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輝開:公司轉型開展前端射頻模組業務技術儲備主要通過內部發展...

2021-01-22 金融界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7日訊,有投資者向經緯輝開(300120)提問, 高管您好:公司12月25日增發募投射頻模組預案中說:「項目建設周期為 2 年,本項目完全打開市場後,預計實現年收入 14.8億元。」請問:1、射頻模組技術難度很大,公司目前是否有相關技術和人員儲備?2、該項目是否已經先行啟動還是要等增發資金到位再開始啟動?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轉型開展前端射頻模組業務技術儲備主要通過內部發展和外部合作兩種方式實施。近日,公司專門從事射頻模組研發、品牌運營、銷售子公司經緯輝開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已於近日登記設立,且相應人才引進已經啟動,相關專業團隊成員主要來自於韓國、臺灣等地。 公司前期對外投資了專門從事射頻模組核心元器件濾波器晶片的研發、生產、銷售的諾思(天津)微系統公司,對前端射頻模組核心部件進行布局。公司不排除未來進一步對其他前端射頻模組核心元器件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或者併購的可能。射頻模組項目的實施進度根據項目自身進展確定,定增資金到位後,按照相關規定可以置換該項目的前期投入,謝謝關注。

相關焦點

  • 電巢學堂:射頻前端模組,看這一篇就夠了
    射頻前端晶片產業在我國也已經有了15年以上的發展歷史,創新和創業活動非常活躍,各類企業數十家,也是市場和資本高度關注的領域。本文作者有幸在射頻晶片行業從業11年,從2G時代做到今天的5G,也在外企、民企、國企都工作過,直接開發並大量量產過射頻的每一類型產品。這篇文章總結了作者與一些行業朋友近些年的討論,嘗試對射頻模組產品的技術市場及商業邏輯進行梳理。
  • 如何理解射頻前端模組的「價值密度」?
    如何理解射頻前端模組的「價值密度」?村田公司定義了這類產品,並且過去近8年的時間內,佔據了該市場的絕對主導權。三星、華為等手機大廠,曾經或正在大量使用這類產品在其中高端手機中。如前文所述,有競爭力的PAMiD供應商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區;出於供應鏈多樣化的考慮,一些出貨量非常大的手機型號,就可能考慮使用MMMB(Multi-Mode Multi-Band) PA加FEMiD的架構。
  • 卓勝微:實現射頻SAW濾波器晶片和模組的產業化目標
    打開APP 卓勝微:實現射頻SAW濾波器晶片和模組的產業化目標 MEMS 發表於 2020-12-01 16:42:50 卓勝微第二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於2020年11月28日在公司會議室以現場結合通訊方式召開,本次會議由董事長許志翰先生召集並主持,公司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列席了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擬對外投資籤署合作協議的議案》。
  • 射頻前端公司QuantalRF完成B輪融資 將用於技術商業化
    打開APP 射頻前端公司QuantalRF完成B輪融資 將用於技術商業化 MEMS 發表於 2020-12-28 16:10:51
  • 淺談射頻前端的國內外現狀
    射頻前端的國際情況 射頻前端技術主要集中在濾波器(Filter)、功率放大器(PA, Power Amplifier)、低噪聲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開關(RF Switch)。
  • 5G產業鏈專題報告:射頻前端行業趨勢與格局解析
    手機射頻前端設計呈模組化趨勢,射頻模組化將帶來以下優勢:解決 多頻段帶來的射頻複雜性挑戰,提供全球載波聚合模塊化平臺,縮小 RF 元件體積,加快手機產品上市時間等。5G 驅動射頻前端模組化。目前 5G 對於低頻段的射頻前端模組影響有 限,中低端手機主要採用 SAW、BAW、PA 等分立方案。中高端手機 逐漸開始採用模組化方案。
  • 5G有望改變4G時代射頻前端的「模組鴻溝」
    打開APP 5G有望改變4G時代射頻前端的「模組鴻溝」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0-12-02 16:25:22 大家知道,射頻元器件的數目,與天線數目及頻段強相關,這就意味著射頻元器件的數目出現了急劇地增長。與此同時,由於結構設計的要求,5G手機留給射頻前端的PCB面積是無法增加的,因此分立方案的面積大大超過了可用的PCB面積。這是空間帶來的約束。 還有一個挑戰,來自於調試時間。4G使用分立器件方案的射頻調試時間,一般在一周以內。
  • EV集團與中芯寧波攜手,實現砷化鎵射頻前端模組晶圓級微系統異質集成
    >  SEMICON CHINA,2019 年 3 月 20 日——晶圓鍵合和光刻設備的領先供應商EV集團(EVG)今日宣布,與總部位於中國寧波的特種工藝半導體製造公司中芯集成電路(寧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寧波」)合作,開發業界首個砷化鎵射頻前端模組晶圓級微系統異質集成工藝技術平臺。
  • A股射頻濾波器企業大PK:從業務結構、業績、濾波器布局方面做出...
    ,國產射頻前端濾波器領域已經湧現了不少企業,主要是研究院所和民營公司,如中電26所、中電55所、德清華瑩(中電控股)、卓勝微、信維通信、無錫好達、麥捷科技、航天微電(原北京長峰)、中訊四方等。 業務結構對比:濾波器業務佔比均較低 首先在業務結構方面,分別對比三家企業2020年上半年的主營產品收入佔比發現,卓勝微、信維通信的主營業務均較為集中,射頻前端模塊產品貢獻了大部分收入。從營收結構來看,卓勝微主要以開關為主,信維通信以射頻元器件為主。 同時,除射頻元器件以外,麥捷科技的主營產品還包括磁性元器件及LCM顯示模組等產品,業務結構較為繁雜。
  • 射頻晶片基礎知識科普
    四大射頻巨頭中,思佳訊與Qorvo營收主要來自前端模組,產品類型中,而博通及村田業務則涉及各類IC、軟體、被動元件和封裝等,業務規模龐大,營收均超過百億美元。 Qorvo成立後,公司不斷進行併購擴大產品線,業務布局基本覆蓋射頻前端全產業鏈。其中BAW技術發展迅速,佔據全球濾波器8%的市場份額,僅次於Broadcom 。公司在全球射頻開關和LNA器市佔率高達35%,射頻PA市佔率也到了達25%。
  • 各種射頻器件科普
    四大射頻巨頭中,思佳訊與Qorvo營收主要來自前端模組,產品類型中,而博通及村田業務則涉及各類IC、軟體、被動元件和封裝等,業務規模龐大,營收均超過百億美元。 Skyworks:受惠中國市場,大力發展5G、物聯網 Skyworks成立於1962 年,總部位於美國馬塞諸塞州,致力於開發用於射頻和移動通信系統的半導體器件。
  • 5G建設:射頻前端需求爆發
    7、射頻前端模塊需求爆發,產業鏈公司已開始爭搶市場。8、我國固態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產業鏈進程有望加速。9、美國發布新出口管制措施,助推我國地理信息技術自主可控。10、三星摺疊屏正式對外銷售,華為成為首家客戶然後是小米。
  • 國內外主要射頻晶片廠商介紹
    射頻前端(RFFE)是智慧型手機等移動通信產品的核心組件,起到收發射頻信號的作用,主要包括功率放大器、雙工器、射頻開關、濾波器、低噪放大器五個組成部分。 也因此,我們在談及射頻晶片廠商的時候,多數會談他們,事實上,在射頻領域,也有不少小眾玩家(避免篇幅過長,僅選擇部分展示)。 恩智浦的另一面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恩智浦半導體(NXPI.US),NXP 是全球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供應商之一,經歷並參與了移動通信制式的逐步發展。NXP 長期跟蹤 GaN 技術發展,從工藝到設計、封裝、製造,都有著完善的技術儲備。
  • 慧智微「S55255」衝擊5G射頻前端市場
    首先是技術層面 ,射頻前端市場主要工藝是砷化鎵(GaAs)工藝,化合物半導體工藝的迭代速度慢,該工藝在20年前就已經走向成熟,這20年,實際上主要的進步是在外延層上的進步,而在工藝節點本質上的進步並不多。其次是出於行業特點,沒有辦法通過仿真的完全取代調試和迭代優化,因此需要大量經驗積累。
  • 射頻前端的一體化設計決定下一代行動裝置
    除了組件級小型化之外,這些技術還在系統級別上,通過減少材料清單和簡化與其他組件(包括天線開關和收發器)的集成,節省了大量成本。• 增加組件的物理集成: Murata,Skyworks,Avago,EPCOS,Qorvo等供應商所推出的集成解決方案不斷地加速主要射頻前端組件,如過濾器,PA,雙工器和交換機的集成和模塊化。
  • A股射頻濾波器廠商的競爭分析
    業務結構對比:濾波器業務佔比均較低 首先在業務結構方面,分別對比三家企業2020年上半年的主營產品收入佔比發現,卓勝微、信維通信的主營業務均較為集中,射頻前端模塊產品貢獻了大部分收入。從營收結構來看,卓勝微主要以開關為主,信維通信以射頻元器件為主。同時,除射頻元器件以外,麥捷科技的主營產品還包括磁性元器件及LCM顯示模組等產品,業務結構較為繁雜。
  • 國內射頻晶片公司大盤點
    公司主要從事微波和射頻模擬集成電路的設計、開發、銷售並提供相關技術諮詢和支持。慧智微開發了世界第一款可重構射頻前端平臺:AgiPAM®,此平臺性能更優、尺寸更小,非常適合當前和未來的4G/5G無線系統,成為公司躋身前端晶片、模組領域前列的王牌。公司的可重構射頻前端出貨達千萬片以上。
  • 點評|半導體市場缺貨原因複雜;射頻前端模組化已成趨勢,佔領模組...
    但實際則在過去一年裡完成了8英寸3萬片,12英寸2萬多片的擴產,但產能依然十分緊張,這主要與兩個原因有關。集微點評:半導體市場缺貨原因複雜,市場傳聞會持續一年甚至兩年,預見未來總是很難,短期內肯定很難解決。
  • A股射頻濾波器企業大PK:卓勝微VS信維通信VS麥捷科技
    業務結構對比:濾波器業務佔比均較低首先在業務結構方面,分別對比三家企業2020年上半年的主營產品收入佔比發現,卓勝微、信維通信的主營業務均較為集中,射頻前端模塊產品貢獻了大部分收入。從營收結構來看,卓勝微主要以開關為主,信維通信以射頻元器件為主。
  • 搶佔國內射頻前端主序市場,「慧智微」的打法是推可重構射頻前端架構
    當下,射頻前端正因為即將來臨的5G市場炙手可熱,2018年全球射頻前端總市場規模已達180億美元;與此同時,國內射頻前端2018年累計銷售額不足4億美元,市場份額不足2%,國產化進度依然只是剛剛起步。 在中國5G投入全球領先、手機行業高速發展的當下,李陽認為,中國射頻前端廠商仍有機會在未來搶佔國內主序市場50-60%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