻未必都去讀它。今天,小編特意挑選了其中6本經典的「硬骨頭」,看看你到底啃下了多少。1.
  • 牛頓極力推薦的一本書,稱之為至高無上的哲學,讀懂了就受益一生
    像牛頓這樣的百科全書式的全才人物,他已經是很有智慧了,沒有想到他也有很愛,很執著,很喜歡的一本書,而且這本書,牛頓很多語錄都有反覆提到過,可想這本書是多麼深受牛頓的喜愛。說實話,牛頓推薦這本書,在全球都是很有影響力的,這本書在很多國外人心目中的地位,就猶如我們中國的老子《道德經》一樣,是家諭戶曉,是小孩都能背誦的。
  • 如何才能讀懂王東嶽的《物演通論》這本書?
    哲學探討的是宇宙終極問題,但是哲學使用的文字卻是和我們日常使用文字一致,這使得我們很難讀懂哲學書。哲學語言同樣具有三大特點第一:嚴格遵守原中文含義我們現代人讀古文為什麼會那麼難讀懂原因是我們用複合詞去理解古文,而中國古人創造文字的時候是沒有複合詞的,每一個字都是一個含義。直到唐代中期佛教傳入中國,才帶入大量的複合詞。
  • 推薦你看這幾本書
    就像書中提到的:做決策時只需要關心兩點:1、成本;2、收益。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能決定人和事的成敗。這讓我想起之前的一個項目,過於理想化,雖然大家很有幹勁,卻越做越糟糕。由於沒有充分考慮到成本與收益之間的平衡,再加上行業意外的發生,最後徹底失敗。
  • 認識大腦必看的5本書!
    現在世面上的書籍雖多,但是真正外行能讀懂,內行覺得有價值的書並不多。一不小心就會買成少年兒童科普,腦科學大咖自傳,或者是科學研究論文集。下面推薦這5本書籍,以不同的角度認識大腦,讓我欲罷不能。而且這5本書,都非常新,有些甚至還沒有豆瓣評分,但是內容卻非常有價值,絕對不會浪費你寶貴的閱讀時間。
  • 《挪威的森林》這兩個人,讀懂就夠你用一生
    《挪威的森林》這本書,第一次看硬是沒辦法繼續下去,後來想起有人似乎說過,如果看一本書看不下去可能緣分沒到,好吧,等啊等……終於等到了緣分,一口氣想讀完的那種緣分……可能因為確實理解不夠,也或則根本不想理解,所以沒太讀懂男主和女主,,有哲學家說:人只想看到自己想看的。對於這本讀物的男主女主我可能就是這樣的狀態。永澤和綠子的出場讓我差點歡呼起來,滿心歡喜的說,對對……沒錯就是這樣隨著一個個人物的出場,故事情節的遞進,了解到每個人物都有不同的成長背景,不同的性格,必然也呈現給我們不一樣的精神世界。
  • 每個人都能讀懂的哲學入門指南,專治生活中的各種想不開
    一本非常幽默有趣的哲學讀物一本任何人都能真正讀得懂的哲學導讀用哲學的方式思考人生,看清生活為什麼推薦你讀這本書?這本書虛擬了十二次遛狗過程,探討了十二個哲學問題。
  • 一本書讀懂17世紀歐洲科學革命
    一本書讀懂17世紀歐洲科學革命 ——《伽利略眼中的科學》譯後感 2018年02月11日 16:3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盧東民 字號 內容摘要:
  • 2018年讀完這12本書,你會變成一個很厲害的人
    在這本書裡你能看到和大學裡講的完全不同的生意模式:如何知道一個生意能不能做起來,如何不花廣告費獲得客戶,如何正確地定價,如何讓利潤翻倍,如何應對競爭對手的挑戰……這本書出版了很多年了,不一定能買到實體書,但你在網上應該能找到電子版的。
  • 可能你沒讀懂這本書
    或許你看到在上述內容中,有不少是王朝更迭。在古代封建王朝中,一個朝代的覆滅不就是另一個朝代的開端嗎?從奴隸制的夏商周到今天,我們的政權更迭已經經歷了幾千年,宏觀來看我們一直在進步。因此說庚子年會發生大事,這個論據是站不住腳的。如果有人問我是哪些年會發生大事,我會說每年都會有大事。
  • 棲霞「巨著」,棲霞的這些讀法,你能讀懂多少!
    其實,棲霞這本「巨著」,就足以讓我們品讀一生。在棲霞生活或者旅行,它的風景有多樣的解讀方式!一起走進棲霞,讀懂棲霞吧!讀懂棲霞藍天白雲有一種藍,叫棲霞藍,藍天,乾淨而澄澈!一望無際的藍天上,時而有放飛的風箏,時而有白雲朵朵!
  • 《文學體驗三十講》:一本書讀懂數十部外國文學經典
    三十個文學之夜一劑心靈解藥跟隨作家苗煒的閱讀體驗經歷文學世界裡的多樣人生理解人心的豐富和複雜一本書讀懂數十部外國文學經典《文學體驗三十講》作者:苗煒我該同情什麼我又能憐憫誰呢?我是不是就有點兒可憐呢?愛是什麼呢?在本書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多年來對數十部外國文學經典的閱讀體驗,也順帶講述了自己對於愛欲、孤獨、死亡等本質問題的思考,還有對於自我、他人和世界等基本對象的體悟:「文學體驗其實就是講我的感受,這些體驗大多跟生活中的一些困境有關。但願你有所收穫,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待生活,看看人的處境,感受細膩一點兒,心靈豐富一點兒。」
  • 一本書讀懂數字貨幣 王騰鶴 辛泓睿 黃永彬編著 數字貨幣發展歷程
    通俗解讀數字貨幣發展歷程,匿名幣、穩定幣、央行數字貨幣的基本概念詳細介紹具有代表性的數字貨幣(比特幣、Libra天秤幣、USDT、石油幣)特別介紹我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作者介紹王騰鶴,區塊鏈行業早期投資者和從業者,多家企業鏈改顧問、公共關係顧問,《一本書讀懂區塊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