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正確打開《挪威的森林》,關於這本書你到底看懂了多少?

2021-01-18 愛讀書的馬塞爾

我想起自己在過去的人生旅途中失卻的許多東西——蹉跎的歲月,死去或離去的人們,無可追回的懊悔。——《挪威的森林》——序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

這本小說自1987年在日本問世以來,在日本已銷出1500餘萬冊(2011年統計),平均每6-7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是日本銷售總量最大的書籍。

這也是村上春樹最出乎意料的如此暢銷的小說,正是因為這本書,他才被全球的讀者真正廣為熟知。

然而,奇怪的是,這本小說吸引了一大批從沒閱讀過村上其他作品的讀者,能夠形成這種如此強大的吸引力,想必村上本人也十分驚訝。

儘管如此,對於初讀這本書的讀者來說,這本書中或許隱藏著各種「難以解釋的謎團」,而這些「謎團」需要通過村上特有的視角和思維方式才能真正理解。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的短篇《螢》的故事的展開,在《螢》之中,直子等人物首次出現,但故事還不完整,只是臨時拼湊成的碎片化素材,而在《挪威的森林》中,這個故事豐滿了,人物更加形象了。

小說講述的是主人公「渡邊徹」對自己青年時代青春的回憶,以及滿滿的迷茫與悵惘。

村上的文字風格一向都是簡潔明快的,那種瀰漫在文風中的淡藍色的澄淨的氛圍本身就是一種吸引力,在這種風格之下,刻畫的人物也都是有著些微的透明感。

去掉那些多餘的修飾與繁雜的細節描寫,從中抽取出最核心的特徵,並且儘量將自己的主觀感受削減到最低,減少對於人物的心理描寫,以對話推動人物交流。

這是村上的寫作特點,這種特點所刻畫出來的人物都是具有很對留白的抽象形象,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會將自己的理想化模型套在文中的人物之上,用想像力填補具體的細節,而正是因為這種留白,人物會變得更加靈活與生動。

其次,村上特有的富有童話氣息的比喻也給文章的閱讀增添了樂趣。

「春天的原野裡,你一個人正走著,對面走來一隻可愛的小熊,渾身的毛活像天鵝絨,眼睛圓鼓鼓的,它這麼對你說到:『你好,小姐,和我一塊打滾玩好麼?』接著,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順著長滿三葉草的山坡咕嚕咕嚕滾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說棒不棒?」「太棒了」「我就這麼喜歡你。」

主人公孤獨彷徨的精神內核對應著我們每個現代人的精神危機,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自己的過去或未來,在他身上,我們找到了隱藏在自己心靈深處的那個迷茫的個體,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共鳴:

我們努力工作,我們富起來了,我們達到了目標,但是達到之後?我們捫心自問,我們要去哪裡?我們在做什麼?這就是迷惘的感覺。還有我在尋找寫作的理由,或者緣由。這不好說,很難。

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

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我所希望的到底是什麼?

我現在哪裡?我拿著聽筒揚起臉,飛快地環視電話亭四周,我現在哪裡?我不知道這裡是哪裡,全然摸不著頭腦。這裡究竟是哪裡?目力所及,無不是不知走去哪裡的無數男男女女,我在哪裡也不是的場所的正中央,不斷地呼喚著綠子。

我們所希求的,或許在哪裡也不見蹤影。

相關焦點

  • 《挪威的森林》,你喜歡綠子,我卻成為了直子
    木月君你想我嗎?我想很多人都看過《挪威的森林》,有人說它好看,有人說它太過悲傷不好看!其實好看不好看並不在於書籍本身,而在於看的人所處的心境。大一的時候我們班有一個圖書分享活動,我糾結了很久要不要推薦《挪威的森林》,不是因為它的一些莫須有的爭議,只是自己自從看了這本書以後就已經陷進去了!我還是推薦了這本書,畢竟拋開一些個人情感,它的文字文風還是特別的清新舒服。不過呢推薦之餘,我建議是不要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看《挪威的森林》。
  • 提起村上春樹只聽過《挪威的森林》?這本書可能更厲害
    而村上春樹最著名的作品當屬《挪威的森林》,很多小夥伴即便是沒有讀過也一定聽說過。可今天讀書君要為大家介紹的這本書則是和《挪威的森林》其名的一本書,那就是《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這本書的名字初看的時候透露著一股濃濃的中二氣息,但本書與《挪威的森林》這樣的青春文學不同的是這本書是作者的一次試驗,是一次偉大的嘗試。
  • 你真的讀懂挪威的森林了嗎?
    「春天的原野裡,你一個人正走著,對面走來一隻可愛的小熊,渾身的毛活像天鵝絨,眼睛圓鼓鼓的。它這麼對你說到:『你好,小姐,和我一塊打滾玩好麼?』接著,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順著長滿三葉草的山坡咕嚕咕嚕滾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說棒不棒?」「太棒了。」「我就這麼喜歡你。」
  • 關於北鬥導航,這幾個誤區你中了幾個?2分鐘教你正確打開方式
    看到標題你可能納悶,北鬥導航還有什么正確打開方式,難道不是下載一個地圖APP就可以使用嗎?還真不是,小迷蟲前幾天寫了篇關於北鬥的文章後,發現評論裡面,居然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對北鬥導航存在絕對的誤會,比如北鬥導航收費、手機只顯示GPS不支持北鬥、下載了錯誤的APP以為是北鬥官方的。
  • 村上春樹究竟想通過《挪威的森林》告訴我們什麼?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的創作背景是在人們享受著豐富生活、經濟發展飛快的一個時代,在這個時期裡邊,人們的精神產生了一些危機。看過這本書的人,可以分成兩大派:一類是支持者,從書裡的故事中產生了思考,覺得十分有感染力。而另外一類讀者,則是完全持相反的態度,他們完全不知道這個故事的人物是在幹嘛,只覺得看完心裡十分壓抑,煩躁難安。那麼,《挪威的森林》這本書,究竟告訴了我們什麼?
  • 和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的作家,他的《挪威的森林》你看過嗎?
    我說專注小說的小九,今天的話題是:和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的作家,他的《挪威的森林》你看過嗎?第一次接觸挪威的森林是在高中,當時他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平靜,完全想不到小說居然還可以這樣寫,在這之前,平時見不到的,我也讀過不少作品,想到兒時看的兒童文學,再到後來的文學名著,甚至連鬼吹燈盜墓筆記這樣的流行小說也是來者不拒,但這些小說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的內核主要的是講述一個故事。
  • 泡腳的水溫多少度適宜?教你打開泡腳的正確方式
    原標題:泡腳的水溫多少度適宜?教你打開泡腳的正確方式   說起泡腳,似乎是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事情,不就是煮熱水泡一泡嗎?人人都會。可是想要泡得健康,你可知道怎麼操作?醫生提醒,泡腳可是一門「技術活」,泡腳的水溫、水量、時間、工具、頻率都有講究。
  • 《挪威的森林》那是一場關於青春的葬禮,更是成長的階梯
    #2020年第22本書(4月份第4本)《挪威的森林》# ,閱讀時間2020年4月22-29日。作者:村上春樹,日本著名作家,生於京都,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系,三十歲登上文壇,曾獲谷崎潤一郎等文學獎項,作品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世界各地深具影響,現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客座教授。
  • 100 年 100 棵雲杉,挪威的森林將在 100 本書中永恆
    而在奧斯陸,挪威人希望用一種特殊的「植樹」方式告訴後人:曾經,這裡有一片森林…… 」在挪威奧斯陸附近的一片雲杉林裡,有著這麼一座「未來圖書館」:它將用 100 年的時間種成 100 棵雲杉,然後用這些樹木來製造這 100 年來所徵集的書稿。聽起來就像是東野圭吾小說《解憂雜貨鋪》裡面的信箱一樣,一本書投進去,就送達到了一個世紀以後的世界。
  • 這6本書,教你管好自己的小情緒
    精讀君此前也寫過情緒管理方面的微課,今天,精讀君給大家介紹的以下6本書,也可以教你更好地管理情緒。1《我們內心的衝突》豆瓣評分8.7 1086評價作者簡介卡倫霍妮,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心理學家。內容簡介本書討論了人內心的主要的衝突類型和它們的各種表現形式,分析並歸納了各種相互矛盾的態度和傾向,指出了被這些衝突所擾之人旨在解決衝突的努力結果怎樣導致失敗並陷入惡性循環,提出了解決這些衝突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和設想。推薦理由本書實際上是教你怎麼去理智地看待自己內心的問題,對於情緒問題,想要完全靠書解決是不大可能的。
  • 《挪威的森林》這兩個人,讀懂就夠你用一生
    《挪威的森林》這本書,第一次看硬是沒辦法繼續下去,後來想起有人似乎說過,如果看一本書看不下去可能緣分沒到,好吧,等啊等……終於等到了緣分,一口氣想讀完的那種緣分……村上春樹剛開始看有點黃啊,看不下去,不知道寫的什麼鬼,為了方便自己對人物的理解直接把女主歸為林黛玉的角色,還是看不下去,看得特別壓抑,最終帶著一個問題:這本書可是村上春樹最偉大的作品,它到底寫了什麼?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直白的情慾,扯開當代孤獨成癮的遮羞布
    為了以最好的狀態寫下這本書,村上春樹搬了好幾趟家,從神奈川縣的藤澤搬到東京,又從東京搬去大磯,最終索性旅居國外,在南歐的幾個城市漂泊著。一言以蔽之,《挪威的森林》是一本漂泊在旅途上寫下的書籍,於是感傷和孤獨,便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它的基調。01、面對成名背後的爭議,村上春樹大膽反擊這本書誕生以前,村上春樹便立志要讓它成為,「讓全國少男少女流幹紅淚的小說」。
  • 《挪威的森林》:「希望你可以記住我,記住我這樣在你身邊呆過」
    這時候,甲殼蟲樂隊的曲子《Norwegian Wood》帶給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極大的靈感,他以《挪威的森林》為小說名,寫出了一部長篇青春戀愛小說。這也是他以後的代表作之一。故事講述了書中主角在情緒易失控且患有精神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大膽表白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的一場自我成長的旅程。
  • 方向感和《挪威的森林》
    借用《挪威的森林》中永澤的說法,那好比勞作和努力的區別:沒有方向感的勤奮是勞作,有方向感的勤奮是努力。說法誠然有些玄乎,但作為感覺倒也不是不能明白。那麼什麼是方向感呢?一下子還真說不大好,勉強說來,那恐怕既是一種朦朦朧朧的直覺,又是一種近乎執拗的理性判斷。讓我接著《挪威的森林》往下說吧!姑且讓時間倒退到1988年。地點是廣州的暨南大學。
  • 《挪威的森林》:一首死亡的安魂曲,一篇青春的墓志銘
    文|喵大小姐 第一次看《挪威的森林》,大概是十年前,那會只知道它很有名,由日本著名的小說家村上春樹先生所創作,風靡海內外,但當時我卻並未看懂。 如今再次翻閱,越發覺得它處處透著悲傷的痕跡,這種悲傷,源於真實,源於一種對青春的祭奠。
  • 《挪威的森林》為何充斥著性和死亡?
    書上君覺得從這一方面,他是大師,他是能夠創作出滿足全世界大部分人閱讀喜好的大師。但是這一點對於諾貝爾獎好像不是很重要的權重。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
  • 挪威的森林,究竟是什麼樣的文字,才能描述出如此深刻的世界?
    說起《挪威的森林》,很多人都會想到那首耳熟能詳的歌,「讓我將你心兒摘下,試著將它慢慢溶化,看我在你心中是否仍完美無瑕……」伍佰獨具風格的嗓音,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說這首歌就是伍佰看了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才創作的。今天小創就要給大家分享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
  • 村上春樹:成年人最大的成熟,就是讀懂了《挪威的森林》
    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表了自己的長篇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一經問世就在日本銷出760餘萬冊(1996年統計),這在只有一億多人口的日本是一個奇蹟,平均每十五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這是一本關於戀愛的小說。
  • 《挪威的森林》:只有三角戀?那是你沒看明白
    文|椰子也愛笑 砍柴書院專欄作者編輯|壞貓1962年英國著名搖滾樂隊披頭四發行了一首《挪威的森林》,它就像是平靜湖面上泛起的漣漪,喚醒了人們對於青春時代的美好記憶。就連村上春樹也不例外,或許是某天偶然聽到時,觸及了內心一隅柔軟的角落,隨即執筆寫下了同名小說《挪威的森林》。
  • 電影《挪威的森林》相比原著改編得如何?值得一看嗎?
    對於電影版《挪威的森林》,看過原著的觀眾會失望,沒看過原著的觀眾會迷惑。與其看這種「原著的皮毛」,倒不如去看看原著好了。電影版《挪威的森林》,實在有太多的詬病了。在選角上,渡邊、直子與綠子這三位主人公,只有渡邊一人的選角松山健一還算可以,然而松山健一的演技還停留在《死亡筆記》的「L」上,看得到他的用心,但也似乎太過用力。而直子和綠子的選角,我想到了三個也許有些過分的字——毀原著。不是說菊地凜子與水原希子演技不到位,而是這兩位真的不符合直子與綠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