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自己在過去的人生旅途中失卻的許多東西——蹉跎的歲月,死去或離去的人們,無可追回的懊悔。——《挪威的森林》——序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
這本小說自1987年在日本問世以來,在日本已銷出1500餘萬冊(2011年統計),平均每6-7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是日本銷售總量最大的書籍。
這也是村上春樹最出乎意料的如此暢銷的小說,正是因為這本書,他才被全球的讀者真正廣為熟知。
然而,奇怪的是,這本小說吸引了一大批從沒閱讀過村上其他作品的讀者,能夠形成這種如此強大的吸引力,想必村上本人也十分驚訝。
儘管如此,對於初讀這本書的讀者來說,這本書中或許隱藏著各種「難以解釋的謎團」,而這些「謎團」需要通過村上特有的視角和思維方式才能真正理解。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的短篇《螢》的故事的展開,在《螢》之中,直子等人物首次出現,但故事還不完整,只是臨時拼湊成的碎片化素材,而在《挪威的森林》中,這個故事豐滿了,人物更加形象了。
小說講述的是主人公「渡邊徹」對自己青年時代青春的回憶,以及滿滿的迷茫與悵惘。
村上的文字風格一向都是簡潔明快的,那種瀰漫在文風中的淡藍色的澄淨的氛圍本身就是一種吸引力,在這種風格之下,刻畫的人物也都是有著些微的透明感。
去掉那些多餘的修飾與繁雜的細節描寫,從中抽取出最核心的特徵,並且儘量將自己的主觀感受削減到最低,減少對於人物的心理描寫,以對話推動人物交流。
這是村上的寫作特點,這種特點所刻畫出來的人物都是具有很對留白的抽象形象,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會將自己的理想化模型套在文中的人物之上,用想像力填補具體的細節,而正是因為這種留白,人物會變得更加靈活與生動。
其次,村上特有的富有童話氣息的比喻也給文章的閱讀增添了樂趣。
「春天的原野裡,你一個人正走著,對面走來一隻可愛的小熊,渾身的毛活像天鵝絨,眼睛圓鼓鼓的,它這麼對你說到:『你好,小姐,和我一塊打滾玩好麼?』接著,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順著長滿三葉草的山坡咕嚕咕嚕滾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說棒不棒?」「太棒了」「我就這麼喜歡你。」
主人公孤獨彷徨的精神內核對應著我們每個現代人的精神危機,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自己的過去或未來,在他身上,我們找到了隱藏在自己心靈深處的那個迷茫的個體,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共鳴:
我們努力工作,我們富起來了,我們達到了目標,但是達到之後?我們捫心自問,我們要去哪裡?我們在做什麼?這就是迷惘的感覺。還有我在尋找寫作的理由,或者緣由。這不好說,很難。
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
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我所希望的到底是什麼?
我現在哪裡?我拿著聽筒揚起臉,飛快地環視電話亭四周,我現在哪裡?我不知道這裡是哪裡,全然摸不著頭腦。這裡究竟是哪裡?目力所及,無不是不知走去哪裡的無數男男女女,我在哪裡也不是的場所的正中央,不斷地呼喚著綠子。
我們所希求的,或許在哪裡也不見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