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村上春樹只聽過《挪威的森林》?這本書可能更厲害

2020-12-05 light讀書

說起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必竟是每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前的大熱門人選,雖然一次都沒有得獎,還得了個與小李子其名的綽號:陪跑健將。但小李子在2016年已經獲了奧斯卡獎,現在陪跑屆只剩下村上春樹一人了。而村上春樹最著名的作品當屬《挪威的森林》,很多小夥伴即便是沒有讀過也一定聽說過。可今天讀書君要為大家介紹的這本書則是和《挪威的森林》其名的一本書,那就是《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這本書的名字初看的時候透露著一股濃濃的中二氣息,但本書與《挪威的森林》這樣的青春文學不同的是這本書是作者的一次試驗,是一次偉大的嘗試。本書作為村上春樹最重要的小說之一,與《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合稱為村上春樹三大傑作。小說共40章,單數20章「冷酷仙境」,雙數20 章為「世界盡頭」,這種交叉平行地展開故事情節的手法是村上春樹小說的特徵,而本書是這種特徵最典型的體現。

「冷酷仙境」寫兩大黑社會組織在爭奪 「博士」發明的控制人腦的裝置,「博士」躲到了地底。主人公 「我」是「博士」的實驗對象,他受到黑社會的恐嚇,在「博士」的孫女幫助下,經過了驚心動魄的地底之旅,好容易找到「博士」,卻被告知由於「博士」的計算錯誤,他24小時後離開人世,轉往另一世界即「世界盡頭」。「我」回到地面上, 與萍水相逢的圖書管理員姑娘過了最後一夜告別,然後驅車到海邊靜候死的到來。

「世界盡頭」是另一番景象,這裡與世隔絕,居民相安無事,但人們沒有心,沒有感情,沒有目標。「我」一直想逃離這裡,但在即將成功時選擇了留下,因為「我」發現「世界盡頭」其實是「我」自己造出的。

本書想像力奇特,藝術水準高超,情節極其荒誕而主題極其嚴肅,用變形的手法寫出人們對當代社會的混亂現狀逃避無門的真實心態。這部書是村上正式明確明暗虛實二線描寫的奠基作。

書摘節選

我知道好幾個人雖然坐著高級轎車往來奔波而家裡放的卻是二三流的沙發,對這樣的人我是不大信任的。高級轎車或許不失其應有的價值,但終歸不過是高級車而已,只要花錢誰都能手到擒來。而買好沙發卻需要相應的見識、經濟和哲學。錢固然要花,但並非只消花錢即可。就沙發而言,頭腦中沒有一個完整的形象,是不可能得到好貨的。

死本身並非那麼可怕,莎士比亞說過,今年死了明年就不會再死。想來也真是簡單至極。

「感情有很多側面都不明確。對自己的憐憫,對他人的慍怒,對他人的憐憫,對自己的慍怒——凡此種種,都是疲勞。」

「心有餘悸是好事,這樣人才會變得小心翼翼,免得進而皮肉受苦。出色的樵夫身上只有一處傷,不多不少,僅僅一處。」

世界上存在著不能流淚的悲哀,這種悲哀無法向任何人解釋,即使解釋人家也不會理解。它永遠一成不變,如無風夜晚的雪花一般靜靜沉積在心底。

「我喜歡黎明前的一段黑暗」,她說,「因為乾淨而無用,肯定。」

好了我是讀書君,喜歡我的小夥伴記得關注我哦。

本文由light讀書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直白的情慾,扯開當代孤獨成癮的遮羞布
    倘若提起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是一部邁不過去的作品。這本打破日本文壇沉寂的書,不僅一躍成為日本銷售總量最大的書籍,更創造了所謂「村上春樹現象」和「《挪威的森林》現象」。作為村上春樹人生當中最暢銷的一部現實小說,《挪威的森林》取得的成就,倒也不辜負他為之付出的心血。
  • 村上春樹:成年人最大的成熟,就是讀懂了《挪威的森林》
    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表了自己的長篇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一經問世就在日本銷出760餘萬冊(1996年統計),這在只有一億多人口的日本是一個奇蹟,平均每十五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這是一本關於戀愛的小說。
  • 死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
    提起《挪威的森林》我們或許會想起,很有名的幾句話,比如: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的勾當。我喜歡你的程度就像:所有的老虎全部融化成黃油。
  • 《挪威的森林》等9部村上春樹作品推出有聲書
    《挪威的森林》等9部村上春樹作品推出有聲書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19-08-15 火熱的八月是屬於書的節日,南國書香節和上海書展讓書香氛圍更加濃鬱
  • 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究竟想表達什麼?
    本來沒打算讀這本書,但是後來在朋友的朋友強烈推薦下,我決定試試看。村上春樹以一種高度相關的方式寫作。他對人物背景的豐富生動描述——房間、道路、花園、狹窄的小巷、燈光和周圍的人,所有這些都沒有從情節中轉移注意力,而是把讀者帶到了主人公的世界中。
  • 重讀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方才明白向死而生才是人生的救贖
    而他最負盛名的《挪威的森林》於1987年問世,三十多年來盛銷不衰。2012年《挪威的森林》在內地熱銷,當時的主流文化還是韓流,全是公主、王子般的愛情故事。而《挪威的森林》卻打開了一個新的愛情視角,有些人我們越想要忘記,越難以忘記。很多人把《挪威的森林》當做一本黃色小說來看,也許是因為年少不知愁。
  • 《挪威的森林》等九部村上春樹作品首次發布有聲書和電子書
    8月14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書展分會場靜安嘉裡中心發布會獲悉,包括《挪威的森林》在內的九部村上春樹代表作電子書和有聲書(以下簡稱「電聲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首發。現場,上海譯文出版社還攜手多家平臺合作方代表,籤署「反盜版聲明」,共同維護數字出版環境的純淨。
  • 內向的青春不迷茫,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講的是這樣的事!
    孔子說三十而立,日本有位我們熟悉的作家們,村上春樹29歲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就獲得了日本的文學新人獎,後來更是憑藉一部《挪威的森林》暢銷日本,這時候他已經寫作了將近10個年頭,而在他成為小說家之前究竟經歷了什麼呢?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死者的安魂曲,青春的墓志銘
    一聽這曲子,我就時常悲哀得不行。也不知為什麼,我總是覺得似乎自己在茂密的森林中迷了路。一個人孤孤單單的,裡面又冷,又黑,又沒一個人來救我。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是一部讀來令人憂傷的書,它關乎青春與彷徨,關乎孤獨與愛情,關乎迷失與救贖,關乎死亡與成長。可以說,這是一部青春戀愛、成長小說,寫於1987年。
  • 教你正確打開《挪威的森林》,關於這本書你到底看懂了多少?
    ——《挪威的森林》——序《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這本小說自1987年在日本問世以來,在日本已銷出1500餘萬冊(2011年統計),平均每6-7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是日本銷售總量最大的書籍。這也是村上春樹最出乎意料的如此暢銷的小說,正是因為這本書,他才被全球的讀者真正廣為熟知。
  • 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譯者回憶,村上如何成為世界級作家?
    《村上春樹和我》內容簡介本書寫了傑伊·魯賓和村上春樹因書結緣的種種趣事,一切從村上春樹打給魯賓的一通電話開始,延及兩位的文學交往,比如兩位的初次見面竟是在一次馬拉松比賽上,第一次拍到的照片竟然只拍到了魯賓的兩隻腳等等,這本書中不僅有魯賓在翻譯村上小說過程中發生的種種事件,也有文學觀的交流、翻譯技巧的探討等。
  • 72歲的「少年」村上春樹,生日快樂!
    但大部分人對他的了解,還停留在「《挪威的森林》的作者」,和「諾貝爾文學獎陪跑運動員」這兩個標籤上。其實,真實的村上春樹遠不止於此,他其實是個值得人深挖的「寶藏男孩」。今天,書單君就想來聊聊,那個不太為大眾熟知的村上春樹。慢慢來,人生還有很多日子張愛玲曾經說過:成名要趁早。 這句話不知道引發了多少人的焦慮和過勞。
  • 硬核致敬 | 當音樂人遇見村上春樹,他的「讀後感」是這樣的
    我認為聖誕節、爵士、文學、村上春樹這四者本身是融合在一起的。聖誕節、爵士、文學、村上春樹這四者本身是融合在一起的。  "一開始選曲的時候有三四十首曲目,但是我們最後精選出來十幾首。"  音樂會選曲幾乎都出自村上春樹的作品,原著的文字會滲透入樂曲中,變成爵士經典作品的一部分,以旁白、朗讀等形式出現。
  • 和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的作家,他的《挪威的森林》你看過嗎?
    第一次接觸挪威的森林是在高中,當時他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平靜,完全想不到小說居然還可以這樣寫,在這之前,平時見不到的,我也讀過不少作品,想到兒時看的兒童文學,再到後來的文學名著,甚至連鬼吹燈盜墓筆記這樣的流行小說也是來者不拒,但這些小說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的內核主要的是講述一個故事。
  • 村上春樹因何受歡迎,御用翻譯林少華:這4個特點,常人模仿不了
    村上春樹自出道以來就仿佛被上帝親吻了一樣,他的小說《挪威的森林》自1989年出版以來,已發行了百萬冊,近30年來他的所有作品出版量幾乎是同時期所有日本文學作品的總和,以致於村上春樹已經成了一種文化符號,至今仍是大中學生和白領階層等都市青年的讀書熱門話題。
  • 《挪威的森林》為何充斥著性和死亡?
    村上春樹的行文風格和他小說的故事背景,有種插上翅膀跨越語言與文化的神奇魅力,這也是他的書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很暢銷的原因。小說裡面的人物不管是衣著,服飾,食物,所讀的書和所聽的音樂,都是西方流行文化中為各國人民所熟悉的部分,比如披頭四樂隊的挪威的森林,李斯特的巡禮之年。他的作品中現實感比較強的故事,即使換一個國家,換一個文化背景,經常也能成立。
  • 村上春樹與諾貝爾 誰更需要誰
    而就在旁邊,另外還有一張不大的小方桌,只擺放了兩位作家的作品,以示隆重推薦。其中,除了近年來走紅的美國作家喬納森·弗蘭欽(Jonathan Franzen)的作品,如《糾正》、《自由》等,就是村上的眾多作品了,而且他的遠比喬納森的要多,從《舞舞舞》、《斯普特尼克戀人》、《挪威的森林》、《天黑之後》、《海邊的卡夫卡》,直到《1Q84》,總之,只要是村上的作品,幾乎一本都不缺,當然,全都是英文的譯本。
  • 如何評價《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
    而讀村上,則更像在讀自己,在傾聽自己的心聲,遊歷於自己的精神世界中。簡而言之,村上春樹引起的是心的共鳴。 性與愛 或許你曾聽人這麼介紹過這本書:「這是本小黃書呀,裡面有可多啪啪啪的內容」…更會發出驚嘆:「怎麼一本小黃書能被那麼多人喜歡?
  • 方向感和《挪威的森林》
    借用《挪威的森林》中永澤的說法,那好比勞作和努力的區別:沒有方向感的勤奮是勞作,有方向感的勤奮是努力。說法誠然有些玄乎,但作為感覺倒也不是不能明白。那麼什麼是方向感呢?一下子還真說不大好,勉強說來,那恐怕既是一種朦朦朧朧的直覺,又是一種近乎執拗的理性判斷。讓我接著《挪威的森林》往下說吧!姑且讓時間倒退到1988年。地點是廣州的暨南大學。
  • 村上春樹:72歲,身高五尺七寸,有恐高症,愛打麻將,祖父是和尚
    上世紀90年代,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被引進到中國,掀起了一陣喧騰的「村上春樹現象」。他在小說裡擁有多樣的氣質,既會大談葡萄酒、龍蝦的妙處,也會生出各種玄妙而哲學化的沉思。他溫和親人,曾經在網上給網友回復過7728 封信,愛在車裡刷牙,為了省事每年買兩次川久保玲男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