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有點危險,蘋果明年進入電動車行業,將引爆史上最強對決

2021-01-08 騰訊網

自從2004年馬斯克加入特斯拉後,特斯拉似乎在發展方向上一直未出現過錯誤,並且引領了全球電動車行業的潮流,這是繼賈伯斯發布蘋果手機以來,又一款巔峰之作。

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的傳奇

2008年,特斯拉發布了第一款名為Roadster的汽車,屬於兩門電動跑車。

2012年,特斯拉發布了第二款名為Model S的汽車,屬於豪華四門電動轎跑。

2015年,特斯拉發布了第三款名為Model X的汽車,屬於豪華電動SUV。

2016年,特斯拉發布了第四款名為Model 3的車,屬於中大型電動轎跑。

2019年,特斯拉發布了第五款名為Cybertruck的汽車,屬於電動皮卡。

2020年,特斯拉發布了第六款名為Model 2的汽車,屬於中型四門電動轎跑。

電動車進入高速發展期卻變成了窩窩頭

然而讓人奇怪的是,特斯拉與蘋果接下來的所作所為,簡直令人匪夷所思,甚至用令人髮指都不為過。在全世界,對於每個公司來說,電動車都已經是香餑餑了,渴望擁有市場或技術的他們都展開瘋狂投入,可蘋果和特斯拉卻如同視其為窩窩頭一般,唯恐避之不及。

特斯拉CEO馬斯克在2019年2月,忽然宣布會把特斯拉電動汽車的所有專利,都對外開放。讓人大為驚嘆之餘,又有不少人暗中竊喜,原本作為門檻較高的電動車行業,一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許多大大小小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公司裡面並沒有蘋果,按理來說,在特斯拉放開專利後,哪怕其他行業的公司,都能直接跨行涉及該領域。而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蘋果公司,竟然一直沒有把電動車納入子產品,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蘋果明年9月首款電動車問世

隨著12月21日,有臺灣媒體爆出,Apple Car作為蘋果的首款電動車會在2021年9月亮相。而且有知情人透露,該車型已經完成了公路測試,這說明蘋果並不是沒有考慮電動車,而是不草率,似乎有點想出精品的味道。

據悉,之前有相關人士曾表示,蘋果公司的汽車大約會在2023年到2025年才發布。但如今看來蘋果推出電動車的時間將會提前兩年,也意味著電動車行業的下一個迭代史即將到來。

另外,在最新消息中顯示,為蘋果汽車提供動力馬達(引擎)的代工廠,已經在擴建新廠區,並且會把產能從40萬提升到100萬,與之對應的動力集成系統,也會至少增產40萬套。而且作為蘋果M1晶片的代工廠,也是老夥伴的臺積電公司,已經著手跟蘋果共同研發自動駕駛汽車晶片。

近水樓臺先得月?特斯拉的危機

從表面來看,好似特斯拉近水樓臺先得月,然而事實上果真如此嘛?不是的,蘋果雖然暫時沒進入電動車領域,但是其技術儲備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地步。如今的汽車行業早就今非昔比,從最開始的油電混合,純電動,自動駕駛技術等到未來的智能化,長續航,互聯化發展。

目前,可以預見的是,蘋果憑藉曾經的系統技術,設計優勢,AI功能等方面都佔據絕對主動權。反觀特斯拉,雖然在國際上也具備極大優勢,但這幾點確實不如蘋果。兩家公司從市值來看,蘋果2萬億美元,特斯拉6500億美元(從今年6月的4000萬漲到現在也非常恐怖),雖然蘋果領先,但特斯拉還有說SpaceX(太空探索)公司這殺手鐧。

以上雙方似乎能夠打成平手,蘋果是巨人,特斯拉是新星,不過,我們不能忽略的是,蘋果還有一眾代工廠小弟,這批代工廠幾乎沒有小企業,不論是富士康還是臺積電,在全球也是響噹噹的大公司。因此,綜合來看的話,蘋果在科研與技術儲備的優勢實在太明顯了。

所以從資金實力,技術儲備和研發能力上來說,蘋果確實佔據了優勢。當然特斯拉目前在技術層面唯一能抓住的只有電池技術,可其他公司研究不出來,並不代表蘋果研發不出來。加上蘋果在電動車行業的研發人員,早就有上千人之多,所以特斯拉不得不考慮面臨的危機。

從所有車企聚焦電動車,不難發現它未來的前景,對於特斯拉和蘋果而言,並不會出現哪個企業消失。因為市場很大,只不過即便是勞斯萊斯與賓利,身為同級別的汽車,依然有高下之分。那麼評論區的你們,是更看好特斯拉呢還是蘋果呢?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

相關焦點

  • 特斯拉給中國帶來了什麼?為什麼中國需要特斯拉?
    在特斯拉之前,蘋果公司已經來中國給我們作出過良好的榜樣,帶動了整個中國工業鏈條的飛躍式發展。  如果特斯拉真的如允諾中所言,將所有零部件國產化,那麼我們能否期待它能像當年蘋果產業鏈在國內的落地生根那樣,長遠來看讓本土電動車企業受益呢?
  • 接棒蘋果產業鏈,特斯拉概念開啟赤金十年
    蘋果與特斯拉在美股周一開盤的時候拆股,導致股價雙雙大漲。一夜之間特斯拉市值漲520億美元(3550億人民幣),蘋果市值增加了723多億美元(5000億人民幣)。特斯拉概念漲停潮受此刺激,A股市場兩大產業鏈也集體躁動,但從9月1日收盤情況來看,特斯拉概念完爆蘋果產業鏈。
  • 不只是電動車? 特斯拉謀求新能源全布局
    不只是電動車?特斯拉正在追求的,不僅僅是電動汽車行業的成功,更是要通過垂直整合,在主要的新能源領域垂直細分市場上都插上特斯拉的標旗。特斯拉三季度的財報也的確給了馬斯克以更足的底氣。本月特斯拉公布了其成立以來的「最強季報」。財報顯示,特斯拉在第三季度出貨量達到2.45萬輛汽車,相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0%。儘管第三季度仍離發貨目標有一定距離,但這個交付量也已經也創下紀錄水平,全年目標圓滿實現的概率也因此提升。另外,特斯拉在該季度的汽車生產達到2.51萬輛,相比二季度的1.83萬輛,環比增幅達到37%。
  • 中國人30年前就開始造四座電動車了,為什麼今天被特斯拉反超?
    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第二天就在微博給特斯拉打起了call。 合一資本董事長許亮則直接化身馬斯克人迷,「買個特斯拉還能贈送我欽佩的創業家的一次握手和交鑰匙儀式,這車買的也算值了。」 對於國內的汽車從業者來講,特斯拉的到來無異於一次精神洗禮。就在馬斯克離開中國不到兩月的時間,一枚深水炸彈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引爆了。
  • LG化學明年或為特斯拉供應NCMA電池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行業消息人士透露,LG化學旗下電池公司LG Energy Solution明年將為特斯拉供應鎳鈷錳鋁(NCMA)四元電池,該公司也將是首家為電動車生產NCMA電池的電池供應商。
  • 特斯拉(TSLA.US)為例,半導體重新定義電動車
    海通證券行業研究分析認為:1) 全球汽車加速進入智能化時代,特斯拉引領電動化、智能化革命,即將進入黃金十年2) 以特斯拉(TSLA.US)為代表,半導體重新定義新能源車,成為市場成長性最高的領域3) 半導體成為汽車電子主戰場,將帶來中長期投資機電動車加速,汽車電子大發展新的車載功能不斷增加,目前的汽車架構已經不堪負荷,超越了臨界點
  • 蘋果造車衝擊力遠大於豐田?那就讓風暴來得更猛烈些
    直到最近,媒體又開始密集報導蘋果汽車歸來,再度一石激起千層浪:那個曾經改變了手機市場傳統格局的巨人,是否真的會在如火如荼的智能汽車市場再掀一場海嘯?據中國臺灣《經濟日報》援引供應鏈消息,蘋果首款電動車Apple Car或將於明年9月亮相,比原計劃提前至少兩年,臺灣汽車配件供應商會在明年的第二季度提前為Apple Car的發布做準備。
  • 純電動車大眾ID.3明年正式國產
    不過筆者卻頗為看好大眾集團未來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的表現。 根據國內多家媒體近日的消息,大眾基於電動車平臺MEB打造的首款純電動車大眾ID.3,將會在2021年正式國產,其將分別落戶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新車被視作為大眾MEB平臺下的電動版高爾夫,將提供三種續航裡程版本,分別為330km/420km/550km。
  • 特斯拉電動車藏「007」模式 系用來修改汽車設定
    資料圖:被譽為汽車界「蘋果」的特斯拉。中新社發 張亨偉攝中新網3月2日電據外媒報導,特斯拉豪華電動車是全球其中一款最暢銷的電動車,有車主近日在儀錶板發現神秘功能,只要長按上面的「T」鍵及輸入密碼「007」,便會進入「詹姆斯·邦德」模式,畫面將顯示1977年佔士邦電影《鐵金剛勇破海底城》潛水車蓮花Esprit。
  • 中國獨步全球的鋰電池,可以卡住特斯拉脖子?
    電動車最關鍵的就是電池,美國特斯拉電動車是全球龍頭。但是,在最為關鍵電池領域,美國卻乏善可陳。全球最大的三家電池企業,是中國的寧德時代、韓國的LG和日本的松下。更重要的是,電池是一整個產業鏈,在上遊的鋰電池材料、設備、電芯等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強的。
  • 國禁令華為,特斯拉和蘋果這些企業,為何我們國家不禁令?
    比如繼續授權蘋果在華銷售,引進特斯拉品牌電動車國產化,這無疑給國產品牌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咱們就拿特斯拉來說說,特斯拉進駐國內政府給了相當大的優惠政策,在拿地上不到三個月就完成了審批,並且還提供了185億元的貸款,簡直是一路綠燈。除此以外,特斯拉還享受和國產新能源購車補貼一樣的待遇,這個政策支持力度可是相當大了。
  • 特斯拉在國外其實並不是很受歡迎,但中國為什麼還支持特斯拉?
    在中國的電動車市場放入一條鯰魚,促進產業升級。 如果特斯拉在中國扶持下,走蘋果模式像消滅諾基亞摩託羅拉一樣消滅以寶馬奔馳為代表的內燃機,那麼汽車行業的確要洗牌,中國也會在未來汽車市場分一杯羹。
  • 地表最強!SpaceX本月將發射史上最大型火箭 載有一臺特斯拉
    摘要:馬斯克宣布,將於1月底發射SpaceX公司史上最大火箭,其推力相當於18架波音747的最大馬力。該火箭試飛時將搭載一輛紅色特斯拉跑車。順利的話,這輛跑車將繞火星「漂流」10億年。1月5日,SpaceX CEO 伊隆·馬斯克通過社交媒體Instagram宣布,SpaceX將於一月底發射公司史上最大型火箭Falcon Heavy(獵鷹重型火箭)。馬斯克稱,Falcon Heavy擁有2500噸推力,相當於18架波音747的最大馬力,將在下周進行點火試驗。
  • 蘋果收購特斯拉是假,但這10個理由是真
    另外有意思的是,雖然蘋果將於今年收購特斯拉屬於「謠言」,但是特斯拉今日也被曝出在上海獲得了一張新的營業執照,涉及電動汽車及零部件設計、開發、進出口等多項業務,業內人士也將這張執照看做是特斯拉即將在中國建廠的又一力證。很明顯,特斯拉在「賣身」蘋果之前,還得先來中國大幹一場。
  • 「超國民待遇」VS「硬功夫」,特斯拉和埃安的巔峰對決
    長遠來看,來自行業的認可,比銷量數據更有說服力。 去年,在埃安S基礎上打造的iA5,成功導入到廣汽豐田體系內進行生產、銷售,成為一款合資車企的產品。注意了,該車的技術架構完全來源於廣汽新能源,車頭掛著的,也是廣汽新能源的LOGO。 在此之前,廣汽新能源已採用同樣的模式將旗下純電動SUV GE3導入到廣汽三菱體系內。
  • 最暢銷的電動車竟然不是特斯拉?!這款「神車」給中國品牌正名
    估計馬斯克做夢也想不到,能對特斯拉Model 3造成威脅的,竟然是一款「代步神車」。繼「金九」之後,「銀十」全球電動車銷冠依然是特斯拉Model 3,共售出22755輛,但是,有一款車卻以約2000輛的微小差距緊咬Model 3,那就是五菱宏光MINI EV,總共賣出20631輛。
  • 特斯拉連夜宣布!國產車噩夢來了?
    「在美國,你可以用手機在1分鐘內買一臺特斯拉,並且它將很快推廣到全球範圍。」是的,你沒看錯,1分鐘!很快,只要你在手機上輕輕按下支付鍵,一輛暫新的特斯拉,就駛到你的家門!二一石激起千層浪!為了增加特斯拉的產能,馬斯克已經殺進了製造業之國的核心地帶——中國上海。很多人都知道:今年1月7日,特斯拉超級工廠在臨港產業區正式開工建設!這個項目總投資達 500 億元人民幣,第一期項目投資 160 億元,年底開始量產Model 3車型,同時明年量產會提升,目標年產25萬輛純電動整車!
  • 中國為什麼支持特斯拉獨立建廠
    當Space X的火箭研發進度遠低於預期還一籌莫展時,2004年馬斯克投資630萬美元創辦了特斯拉,太空探索和清潔能源,這兩個他兒時的夢想,長大後的掘金行業,一個都不放過。」有點類似。國家看重的是特斯拉帶來的產業鏈升級,以及在電動車成為未來發展趨勢的時代背景下,引進全球最先進的電動車製造企業,有利於我國對「電動車產業鏈」的壟斷,使其逐步成為一種不可替代的稀缺資源(那時候即使中國的人工成本上升了,也不怕特斯拉會想著搬出中國)。
  • 特斯拉將如何改變世界 石油與電力的競逐
    我想到了兩個主要原因:   1)進入門檻高得不可理喻——因此沒有飢餓的底層人士帶來飛躍式進步。   2)汽車市場的失靈使汽車公司的優化與大眾的利益相脫節。   第三部分特斯拉的故事   讓我們暫時忘記其他汽車,來看看電動車相對於燃氣內燃機的若干優勢:   大多數時候,電動機比汽油發動機更方便。
  •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電動車未來將獲得近435英裡的續航裡程
    據彭博社報導,特斯拉似乎從來沒有進入過平靜期,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周二在歐洲舉行的電池會議上暗示了這家汽車製造商未來發展方向 。在這次會議上,埃隆馬斯克討論了大家熟悉的特斯拉汽車Model S、Model X、Model 3和Model Y的升級版本,並且暗示了未來要推出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