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第四屆Nano Research Award在第12屆中美華人納米論壇期間頒發,我校謝毅教授被授予第四屆Nano Research Award,獲獎理由為「表彰她在納米尺度的無機固體化學,特別是在基於電子、聲子結構的無機功能固體方面的突出貢獻」。謝毅教授出席論壇,並做獲獎報告。
Nano Research Awards是Nano Research編委會、清華大學出版社以及Springer出版社於2013年共同設立的國際性的納米研究獎,旨在表彰在納米研究領域做出重大貢獻、進而推動納米學科發展的傑出科學家。此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候選人來自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由Nano Research雜誌編委會成員進行提名,評獎委員會決定最終人選。前三屆Nano Research Award的獲獎者分別是哈佛大學Charles M. Lieber教授(2014),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Paul Alivisatos教授(2015)和楊培東教授(2016)。謝毅教授成為該獎設立以來首位美國以外的科學家獲獎者。
2008年以來,謝毅教授課題組在基於電、聲調製的無機功能固體設計與合成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產生重要國際影響。特別是在超薄二維半導體的普適性製備、精細結構/缺陷結構表徵及其在光/電催化及熱電轉換等重要能量轉換應用中,為相關領域的新材料設計提供物質基礎。相關成果兩次入選《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成果》。2016年其課題組「研製出將二氧化碳高效清潔轉化為液體燃料的新型鈷基電催化劑」的成果,發表在Nature上,被國際同行評價為「一項基礎研究的突破」,併入選「2016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自2009年以來,其課題組發表SCI論文140篇,包括Nature及子刊8篇、化學三大刊JACS/ACIE/AM 63篇。其中29篇論文被評為ESI高被引論文, 20餘篇被Nature Energy, ACS C&EN等專題評述;應邀為國際著名綜述刊物撰寫綜述十餘篇。由於系列重要工作,她本人多次獲得重要國際獎勵,包括2013年IUPAC化學化工傑出女性獎,2014年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化學獎,2015年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