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謝毅教授獲得第四屆國際性納米研究獎—新聞—科學網

2020-12-02 科學網

 

5月28日,第四屆Nano Research Award在第12屆中美華人納米論壇期間頒發,我校謝毅教授被授予第四屆Nano Research Award,獲獎理由為「表彰她在納米尺度的無機固體化學,特別是在基於電子、聲子結構的無機功能固體方面的突出貢獻」。謝毅教授出席論壇,並做獲獎報告。

Nano Research Awards是Nano Research編委會、清華大學出版社以及Springer出版社於2013年共同設立的國際性的納米研究獎,旨在表彰在納米研究領域做出重大貢獻、進而推動納米學科發展的傑出科學家。此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候選人來自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由Nano Research雜誌編委會成員進行提名,評獎委員會決定最終人選。前三屆Nano Research Award的獲獎者分別是哈佛大學Charles M. Lieber教授(2014),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Paul Alivisatos教授(2015)和楊培東教授(2016)。謝毅教授成為該獎設立以來首位美國以外的科學家獲獎者。

2008年以來,謝毅教授課題組在基於電、聲調製的無機功能固體設計與合成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產生重要國際影響。特別是在超薄二維半導體的普適性製備、精細結構/缺陷結構表徵及其在光/電催化及熱電轉換等重要能量轉換應用中,為相關領域的新材料設計提供物質基礎。相關成果兩次入選《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成果》。2016年其課題組「研製出將二氧化碳高效清潔轉化為液體燃料的新型鈷基電催化劑」的成果,發表在Nature上,被國際同行評價為「一項基礎研究的突破」,併入選「2016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自2009年以來,其課題組發表SCI論文140篇,包括Nature及子刊8篇、化學三大刊JACS/ACIE/AM 63篇。其中29篇論文被評為ESI高被引論文, 20餘篇被Nature Energy, ACS C&EN等專題評述;應邀為國際著名綜述刊物撰寫綜述十餘篇。由於系列重要工作,她本人多次獲得重要國際獎勵,包括2013年IUPAC化學化工傑出女性獎,2014年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化學獎,2015年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謝毅院士獲得第四屆Nano Research Award
    5月28日,第四屆Nano Research Award在第12屆中美華人納米論壇期間頒發,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謝毅被授予第四屆  Nano Research Awards是Nano Research編委會、清華大學出版社以及Springer出版社於2013年共同設立的國際性的納米研究獎,
  • 中科大教授謝毅獲國際化學化工傑出女性獎—新聞—科學網
    中科大教授謝毅獲國際化學化工傑出女性獎系華人科學家首次獲獎  記者5月29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化學與材料學院教授謝毅
  • 大連化物所包信和院士獲得第六屆納米研究獎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長沙6月25日訊 (記者 蘇大鵬 通訊員 石瑛)6月23日,在長沙舉行的第十四屆中美華人納米論壇上頒發了第六屆納米研究獎(Nano Research Award)。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因其在納米限域催化研究領域傑出貢獻而獲得了這一殊榮。
  • 中國科大謝毅院士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人民網北京3月20日電 (趙永新、曾皓)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第十七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典禮在法國巴黎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謝毅憑藉利用納米固體化學原理尋找新型能源材料,發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榮獲本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謝毅:輕鬆上陣做科研—新聞—科學網
    謝毅教授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大陸女科學家。 現年48歲的謝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此次得獎是因為她發現了二維超薄半導體可以提高光電、熱電的轉換效率,在新型能源材料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此項基礎科學研究若應用於實際,將有助於減少對日益稀缺的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汙染,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中科大謝毅獲頒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新聞—科學網
    17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謝毅也是第4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女科學家。   頒獎儀式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發表致辭,向獲獎者表達了祝賀。她表示,全球科研人員中女性的比例不高,目前僅為30%,仍有許多因素阻礙和影響著女性投身科學工作,而「世界需要科學,科學需要女性」。
  • 中國女科學家謝毅教授折桂「女性諾貝爾獎」(組圖)
    謝毅獲獎頒獎現場摩洛哥:拉賈·沙爾卡維·埃爾莫斯利中國:謝毅英國:卡羅爾·羅賓遜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謝毅教授成為繼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方華、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葉玉如、香港大學教授任詠華後第四位贏得這一榮譽的中國女性。  聯合國宣布2015年為「國際光年」,旨在全球範圍內慶祝科學和知識為人類發展所做的貢獻。
  • 謝毅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本報訊(通訊員曾皓  記者王磊)近日,第十七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典禮在法國巴黎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謝毅憑藉利用納米固體化學原理尋找新型能源材料,發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榮獲本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中科大謝毅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當地時間3月18日晚,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教授和另外4位來自其他國家的女科學家在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獲頒第17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謝毅是第4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女科學家  國際在線報導 (記者範婷玉) 當地時間3月18日晚,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教授和另外4位來自其他國家的女科學家在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獲頒第17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謝毅也是第4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女科學家。
  • 謝毅:輕鬆上陣做科研
    謝毅教授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大陸女科學家。 現年48歲的謝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此次得獎是因為她發現了二維超薄半導體可以提高光電、熱電的轉換效率,在新型能源材料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此項基礎科學研究若應用於實際,將有助於減少對日益稀缺的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汙染,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中國最年輕女院士獲世界級榮譽 網友:中國居裡夫人
    48歲中國最年輕女院士謝毅獲獎了,她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該獎也被稱為「女性諾貝爾獎」。謝毅能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是因為她的研究對世界有著重大意義。她研究的能源轉換中材料利用問題是全球最重要的科學問題之一。她致力於無機化學領域研究,還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網友稱謝毅才48歲是中國最年輕女院士,未來值得期待,有機會拿真正的諾貝爾獎。
  • 中國科大納米限域毛細凝聚理論研究成果登《自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奉超教授(0305校友)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安德烈·海姆團隊合作,在納米限域毛細凝聚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中國科大王奉超教授研究揭示了固液界面能的尺寸效應,發現了在納米/亞納米尺度的毛細凝聚中,是固液界面的力學作用在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不是人們普遍認為的液氣界面在起主導作用。
  • 謝毅院士榮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典禮在法國巴黎舉行,歐萊雅基金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5位傑出女科學家頒發「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謝毅名列其中。  謝毅憑藉利用納米固體化學原理尋找新型能源材料,發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女科學家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獲本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中國最年輕女院士:科研人員中女性的比例僅為30%
    3月18日,中國教授謝毅在法國巴黎出席2015年度「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頒獎儀式。謝毅是本屆唯一來自亞太地區的獲獎者,也是第四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女性。新華社記者 陳曉偉 攝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範婷玉):當地時間3月18日晚,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教授和另外4位來自其他國家的女科學家在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獲頒第17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謝毅也是第4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女科學家。
  • 最年輕的中科院女院士謝毅:做科研需要一份灑脫
    最年輕的中科院女院士謝毅:做科研需要一份灑脫   2015年3月19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教授榮獲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第十七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成為本屆亞太地區的唯一獲獎人,也是自1998年該獎項設立以來第四位獲得這一榮譽的中國女性。
  • 中科院新晉院士謝毅:榮譽只是「副產品」
    中新社合肥12月20日電 題:中科院新晉院士謝毅:榮譽只是「副產品」  中新社記者 吳蘭  2013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19日正式對外發布,中科院新增選院士53名,中國工程院新增選院士51名。
  • 中國科大—香港城大聯合高等研究中心(蘇州)舉辦第四屆博士生學術...
    中國科大—香港城大聯合高等研究中心(蘇州)舉辦第四屆博士生學術論壇  4月7日上午,中國科大—香港城大聯合高等研究中心(蘇州)第四屆博士生學術論壇暨何稼楠學術會議獎學金頒獎典禮在中國科大蘇州研究院隆重舉行
  • 第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
    中國音樂權威獎:金鐘獎第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第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將於11月19日至28日在廣州舉辦。中國音樂金鐘獎是由中宣部批准設立的中國音樂界綜合性專家大獎。從去年開始,該品牌獎項就永久落戶羊城,由中國文聯、中國音協和廣州市政府共同主辦,每年一屆。本屆金鐘獎設作品獎、表演獎、榮譽獎3個獎項。作品獎包括琵琶獨奏曲、齊唱、二聲部合唱曲;表演獎包括鋼琴、琵琶和聲樂。
  • 中國科大第四屆「墨子·雲論壇」北美專場活動順利舉辦
    中國科大第四屆「墨子·雲論壇」北美專場活動順利舉辦 為進一步匯聚優秀人才,促進學術交流
  • 國科大向兩位理論物理學家授予名譽博士學位—新聞—科學網
    Gross)和菲爾茲獎獲得者愛德華•威滕(Edward Witten)授予名譽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院長、國科大名譽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席、國科大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白春禮向兩位名譽博士頒發學位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