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志強——北京大學——古生物及地層、微體古生物學

2021-01-22 生物谷

導師姓名:白志強         導師類別:博士生導師  

姓名: 白志強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所在院校: 北京大學       所在院系: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 研究領域: 古生物及地層、微體古生物學

聯繫方式

E-Mail:       電話:       郵編: 0 地址:

相關焦點

  • 郝守剛——北京大學——古生物及地層、微體古生物學
    姓名: 郝守剛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所在院校: 北京大學
  • 「中國科學院地層古生物獎學金」在北京大學設立
    為促進我國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發展,更好地激勵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和元培學院古生物專業的學生努力學習、健康成長,支持和吸引更多優秀學生選擇中國科學院進行深造,在北京大學教務部特別是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暨元培學院相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北京大學正式設立「中國科學院地層古生物獎學金
  • 海洋微體古生物放射蟲研究獲進展
    據悉,微體古生物學是確定地層年代和揭示古環境演變的重要手段,陳木宏曾於上世紀90年代與譚智源合作先後出版了《南海中、北部沉積物中的放射蟲》(陳木宏、譚智源,1996,1-271頁,附圖版1-54,科學出版社
  • 古生物學的發展簡史
    古人類學既是人類學的分支學科,又是古脊椎動物學的分支學科;根據個體微小的動植物化石或大生物體微小部分的研究,又形成了微體古生物的分支學科。 古生物學奠基者 對於化石的認識在中國和西方都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但古生物學成為科學則始於18世紀後期,約有200年歷史。
  • 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人民網北京3月22日電(趙竹青)中國古生物學會今日在京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雲南大學等7所科研院所和高校領銜完成的具有國際水平的一批科研成果入選。
  • 一個人的畢業「合影」引關注 走近小眾的古生物學專業
    照片上方有一行文字——「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讓她攻讀的古生物學專業也一起走紅。   古生物學專業「產出」為何如此之低?它都研究哪些內容?有什麼應用?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為大家揭開古生物學的神秘面紗。
  • 一個人的畢業照背後 古生物學知多少?
    導語:     日前,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學生薛逸凡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張     事件:     北大女生拍「一個人的畢業照」走紅     日前,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學生薛逸凡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張「一個人的畢業照」,並附文「只是需要有一張來裝個正經」,「合影哦」,引發了網友關注而走紅。
  • 2016年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②中國古生物學會日前在京發布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人類頜骨可以最早追溯到何時?冰河時期歐洲人還是暗色的皮膚和棕色眼睛,為何後來變成了白色皮膚和藍色眼睛?據介紹,在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中,有11項科研成果入選(含並列),內容涉及早期生命、古生代魚類、早期陸生植物等研究領域,反映了我國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學各個分支領域所取得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研究成果,推動了對地質歷史時期生命演化歷程的認識。志留紀古魚揭秘脊椎動物頜演化之路。
  • 訪著名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家王鴻禎院士
    王院士作為國內外久享盛名的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家,待人謙和,衣著樸實,性格穩重,談話幽默風趣,平易近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鴻禎1916年11月生於山東蒼山,193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1947年獲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兼秘書長,北京地質學院教授兼副院長,武漢地質學院教授兼院長,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長,第六屆全國人民政協委員,第七八屆全國人民政協常務委員。
  • 史上最難逃課的專業,北京大學 古生物學!
    2010屆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只有她一人,想像一下十幾個教授圍著一個學生教,是不是有點尷尬。最主要的是她要請假了教授怎麼辦?更不要說逃課了!不過薛逸凡也是幸運的,雖然她是學霸,但自主招生中還是差了幾分。最後她聯繫北大,北大爽快地答應了,因為該專業自2008年創立以來是六代單傳,根本招不來生。
  • 第三屆國際古生物學大會在英國召開
    6月28日至7月3日,「第三屆國際古生物學大會」在英國倫敦召開,共有來自全球的古生物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約八百餘人出席了本次大會。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戎嘉餘院士、楊群所長等26位科研人員參加了此次大會並分別作口頭學術報告。本次會議上,各國代表圍繞著「地質和化石記錄與生物多樣性」、「宏演化及現代綜合進化論」、「全球變化的微體古生物學記錄」、「微體化石與生命之樹」、「古生物收集」等27個主題開展了熱烈的交流和討論。除學術報告會外,會議還安排了多條內容豐富的野外地質考察路線。
  • 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的探秘者
    在南京古雞鳴寺邊上有一個古老的科研單位,它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南京古生物所)。南京古生物所是我國專業從事古無脊椎動物學和古植物學研究的科研機構,也是亞洲最大的古生物學研究所,並被外國學者譽為「世界三大古生物學研究中心之一」。    南京古生物所所長楊群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這裡孕育了四五代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的探秘者。」
  • 2015考研專業介紹:古生物學與地層學[070903]
    一級學科/領域名稱:地質學  二級學科代碼:070903  二級學科名稱:古生物學與地層學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介紹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是地質學研究領域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通過對保存於地層中的各類化石的形態、
  • 古生物:或許是最被熟知的冷門專業
    、節奏與作用機制等歷史生物學的重要基礎和組成部分;又是地球科學的一個分支,研究保存在地層中的生物遺體、遺蹟、化石,用以確定地層的順序、時代,了解地殼發展的歷史,推斷地質史上水陸分布、氣候變遷和沉積礦產形成與分布的規律。
  • 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揭示地球生命早期演化秘密
    3月22日,有著88年歷史的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北京發布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我國科學家在古生物學各分支領域取得的科學成果,有力地推動著世人對地質歷史時期生命演化歷程的認識。  「這是中國古生物學會1929年成立以來首次舉行科技進展發布,旨在展示我國古生物學取得的新成果,進一步推動學科發展。」中國古生物學會副理事長鄧濤說。
  • 探秘「一個人的專業」:古生物學到底學啥
    古生物學,是曲高和寡還是無人問津?這些穿越古代星球的老師同學們,究竟是何方神聖?蝌蚪君特地整理了一份古生物學專業入門指南,為你一探究竟。什麼是古生物學?古生物學是利用化石和古老生命痕跡進行生物學研究、探討古代生命的特徵和演化歷史、討論重大的生命起源和生物絕滅與復甦事件、探索地球演化歷史和環境變化等方面的基礎性學科。
  • 徐星同學,你被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專業錄取了
    32年前的暑假,因為當年北京大學在新疆不招物理學專業,高中生徐星被調劑到了「古生物學專業」,沒有金榜題名的喜悅,而是帶著迷茫,開始了與古生物專業的磨合。古生物學家的經歷與見識都是「冷知識」直到研究生畢業,知識與認知從量變累積成了質變,又在大自然中真正的探索後,他終於知道,「原來古生物學能夠滿足我所有的願望,原來古生物學才是我的真愛,真正的興趣」。徐星與古生物學專業是「先結婚後戀愛」,日久生情,不離不棄,最終會白頭到老的故事。
  • 2020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招收碩士研究生考試科目內容...
    (一)普通地質學:主要包括:礦物、巖漿作用與火成巖、外力地質作用與沉積巖、變質作用與變質巖、地質年代、地震及地球內部構造、構造運動與地質構造、海底擴張與板塊構造、風化作用、河流及其地質作用、冰川及其地質作用、地下水及其地質作用、海水的地質作用、湖泊及沼澤的地質作用、風的地質作用、塊體運動、行星地質概述、地球的演化、人類社會與地質環境等。
  • 北大女生拍「一個人的畢業照」走紅 古生物學專業是學什麼的?
    日前,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學專業學生薛逸凡在網上火了起來。6月14日,薛逸凡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張「一個人的畢業照」,引發網友熱議。對此,網友紛紛留言「一個人的寂寞的誰懂?」「酷斃了!專業第一名和最後一名都佔了」、「這連逃課都沒法逃」……據北大元培學院副院長盧曉東介紹,「這是全中國唯一的一個只有一名學生的專業。差不多是每個年級有一個人,還有的年級是零人。
  • 南京古生物所GBDB資料庫建設取得新進展
    古生物學和地層學資料庫建設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創新2020」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也是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支持的新興研究方向之一。  南京古生物所樊雋軒研究員等人於2006年創建了GBDB資料庫(Geobiodiversity Database),並於2007年開始提供在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