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民營企業網際網路服務聯盟」首次會議暨網際網路營銷公益培訓活動在濟南舉行。(齊魯網記者 張偉 攝)
「山東民營企業網際網路服務聯盟」首次會議暨網際網路營銷公益培訓活動在濟南舉行。(齊魯網記者 張偉 攝)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場處副處長郭金山現場講話。(齊魯網記者 張偉 攝)
齊魯網9月15日訊 (記者 李淼)15日上午10點,「山東民營企業網際網路服務聯盟」首次會議暨網際網路營銷公益培訓活動在濟南綠地美利亞酒店舉行。山東省工商局市場處副處長郭金山介紹了山東民營網際網路營銷情況。
去年山東省網絡零售額總量佔全國十分之一
郭金山介紹,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普及和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山東省網絡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交易額直線攀升。2013年,山東省利用第三方交易平臺開展業務的中小企業達到120多萬家,電子商務總交易額達到1萬億元,同比增長30%,在交易總量上山東省佔全國的十分之一。山東省網絡零售額達到1800億元,同比增長44%,在零售總量上,仍佔全國的十分之一。今年前6個月,山東省電子商務交易額近5000億元,佔社會零售額的8%,發展勢頭較好。
山東省網絡經濟雖然得到快速發展,但與長三角、珠三角以及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相比,總體上仍處於起步階段,缺乏引領產業鏈協同發展的電子商務平臺和骨幹龍頭企業。電子商務的應用水平,大多處於網上信息發布及信息溝通,線下交易的層面,應用的廣度與深度不夠,距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的作用,促進網絡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還有一定的距離。
在全國率先放寬網絡市場準入條件
郭金山說,近年來,全省各級工商部門,積極探索,主動作為,加大對網絡經營者的扶持、服務和監管力度,較好地促進了網絡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實施簡政放權,放寬網絡經營者準入門檻。研究制定下發了《關於促進全省網絡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本著「寬進嚴管」的指導思想,在全國率先放寬網絡市場準入條件,大力培育發展網絡經營主體。《意見》明確,自然人通過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開辦網店,經營項目不涉及前置審批的,經交易平臺實名制審查後,即可開展經營活動等。《意見》實施以來,全省網絡經營主體數量得到迅速增長。
近三年來查處違法案件5400多件
郭金山介紹,強化行政指導,扶持引導網絡經營者創業發展。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履行監管職能,實施行政指導。強化監管,建立公平競爭的網絡市場秩序。加強網監工作信息化建設。依據「以網管網」的思路,省局開發了「一網一平臺」。依託該平臺,開展了網絡經營主體建檔、巡查、亮照等工作,有效提升了網絡監管效能。
集中開展了網上專項整治活動。根據總局的部署和安排,先後集中開展了網絡交易非法主體網站專項整治行動、打擊網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整治行動、打擊網上銷售假冒偽劣農資專項整治行動、2014紅盾網劍專項行動等四次網上專項整治行動。據統計,近三年來,全省工商系統在網絡巡查執法中共刪除違法信息2.5萬餘條,責令整改網站1萬多個,關閉違法網站900多個,查處違法案件5400多件(其中移送公安機關處理17件),總案值4860萬元,罰沒款3120萬元。省局分兩次實名曝光了30件典型涉網案例,有效地震懾了涉網違法經營者。
全省已建立網絡經營主體經濟戶口檔案20多萬戶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省已建立網絡經營主體經濟戶口檔案20多萬戶,營業執照信息公示率達60%以上。為加大執法辦案力度,積極推動全省工商系統電子取證分析實驗室建設,在經過深入調研論證後,積極爭取省財政資金1100多萬元,為省局機關和全省17個市局,統一採購了電子數據取證分析設備。
下一步,全省工商系統將按照國務院「三定」方案賦予的網絡監管職責、《國務院關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0號)明確的目標任務,以國家工商總局頒發的《網絡交易辦法》等法律法規為依據,積極適應山東網絡市場發展形勢需要,針對網絡監管中出現的經濟戶口確立難、市場準入規範難、誠信體系建立難、違法行為發現難、異地管轄實現難、違法證據獲取難、查處取締執行難、法律缺失作為難、格式合同整治難、部門聯動實現難等十個方面的問題,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加強對策研究,努力在創新監管機制、構建誠信經營體系、豐富監管方法手段、實現跨區異地共管、加強部門聯動形成監管合力上下功夫,不斷加大監管執法力度,真正實現事中事後嚴管,切實維護網絡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的網絡市場環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有效保障網絡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全國名博網媒關注山東民營經濟採風採訪活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