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算「剽竊」?英文奠基者詹森博士從慕華到辱華

2020-12-06 騰訊網

詹森博士即塞繆爾·詹森(Samuel Johnson, 1709—1784年)是18世紀英國的學界泰鬥,他的學術生涯有「三部曲」:1.系統學習和全面著述「中國」(漢學百科);2.基於前者編纂第一部正規的、有定義的英語詞典(他說「解碼漢字」);3.基於前兩者重寫「莎士比亞」(把偽造品經典化)。詹森博士在其「三部曲」完工之前,仰慕中國,而之後則過河拆橋。

一、詹森博士讚美中國

大約從1760年代開始,絕大多數的英國精英紛紛拋棄其賴以成長的「中國風」,他們從熱愛中國變為憎惡之,而最典型者則是塞繆爾·詹森。可他前不久幾乎在各個方面都是仰慕中華文明的呀!

法國耶穌會士杜赫德(Jean-BaptisteDu Halde, 1674—1743年)出版了《中華帝國……的地理、歷史、編年紀、政治和博物》。三年後,即1738年,詹森致信感謝作者和讚揚該書及其所介紹的中國;他這樣寫道:

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民族能與中華民族相比,但歐洲人對她談論很多,卻很少了解。迄今為止,旅行者們對中國的報導很混亂,且不完善;對其文明之輝煌、以及對它的科學與政治的貢獻的闡述,實在令人敬佩,但這遠不能滿足我們的、哪怕是表面上的好奇心。因此,我感謝您所做的一切和為此付出的巨大代價;您向英語讀者傳達了最豐富、最準確的有關中國的信息。在那遙遠和著名的國度,她的古老、博大、活力和智慧,以及奇特的風俗和優異的建構,凡此,均值得歐洲公眾關注。……一個細心的讀者在讀這本書時,常常會感到一種愉快的情緒,他會找到一種寧靜、平和與滿足感;當他讀到中國聖人的道德規範和明智教誨時,他就會發現美德無處不在;……熟悉中國的政府與憲法,他會享受新奇事物所帶來的樂趣;他會驚訝地看見,竟有這麼一個國家,貴族與知識劃等號——人們都通過學習來促進各行各業的良性運動,在那裡,沒有人認為,無知和懶惰能變得偉大,出身高貴能擁有特權。……如果皇帝有任何背離法律的行為或者他犯了任何錯誤,大臣們大膽告誡,……這是為了人民的福祉;……皇帝並沒有威脅或迫害他們。……以一種偉大的精神才配得上中國的君主,自覺自愿地把他們的行為納入理性、法律和道德的軌道之中。

二、攝取漢語概念的詹森詞典

在莎士比亞晚年(17世紀初),英語僅有兩千多土語詞彙;弗朗西斯·培根提出「漢字是真正的字」,從而開啟了遵循「漢語模式」的百年改革;1668年英國皇家學會熱議如何利用「漢字表意」,把西方文字從「發音符號」改造成「知性符號」,從而勝任於書寫文學、科學和哲學;1755年,參照《康熙字典》形式而編纂成的《詹森英語詞典》,在西方語言文字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康熙字典》在歐洲

戴維斯爵士(Sir JohnFrancis Davis, 1795—1890年)揭示:《詹森英語詞典》中的幾萬個英語詞彙和成千上萬個漢字,所表示的都是同樣的意思。

根據漢語概念來定義其單詞的《詹森英語詞典》

從英國傳教士、語言學家馬禮遜(RobertMorrison, 1782—1834年)所分析的三個案例,可以看出,《詹森英語詞典》是根據漢語概念來定義其單詞的

第一、馬禮遜說:「中國的『天』字,大體上被西方各國用作『天堂』;亦被用來表示(像詹森詞典所寫):『上蒼,無垠的太空,上帝的居所……。』這就是『天』的概念的流行用法,儘管一些中國哲學家執著於無神論之自然主義的解釋(指儒家的天道觀。——引者)。」這就是說,西方——特別是《詹森英語詞典》——以基於「漢字表意」來定義「天」的。

第二、馬禮遜批評,「蠻夷」這個漢字被翻譯成西文,但與其原意並不完全吻合;換言之,西文詞典對該字的定義有些偏頗——機械性地照搬原意。他說:「中國人認為他們自己是世界上最文明的民族,而外國人則等而下之——也就是文明程度較低的意思,但不一定都是蠻夷或野蠻人。……然而,詹森博士在其詞典裡,則把『barbarian』(蠻夷、野蠻人)定義為『外國、外國人』;這是不恰當的,難道該漢字沒有別的意思嗎?

第三、馬禮遜在其所著《華英字典》的後記中說:「讀者鑑於作家的特殊境遇及其浩繁工作,對一些本不應該犯的錯誤,都會原諒的;……(譬如說)詹森英語詞典(第一版)留下一個『Sea』(海)字,卻沒有例證解釋,而只註明『Mandarin』(漢語官話)。……作者趕任務,難免出錯,而使他的詞典(第一版)帶有缺陷。」

此一疏漏可見端倪。這件事可以做這樣的合理解釋,即:

詹森在編纂其詞典時,需要引入漢字概念〔聯想到巴羅爵士所說:當時「詹森博士滿腦子都是漢語思想」〕;也許是在他處理「Sea」(海)之際,由於某種緣故,他做個「標準漢語」(Mandarin)的記號,有待稍後查詢其漢語概念。但因類似案例太多,他竟把這個字忘記了。

三、詹森晚年污衊中國

在英國文藝界,「中國風」在1759年達到巔峰,其標誌是詹森的學生大衛·加裡克成功主演《中國孤兒》,這也意味著英國從法國的主宰下奪得了「中國風」的自主權。但不久之後,英國文藝界則與「中國風」惡交,乃至對它棄之如敝屣。何故如此?其主要原因是英法七年戰爭(1754—1763年),英國獲勝從而取得了海洋霸權;由此,隨著它的民族主義急劇膨脹,英國竭力打造其本土文藝與傳統。當然,精英們都還有具體的原因,那就是:都要掩蓋「中國因素」與基於它所產生的他們自己的「成果」這種關聯性——霍勒斯·沃波爾基於「中國風」之產生「哥德式」、託馬斯·珀西基於《好逑傳》和《中國事物彙編》之產生《英詩輯古》、塞繆爾·詹森基於中國文化及語言資料之產生英語詞典和「經典版莎士比亞」。

詹森對曾經令他膜拜的中國及漢字,訴諸了非理性的攻擊。大衛·波特寫道:

在18世紀的最後四分之一階段的英國,曾經的「語言之王」(漢語)被貶值,已是司空見慣的。……在1778年,詹森稱「東印度的野蠻人」。

博斯韋爾問:「排除中國人嗎?」詹森答:「不,先生!」

博斯韋爾再問:「那您對他們的書寫文字有什麼看法?」詹森答:「先生,它還沒有達到所有其他國家已經形成的那種局面。」

博斯韋爾說:「較之其他語言,不是可以從大量的漢字中學到更多嗎?」詹森答:「因為它是粗糙的,所以難學,這就好像用石頭砍樹比用斧頭更費力。」

然而在此之前,詹森一直是熱愛中國,仰慕中國文化與文字的;他的夙願是踏上神州大地,參觀長城這一世界奇蹟!為什麼在其學術大成之後,詹森就過河拆橋、翻臉無情?這還是歸因於「國情丕變」——英國打贏了對法國的七年戰爭,而奪取了海洋霸權;以致其文人則從「中國情結」變為盎格魯撒克遜的民族主義情結,農夫與蛇,盜憎主人!

(本文是諸玄識先生於2019年10月10日發表的新作。)

相關焦點

  • 學術不端大討論:自我抄襲算不算剽竊
  • 對不起某博士,我只想知道論文40%的查重率算不算合格
    近日,因為某博士論文疑在知網的查重率高達40%,而引起了網友熱議。 論文查重率40%算不算合格的論文呢? 論文中與他人論文重複的部分又被稱為「援引」。如果論文中「援引」他人論文部分過多,一般會被判做「剽竊他人作品和學術成果」。
  • 漫威「辱華」了嗎?高傲背後的審美誤區
    羅默成功地蹭到了熱點,在黃禍論的宣傳之下,傅滿洲很快就成為了黃禍的代表人物形象,並被搬上了大銀幕,從1924年第一部《神秘的傅滿洲博士》開始,一直拍到了70年代,因為在美華人的抗議才不得不停止。百年難消的刻板印象雖然傅滿洲這個敏感的角色已經不會再次出現在電影裡,但根據傅滿洲衍生出的反派「滿大人」同樣令華人不適,滿大人是根據英文單詞「Mandarin」的音譯,而這個單詞的意思是「漢語(普通話)」。反正我是沒見過哪個超級英雄電影裡的美國反派名叫「亞美利哥」(American)。
  • 古生物學家被指博士身份造假 涉嫌剽竊插畫作品
    本報訊(記者雷軍)前天,北大生命科學院博士生唐振庭發微博稱,科普作家邢立達冒中科院研究員等身份接受採訪,剽竊他人插畫作品。邢立達否認此事,稱其不實身份信息是媒體粗心未與其核實所致。因邢立達在國內科普界知名度較高,此事迅速引起網友關注。
  • 抄襲文章是剽竊,而學習書法強調臨摹卻跟剽竊無關,究竟為何?
    因為任何書法體裁都無法脫離漢字的束縛,每一種書法都代表了漢字的演變歷史,可以幫助書法家從字體演變中探究到美學觀念的變化。欣賞書法的意義具體體現在:感受書法家寫出的筆畫線條是否好看,是否耐看,塑造出來的字體造型是否美觀和諧,章法布局有沒有給觀者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 ching chong是什麼意思是不是辱華 涉及辱華的詞彙盤點
    今天因為美國說唱歌手lil pump發布的新歌裡面很有辱華的字眼,引起了中國網友們的爭議,並且很快說唱組合天府事變對於這首歌曲發布了diss back回擊lil pump。這裡面的辱華詞語ching chong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個詞語是怎麼發展而來的呢?ching chong是什麼意思?盤點讓人憤怒的辱華詞彙。
  • 恐龍專家邢立達被曝製造虛擬身份剽竊他人作品
    記者 梁賡 張夢堯求證報導:記者注意到,昨天早上7:07開始,用戶名為「唐振庭_Tangent」的微博博主連續發布關於「邢立達騙局」的微博。堪稱科學界災難……」記者通過該微博連結的視頻看到,「唐振庭_Tangent」對於邢立達的質疑視頻主要集中在兩點——即「身份造假」和「作品剽竊」。在微博上,「唐振庭_Tangent」對於「邢立達到底是不是博士研究生和地質科學院的研究員」以及部分媒體報導中提到的「博士邢立達」等提出了質疑,認為邢立達「利用假冒身份大肆剽竊,眾多學術機構和大量知名媒體上當受害」。
  • 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論文再投英文期刊算不算一稿多投?
    很多問題都是我始料未及的,比如這條:「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論文再投英文期刊算不算一稿多投?」這個問題問的人非常多,很多人都有疑惑或者是內心有不安。因為近年來爆出的很多學術不端的事情讓大家都人心惶惶。在我們將中文論文改成英文論文的過程中,經過了再加工,得到的英文論文從內容到形式與中文論文肯定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是英語水平不高的作者,無法獨立將一個中文論文改成英文論文,也可以找專門的英文潤色機構幫忙。潤色服務不是代寫代發,它在國際上是被認可的,所以經費充足就可以考慮這個渠道。在英文寫作這方面想迅速提升並非易事,如果時間緊迫,找專家幫忙是最快的途徑,而且可能還會給你提供很多投稿的建議。
  • 用別人觀點寫論文算學術剽竊嗎?
    我們在寫學術論文的時候,時刻要對涉及剽竊的部分謹小慎微,該引用的部分一定要規範註明,然而有一種剽竊行為很少被大家提及,但就嚴重程度絲毫不亞於其他類型的剽竊行為,這就是對他人想法、方法、概念的剽竊,即便將這些想法換一種表述依然屬於剽竊行為。
  • 《明日之後》黎明區繁華的奠基者在那 奠基者具體位置分享
    導 讀 明日之後黎明區繁華的奠基者在哪?還不是很了解的玩家們,下面微俠遊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黎明區繁華的奠基者位置介紹,有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 作家自我「剽竊」是多大的問題?
    (7月17日《法制晚報》)  一篇短篇小說在國內六家雜誌上發表,到了《長江文藝》已是第五次公開發表,編輯在審稿時,就覺得有些眼熟,但吳克敬卻稱是新作。發表出來,才有眼尖的讀者指出。雖然吳克敬說這麼做並不是剽竊,筆者也覺得並不算剽竊,但這種做法實在並不光彩,況且編輯還專程詢問過吳,身為堂堂作協主席,卻撒謊騙人,就顯得有些無恥了。
  • 「蝙蝠炒飯」T恤涉嫌辱華惹爭議,lululemon這樣回應
    綜合整理當地時間4月20日,Nextshark發文點名批評瑜伽服裝品牌露露樂蒙 (Lululemon)涉嫌辱華。在其背面印有一個同樣長著「蝙蝠翅膀」的中國外賣盒,上面用英文標註「NO THANK YOU」,同樣的英文標語也印在右臂處。寓意不言而喻。
  • 劉夢潔論文深夜撤銷,剽竊論文疑似證實!
    2019年3月27日11:43分,一位自稱雲南財經大學教師的網友@科研狗的基金夢 在微博發聲,指責湖南大學劉夢潔碩士論文剽竊,且剽竊的是有保密規定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嚴重影響其博士論文的重複率及學術聲譽。
  • 碩士論文被指剽竊涉密項目申請書 重複過萬字
    碩士論文被指剽竊涉密項目申請書 重複過萬字 原標題:   近日,自稱雲南財經大學教師、微博名稱為「用戶3654445124」的網友發布消息,稱其曾用作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書,被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的碩士論文剽竊
  • 反剽竊軟體向論文欺詐者宣戰
    論文剽竊究竟到了什麼程度現在還無法估計,但是,有疑問的投稿論文數量卻在日益上升,迫使期刊的編輯們採取措施向欺詐者宣戰。    對付論文剽竊者的戰鬥到了一個決定性的時刻。對某一領域的研究估計,該領域所發表的20%的論文有某種程度的自我剽竊。    儘管絕大多數的剽竊現象沒有被發現,但幾乎所有接受《自然》雜誌採訪的編輯和出版人都認可這一現象:自我剽竊的案例日益增加。    類似於美國大學用於檢查學生文章是否作假的軟體——反剽竊軟體的出現,意味著編輯和出版人終於有了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來處理這類問題。
  • 黎明區繁華的奠基者怎麼找 明日之後繁華的奠基者打卡位置大全
    明日之後中的黎明區繁華的奠基者打卡位置在哪裡呢?好多小夥伴們都不知道呢。來和小編一起看看關於這個黎明區繁華的奠基者位置介紹吧!  黎明區繁華的奠基者在哪  黎明區內的繁華的奠基者區域有一些地標附近會有拍照點,在對應點拍照即可打卡成功。
  • 碩士論文剽竊保密申請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正在調查
    據澎湃新聞29日報導,近日,自稱雲南財經大學教師、微博名稱為「用戶3654445124」的網友發布消息,稱其曾用作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書,被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的碩士論文剽竊。由於這個項目同時也是我博士論文選題,2019年3月21日,當我完成博士論文寫作,在論文查重過程中,發現我的博士論文與湖南大學劉夢潔同學完成於2018年4月的碩士論文「腐敗對企業逃稅的影響研究」累計重複了15626字。經過我仔細對比,劉夢潔同學的碩士論文剽竊的正是我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 這名網友稱,事後接到湖南大學研究生院一名老師電話。
  • 蘇州大學教授被舉報剽竊學生論文
    兩天內,戈鋆一共發布了4篇日誌,將其與惲教授的往來郵件與「剽竊」的證據公開。    學生稱指導教師剽竊其成果    戈鋆曾是蘇大數院基地班2006級的本科生。  論文寫作期間,自2010年3月起,戈鋆和惲自求一般固定一周見一次面,每次大概十分鐘到半小時不等,主要是匯報論文進展。此外,如果有大的進展,比如作出新的結果、完成初稿或修改稿等,師生兩人也會隨時用電子郵件聯絡。  「除最開始惲自求教授提出的檢驗所有107種構型的意見外,他對我的主要指導是在論文的修改階段,比如修改一些用詞等。」戈鋆強調。
  • 數學家陳景潤也曾遭遇國際剽竊
    原標題:陳景潤遭遇國際剽竊 這種改頭換面的東西,蒙外行可以,內行面前可是走不通的。當然,在已經收到陳景潤第二階段研究成果的數學大家們看來,這個剽竊就太明顯了。 1977年,國際數學聯合會給中國方面發來一份邀請函,邀請「陳景潤教授」前去作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研究進展的專題報告。
  • 碩士學位論文被曝剽竊老師國自然申請書 湖南大學回應了!
    來源 | 募格學術編輯 | 學術君導讀3月27日,微博用戶@科研狗的基金夢發微博稱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學位論文涉嫌抄襲自己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使得自己2019年完成的博士論文的送審和查重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