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熱鬧只是人生的片段,孤獨才是永恆

2021-01-18 桂香講故事

沒人會喜歡孤獨,只是害怕失望罷了。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的作品中最容易讀懂的一部了,沒有隻留下事件的過程和結果而不去追問起因和答案的神秘,也沒有卡夫卡式的隱喻,更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只是用平緩乾淨的語言講述著已經逝去的青春。

它只是一份不怎麼完美的愛情,沒有炙熱的感情,也沒有矢志不渝的忠貞;沒有感動,也沒有快樂;沒有滿足,也沒有目的。

故事其實很平淡,沒有大起大落,平緩得就好像是英國的天氣,陰雨綿綿中又時而透出一絲晴朗的陽光。沒有灼人的烈日,也沒有電閃雷鳴般的狂風暴雨。從木月的死開始,籠上了一層驅不散的陰霾,渡邊將自己裹在這陰霾中,遇見直子,就好似下了一場清涼的小雨,遇見綠子,又好似透過雲層射出一縷和煦的光。

寂靜得可以聽到樹葉落地的聲音,寂靜得可以聽到靈魂遠去的聲音。在這樣的基調下,連死亡都顯得那麼平淡無奇。最後一章開篇的第一句話:「直子死了以後」,如此突兀而又自然的敘述,讓人微微一驚卻又無話可說。正如渡邊所說:我們一邊把死亡當作微塵般吸入肺裡,一邊活下去。

「最最喜歡你,綠子。」 「什麼程度?」 「像喜歡春天的熊一樣。」 「春天的熊?』綠子再次揚起臉,「什麼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裡,你正一個人走著,對面走來一隻可愛的小熊,渾身的毛活像天鵝絨,眼睛圓鼓鼓的。它這麼對你說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塊打滾玩好麼?』接著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順著長滿三葉草的山坡咕嚕咕嚕滾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說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這麼喜歡你」 ……

綠子有幾次問到渡邊有多喜歡她,渡邊第一次說像喜歡春天的熊,第二次說好得全世界森林裡的樹統統倒在地上,第三次說整個世界森林裡的老虎全部都融化成黃油。其實不懂這其中的寓意,卻能真切地感受到一股暖意,暗自佩服村上的想像力。

村上的小說總是給人一種深深的孤獨感,但即使孤獨還是教人要熱愛生活。

綠子或許是故事中最真實的一個,敢愛敢恨,樂觀真實,。對待愛情主動追求,她真實而又清醒地在面對生活給她帶來的一切,即使不幸也不會躲到陰鬱的角落裡逃避現實。

玲子也是,雖然過去的生活給她帶來了不幸,也曾迷茫過,但八年之後還是選擇離開療養院,開始新的生活。

渡邊空虛而又隨俗的生活,直子脆弱而又敏感的神經,綠子大膽而又放縱的可愛性格,玲子未曾改變的對愛的渴望。可無論直子、綠子、又或是玲子,她們都籠罩著一層驅之不去的陰霾,而渡邊一直徘徊其中。

傳說,挪威的森林是一片會讓人迷路的巨大原始森林,或許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不曾去過,但它一直都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相關焦點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直白的情慾,扯開當代孤獨成癮的遮羞布
    倘若提起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是一部邁不過去的作品。這本打破日本文壇沉寂的書,不僅一躍成為日本銷售總量最大的書籍,更創造了所謂「村上春樹現象」和「《挪威的森林》現象」。作為村上春樹人生當中最暢銷的一部現實小說,《挪威的森林》取得的成就,倒也不辜負他為之付出的心血。
  • 成年後再讀《挪威的森林》:關於生與死、愛與性、孤獨與救贖
    傳說,挪威的森林是一片巨大的原始森林,一旦進入就會迷路。紅極一時的甲殼蟲樂隊唱了一首《Norwegian Wood》,「海潮的清香,遙遠的距離,女孩的香氣,洗髮香波的味道,傍晚的和風、縹緲的憧憬、以及夏日的夢境。」這些細碎的片段,生動又凌亂,縹緲又具體。1987年村上春樹因為這首歌構築的世界,以《挪威的森林》為同名寫了一本青春小說。
  • 重讀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方才明白向死而生才是人生的救贖
    而他最負盛名的《挪威的森林》於1987年問世,三十多年來盛銷不衰。2012年《挪威的森林》在內地熱銷,當時的主流文化還是韓流,全是公主、王子般的愛情故事。而《挪威的森林》卻打開了一個新的愛情視角,有些人我們越想要忘記,越難以忘記。很多人把《挪威的森林》當做一本黃色小說來看,也許是因為年少不知愁。
  • 如何評價《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
    所以讀完《挪威的森林》無不發現,無論是從渡邊、直子、玲子,亦或者是永澤……的身上都能真切地體會到孤獨和無奈。有人因此自殺喪命,有人卻學著品味消化。 世人本都是孤獨的個體,一個人來到這陌生的世界,又一個人默默離開。只是應對孤獨的方式不同。所以我們與人交往,為了能夠互相理解彼此陪伴來消減內心那份寂寞。這樣做並不會消除孤獨感,只是在試圖忘卻。可當夜深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空蕩的房間時,那種感覺仍會蔓延全身。
  • 唯有孤獨,才是生命的永恆
    孤獨的靈魂,才是一種對生命純粹的尊重,強大的內心,才可以應對外界所有的狂風驟雨。無需介懷你的反常,這只是一個生命發出的最真摯的呼喚。所謂成長,就是經歷了很多事以後把一個人變得麻木不仁,一副什麼都無所謂的樣子,往往還大言不慚的說,嗯,這個人社會經驗相當豐富。
  • 挪威森林,仙境(多圖)
    邂逅挪威的森林,完全是在意料之外。無論是甲殼蟲的樂曲,還是村上春樹的文字,都讓我覺得挪威的森林是神秘的,無可言狀的美,需要有緣才能相遇,我等待著。那次出一個不近不遠的差,沒想太多便選擇了開車前往。
  • 《百年孤獨》:燦爛終將寂寞償還,十句話概括一生,寫盡人生孤獨
    人生,是一場孤獨的單程旅行。孤獨,是旅行中的點頭之交。除了自己,你什麼都帶不走。但,你的閱歷,經驗,所見所聞都是你的。為什麼偉大的人都喜歡看書,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看書是排解孤獨最好的方式。知識是永恆的,像一瓶「82年的拉菲」,口感色澤都是上乘,越久遠的知識,越讓人感興趣。同樣你積累的知識越多,整個人就越厚重,看起來就很有「味道」。
  • 村上春樹:成年人最大的成熟,就是讀懂了《挪威的森林》
    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表了自己的長篇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一經問世就在日本銷出760餘萬冊(1996年統計),這在只有一億多人口的日本是一個奇蹟,平均每十五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這是一本關於戀愛的小說。
  • 《百年孤獨》濃縮成僅僅8個字,卻寫盡了世間的所有的人生孤獨
    《百年孤獨》濃縮成僅僅8個字,卻寫盡了世間的所有的人生孤獨而《百年孤獨》的藝術魅力正在於其魔幻色彩、孤獨主題與悲劇意蘊,因為幻想與現實的融合所營造出的魔幻之境引人入勝;百年的孤獨之旅令人心碎;埋藏在作者內心深處的悲憤之歌使人振奮。
  • 《挪威的森林》:愛與欲的糾結,身與心的迷失和救贖
    《挪威的森林》改編自村上春樹的同名小說,是村上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該片講述了大學生渡邊與直子、綠子等人之間的愛情糾纏,該影片獲得第五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攝影獎以及入圍第六十七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村上春樹的原著中夾雜了關於愛情、性、死亡、人生等話題的探討。導演陳英雄在120分鐘左右的電影裡呈現出了渡邊和直子、綠子之間愛與欲的糾結,身與心的迷失和救贖,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挪威的森林》:一首死亡的安魂曲,一篇青春的墓志銘
    文|喵大小姐 第一次看《挪威的森林》,大概是十年前,那會只知道它很有名,由日本著名的小說家村上春樹先生所創作,風靡海內外,但當時我卻並未看懂。 如今再次翻閱,越發覺得它處處透著悲傷的痕跡,這種悲傷,源於真實,源於一種對青春的祭奠。
  • 閃光的人生才算是生命的永恆
    閃光的人生才算是生命的永恆。那一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獨和寂寞,不抱怨不訴苦,日後說起時,連自己都能被感動的日子。想做的事就做,有夢,就趕緊去追,別讓人生輸在一個等字上。
  • 越南導演改編村上春樹名作《挪威的森林》,到底算不算成功?
    2010年,被文藝青年奉為圭臬的村上春樹著名的青春小說《挪威的森林》被越南導演陳英雄搬上銀幕。    歷經相遇的欣喜與離去的莫名,讓人體會無常和孤獨的永恆。在村上的《挪威的森林》中故事中,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直子在療養院每每聽到這首歌,都會忍不住落淚。  直子對渡邊坦言自己遠比其想像的人格不健全多了,而這種不健全是根深蒂固的,早就埋下了種子。
  • 挪威的森林,究竟是什麼樣的文字,才能描述出如此深刻的世界?
    說起《挪威的森林》,很多人都會想到那首耳熟能詳的歌,「讓我將你心兒摘下,試著將它慢慢溶化,看我在你心中是否仍完美無瑕……」伍佰獨具風格的嗓音,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說這首歌就是伍佰看了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才創作的。今天小創就要給大家分享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
  • 《百年孤獨》:百年瞬息即逝,無盡輪迴中體味孤獨才是生命的永恆
    一、故事主題:百年瞬息即逝,無盡輪迴中體味孤獨才是生命的永恆《百年孤獨》講述的是跨越了百年的布恩迪亞家族,歷經7代人,在光怪陸離、虛無的馬孔多小鎮上崛起和衰落的故事。百年裡,家族在神話和科學的交織中,演繹著永不枯竭的情慾,一代又一代人被推上命運的輪盤,不斷地帶來希望又不斷地絕望。
  • 《挪威的森林》:「希望你可以記住我,記住我這樣在你身邊呆過」
    生活在都市的人們像浮萍般孤獨、空虛、失落,卻又無力的面對外界社會的壓力。這時候,甲殼蟲樂隊的曲子《Norwegian Wood》帶給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極大的靈感,他以《挪威的森林》為小說名,寫出了一部長篇青春戀愛小說。這也是他以後的代表作之一。
  • 教你正確打開《挪威的森林》,關於這本書你到底看懂了多少?
    我想起自己在過去的人生旅途中失卻的許多東西——蹉跎的歲月,死去或離去的人們,無可追回的懊悔。——《挪威的森林》——序《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這也是村上春樹最出乎意料的如此暢銷的小說,正是因為這本書,他才被全球的讀者真正廣為熟知。然而,奇怪的是,這本小說吸引了一大批從沒閱讀過村上其他作品的讀者,能夠形成這種如此強大的吸引力,想必村上本人也十分驚訝。儘管如此,對於初讀這本書的讀者來說,這本書中或許隱藏著各種「難以解釋的謎團」,而這些「謎團」需要通過村上特有的視角和思維方式才能真正理解。
  • 村上春樹究竟想通過《挪威的森林》告訴我們什麼?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的創作背景是在人們享受著豐富生活、經濟發展飛快的一個時代,在這個時期裡邊,人們的精神產生了一些危機。生活在都市的人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比較少,內心與世界都產生了一定的隔閡,隨著物質與精神的壓力倍增,一種孤獨和焦慮的心聲,心態不斷的出現。看過這本書的人,可以分成兩大派:一類是支持者,從書裡的故事中產生了思考,覺得十分有感染力。而另外一類讀者,則是完全持相反的態度,他們完全不知道這個故事的人物是在幹嘛,只覺得看完心裡十分壓抑,煩躁難安。
  • 《挪威的森林》為何充斥著性和死亡?
    書上君接下來給大家聊一聊上面提到的《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最早的經典。每個人的心都是一片森林,那裡或許草木茂盛,鬱鬱蔥蔥,生機盎然,令人神清氣爽;也許白雪皚皚,一望無際,了無生氣,給人落寞不安。《挪威的森林》是一本極其容易讓人思維深陷孤獨與渴望的書。
  • 你真的讀懂挪威的森林了嗎?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只因為在某個同學的摘抄上看到了這段話,我二話沒說就買了一本挪威的森林,在我看來,這本書一定是講述了一個美好而又動人的愛情故事,但事實好像出乎了我的預料。不得不說,《挪》是一本文學性極強的書,雖是一本青春愛情題材的小說,但還是很難沉下心來將他一口氣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