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南海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會議強調的「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更是給全國科技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作為海南航天領域的參與者和建設者,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執行院長、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董事長楊天梁表示,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會議內容備受鼓舞,同時也感覺肩上責任重大。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執行院長、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董事長楊天梁。記者 劉麗萍 攝
創新驅動 海南航天科技嶄露頭角
「科技創新將給三亞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引領三亞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楊天梁最大的願景是,在海南打造一條閉合的航天產業鏈,衛星生產、設計、發射、運營都能在海南落地;在三亞打造一個亞太地區的衛星運營中心,致力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發展。
10年前,在中國航天領域,海南沒有一席之地。
直到2010年,中科院在三亞建設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架起了第一部衛星天線;2013年,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在三亞建立研究中心;2015年,海南省地球觀測重點實驗室成立,三亞的衛星數據接收、處理和應用的科研能力在全國排名前列;2016年6月25日,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標誌著海南文昌成為中國又一個航天發射基地;2020年8月,海南一號衛星項目啟動星地對接試驗,預計今年年底發射……至此,海南在航天領域嶄露頭角。
「海南地處低緯度,發展航天產業具有天然優勢。」在楊天梁看來,海南雖然在地理上與內地隔海相望,發展傳統產業有其不利因素,但在科技產業方面,這些「不利」將不復存在,因為科技不受地域限制,服務可以覆蓋全國甚至全世界。
楊天梁所在的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是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的科技平臺之一,致力於帶動海南航天產業以及衛星應用產業的發展。他介紹,產業園2016年掛牌成立後至今,四年多的發展,讓他深刻地感受到海南亟需高新技術產業、海南也能發展好高新技術產業,這幾年園區「邊建設邊招商邊出效益」,通過全方位的服務讓企業、人才和技術應呼雲集。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三亞站。記者 劉麗萍 攝
科技成果有效轉化 園區企業成為行業「獨角獸」
「創新和獨特的核心技術」是推動企業發展強有力的支撐,在行業競爭中方能脫穎而出。
三亞海蘭寰宇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是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的首家入駐企業,如今該公司的近岸雷達綜合監控系統已實現全國近岸全覆蓋,並在福建、廣東、山東等地的多個沿海城市建立控股子公司,形成全國近海「一張網」。同時,該公司以三亞公司作為總部基地,匯總全國近岸數據到三亞,將推動三亞成為海洋大數據中心,每年產值過億元。
「該公司的小目標雷達探測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海事部門海上安全治理、港口航運管理能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楊天梁自信地說,未來它還將繼續發揮其在海洋觀監測、海洋網絡信息集成處理等方面的領先優勢,實現信息共享和智能聯動,提升海事動態監管整體效能。
沉甸甸的成績面前,大家很難想像該企業創立初期面臨的窘迫。據了解,初期海蘭寰宇公司面對著資金緊缺問題,為推動企業落地,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創新商業模式,園區入股45%、企業入股55%,共同註冊產業園首家落戶企業——三亞海蘭寰宇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園區承擔前期的工商註冊,企業負責全島的雷達監測點建設,在市場開拓階段,園區積極溝通合作意向。
「創新出效益,創新激活動能。」正因為園區「私人定製」般的貼心服務,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公司將目光轉到三亞。截至目前,已有130多家企業入駐產業園,規模效益初顯,很多企業已經成為行業「獨角獸」。
創新,是航天產業的關鍵內核。創新的原動力來自哪裡?楊天梁給出的答案是:「堅持市場化導向,讓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三亞站的天線。記者 劉麗萍 攝
政策加持 技術創新將從「跟跑」向「領跑」轉變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後,對園區來說是優勢的疊加,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看好海南發展前景,希望入駐產業園。」楊天梁告訴記者,今年6月以來,他的工作行程比以前更忙了,各地企業紛至沓來,電話諮詢、實地考察、商務洽談等,兩個月時間園區入駐了30多家企業。
目前,產業園聚集的13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大多數是商業航天企業,基本涵蓋了衛星產業鏈全過程。楊天梁說:「園區內的大部分企業為初創型企業,與單獨的一個個項目招商相比,從全產業鏈布局出發,能讓上下遊企業相互支撐,抱團開展業務。」
縱觀三亞發展之路,核心推動力還在於搶佔標準高地,推進質量發展,實現品牌聚集。如今,人才、企業集聚,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能力顯著提升,三亞的技術創新未來必將實現由「跟跑」向「並跑」「領跑」轉變,構建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體系,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鮮活的樣本。
聚焦「海、陸、空」三大領域,目前三亞高新技術產業體系已初具雛形,並將為城市高質量發展釋放新動能。楊天梁對未來充滿信心,他表示:「海南黃金時代的大門已經推開,更廣闊的世界正等待我們接續奮鬥!」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記者 劉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