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首位女副外長:出身名門的紅二代,一生未婚

2020-11-22 湖南在線

20世紀70年代,每次放映電影前都要播放一段新聞片。新聞片中有不少中央新聞製片廠攝製的時事片,比如毛澤東接見外賓的紀錄片。其中,兩位女青年——負責禮賓及記錄的王海容和負責翻譯的唐聞生,幾乎每次都出現在毛澤東身邊,可以說是那個時代政壇和影壇的雙料明星。

紀錄片中,雖然王海容雖然不曾說過話,其實現實中的她,嗓門大,語速很快,是個辣妹子。

王海容出身名門。

她的父親王季範,是湖南大學經濟專業畢業的;母親肖鳳林是湖南大學化學專業畢業的,20年代這樣的夫妻大學生是很罕見的。她的外祖父,當過程潛將軍的手下,曾官至旅長。王海容的童年,就是在外公的小莊園裡渡過的。

王海容還是一位典型的紅二代。她的父親叫王德恆。抗戰爆發後,王德恆被父親送到延安,幾年後被毛澤東派去隨王震支隊南下。王德恆在湖南做地下工作時,在桃江縣坐船時被國民黨特務發現和追捕,跳船逃生,結果被特務子彈擊中犧牲,年僅30歲。那時王海容才3歲。

王海容還與新中國的最高領導人毛澤東也有緣分。她是毛澤東二姑的二兒子的孫女。她的祖父王季範是毛澤東的表哥,毛澤東叫他九哥,且在湖南第一師範任教時曾幫助過毛澤東。王季範把獨子王德恆送到毛澤東那裡,他卻犧牲了,毛澤東內疚一生,事後八九年都沒告訴王家。按照祖、父輩的關係,王海容該叫毛澤東「三爺爺」(毛澤東排行第三)。王季範第一次帶上她到北京,見到江青時,王海容稱呼江青:「三奶奶」!而江青才40多歲,是「奶奶」不說,還是「三奶奶」,不喜歡這個稱呼。王海容以後便不叫她奶奶了。後來參加工作時,她和大家一樣,稱「江青同志」。

王海容被爺爺帶到北京後,作為烈士後代留在北京上學。1958年她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到了北京化工廠當學徒。每月工資18元,工作很累人,晚上經常加班,幾十斤重的蒸餾水瓶,她一個人半夜搬上搬下。廠子是邊建邊生產,她和工人們三九寒冬住在未完工的車間裡,夜裡刺骨寒冷。3年徒工生活,讓王海容成長很快。針對高中生不願當學徒的思想,《中國青年》約王海容寫一篇稿子。她寫出了自己的體會,送去毛澤東修改,隨後署名「徒工王波」,發表在《中國青年》雜誌1960年23期上,文章叫《我的經驗》。

《我的經驗》發表後,在毛澤東的建議下,王海容重新選擇了上學,進入北京外國語學院學習。

1965年,王海容結束在北京外國語學院的進修,去了外交部,分配在部辦公廳綜合組。

有意思的是,她的名字起於「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很巧合我國外交「五湖四海」的原則。

王海容入部時,部長系由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兼任。在外交部,她結識了比自己小5歲的唐聞生。唐是中聯部副秘書長唐明照的女兒。人們稱這位27歲的年輕人為「小王」。

1966年8月,發生「火燒英國代辦處」事件。9月份,毛澤東由上海返回北京。王海容、唐聞生兩人去看望他,反映了此事,說:「那樣做法實在不好。」毛澤東肯定了她的想法,表示應向英國方面道歉。王海容隨即向外交部領導作了匯報。這樣,外交部領導便讓她和唐聞生工作之餘當毛澤東和外交部的聯絡員。

於是,在毛澤東與斯諾談話,秘迎基辛格,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到接待尼克森,籤署《上海公報》等一系列激動人心的大外交活動,王海容都有幸參與其中。

在著名的「小球推動大球」的外交中,也有王海容的影子。

1971年4月6曰晚,毛澤東提前吃了安眠藥,打算睡覺。11時多,他突然對護士吳旭君說起話來,吳旭君聽了一會兒才聽出,大意是:「打電話——王海容——美國隊——訪華!」

吃安眠藥後講的話不算數。這是毛澤東的囑咐,也是中央定的規矩。並且,當天毛澤東已圈閱不邀請美國桌球隊訪華的報告,吳旭君不敢做主。

看她沒動靜,毛澤東生氣了:「小吳,你怎麼還不去辦?」

吳旭君故意說自己沒聽清。毛澤東信以為真,又一字一句、斷斷續續地說了一遍。這回聽清楚了.真是要邀請美國桌球隊訪問中國。吳旭君還是不放心,問毛澤東:「吃安眠藥後說的話算不算數?」

毛澤東急了,一揮手,說:「算!趕快辦,來不及了!」

接到吳旭君電話,王海容第一個反應:報告總理!周恩來接到她的電話後,立即囑告外交部以電話告知在日本的中國桌球代表團負責人,對外宣布正式邀請美國隊訪華。

王海容在毛澤東身邊做的就是這樣的聯絡——上傳下達——通訊員工作。

1971年7月,她擔任外交部禮賓司副司長,參與基辛格秘密訪華和尼克森訪華的接待工作。1972年5月,她升任外交部部長助理,主管禮賓事務。1974年7月,她在「老中青三結合」中擔任外交部副部長,成為新中國第一位女副部長,並且一幹便是4年多。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與世長辭。王海容趕過去,伏倒在毛澤東的遺體前痛哭不已。

10月,「四人幫」倒臺。與「四人幫」有牽連的人被宣布隔離審查。王海容也由於她的特殊關係,被宣布停職,並在外交部接受審查。1978年12月底,王海容的工作關係從外交部移交到中組部,後到中央黨校進修學習。三年後,1984年被任命為國務院參事室的副主任。

雖然比外交部副部長低,但她仍然保留了副部長待遇。

王海容一生清貧。在國務院參事室時,她跟周圍的工作人員相處得比較融洽,說到興頭上還愛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哎,你們給我參謀參謀,看我怎樣才能發點兒小財,脫貧致富啊?」工作人員半開玩笑說:「你就寫回憶錄,最好拿到國外去發表,起碼也能掙它個幾千幾萬的稿費花花。」

然而,王海容一直沒有為這「幾千幾萬的稿費」動過心。

至今王海容雖然年近八旬,但一直沒有結婚。之所以沒結婚,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年輕時錯過了。開始當學徒,後來忙上學,沒顧得上找對象,結果風華正茂之時沒談戀愛。後來,她處於同齡人難以達到的事業高峰,誰敢高攀得上她呢?因此一錯便就完全錯過了。如今,她和侄子侄女們住在一起,並不孤獨,有一個幸福熱鬧的家庭。

雖然經歷過人生的起伏和風雨,但是晚年的她還是那麼樸實、樂觀。

相關焦點

  • 草原上走出外交女傑 傅瑩任中國第二位女副外長
    1974年以來第二位女副外長  國務院日前任免國家工作人員,駐英國大使傅瑩被任命為外交部副部長。現年57歲的傅瑩成為繼1974年王海容之後,中國第二位女性副外長。  在共和國的歷史上,第一位少數民族女外交官就是從內蒙古呼和浩特闖出去的傅瑩。傅瑩還是第一位駐西方大國的女性大使。值得一提的是,傅瑩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蒙古族人。  從建設兵團的電影放映員到副外長,傅瑩展現了堅韌和幹練、睿智和風度。新加坡聯合早報曾對中國外交部的兩位女代表——傅瑩和章啟月進行了專訪,評價是:傅瑩溫柔中透出剛毅;章啟月親切中帶著冷峻。
  • 出身名門卻智力低下,被父親「騙」上手術臺後,在精神病院過20年
    一、名門之女,命運捉弄 作為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妹妹,羅斯瑪尼·甘迺迪的家世毋庸置疑,可以說她出身於美國的名門大家。但是作為美國名門大家閨秀,羅斯瑪尼·甘迺迪運氣並不是太好。或許正是因為她的家世用光了自己所有的運氣,使得她在出生的時候,便遇到一個極其不專業的護士,就此開啟悲慘的一生。
  • 新中國外交史縮影:紅色十外長的政治光譜
    外交部,成立於新中國誕生的翌日,迄今已歷一個甲子。在這60年當中,外交部一共產生了10位外長。作為國政運作的重要部門,外交部承載著新中國對外交往的使命,10位外長的職業生涯和榮辱沉浮正是新中國外交史的真實寫照。
  • 中國首位女太空人劉洋,為何沒生育就上太空?
    首先這條選拔規則一定是空穴來風的,不然我國的首位女太空人—劉洋,怎麼會還沒有生育就上了太空呢?事實上,劉洋也並非是史上第一個沒有生育就登上太空的太空人。俄羅斯的女太空人,瓦蓮京娜 弗拉基米羅夫娜 捷列什科娃,是全世界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女太空人,在26歲的時候乘坐宇宙飛船「東方六號升空」。
  • 中國第一位女博士校長,獻身教育終身未婚,88歲當選副省長
    民國教育界有"男為蔡元培,女為吳貽芳"的說法,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吳貽芳,其實,吳貽芳是中國第一位女博士校長,她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且終身未婚,在她88歲的時候還擔任過副省長。學會在逆境中成長吳貽芳1893年出生於湖北的一個貴族家庭,因出生在冬天,家人被景色所感動而得此名。
  • 非洲首位女副總統辭職讀博士 將入讀哈佛醫學院
    非洲首位女副總統辭職讀博士 將入讀哈佛醫學院轉自搜狐  烏幹達的斯佩西奧拉·卡齊布韋是非洲第一位女副總統,日前這位處於政治生涯頂峰的女士做出了驚人決定:辭去副總統職務,前往美國哈佛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 陳小魯:紅二代光譜
    1985年任北京國際戰略問題研究學會副秘書長。1986年參加中共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翌年10月任中共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室社會改革局局長。1992年以上校軍銜轉業,以後,任(海南)亞龍灣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標準國際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
  • 她一生未嫁,卻是中國超硬核的女豪傑
    她一生未嫁,卻是中國超硬核的女豪傑 2019-09-18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第一位女院士是誰?她的個性十分突出,人們尊稱她先生,一生未婚!
    當選為院士十分不容易,要當選為女院士更是難上加難。中國第一位女院士的個性特別突出,眾人尊稱她為先生,她是一個偉大的女性。她名叫林巧稚。 林巧稚一位偉大的女性女院士! 堅守崗位,拒絕參加開國大典邀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誕生。能夠參加開國大典是一件十分榮耀的事。作為著名的醫師,林巧稚收到了「開國大典邀請函」。但是,她沒有參加。
  • 陳岱孫:清華園裡的男神,終身未婚,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教書育人
    陳岱孫,出身世家,身材高大,儀表堂堂,27歲即成為清華教授,只可惜人生沒有十全十美,在婚姻大事上,月下老人沒能把紅線拴到他的腳上,以致終生未婚。 晚年時,被稱為岱老的他,總結自己的一生,說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教書育人。人稱「厲股份」的厲以寧,就是他的高足。再往下推,當今總.理.也要稱他一聲「師爺」哦。
  • 南航史上第一位女機長,出身於飛行世家,曾是王牌飛行員
    母女巾幗,藍天徵途劉宇環的父母都是空軍飛行員,堪稱飛行世家,他們都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祖國的飛行事業劉宇環的母親叫董鎖箴,憑藉著出色的身體條件和反應能力,高中時就被特招進入空軍部隊,成為一名女飛行員。在董鎖箴25年的飛行生涯中,她曾經立了4次三等功,還負責運送原子彈的試驗品。父親叫劉長祥,曾是空軍航空兵的飛行員。當時新中國首航拉薩的任務就有劉長祥參與。
  • 甄嬛傳:寒門出身的鳳凰女安陵容,是父親的薄情寡義毀了她一生
    安陵容出生在一戶尋常人家,祖上並無顯赫家世,只是靠母親接活刺繡攢了錢才為父親謀得了芝麻小官,本有可能過一種小富即安的平淡生活,但卻被皇上的一道選秀聖旨招至深宮之內,從此一生被徹底改變。安陵容雖然是正妻所生,但父親寵妾滅妻,母親為了多賺錢,整日刺繡傷了眼睛,母女在家中並不受待見。
  • 盤點未婚生子的女明星,稍微不慎就會人氣暴跌
    未婚生子不管對於演藝圈的女明星或是生活身邊的人,都是需要巨大勇氣,有的恩愛甜蜜,有的得不到名分,有的人氣暴跌,處境兩極化。「九頭身美女」吳佩慈為愛育有兩子一女,雖然未婚但卻幸福美滿。「九頭身美女」吳佩慈與香港豪門紀曉波已育有兩子一女,2013年吳佩慈未婚懷孕,隔年生下女兒後退出演藝圈,之後又陸續生下二子。雖然遲遲沒有名份,但吳佩慈備受紀曉波疼愛,坐擁資產臺幣232億元,生活幸福美滿。梁洛施雖然為李澤楷生下三子,卻處境尷尬。
  • 他承襲貴族,學歷史出身,卻憑一紙論文拿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01德布羅意是歷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最具爭議的人物,他出身貴族。先是研究中世紀史,而後跨界學習量子物理,他的博士畢業論文導師都看不懂。出身名門的德布羅意沒有向大多數貴族子弟一樣,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他自幼好學,一心想繼承祖父的事業,成為一名中世紀歷史學家,他日夜苦讀,18歲就獲得了巴黎大學歷史學學位。
  • 他學歷史出身,憑一紙博士論文居然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布羅意01德布羅意是歷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最具爭議的人物,他出身貴族。出身名門的德布羅意沒有向大多數貴族子弟一樣,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他自幼好學,一心想繼承祖父的事業,成為一名中世紀歷史學家,他日夜苦讀,18歲就獲得了巴黎大學歷史學學位。拿到學位後不久,德布羅意突然對物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哥哥M.德布羅意的影響下,他對當時最流行的量子論痴迷萬分。
  • 《庶女高嫁》:女主的出身是庶女,卻高嫁給了男主這樣的大人物!
    顧名思義,就是女主角的出身是一個庶女,卻高嫁給了男主角的言情小說。 文案:當朝正二品大員是她的外祖父,她又出身丞相府,從小被養在外祖母身邊,光環圍繞在她的頭上,歸根結底
  • 新中國首位維吾爾族女海軍:我從未忘記那片海
    照片上,在遼寧艦寬闊的飛行甲板上,幾名年輕的新疆籍士兵圍在一幅特殊的皮毛畫旁,畫上是遼寧艦和阿木拉汗的肖像,漢、維兩行文字清晰可見:新中國第一代維吾爾族女海軍向祖國致敬!下面是阿木拉汗·滿蘇爾的籤名。阿木拉汗告訴記者,這幅畫是她的女兒古麗花半年時間製作的,已輾轉送到遼寧艦上,目前保存在遼寧艦的榮譽室裡。
  • 楊振寧原配杜致禮,出身名門的頂級名媛,是楊振寧一生唯一的愛情
    除日常生活照料外,出生於民國名門世家的杜致禮,在出席正式場合時也是一位大家閨秀的風範。當她領諾貝爾獎的時候,楊振寧與瑞典國王並肩而立,氣場十足。後來,當楊振寧回憶這段婚姻的時候,他經常對人說:「…我們是在那個小餐館裡認識的。不提前一步,也不推遲一步。那就是命運之神。只能說是個奇蹟。」遺憾的是,杜致禮於2003年10月病逝,沒有陪著他度過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