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這兩個人,讀懂就夠你用一生

2021-01-18 笨笨魚的生活隨筆

《挪威的森林》這本書,第一次看硬是沒辦法繼續下去,後來想起有人似乎說過,如果看一本書看不下去可能緣分沒到,好吧,等啊等……終於等到了緣分,一口氣想讀完的那種緣分……

村上春樹

剛開始看有點黃啊,看不下去,不知道寫的什麼鬼,為了方便自己對人物的理解直接把女主歸為林黛玉的角色,還是看不下去,看得特別壓抑,最終帶著一個問題:這本書可是村上春樹最偉大的作品,它到底寫了什麼?

可能因為確實理解不夠,也或則根本不想理解,所以沒太讀懂男主和女主,,有哲學家說:人只想看到自己想看的。對於這本讀物的男主女主我可能就是這樣的狀態。

永澤和綠子的出場讓我差點歡呼起來,滿心歡喜的說,對對……沒錯就是這樣

隨著一個個人物的出場,故事情節的遞進,了解到每個人物都有不同的成長背景,不同的性格,必然也呈現給我們不一樣的精神世界。

對於這個世界,永澤是遊戲,直子是逃離,綠子是抗爭,渡邊是調和。

永 澤

出身名門,他的追求和普通人不一樣,不管工作還是學習他都看成是一場遊戲,遊戲的目的是想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想知道自己在官場上能爬多高。

「我並沒有什麼權力欲金錢欲,真的。或許我這人俗不可耐剛愎自用,但那種玩藝兒卻是半點兒都找不到我頭上。就是說,我是個沒有私慾的人,有的只是好奇心,只是想在那廣闊無邊而險象環生的世界裡一顯身手罷了。」「也沒有什麼理想之類的東西嗎?」「當然沒有!」他說,「人生無需那種東西,需要的不是理想,而是行為規範!」

典型的就是現在大家口中的出身好還很努力的人,就為了知道自己的極限!

「有時我環顧世人就氣不打一處來,這些傢伙為什麼不知道努力呢?不努力何必牢騷滿腹呢?「」」我驚訝地看著永澤的臉:「在我印象中世上的人也都在拼死拼活忙個沒完,莫不是我看錯了?」「那不是努力,只是勞動」永澤斷然說道,我說的努力與這截然不同。所謂的努力是主動而有目的的活動。」「舉例說,就是在職業確定之後其他人無不只顧慶幸的時間裡開始學習西班牙語—— 是這樣的吧?」「正是這樣。我要在春天到來之前完全掌握西班牙語。英語、德語和法語早已會了,義大利語也基本可以。如果不努力,這些能得到嗎?」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被人理解,別人的三言兩語就能讓我們覺得很受傷,但是永澤呢?

「我同渡邊的相近之處,就在於不希望別人理解自己。」永澤說這點與其他人不同,那些傢伙無不蠅營狗營地設法讓周圍的人理解自己。「但我不那樣,渡邊也不那樣,而覺得不被人理解也無關緊要。自己是自己,別人歸別人。」

綠 子

還有一個驚喜人物「綠子」(如果要找伴侶就強烈推薦找這種款式的,不論男女性別不同,性情如此便可)

這個人物和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最貼切,她樂觀積極向上,苦中作樂個性被發揮到極致,悄悄推薦一個自己看過的電影《美麗人生》。

話題扯遠了,我們看看綠子是什麼樣的人:

「我打心眼裡不樂意去那所學校……可父母出於虛榮心,偏偏把我塞去那裡。你知道,小學如果成績好,就常會遇到這種情況:老師說了一通憑這孩子的成績進那裡沒問題之類的話,結果就被硬塞到那裡去了。我念了六年,卻怎麼都上不來好感,心裡盼望的光是快些畢業快些畢業。對了,別看我這樣,我還因為不遲到不曠課受表揚了呢!其實我卻是那麼討厭學校。這裡面的原因你能知道?」「因為我討厭學校討厭得要死,所以才一次課都沒曠過。心想怎麼能敗下陣去!一旦敗下陣豈不一生都報銷了!我生怕自己一旦敗陣就再也站不起來。即使高燒三十九度,我爬也要爬到學校去。老師說小林不大舒服吧,我撒謊說沒關係,硬是逞強。」

如果是我們會怎樣,曠課逃課,還是和綠子一樣堅決不能敗下陣來。當我們對一件事無法忍受想要放棄的時候,想想綠子說的這段話。

面對生活各種各樣的挫折綠子是這樣的:餅乾罐不是裝有各種各樣的餅乾,喜歡的和不大喜歡的都在裡面嗎?如果先一個勁兒挑你喜歡的吃,那麼剩下的就全是不大喜歡的。每次遇到麻煩我就總這樣想:先把這個應付過去,往下就好辦了。人生就是餅乾罐。」

無論事態看上去多麼令人悲觀,也必定在某處有突破口可尋。倘若周圍一團漆黑,那就只能靜等眼睛習慣黑暗。

結束語總結:

1.做個努力的人,而不是簡單勞動的人

2.不被人理解也無關緊要

3.不能堅持的時候想想綠子說的一旦敗下陣來,豈不是廢了

4.人生就是餅乾罐,把不好吃的應付了剩下的就好辦了

5.事態悲觀就努力找突破口,再不濟適應黑暗

以上內容是作者一字一句寫下來的,自己想把這些思想刻在腦袋裡。如果能結合故事情節思考會更深刻。

我是笨笨魚,沒有七秒忘憂的能力,餘生最重要的課題是讓自己開心快樂,所以用心體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所寫所思能夠幫到需要的朋友,總有一個人、或則一件事、一本書、一首歌、一句話……給你力量。願你人生美滿幸福!

喜歡請 關注 收藏轉發

相關焦點

  • 你真的讀懂挪威的森林了嗎?
    「春天的原野裡,你一個人正走著,對面走來一隻可愛的小熊,渾身的毛活像天鵝絨,眼睛圓鼓鼓的。它這麼對你說到:『你好,小姐,和我一塊打滾玩好麼?』接著,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順著長滿三葉草的山坡咕嚕咕嚕滾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說棒不棒?」「太棒了。」「我就這麼喜歡你。」
  • 村上春樹:成年人最大的成熟,就是讀懂了《挪威的森林》
    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表了自己的長篇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一經問世就在日本銷出760餘萬冊(1996年統計),這在只有一億多人口的日本是一個奇蹟,平均每十五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這是一本關於戀愛的小說。
  • 《挪威的森林》:只有三角戀?那是你沒看明白
    毋庸置疑,《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小說,其間沒有曲折離奇的複雜情節,有的只是對於已逝青春的娓娓道來。很多人浮於表面,將其分類成一本低俗情愛故事,但它真正的內核卻是一本青春物語,而這裡的青春,我們都曾有過參與。人的一生可以喜歡許多人,但愛的卻只有一個眾所周知,《挪威的森林》中使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主人公渡邊與直子、綠子的兩段戀情。
  • 成年後再讀《挪威的森林》:關於生與死、愛與性、孤獨與救贖
    傳說,挪威的森林是一片巨大的原始森林,一旦進入就會迷路。紅極一時的甲殼蟲樂隊唱了一首《Norwegian Wood》,「海潮的清香,遙遠的距離,女孩的香氣,洗髮香波的味道,傍晚的和風、縹緲的憧憬、以及夏日的夢境。」這些細碎的片段,生動又凌亂,縹緲又具體。1987年村上春樹因為這首歌構築的世界,以《挪威的森林》為同名寫了一本青春小說。
  • 《挪威的森林》:熱鬧只是人生的片段,孤獨才是永恆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的作品中最容易讀懂的一部了,沒有隻留下事件的過程和結果而不去追問起因和答案的神秘,也沒有卡夫卡式的隱喻,更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只是用平緩乾淨的語言講述著已經逝去的青春。它只是一份不怎麼完美的愛情,沒有炙熱的感情,也沒有矢志不渝的忠貞;沒有感動,也沒有快樂;沒有滿足,也沒有目的。
  • 挪威森林,仙境(多圖)
    挪威多山,大大小小的村落就在山間,村和村之間就是森林,遠遠近近,就在那裡等候著。白樺林和冷杉林,細細的,密密的,不是我想像中原始森林般的詭秘,也沒有作家筆下的那份深邃。挪威森林到處都是,挪威人愛森林,甚至法律規定,不管是公有還是私有,砍伐了樹木之後,限期之內必須補種幼苗。挪威人去森林,就像我們周末去廣場。人們到森林裡散步,到森林深處去釣魚,採蘑菇,摘野果,或者僅僅為了爬山。
  • 教你正確打開《挪威的森林》,關於這本書你到底看懂了多少?
    ——《挪威的森林》——序《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這本小說自1987年在日本問世以來,在日本已銷出1500餘萬冊(2011年統計),平均每6-7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是日本銷售總量最大的書籍。這也是村上春樹最出乎意料的如此暢銷的小說,正是因為這本書,他才被全球的讀者真正廣為熟知。
  • 為了心間那片"挪威森林"
    新華社濟南3月31日電(記者王海鷹 王陽)曲阜北部的九仙山,有一片以楷樹為主要樹種的萬畝山林,這片山林有個詩意的名字:挪威森林。   不過,它跟村上春樹沒有關係。   它與夢想有關。它是62歲的舒平的夢想,夢想有一天,它們能長成鬱鬱蔥蔥、綿延不絕的遮天大樹,像挪威的森林那樣寧靜、唯美。
  • 《挪威的森林》,你喜歡綠子,我卻成為了直子
    木月君你想我嗎?我想很多人都看過《挪威的森林》,有人說它好看,有人說它太過悲傷不好看!其實好看不好看並不在於書籍本身,而在於看的人所處的心境。大一的時候我們班有一個圖書分享活動,我糾結了很久要不要推薦《挪威的森林》,不是因為它的一些莫須有的爭議,只是自己自從看了這本書以後就已經陷進去了!我還是推薦了這本書,畢竟拋開一些個人情感,它的文字文風還是特別的清新舒服。不過呢推薦之餘,我建議是不要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看《挪威的森林》。
  • 方向感和《挪威的森林》
    借用《挪威的森林》中永澤的說法,那好比勞作和努力的區別:沒有方向感的勤奮是勞作,有方向感的勤奮是努力。說法誠然有些玄乎,但作為感覺倒也不是不能明白。那麼什麼是方向感呢?一下子還真說不大好,勉強說來,那恐怕既是一種朦朦朧朧的直覺,又是一種近乎執拗的理性判斷。讓我接著《挪威的森林》往下說吧!姑且讓時間倒退到1988年。地點是廣州的暨南大學。
  • 《挪威的森林》為何充斥著性和死亡?
    書上君覺得從這一方面,他是大師,他是能夠創作出滿足全世界大部分人閱讀喜好的大師。但是這一點對於諾貝爾獎好像不是很重要的權重。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死者的安魂曲,青春的墓志銘
    一聽這曲子,我就時常悲哀得不行。也不知為什麼,我總是覺得似乎自己在茂密的森林中迷了路。一個人孤孤單單的,裡面又冷,又黑,又沒一個人來救我。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是一部讀來令人憂傷的書,它關乎青春與彷徨,關乎孤獨與愛情,關乎迷失與救贖,關乎死亡與成長。可以說,這是一部青春戀愛、成長小說,寫於1987年。
  • 《挪威的森林》:一首死亡的安魂曲,一篇青春的墓志銘
    在日文裡,「挪威的森林」的意思是「無路的森林」。 小說開頭,就是渡邊的回憶,他想到了那片霏霏細雨的草地,想到了直子。 當時直子問他:「我心裡要比你想的混亂得多。 黑乎乎、冷冰冰、亂糟糟……嗯,你為什麼和我睡?
  • 如何評價《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
    所以讀完《挪威的森林》無不發現,無論是從渡邊、直子、玲子,亦或者是永澤……的身上都能真切地體會到孤獨和無奈。 無論你對書中主人公的愛情有什麼看法,都不能否認這些都是現實中存在的。可以說《挪威的森林》是本現實主義的愛情小說了。 而在村上春樹筆下的愛情又是怎樣的呢? 「春天的原野裡,你一個人正走著,對面走來一隻可愛的小熊,渾身的毛活像天鵝絨,眼睛圓鼓鼓的。
  • 和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的作家,他的《挪威的森林》你看過嗎?
    我說專注小說的小九,今天的話題是:和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的作家,他的《挪威的森林》你看過嗎?第一次接觸挪威的森林是在高中,當時他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平靜,完全想不到小說居然還可以這樣寫,在這之前,平時見不到的,我也讀過不少作品,想到兒時看的兒童文學,再到後來的文學名著,甚至連鬼吹燈盜墓筆記這樣的流行小說也是來者不拒,但這些小說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的內核主要的是講述一個故事。
  • 在挪威峽灣森林中醒來,是一種什麼體驗?
    在挪威峽灣森林中醒來,是一種什麼體驗?挪威的這一列火車,將會顛覆你的火車記憶/晚看了這幾家住宿地你最想住哪一家?快收藏這篇文章等到挪威親自睡一睡!-End-·······················��原標題:《在挪威峽灣森林中醒來,是一種什麼體驗?》
  • 《挪威的森林》:青年的迷惘與成長
    一,渡邊君與世界的出離與共鳴這是一個圍繞愛情展開的青年成長故事。主人公渡邊在年少時喜歡朋友木月的青梅竹馬直子,並在木月自殺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從精神上一直陪伴著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在這期間,渡邊也遇見了活潑動人,充滿愛意的綠子,但是他的內心似乎從來沒有真正對綠子敞開過。
  • 《挪威的森林》裡綠子都說什麼了讓我不敢隨便請假賴床
    今天我上班了,原本這沒什麼值得炫耀的,但確實這種感覺特別爽!廢掉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她)閒,足夠閒,讓一個人變得更好的就是在他(她)放縱自己的時候偶爾提醒監督一下,讓對方戰勝自己的惰性比讓對方隨心所欲更能給ta安全感。
  • 如何說我愛你——《挪威的森林》的書與電影
    《挪威的森林》不算是故事性特別強的小說,小說主要是由作者對於生命的感受組成,人物不多,且缺乏激烈的矛盾衝突,因而本身就不大適合改編成電影。但這並不意味著不能改編成好的電影,為什麼?三 《挪威的森林》的電影與書《挪威的森林》由越南導演陳英雄指導,這位堪稱越南電影名片的導演擅長長鏡頭,對畫面有極強的感受力,前者讓他經常被人評為越南的侯孝賢,而後者讓他和張藝謀一樣,對電影畫面的色彩與美,總是有出眾的把握。但可惜這次,陳英雄並沒有用他的特長,很好的改編這本他很喜歡的小說。
  • 「挪威森林」現身世博園(圖)
    這不,我們不妨走進世博園裡木頭館的「木天堂」,走出對木結構建築認識的誤區。第一站:優雅別致之林15棵參天大「樹」被委以「重擔」,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每棵大樹均有固定在地下的樹根和空中的四條樹枝,以樹枝的外端為附著點所支起的篷布,形成高低起伏的展館屋面。屋面為懸挑式,形似大洋波濤跌宕,又像海岸彎曲延綿,亦如山巒逶迤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