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這本書,第一次看硬是沒辦法繼續下去,後來想起有人似乎說過,如果看一本書看不下去可能緣分沒到,好吧,等啊等……終於等到了緣分,一口氣想讀完的那種緣分……
剛開始看有點黃啊,看不下去,不知道寫的什麼鬼,為了方便自己對人物的理解直接把女主歸為林黛玉的角色,還是看不下去,看得特別壓抑,最終帶著一個問題:這本書可是村上春樹最偉大的作品,它到底寫了什麼?
可能因為確實理解不夠,也或則根本不想理解,所以沒太讀懂男主和女主,,有哲學家說:人只想看到自己想看的。對於這本讀物的男主女主我可能就是這樣的狀態。
永澤和綠子的出場讓我差點歡呼起來,滿心歡喜的說,對對……沒錯就是這樣
隨著一個個人物的出場,故事情節的遞進,了解到每個人物都有不同的成長背景,不同的性格,必然也呈現給我們不一樣的精神世界。
對於這個世界,永澤是遊戲,直子是逃離,綠子是抗爭,渡邊是調和。
永 澤
出身名門,他的追求和普通人不一樣,不管工作還是學習他都看成是一場遊戲,遊戲的目的是想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想知道自己在官場上能爬多高。
「我並沒有什麼權力欲金錢欲,真的。或許我這人俗不可耐剛愎自用,但那種玩藝兒卻是半點兒都找不到我頭上。就是說,我是個沒有私慾的人,有的只是好奇心,只是想在那廣闊無邊而險象環生的世界裡一顯身手罷了。」「也沒有什麼理想之類的東西嗎?」「當然沒有!」他說,「人生無需那種東西,需要的不是理想,而是行為規範!」
典型的就是現在大家口中的出身好還很努力的人,就為了知道自己的極限!
「有時我環顧世人就氣不打一處來,這些傢伙為什麼不知道努力呢?不努力何必牢騷滿腹呢?「」」我驚訝地看著永澤的臉:「在我印象中世上的人也都在拼死拼活忙個沒完,莫不是我看錯了?」「那不是努力,只是勞動」永澤斷然說道,我說的努力與這截然不同。所謂的努力是主動而有目的的活動。」「舉例說,就是在職業確定之後其他人無不只顧慶幸的時間裡開始學習西班牙語—— 是這樣的吧?」「正是這樣。我要在春天到來之前完全掌握西班牙語。英語、德語和法語早已會了,義大利語也基本可以。如果不努力,這些能得到嗎?」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被人理解,別人的三言兩語就能讓我們覺得很受傷,但是永澤呢?
「我同渡邊的相近之處,就在於不希望別人理解自己。」永澤說這點與其他人不同,那些傢伙無不蠅營狗營地設法讓周圍的人理解自己。「但我不那樣,渡邊也不那樣,而覺得不被人理解也無關緊要。自己是自己,別人歸別人。」
綠 子
還有一個驚喜人物「綠子」(如果要找伴侶就強烈推薦找這種款式的,不論男女性別不同,性情如此便可)
這個人物和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最貼切,她樂觀積極向上,苦中作樂個性被發揮到極致,悄悄推薦一個自己看過的電影《美麗人生》。
話題扯遠了,我們看看綠子是什麼樣的人:
「我打心眼裡不樂意去那所學校……可父母出於虛榮心,偏偏把我塞去那裡。你知道,小學如果成績好,就常會遇到這種情況:老師說了一通憑這孩子的成績進那裡沒問題之類的話,結果就被硬塞到那裡去了。我念了六年,卻怎麼都上不來好感,心裡盼望的光是快些畢業快些畢業。對了,別看我這樣,我還因為不遲到不曠課受表揚了呢!其實我卻是那麼討厭學校。這裡面的原因你能知道?」「因為我討厭學校討厭得要死,所以才一次課都沒曠過。心想怎麼能敗下陣去!一旦敗下陣豈不一生都報銷了!我生怕自己一旦敗陣就再也站不起來。即使高燒三十九度,我爬也要爬到學校去。老師說小林不大舒服吧,我撒謊說沒關係,硬是逞強。」
如果是我們會怎樣,曠課逃課,還是和綠子一樣堅決不能敗下陣來。當我們對一件事無法忍受想要放棄的時候,想想綠子說的這段話。
面對生活各種各樣的挫折綠子是這樣的:餅乾罐不是裝有各種各樣的餅乾,喜歡的和不大喜歡的都在裡面嗎?如果先一個勁兒挑你喜歡的吃,那麼剩下的就全是不大喜歡的。每次遇到麻煩我就總這樣想:先把這個應付過去,往下就好辦了。人生就是餅乾罐。」
無論事態看上去多麼令人悲觀,也必定在某處有突破口可尋。倘若周圍一團漆黑,那就只能靜等眼睛習慣黑暗。
結束語總結:
1.做個努力的人,而不是簡單勞動的人
2.不被人理解也無關緊要
3.不能堅持的時候想想綠子說的一旦敗下陣來,豈不是廢了
4.人生就是餅乾罐,把不好吃的應付了剩下的就好辦了
5.事態悲觀就努力找突破口,再不濟適應黑暗
以上內容是作者一字一句寫下來的,自己想把這些思想刻在腦袋裡。如果能結合故事情節思考會更深刻。
我是笨笨魚,沒有七秒忘憂的能力,餘生最重要的課題是讓自己開心快樂,所以用心體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所寫所思能夠幫到需要的朋友,總有一個人、或則一件事、一本書、一首歌、一句話……給你力量。願你人生美滿幸福!
喜歡請 關注 收藏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