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訪學歸來還是醫生,為什麼還要出國訪學?

2020-12-07 騰訊網

如果有機會親身體驗世界一流大學,了解國外醫院的先進設備和管理,體驗美國醫生的工作、科研、生活以及這份職業的方方面面,相信海外經歷的磨練、體會和感悟,會比國內周而復始的工作所得的體會要多的多。

在美國遇到很多其他大學的訪問學者或聯合培養的博士生,資助訪問學者向年輕的住院醫生傾斜會使醫院獲益更多。

1

外派訪問學者是提高本院科研水平的捷徑

在短期內,依靠醫院內部力量將年輕醫生的科研素質提高几乎不可能。

第一,年輕醫生尤其是住院醫生深陷瑣碎的臨床工作中,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科研;

第二,自身能力有限,科研不知如何開始;

第三,實驗室設備受限。相對於美國好的實驗室條件,我們的硬體設備遠遠比不上;

第四,有些指導教師同時做著很多臨床工作,無暇專注年輕醫生的科研訓練。

年輕醫生尤其是住院醫生本人也願意出國學習,因為他們不是臨床工作的骨幹力量,他們的短期脫離不會對醫院的臨床工作造成影響,也很容易有很多的替補力量。

國內做科研的缺點,換到美國的實驗室將迎刃而解。充足的時間,良好的設備,良好的指導老師甚至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國外較好實驗室工作1至3年,接受正規的科研訓練,發表1至3篇文章,有了這些良好的基礎,回國後,與國內的同齡人相比,視野開闊了,思路打開了,水平拉開了,就能很快申請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假設每年出國30至50人,連續五年,就是150至250人受到培訓,幾年後,我們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得量會有大的飛躍。太多的年輕住院醫師在臨床上不會獲得很多的機會,1年或2年在臨床上看不到明顯的進步,而出國1至2年,可以實現質的跨越,也能為醫院進一步發展作更多的貢獻。

2

絕大多數訪問學者只申請到實驗室職位

聯繫國外的實驗室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因為訪問學者不拿接收單位的錢,還能夠參與到實驗室的項目中來,無論多少都可以幫助PI(學術帶頭人)做點事情。

而在美國,由於人力資源很貴,美國科研經費的預算大幅度縮減,申請項目越來越難,PI也有很大的壓力,如果做不出成果,實驗室就得關門。如此,對口的免費高級勞力送上門來,自然是非常欣喜。

臨床的項目就很難申請,即使可以申請,也是要收費的。因為,在臨床上幫不到這邊醫生的忙,相反,他還要花時間精力幫你辦手續,照顧一個外國人。

所以,如果沒有公司和這邊醫院合作的項目,沒有對中國特別友好的醫生,沒有經常來往於中美交流的主任,如果沒有美國醫生和國內主任的合作,很難有機會到臨床上去。

總而言之,醫生申請訪問學者的收穫是多方位、多層次的。不僅可以獲得本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動態、新進展,獲得先進的管理經驗,與接受單位和相關單位建立寶貴的聯繫,還可以在語言能力方面也得到提高。這些所獲,對當前和將來醫院的發展和變革的重要力量,也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3

訪學歸來還是醫生?

Maybe!但「醫生」已非當初的「醫生」~

醫生出國訪學的收穫,除了上文講的那些,落實到具體的點,為以下幾個方面,當然也不只於此:

首先,有歸國留學證明;

其次,與國外導師建立了良好的聯繫;

再者,在國外也認識了各個研究領域很多優秀的朋友,掌握全球性的科研動態也會比較快捷,在國外建立的人脈很多時候會助你更上一個新臺階。

4

如果打算要走出國訪學這條路

1、前期基礎一定要打好,文章要發表得夠;

2、與國外導師建立好的聯繫,無論是套磁也好,參加學術會議也好,最好能有一個face to face交流的機會,讓導師對自己有一個好的了解,如果是兩人之間有合作,或者導師幫你一起修改proposal的話就更好了。

3、如果前兩條都不夠好,那第三條至關重要——儘早聯繫51訪學網,給出國訪學多一個保障。

51訪學網專注國外訪問學者申請服務,已積累不計其數的成功訪學案例,如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梅奧診所、麻省總醫院、布萊根婦女醫院、JHU醫院、克利夫蘭診所等頂尖大學及醫療中心訪學案例舉不勝舉。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設立基金 每年資助百名博士出國訪學
    清華大學近日設立了「博士生短期出國訪學基金」,從今年起每年資助100名左右博士生赴國外一流大學進行3至6個月的研究工作。今年的資助遴選已經啟動。
  • 【訪學歸來】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出國(境)交流項目系列報告——黃...
    項目概況及報告內容:自動化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黃影,受學校研究生短期出國(境)訪學及開展創新實驗項目資助,於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期間,到美國哈佛大學生命科學院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學習,外方導師為李剛教授。
  • ...訪學及開展創新實驗項目系列報告——王帥:在韓國科學技術院...
    概況及報告內容:航天學院2015級博士研究生王帥,受學校研究生短期出國(境)訪學及開展創新實驗項目及KAIST資助,於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期間,在訪學期間該生在 Hyung Jin Sung教授的指導下開展了 a. Navier滑移邊界條件下的自主推進柔性體的動力學和運動學行為,分析了減阻在降低能量消耗方面的具體表現; b.
  • 訪學招聘|美國匹茲堡大學正在招收訪問學者、博士後!
    想要出國訪問學習的小夥伴看過來啦,美國匹茲堡大學環境流體力學、線性代數、偏微分方程和張量方向正在招收訪問學者、博士後!51訪學網小編每周定時更新最新的訪學招聘信息,感謝關注51訪學。
  • 訪學招聘 | 克利夫蘭診所神經科學方向
    訪學招聘 | 克利夫蘭診所神經科學方向想要出國訪問學習的小夥伴看過來啦
  • 川大MBA2017年赴臺灣清華大學訪學活動圓滿結束——日月潭水深千尺...
    本次訪學,川大MBA為訪學團精心組織挑選了涉及信息產業、農林牧漁、醫療衛生和玩具禮品等四個大類的企業,供訪學團全體師生參訪。 為了幫助同學們認識臺灣「信息產業」的發展,學校組織了全體師生參訪了臺灣一家半導體製造公司,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社科MBA企業訪學系列活動之新板資本成功舉辦
    2018年7月24日下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MBA分會實踐部組織的「社科MBA企業訪學系列活動之新板資本」成功舉辦。來自我院2017級、2018級MBA同學共30餘人參加了本次訪學。本次企業訪學活動不僅獲得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也得到了學校、企業的共同認可。本次訪學與上次二級投資私募基金訪學活動對應,兩次訪學使同學們系統的認識和了解了私募以及資本市場的運行。
  • 【訪學歸來】成一諾:在哈佛跟著院士做科研——半年發表四篇論文,收穫兩項大獎
    編者按「清華大學博士生短期出國訪學基金」自2010年起設立,受到「985」基金和校基金會的共同支持
  • 浙江大學EMBA學員2019美西訪學團出發,帶你直入美國科技腹地
    今天,浙大EMBA開啟「探尋創新創業,對話前沿科技」為主題的2019美西訪學之旅,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此次訪學由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浙大EMBA教育中心學術主任竇軍生帶隊。聆聽名師:啟發思維與此同時,訪學期間,我們邀請了華盛頓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以及英特爾公司相關領域的教授和業界專家為我們做相關內容的交流分享:課程1 華盛頓大學教授陳曉萍《跨文化管理》
  • | 「雲訪學...
    ……11月13日晚,浙大管院EMBA「設計思維」主題雲訪學系列第一課在浙大西溪校區開啟連線,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戰略系主任Felix Oberholzer-Gee教授圍繞「數字時代下企業戰略中的設計思維」,
  • 醫生需要學點兒哲學
    □胡大一  醫學是最需要學點兒哲學的學科。在學醫和從醫的過程中,診治疾病無不充滿了哲學道理。比如,哲學的一個重要原理是「共性和個性」,就反映了「讀醫學教科書和臨床實踐」的關係。  我們剛進醫學院或者初出校門當醫生時,更多的是接觸書本知識。
  • 一名醫學博士的自述:學醫十年,我卻還不是醫生……
    但這條消息,意味著我,要想成為一名醫生,還要規培3年。我默默嘆了一口氣,扔掉了手機,回想起了自己十年的學醫生涯。「坑爹」測試高中的時候,學業非常繁重,一模、二模、三模接踵而至,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了解將來可能學習的專業。
  •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學者順利完成訪學交流
    Elangovan Perumal博士在腎臟科丁峰主任及中方項目組導師丁巍博士的指導下,在九院腎臟科和中心實驗室順利完成為期一年的訪學、交流工作。Dr. Elangovan Perumal博士在工作期間表現優秀,不僅順利完成相關課題研究工作、發表SCI收錄論文,同時還獲得上海市科委及外專局頒發的「一帶一路」青年科學家證書。雙方的此次交流為今後進一步合作夯實了基礎。
  • 全美氣候最舒適的州,訪學來這裡就對了!
    赴美訪學,環境問題不可不考慮,如果能在氣候適宜、環境優美的地方學習,肯定比長期處在惡劣天氣的地方要舒心不少。關鍵是在天氣惡劣的地方上學是真的難受,秉持著「地球不爆炸,學校不放假」理念,學生們不得不抗著極端天氣去上學(PS:最後還是出事了)。對,說的就是今年1-2月份美國的寒潮,以雪城大學和密西根大學為代表的一眾名校。
  • 走向臨床的代謝組學—訪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國旺研究員
    近年來,代謝組學熱度不斷攀升,不僅越來越多的國內外科研團隊投入其中,同時也因其在精準醫學和相關健康領域的廣闊前景,受到臨床醫生、資本投資等團體的廣泛關注。  當前,我國代謝組學研究的發展情況如何?被業內寄予厚望的代謝組學與臨床的距離還有多遠?分析化學家與臨床醫生在代謝組學領域如何攜手並進?
  • 為什麼有人會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學醫到底有多苦,看完你就知道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一說起學醫我們都會聽到一種說法,那就是「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難道學醫沒前途,還是學醫有多麼恐怖?為什麼這麼不受人待見呢?2、學習周期太長(一般分本、碩、博三等)除了學習難度大之外,醫學生從大學到畢業,至少都需要讀五年的本科,本科畢業之後還要經歷三年的常規培訓,即便到了這一步,絕大多數的醫學生也當不了醫生,真要當醫生,還得在醫院歷練上幾年,最後才有可能去到一個比較差的醫院,比如鄉鎮、縣城裡的醫院當個主治醫師,除此之外,想要經濟上真正的富裕一些,林林總總加起來怎麼也得小十年左右。
  • |雲訪學
    今天的雲訪學設計思維課程就說說這個項目。學有所獲學生參與課程心得:我們先是看到了創新的現狀:隨處可見的創新現象和創新生態系統,在教授引導下,我們相信背後一定隱藏著特定規律;接著他生動揭示了數位化轉型所帶來的在商業領域
  • 海南大學代表團訪美國密蘇裡州立大學等四所高校
    海南大學代表團訪美國密蘇裡州立大學等四所高校   中新網海口11月13日電 據海南大學消息,應美國密蘇裡州立大學、霍夫斯特拉大學、羅格斯大學和澳門旅遊學院的邀請,海南大學副校長刁曉平率該校代表團一行5人日前赴美國、澳門訪問,進一步推進該校與到訪學校間在學生聯合培養、交換訪學、教師互訪與講學、聯合開展科學研究等工作。
  • 外科醫生獲哈佛大學附屬麻省總醫院公派訪問學者邀請函
    簡介:J醫生是三甲醫院主任醫師,已獲單位公派資助名額,但因工作繁忙且缺乏國外導師人脈資源,一直沒有收到滿意的邀請函。同事向其推薦了知識人網,我們助其獲得美國最佳醫院TOP2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的offer,不論是導師、排名,還是地理環境J醫生都非常滿意。
  • 為什麼我們還要學英語?疫情後很多人對此很疑惑
    為什麼我們還要學英語?熱心姐姐 原創一直有人認為英語不重要,特別是在這次疫情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國家那麼好,外國還比不上我們中國,我們為什麼還要學英語呢?以後我們國家更加強大了,分分鐘漢語才是國際通用語言,而不再是英語的天下了,學英語有什麼用?我們沒有必要再學英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