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村寶網訂閱號
隨著獼猴桃種植產業的快速發展,獼猴桃茶翅蝽的危害也日趨嚴重,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為害症狀:
成蟲和若蟲均吸食嫩葉、嫩莖和果實的汁液,嚴重時造成葉片枯黃,提早落葉,樹勢衰弱。被害嫩梢停止生長,果實受害部分停止發育,形成果面凹凸的「疙瘩果」。對套塑膜袋和紙袋的果實亦有一定為害,嚴重影響果實品質及外觀。
6月份茶翅蝽開始進入果園危害,並進行交配產卵,以後逐漸增多,7~8月是危害的高峰期。所以6月上中旬是全年防治茶翅蝽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剛孵化不久的若蟲無翅,喜歡群集一起,是化學防治的最佳時機。
由於茶翅蝽遷飛能力強,很有必要在其活動期誘殺。
防治方法:
一、農業防治。冬季清園,清除枯枝落葉,鏟去雜草,及時堆漚或焚燒,可消滅部分越冬成蟲。春季有計劃地在田間地頭覆膜種植留種胡蘿蔔或向日葵,這是因為前者的花叢、後者的花盤對椿象具有引誘效果,便於捕殺。
二、化學防治。在極利於消滅蝽類害蟲時噴灑農藥防治:茶翅蝽喜歡取食蜂蜜,可將蜂蜜與化學藥劑按比例混合後,塗於樹幹,誘殺效果也很明顯。也可使用農藥進行滅蟲,配藥濃度須根據不同蟲體,不同蟲態蟲齡,而有所區別,即使成蟲,一般溫度低時抗藥力強,溫度高時抗性弱,初羽化時抗性弱。越冬前後,蝽類的抗藥力大小,亦有較大差異;在越冬前,抗性較強,翌年春醒眠外出時,抗藥性明顯降低。
三、物理防治。利用某些蝽類生活習性上的某些弱點,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殺滅。如對有明顯假死性的害蝽類,可於出蟄上樹初期搖落,或在早春逐株、逐片打落殺死;對越冬前在越冬場所附近有大量群集習性的蝽類,可在群集時採捕殺死,或於樹幹束草,誘集前來越冬,然後燒殺。還有些種類主要集中在樹幹皮縫中越冬,則可用刮老皮的辦法或用硬刷刷死。
四、套袋是減少茶翅蝽對果實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注意根據不同果樹的特性選擇不同的果袋。最好選用大型果袋,使果實在袋中懸空生長,果與袋之間要有2cm的空隙,以防茶翅蝽隔袋危害。
想了解更多種植資訊,關注村寶網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