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被指博士身份造假 涉嫌剽竊插畫作品

2020-11-26 搜狐網

  本報訊(記者雷軍)前天,北大生命科學院博士生唐振庭發微博稱,科普作家邢立達冒中科院研究員等身份接受採訪,剽竊他人插畫作品。邢立達否認此事,稱其不實身份信息是媒體粗心未與其核實所致。因邢立達在國內科普界知名度較高,此事迅速引起網友關注。

  近年來,邢立達接受國內外媒體採訪,多家媒體稱其為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唐振庭說,邢立達是在讀碩士生。記者在邢立達個人網頁、博客看到,資料註明其為古生物學博士生。阿爾伯塔大學網站邢立達的自我介紹卻是碩士生。

  唐振庭還指出,邢立達不懂繪畫,他發表的大量插畫剽竊自趙闖作品,包括在《中國國家地理》發表的恐龍特刊。當事人趙闖及助理證實,邢立達多次使用其繪製的恐龍圖片均未得到授權。

  邢立達在國內的副導師、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稱,他未聽說邢立達升入博士階段,邢確實曾在該所兼職,但沒有「研究員」職稱。

  目前,將趙闖插畫署名為邢立達的《中國國家地理》等多家媒體開始內部調查此事。  

回應  「假身份」系粗心媒體未求證

  邢立達稱,他作為博士生被招入阿爾伯塔大學,「根據與導師的口頭協議,我要修完部分研究生課程再正式轉入博士」。他稱,未對任何媒體或朋友自稱研究員、博士,相關稱呼是「粗心媒體未與我求證的不正確報導」。

  至於涉嫌剽竊,邢立達稱,這是多方合作、再度使用權與版權買斷等複雜前因,並非惡意剽竊。他曾為中科院製作恐龍復原圖,趙闖製作其中一部分,復原圖需要紮實的古生物知識,所以多採取畫師和邢立達聯合署名方式。《中國國家地理》恐龍特刊稿期緊張,大部分圖片是趙闖所畫,但涉及到經紀人等問題,略去了其署名。

  >>連結

  邢立達,著名古生物學者,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已出版科普書籍60多本(套)。1982年生於潮州,高二時創辦內地第一家恐龍網站。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恐龍、翼龍、恐龍足跡等古生物化石及其功能形態學、空氣動力學。

相關焦點

  • 恐龍專家邢立達被曝製造虛擬身份剽竊他人作品
    認為知名期刊上當 連續@媒體求關注「我誠懇向中國科學界、新聞界、出版界有良知的人士緊急求救:讓邢立達騙局終止吧,給中國科學界留一點面子吧」「通過虛擬身份瘋狂剽竊,5年出版超過50部作品。全球各大知名科學期刊紛紛上當受騙。
  • 碩士論文被指剽竊涉密項目申請書 重複過萬字
    碩士論文被指剽竊涉密項目申請書 重複過萬字 原標題:   近日,自稱雲南財經大學教師、微博名稱為「用戶3654445124」的網友發布消息,稱其曾用作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書,被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的碩士論文剽竊
  • 觀點 | 諾獎得主涉嫌論文造假:有全球聲譽的科學家更要愛惜羽毛
    這些情況也說明,對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目前尚不能完全定論。但也從中反應出其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尤其是處於塞門扎諾獎的光環之下,這些問題更引人矚目,影響也更大。(圖片來源:知乎)從實際情況看,目前提出的涉嫌造假的40篇論文發表時間從2001年至2018年,未涉及塞門扎獲得諾獎的原創論文。塞門扎的最重要的兩篇原創論文分別發表於1991年和1995年,也是2019年生理學或醫學獎所提塞門扎"關鍵著作"的兩篇位列最前的論文。因此,塞門扎的涉嫌造假對其獲得諾貝爾獎和諾貝爾獎本身的權威、真實和聲譽並無太多的影響。
  • 論文造假何時休?扒一扒近年來論文造假大事件
    又一件令人寒心的論文造假事件,今天我們就扒一扒近年來的論文造假大事件:一、賀海波論文造假2008年10月16日,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戴德哉的一封檢舉信,將自己的學生、浙江大學藥學院副教授賀海波,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一個月後,因涉嫌抄襲、剽竊原博士生導師實驗數據,共計發表8篇假論文,浙江大學撤銷賀海波副教授職務和任教資格,並將其開除。
  • 浙大論文造假事件迷霧:利益之爭還是學術腐敗
    看上去並不算太特殊的一起學術造假事件,卻因為涉嫌「院士」而折射出中國科研領域的一系列問題  本刊記者/嚴冬雪  2008年10月11日,中國藥科大學藥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戴德哉接到International J Cardiology(《國際心臟病學雜誌》,
  • 淺談學術造假的認識
    關鍵詞:學術剽竊;學術不端;科研誠信當下,學術造假是學術界和社會輿論中的熱門話題之一,學術造假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由百度指數得出結論,見圖1)。從107篇論文涉嫌同行評議造假被撤銷[1],到韓春雨團隊因科研界無法重複其實驗結果主動撤稿[2],再到青年長江學者與她的「404」論文[3],以及前不久的「翟天臨學術門」事件,可以看出當前學術造假、學術不端、學術腐敗等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圖1 學術造假輿論趨勢就前不久的「翟天臨學術門」事件,除了引發了網絡熱議,各個高校以及相關部門都紛紛做出了響應,是相關問題引向深入。
  • Nature:「涉嫌造假」,闡述轉基因有害的文章被撤回
    2016年1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最近,幾篇報導「動物食用經過遺傳改造的莊稼後產生危害後果」的文章因數據造假正在接受檢查。這篇由義大利Naples大學的科學家們報導的研究結果出現了漏洞:該文章中的的圖片涉嫌故意修改。對此,該實驗室的主要負責人稱不會發表任何意見。該文章的結果與之前由全球各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構的安全測試結果(即表明轉基因作物安全無危害)大相逕庭。然而,這些官方結論受到了多數反轉基因網站的抵制。
  •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今年1月,Elisabeth Bik博士(曾舉報曹雪濤院士大數量論文造假的學者)在pubpeer上質疑一位中國權威學者學術不端。該人系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周德敏。網站上Elisabeth Bik博士指出,其作為通訊作者或共同作者的6篇學術論文,存在明顯的一圖多用現象。其中包括一篇發在Science上的重磅論文。
  • 造假、剽竊和榮譽:何謂科學研究 | 巡山報告
    在付向東教授的論文發表後不久,他就直接向中國科學院、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提交舉報信,實名舉報楊輝實驗室發表的論文涉嫌剽竊和造假。造假的指控我們這裡不詳細展開了。 因此他相信,楊輝剽竊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在此後快速重複了自己的研究工作,並且在自己之前搶先發表,涉嫌對自己研究思路的剽竊。 而楊輝研究員本人也很快發布公開聲明,否認了付向東教授的指控。
  • 著名高校涉嫌學術腐敗問題的學者不下百人
    著名高校涉嫌學術腐敗問題的學者不下百人  防止學術腐敗,我們有沒有辦法?  國內很多著名高校都傳出有學者涉嫌學術腐敗;剽竊者在一本書中「引用」教育部官員著述多達8萬字,被質問時回答「因為你們的研究成果權威」……  在「中國法學會網」今天舉辦的「如何用法律規範學術制度」座談會上,楊玉聖、鄧正來等學者披露了大量學術腐敗的事實。
  • 法著名物理學家涉嫌剽竊—新聞—科學網
    之前,他被指控剽竊了眾多科學家、哲學家和作家的作品。 近日,法國科學和教育部向媒體證實,部長Najat Vallaud-Belkacem和國務秘書Thierry Mandon已經籤署命令,終止Klein的任期。目前,該命令正等待總統奧朗德籤字生效。 但Klein表示自己拒絕離開。他在一封公開信中寫道,調查小組並未發現什麼證據指明自己剽竊,因此他沒有理由被「炒魷魚」。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據此次揭露論文造假的成員之一、德國科學記者Leonid Schneider報導,維爾茨或將負責這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假事件的後續調查。Schneider還表示,塞門扎是許多論文的通訊作者,這表明他對論文結果負有最終責任。
  • 南開校長被指論文造假,期待「公允調查」
    近日,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指有18篇論文涉嫌造假,論文實驗圖片也存在PS痕跡,一時引發熱議。
  • 網曝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涉嫌學術不端,本人回應
    日前,網上突然曝出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涉嫌剽竊學術論文等學術不端問題。一位網友在新浪微博和知乎等處發帖稱,自己是一名醫療工作者,在撰寫論文搜索資料時發現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發表的論文,涉嫌剽竊浙江大學和山西醫科大學兩名碩士研究生的文章,並有多篇文章涉嫌剽竊、抄襲、一稿多投、重複發表等學術不端問題。7月1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李兆申院士,他表示事情通過組織在處理,「論文絕對沒問題。」
  • 湖南大學一碩士畢業論文涉嫌剽竊,校方已將論文從知網撤下
    湖南大學一碩士畢業論文涉嫌剽竊事件最新進展:3月28日凌晨,學生劉夢潔的碩士畢業論文被湖南大學從知網撤下。3月27日,一位自稱雲南財經大學教師的網友在微博發帖稱,湖南大學學生劉夢潔的碩士論文涉嫌剽竊了其2017年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
  • 碩博論文涉嫌抄襲,韓星洪真英被《我家的熊孩子》封殺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邵梓恆韓國女歌手洪真英涉嫌學術造假,有可能被取消碩士及博士學位。據韓媒報導,洪真英此前被人爆料在韓國朝鮮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時基本沒有去過學校,她的碩士論文重複率高達99%,基本屬於全篇抄襲,洪真英能順利畢業全靠她在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的父親。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據此次揭露論文造假的成員之一、德國科學記者Leonid Schneider報導,維爾茨或將負責這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假事件的後續調查。Schneider還表示,塞門扎是許多論文的通訊作者,這表明他對論文結果負有最終責任。
  • Bik博士質疑北大藥學院院長周德敏教授6篇文章涉嫌造假,本人已回應
    歡迎分享本文到朋友圈,文章轉載、投稿、業務合作聯繫請微信Havana90~~本文綜合自百家號「教育很有料」、搜狐號「查爾斯沃思論文潤色」繼曹雪濤院士之後,又一位國內學術權威人士被同一人質疑涉嫌學術造假質疑者Elisabeth Bik博士通過仔細比對周德敏教授的論文,發現有6篇論文疑似存在學術造假問題,並在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公開質疑。周德敏教授課題組:http://sklnbd.bjmu.edu.cn/k/e/action/ListInfo/?classid=19
  • 外國如何打擊學術造假?引進偵測軟體 教師承擔責任
    (原標題:第一調查丨嚴打學術造假,其他國家有這些妙招……)2019年春節後的第一個「大瓜」,莫過於演員翟天臨「學霸人設」事件。因為直播中一句「知網是什麼東西」,他被曝出論文涉嫌抄襲,一時間輿論譁然。近年來,國內外學術不端事件時有發生。針對這一現象,其他國家是如何應對的呢?
  • 上市公司董事長被指本科學歷造假 博士入學考試他人代考
    近日,一封「丹邦科技董事長劉萍學歷造假」的舉報信引發深圳證券交易所和股民關注。信中寫道,「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萍對外宣稱其為中南大學工學博士,但實際上未上過一天大學,無碩士文憑,博士論文涉嫌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