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讀懂挪威的森林了嗎?

2020-12-05 南城boywj

「最最喜歡你,綠子」

「什麼程度?」

「像喜歡春天的熊一樣。」

「春天的熊?」綠子再次揚起臉,「什麼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裡,你一個人正走著,對面走來一隻可愛的小熊,渾身的毛活像天鵝絨,眼睛圓鼓鼓的。它這麼對你說到:『你好,小姐,和我一塊打滾玩好麼?』接著,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順著長滿三葉草的山坡咕嚕咕嚕滾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說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這麼喜歡你。」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只因為在某個同學的摘抄上看到了這段話,我二話沒說就買了一本挪威的森林,在我看來,這本書一定是講述了一個美好而又動人的愛情故事,但事實好像出乎了我的預料。

不得不說,《挪》是一本文學性極強的書,雖是一本青春愛情題材的小說,但還是很難沉下心來將他一口氣讀完。一次課間看這本書,老師對我說這類書讀起來還是比較費勁的,我深表贊同(個人文學素養不太夠,大佬勿噴)。

這本書延續了村上一貫的憂鬱質氣息,這一點從開頭就能夠感覺到。讀完第一章節,我用了兩天,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極力的想把自己代入到文章中去,但發現做不到,無論從哪裡切入,總發現故事好像與自己的生活格格不入,甚至對於直子的精神障礙感到有些不解。於是我放棄了執著,以最普通的方式繼續閱讀下去。

一次一位同學發現我在看這本書,突然以一種很異樣的眼光看著我,並快速的把頁碼翻到了某一頁,我一看,原來是一段提及了「性」的文字。其實在我看來,文學是用來描述人生的一種手段,「性」涉及人之本能,在文學中出現自是無可厚非,更何況這本書中的這類描寫與莫言和其他一些作家某些作品中的相關描寫比起來,可謂是小巫見大巫,把這類都歸為帶色書籍是極為不妥的。

以上是在不知內容的情況下對《挪》的一些初印象,下面,進入正題。

我們先來看看男主人公渡邊徹,出生於中產階級家庭,大學專攻戲劇學。渡邊是一個不喜歡與別人深交的人,當然,直子除外。即使在與永澤相識後經常一同出去廝混,但這一點始終不變。《挪》中一句堪稱經典的句子「哪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便是出自他之口,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符合大多數現代人的定位,有著很多的社交,卻把真實的自己牢牢的藏起來,只在少數人面前做自己。

再就是直子,一個性格嫻靜的女孩,但是內心總是充滿了憂慮。直子經歷了很多,從姐姐自殺,再到男友木月自殺,給她的精神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儘管渡邊極力想幫助她克服內心的陰影,但她最後還是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直子是懦弱的,木月自殺後她一直不敢面對,活在過去,不敢接受渡邊,不敢開始新的生活,最後選擇自殺來逃避,這種懦弱我是很不喜歡的,但是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有這類人的原型的。

再就是綠子了,一個勤勞、叛逆、率真,人間煙火味濃厚的姑娘。他的出現總是伴隨著焦慮,像一個老太太一樣總是絮絮叨叨著生活中的各種不平之事。這個姑娘遇到難題,只想先把這事解決了再說。她愛著渡邊,慎重於考慮和前男友分手,也慎重地讓渡邊考慮她的愛意。她是把渡邊帶入現實生活的人,與她在一起,渡邊發現不寂寞和孤單,也是渡邊活下去的支撐之一。綠子,不完美,甚至有點粗俗,但,這,就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除了他們之外,書中還有很多典型人物,優秀但是沉溺於「肉體快樂」的永澤、傳統女性的代表初美、走出自己心理障礙,重新上路出發的玲子、搞笑但認真的「敢死隊」等等,涵蓋了我們生活中的各類人群。

人的存在價值是什麼呢?這是每一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擺在面前就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按照社會的標準,一種是遵從內心的意願。當人生走到要平衡社會標準與內心意願的時刻,有一些人會因為理想也罷,愛人也罷,坍塌了,不知道生活如何繼續下去。直子死了,渡邊堅強地活下來,玲子尋找新的生活。

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救贖,不過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讓想死的人死去,想活的人活下來,他真正要表達的是一種價值觀:人應該聽從內心的意願去過活一生。

正如書中所言: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 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相關焦點

  • 《挪威的森林》這兩個人,讀懂就夠你用一生
    《挪威的森林》這本書,第一次看硬是沒辦法繼續下去,後來想起有人似乎說過,如果看一本書看不下去可能緣分沒到,好吧,等啊等……終於等到了緣分,一口氣想讀完的那種緣分……可能因為確實理解不夠,也或則根本不想理解,所以沒太讀懂男主和女主,,有哲學家說:人只想看到自己想看的。對於這本讀物的男主女主我可能就是這樣的狀態。永澤和綠子的出場讓我差點歡呼起來,滿心歡喜的說,對對……沒錯就是這樣隨著一個個人物的出場,故事情節的遞進,了解到每個人物都有不同的成長背景,不同的性格,必然也呈現給我們不一樣的精神世界。
  • 村上春樹:成年人最大的成熟,就是讀懂了《挪威的森林》
    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表了自己的長篇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一經問世就在日本銷出760餘萬冊(1996年統計),這在只有一億多人口的日本是一個奇蹟,平均每十五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這是一本關於戀愛的小說。
  • 《挪威的森林》,你喜歡綠子,我卻成為了直子
    木月君你想我嗎?我想很多人都看過《挪威的森林》,有人說它好看,有人說它太過悲傷不好看!其實好看不好看並不在於書籍本身,而在於看的人所處的心境。大一的時候我們班有一個圖書分享活動,我糾結了很久要不要推薦《挪威的森林》,不是因為它的一些莫須有的爭議,只是自己自從看了這本書以後就已經陷進去了!我還是推薦了這本書,畢竟拋開一些個人情感,它的文字文風還是特別的清新舒服。不過呢推薦之餘,我建議是不要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看《挪威的森林》。
  • 和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的作家,他的《挪威的森林》你看過嗎?
    我說專注小說的小九,今天的話題是:和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的作家,他的《挪威的森林》你看過嗎?第一次接觸挪威的森林是在高中,當時他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平靜,完全想不到小說居然還可以這樣寫,在這之前,平時見不到的,我也讀過不少作品,想到兒時看的兒童文學,再到後來的文學名著,甚至連鬼吹燈盜墓筆記這樣的流行小說也是來者不拒,但這些小說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的內核主要的是講述一個故事。
  • 電影《挪威的森林》相比原著改編得如何?值得一看嗎?
    對於電影版《挪威的森林》,看過原著的觀眾會失望,沒看過原著的觀眾會迷惑。與其看這種「原著的皮毛」,倒不如去看看原著好了。電影版《挪威的森林》,實在有太多的詬病了。不是說菊地凜子與水原希子演技不到位,而是這兩位真的不符合直子與綠子的形象。誠然,哪怕一部電影選角不是太到位,但可以將原著小說的意境影像化,那也算一部佳片,可是《挪威的森林》更讓我失望的正是這裡。不知道是不是村上春樹的這部作品太強大了,還是導演陳英雄火候不到位,電影版《挪威的森林》仿佛就像在花兩個小時在翻一本書。
  • 挪威森林,仙境(多圖)
    邂逅挪威的森林,完全是在意料之外。無論是甲殼蟲的樂曲,還是村上春樹的文字,都讓我覺得挪威的森林是神秘的,無可言狀的美,需要有緣才能相遇,我等待著。那次出一個不近不遠的差,沒想太多便選擇了開車前往。
  • 《挪威的森林》:熱鬧只是人生的片段,孤獨才是永恆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的作品中最容易讀懂的一部了,沒有隻留下事件的過程和結果而不去追問起因和答案的神秘,也沒有卡夫卡式的隱喻,更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只是用平緩乾淨的語言講述著已經逝去的青春。它只是一份不怎麼完美的愛情,沒有炙熱的感情,也沒有矢志不渝的忠貞;沒有感動,也沒有快樂;沒有滿足,也沒有目的。
  • 為了心間那片"挪威森林"
    新華社濟南3月31日電(記者王海鷹 王陽)曲阜北部的九仙山,有一片以楷樹為主要樹種的萬畝山林,這片山林有個詩意的名字:挪威森林。   不過,它跟村上春樹沒有關係。   它與夢想有關。它是62歲的舒平的夢想,夢想有一天,它們能長成鬱鬱蔥蔥、綿延不絕的遮天大樹,像挪威的森林那樣寧靜、唯美。
  • 《挪威的森林》:只有三角戀?那是你沒看明白
    文|椰子也愛笑 砍柴書院專欄作者編輯|壞貓1962年英國著名搖滾樂隊披頭四發行了一首《挪威的森林》,它就像是平靜湖面上泛起的漣漪,喚醒了人們對於青春時代的美好記憶。就連村上春樹也不例外,或許是某天偶然聽到時,觸及了內心一隅柔軟的角落,隨即執筆寫下了同名小說《挪威的森林》。
  • 《挪威的森林》為何充斥著性和死亡?
    意思為:今年諾貝爾會是村上春樹年嗎?可見這位忠實陪跑者對諾貝爾文學獎是多麼的渴望。書上君接下來給大家聊一聊上面提到的《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最早的經典。每個人的心都是一片森林,那裡或許草木茂盛,鬱鬱蔥蔥,生機盎然,令人神清氣爽;也許白雪皚皚,一望無際,了無生氣,給人落寞不安。《挪威的森林》是一本極其容易讓人思維深陷孤獨與渴望的書。
  • 死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
    提起《挪威的森林》我們或許會想起,很有名的幾句話,比如: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的勾當。我喜歡你的程度就像:所有的老虎全部融化成黃油。
  • 「挪威森林」現身世博園(圖)
    觀眾在溫哥華館參觀木質建材對木頭館,很多人質疑:那不是砍伐森林、破壞環境的行為嗎?其實不然,現代木結構建築不僅造型美觀,而且節能保溫、防火抗震、綠色低碳,是時尚中不乏環保的新型建築模式。大家能猜出這是哪個館嗎?沒錯,這就是沒有使用一根鋼筋、採用全木結構的挪威館。沿著館中曲折的小徑漫步,觀眾猶如走進了神秘的「挪威森林」,探索繽紛多彩的挪威美景。在展館裡,「樹」就是主建築,「樹」就是展館本身。海岸、森林、峽灣、北極等自然景觀濃縮在「樹」裡,講述大自然的故事。
  • 你真的懂鎖嗎 帶你五步讀懂執手鎖(圖)
    你真的懂鎖嗎 帶你五步讀懂執手鎖  第一部分:執手你真的懂鎖嗎 帶你五步讀懂執手鎖  選擇門把手,除了款式要符合設計風格和中國好意頭習慣外,還得特別注意執手表面的電鍍工藝
  • 你的「英語閱讀」真的「讀懂」英語She won the Nobel Prize了嗎?
    你的「英語閱讀」真的「讀懂」英語She won the Nobel Prize了嗎?當你一直「堅持」只用中文「讀」並「讀懂」英文時,你的所謂的「英語閱讀」是完全失敗的:你根本不懂所謂的「英語閱讀」指的是什麼,更不懂「什麼樣」的英語閱讀才會讓你這個始終並一直處於「無後方依託作戰」(無任何英語語言環境下「學」英語,「用」英語)的「英語學習者」(If any at all)真正提高英語,而且能讓自己的英語在前述前提下「持續地活下去」:
  • 方向感和《挪威的森林》
    借用《挪威的森林》中永澤的說法,那好比勞作和努力的區別:沒有方向感的勤奮是勞作,有方向感的勤奮是努力。說法誠然有些玄乎,但作為感覺倒也不是不能明白。那麼什麼是方向感呢?一下子還真說不大好,勉強說來,那恐怕既是一種朦朦朧朧的直覺,又是一種近乎執拗的理性判斷。讓我接著《挪威的森林》往下說吧!姑且讓時間倒退到1988年。地點是廣州的暨南大學。
  • 在挪威峽灣森林中醒來,是一種什麼體驗?
    在挪威峽灣森林中醒來,是一種什麼體驗?>一起來,巡遊挪威的極致之宿��️��️��️01伴雲入眠,群山入眼你試過在海拔604米的地方枕雲入眠嗎?/晚02森林之鏡,鏡中自我睡在森林裡,像愛麗絲一樣夢遊仙境敢想敢做的挪威人將這個夢想實現了
  • 《挪威的森林》那是一場關於青春的葬禮,更是成長的階梯
    #2020年第22本書(4月份第4本)《挪威的森林》# ,閱讀時間2020年4月22-29日。作者:村上春樹,日本著名作家,生於京都,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系,三十歲登上文壇,曾獲谷崎潤一郎等文學獎項,作品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世界各地深具影響,現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客座教授。
  • 《挪威的森林》:一首死亡的安魂曲,一篇青春的墓志銘
    在日文裡,「挪威的森林」的意思是「無路的森林」。 小說開頭,就是渡邊的回憶,他想到了那片霏霏細雨的草地,想到了直子。 當時直子問他:「我心裡要比你想的混亂得多。 黑乎乎、冷冰冰、亂糟糟……嗯,你為什麼和我睡?
  • 如何評價《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
    所以讀完《挪威的森林》無不發現,無論是從渡邊、直子、玲子,亦或者是永澤……的身上都能真切地體會到孤獨和無奈。有人因此自殺喪命,有人卻學著品味消化。 無論你對書中主人公的愛情有什麼看法,都不能否認這些都是現實中存在的。可以說《挪威的森林》是本現實主義的愛情小說了。 而在村上春樹筆下的愛情又是怎樣的呢? 「春天的原野裡,你一個人正走著,對面走來一隻可愛的小熊,渾身的毛活像天鵝絨,眼睛圓鼓鼓的。
  • 成年後再讀《挪威的森林》:關於生與死、愛與性、孤獨與救贖
    傳說,挪威的森林是一片巨大的原始森林,一旦進入就會迷路。紅極一時的甲殼蟲樂隊唱了一首《Norwegian Wood》,「海潮的清香,遙遠的距離,女孩的香氣,洗髮香波的味道,傍晚的和風、縹緲的憧憬、以及夏日的夢境。」這些細碎的片段,生動又凌亂,縹緲又具體。1987年村上春樹因為這首歌構築的世界,以《挪威的森林》為同名寫了一本青春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