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S rDNA擴增子測序研究健康人血液微生物多樣性

2021-01-19 伯豪生物

在人們的潛意識當中,健康人的血液應該是無菌狀態的。但是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在健康人的血液中也存在著許多微生物,並且不同的血液成分中所含的微生物也不相同。


樣本:30例健康人的全血樣本,並將30例全血樣本進行血漿,白細胞和紅細胞分離

方法:qPCR對以上樣本中的16S rDNA進行定量分析;16S rDNA(V3-V4區)測序對以上樣本進行微生物多樣性分析


1 不同健康人的血液中的微生物量不同,且不同的血液成分中的微生物量也不相同

qPCR檢測結果顯示,全血樣本中的16S rDNA拷貝數等於不同血液成分中16S rDNA拷貝數之和(Fig.1A和Fig.1B),該結果表明了此實驗方法的特異性和靈敏性。通過比較不同血液成分中的16S rDNA拷貝數發現,白細胞層中16S rDNA的拷貝數最高(佔總拷貝數的93.74%),紅細胞佔6.23%,血漿佔0.03%(Fig.1C)。


2 16S rDNA擴增子測序分析不同血液成分中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異同

16S rDNA擴增子測序分析發現,血液中紅細胞成分中的微生物多樣性比白細胞和血漿成分高(Fig2A)。門水平上的物種分布結果顯示,三種血液成分中最主要的物種為變形菌門(約佔80.4%-87.4%)。而厚壁菌門(3.0%-6.4%)和擬桿菌門(2.5%-3.4%)的含量則相對較低(Fig.2B)。在綱水平上,鞘脂桿菌綱的含量在白細胞和血漿成分中較為豐富,在紅細胞成分中則較少。梭狀芽胞桿菌主要是在血漿和紅細胞成分中,黃桿菌綱和梭桿菌綱則主要存在於白細胞成分中(Fig.2C)。

LEfSe分析結果顯示,在不同的血液成分中都存在著各自所特有的物種(Fig.3A,3B)。

進一步研究發現,在白細胞成分中,至少有7個屬(不動桿菌,大腸/志賀氏桿菌、棒狀桿菌屬、假單胞菌屬、葡萄球菌屬、寡養單胞菌屬、希瓦氏菌屬等)是感染人類血液的種屬(Fig.4),這一結果也為避免輸血感染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支持。


健康人的血液中也存在著許多微生物,並且不同的血液成分中所含有的微生物的群落結構也各不相同。


Païssé S, Valle C, Servant F, et al.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blood microbiome from healthy donors assessed by 16S targeted metagenomic sequencing[J]. Transfusion, 2016.


相關焦點

  • 16S/18S/ITS 擴增子測序
    與16S rRNA類似,真核微生物18S rRNA基因長度1500-2000 bp,常用於研究環境樣本中真核微生物群落結構多樣性,其中,真菌rRNA基因的非轉錄區還包含一段隱秘的內轉錄間隔區(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長度為400-900bp,由於種內保守,種間差異明顯,也非常適於種類鑑定和群落分析。
  • From 16S rDNA測序 To 宏基因組學研究—技術發展及異同點
    ②16S rRNA基因包含高度保守區適合設計PCR通用引物,用於目標區域的擴增。V1-V3和V1-V4提供屬水平測序解決方案,比其他區域更能獲得精確的微生物物種注釋和評估。③研究優良引物,可以高度特異地擴增細菌。
  • 宏基因組測序和16S rDNA測序有啥區別?
    編者按 16S rDNA測序及宏基因組測序都是微生物研究和應用的重要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什麼情況下需要做16S測序?什麼情況下需要做宏基因組測序?什麼情況下需要二者結合使用呢?在解決這個問題前,小編先要來說說什麼是宏基因組測序:宏基因組測序(MetagenomicsSequencing)是對環境樣品中全部微生物的總DNA(也稱宏基因組:Metagenomic)進行高通量測序,主要研究微生物種群結構、基因功能活性、微生物之間的相互協作關係以及微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除了基礎研究,還有不少文章和學術會議提到在臨床上應用來鑑別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
  • 微生物宏組學通關技能第三關——全長16S rDNA測序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三代全長16S rDNA測序吧。16S rDNA長度大約為1500bp左右,三代平臺的PacBio Sequel的平均讀長為8-12Kb,因此結合該平臺可以成功測序獲得16S/18S的全長序列,全長序列信息不僅能提高物種鑑定的解析度,還能提高樣本中微生物組成鑑定的精確度,從而能更加真實的還原樣本中微生物的群落結構。
  • 16S rDNA測序如何鑑定微生物到種 | 16S專題
    上期給大家講了微生物實驗樣本製備及提取需要注意的事項,那麼下一步就進入到測序了,二代測序在微生物研究中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了,通過16S rDNA
  • 細菌16s rDNA微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可變區的選擇
      對於系統中微生物組成及豐度的研究對於了解微生物在系統中的功能以及系統中的物質代謝具有重要作用。  根據保守區設計引物位點,擴增可變區獲得的序列可以用於菌種鑑定。一種快速、廉價的菌種鑑定方法。        4.  16s rrna基因全長測序隨後被發現能夠將細菌分類到新種,甚至新屬中。
  • 16S rDNA測序
    因此通過分析16S rDNA 可變區的序列即可得到各細菌的分類學特徵,結合高通量測序可研究環境或者臨床樣本中的微生物組成及群落功能。比較測序數據量不同的樣本中物種的豐富度,也可以用來說明樣本的測序數據量是否合理。
  • 課程免費領取 | 微生太擴增子分析第一節:α多樣性分析及繪圖
    擴增子測序是一種二代靶向測序技術,它使用PCR技術來生成稱為擴增子的DNA序列,它簡單、快速、應用廣泛。擴增子測序可以有效地識別微生物高可變區並有效獲取微生物物種的信息。擴增子測序主要包括16S rDNA測序、18S rDNA測序、ITS測序及目標區域擴增子測序等。
  • 16S rDNA你知道多少?
    16S rDNA是細菌的系統分類研究中最有用的和最常用的分子鐘,其種類少、含量高(約佔細菌DNA含量的80%)、分子大小適中,存在於所有的生物中
  • 微生物群落多樣性測序與功能分析
    對微生物群落進行測序包括兩類,一類是通過16s rDNA,18s rDNA,ITS區域進行擴增測序分析微生物的群體構成和多樣性;還有一類是宏基因組測序,是不經過分離培養微生物,而對所有微生物DNA進行測序,從而分析微生物群落構成,基因構成,挖掘有應用價值的基因資源。
  • 微生物 18S rRNA區域和引物的選擇對研究真菌多樣性的影響
    核糖體RNA基因(rDNA)擴增子的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成為大規模的研究微生物群落多樣性和結構很有利的方法。
  • TiM:rDNA拷貝數的種內變化影響微生物群落分析嗎?
    Watts【作者單位】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生物與環境科學系亮點1、對部分核糖體RNA基因(以下簡稱rDNA)的擴增子測序是一種廣泛應用的方法,被用於揭示微生物群落中巨大的物種多樣性和宏觀生態模式。4、在微型真核生物的研究中,rDNA拷貝數的種內變異可能是一個比原核生物更大的問題,因此在解釋擴增子序列數據方面是一個挑戰。摘要核糖體RNA基因(rDNA)部分區域的擴增子測序已經被廣泛用於表徵微生物群落。
  • 16S rDNA測序+代謝組學,讓科研結果更「近」一步
    測序分析和代謝組學聯合研究的必要性生物體內的基因系統調控是一個整體,單一組學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並不能完整的解釋生物學問題,而且通常文章的影響因子也比較低。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將微生物組學和代謝組學聯合起來,腸道微生物菌群與宿主代謝表型的關係以及微生物群落如何影響代謝功能的研究是代謝組學與16S rDNA測序整合分析非常典型的案例;此外,還有研究表明不同的疾病模型中微生物和代謝物之間具有很高的相關性,可通過代謝組學和16S rDNA測序整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代謝物-微生物-疾病之間的關係
  • 微生物擴增子測序圖表解讀(實例數據)
    OUT(是我們要搞清的一個重要概念,可以說是後續分析的基石)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是在系統發生學研究或群體遺傳學研究中,為了便於進行分析,人為給某一個分類單元(品系,種,屬,分組等)設置的同一標誌。通常按照 97% 的相似性閾值將序列劃分為不同的 OTU,每一個 OTU 通常被視為一個微生物物種。
  • 新方法可完成高精度長讀擴增子測序
    新方法可完成高精度長讀擴增子測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2 16:40:51 丹麥奧爾堡大學Mads Albertsen研究團隊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微生物擴增子測序圖表解讀最新
    但是仍然有很多無法完全分類到種一級,這是由於環境微生物本身存在非常豐富的多樣性,還有大量的菌仍然沒有被測序和發現。4.2 Shannon-Winner曲線Shannon-Wiener 曲線,是利用shannon指數來進行繪製的,反映樣品中微生物多樣性的指數,利用各樣品的測序量在不同測序深度時的微生物多樣性指數構建曲線,以此反映各樣本在不同測序數量時的微生物多樣性
  • 研究人員提出根際微生物群落「擴增-選擇」組裝新模型
    ,該研究基於微生物絕對豐度提出了植物根際微生物群落「擴增-選擇」組裝的新模型。基於微生物相對豐度的研究描述了不同植物物種根際微生物的群落組成及多樣性,但忽略了單位質量或體積中不同微生物群落的絕對豐度(the absolute abundance)。另外,基於16S/18S rRNA基因的相對豐度研究忽視了不同細菌/真菌的16S/18S rRNA基因的拷貝數差異。
  • 擴增子裡妥妥的C位是它,你想到了嗎?
    所謂擴增子,簡單地理解,就是經過人工擴增的DNA片段或RNA片段的擴增產物。擴增子測序主要包括16S rDNA測序、18S rDNA測序、ITS測序及目標區域擴增子測序等。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是擴增子裡的C位——OTU君。
  • Science Bulletin:絕對豐度的植物根際微生物群落「擴增-選擇」組裝模型
    基於微生物相對豐度的研究描述了不同植物物種根際微生物的群落組成及多樣性,但忽略了單位質量或體積中不同微生物群落的絕對豐度(the absolute abundance)。另外基於16S/18S rRNA基因的相對豐度研究忽視了不同細菌/真菌的16S/18S rRNA基因的拷貝數差異。因此,相對豐度的研究結果很難與定量的植物生理生態指標進行聯繫,阻礙了我們對於根際微生物生態功能的理解。
  • Nature 助力三代全長微生物多樣性「種」水平精準注釋
    近幾十年來,基於 16S rRNA  基因測序是細菌研究的主流。但是,最近才實現 16S 全長微生物多樣性的高通量測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