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蛋白單體檢測 有助於血栓早期診斷

2020-12-05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纖維蛋白單體(FM)是血栓形成的早期產物,是纖維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脫肽後形成的,在血液中聚合成可溶性纖維蛋白團。

正常人血液中僅有微量或不存在FM,FM水平升高標誌著血液中有凝血酶生成,表示凝血機制已啟動活化。

栓塞性疾病具有致命性,預後不好,故血栓狀態的早期檢測非常重要。FM在凝血過程的早期生成,存在於血管內,不易受血管外因素(如炎症、腫瘤等)的影響,因此,FM在血栓前狀態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聯合檢測效果佳

血栓相關的檢查項目還有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D-二聚體的檢測等,這兩種標記物在血栓發生後顯著升高。而FM則出現在血栓發生前。所以單一指標易漏診,應聯合檢測。例如一位腫瘤患者D-二聚體、FDP明顯增高,而FM增高不明顯,可排除血栓風險。

纖維蛋白單體實驗室檢測的臨床意義

1.FM、D-二聚體對孕產婦DIC監測有重要臨床意義,在產前做凝血功能檢查並積極預防和治療血栓前狀態,能保護母嬰安全。

2.FM可用於觀察老年人的高凝狀態和血栓形成傾向。老年患者骨科手術後測定FM,對判斷術後血栓形成傾向具有重要價值。

3.FM反映凝血的早期階段,而D-二聚體反映纖溶。FM更能在早期預測血栓形成的狀態。

此外,血漿FM的濃度水平還可以用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治療效果的評估。

相關焦點

  • D-二聚體檢測方法學優勢對比|纖維蛋白|二聚體|特異性|檢測|抗體|...
    發生凝血時,凝血酶可作用於纖維蛋白,將其轉變為交聯纖維蛋白,同時纖溶系統被激活,降解交聯纖維蛋白形成各種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碎片。在γ鏈的作用下,可將兩個含D片斷的纖維蛋白碎片連接起來,形成D-二聚體。人體內D-二聚體水平的升高可預示其體內存在繼發性纖溶亢進。
  • D-二聚體升高,就一定是血栓?
    D-二聚體和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D-二聚體在深靜脈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中總的診斷價值和在PE中的診斷價值類似:陰性的D-二聚體可以基本排除DVT形成的可能。陽性的結果意義不大,特異性不夠強,很多疾病可以引起D-二聚體的升高。
  • 禮來P-Tau生物標誌物檢測有望早期診斷阿爾茨海默症
    編譯丨範東東日前,禮來研究人員在11月初舉行的阿爾茨海默症臨床試驗(CTAD)會議上表示,公司旗下研究的磷酸化tau(P-tau)生物標誌物檢測方法有望實現更早期、更準確的檢測。為此,禮來及其致力於發現和開發放射性藥物和影像學方法的全資子公司Avid Radiopharmaceuticals正在進行P-tau217作為AD病理生物標誌物的研究。
  • 腫瘤早期診斷(下)——腫瘤標誌物檢測
    點擊查看 癌症患者如果能早期發現,自愈率可大幅度提高。如何早期發現,準確的診斷、及時有效的治療是腫瘤診治中面臨的關鍵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在目前的臨床中,病理切片診斷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
  • :納米技術有助於腫瘤早期診斷
    2012年12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MIT 開發一項新的技術能夠早期診斷癌症。Sangeeta Bhatia領導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納米粒子,這種粒子能夠靶向到腫瘤細胞,通過和腫瘤細胞相互作用產生成千上萬的生物標記,這種標記能夠在病人尿液中很容易的被檢測到。腫瘤細胞能夠產生一些正常細胞沒有的蛋白,這些蛋白溶解在血液中很難被檢測到。如卵巢癌具有特殊的生物標記,但是現有技術只有在卵巢癌形成8-10年後才能檢測到這種標記。
  • 王維敏教授:早期診斷糖尿病小纖維神經病變 | CDS2019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三次全國學術會議(CDS2019)於廈門隆重舉行,在本次大會上,來自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的王維敏教授以「早期診斷糖尿病小纖維神經病變」為主題進行了精彩演講,小編整理如下。
  • 【匯總】特定蛋白的常見項目、臨床應用和臨床意義
    CRP、AAG、HPT、CER和AAT是五種急性炎症時相蛋白,其在急性損傷早期就可表現出含量升高。這些指標比傳統指標如發熱、白細胞升高及分類異常、血沉加速等,能更早的反映炎症和感染情況。另外,急性炎症時相蛋白增加的持續時間不一樣,有助於準確判斷炎症的發展過程。
  • 【匯總】特定蛋白的常見項目、臨床應用和臨床意義|CRP|ASO|關節炎...
    CRP對類風溼炎症反應具有輔助的診斷作用。ASO可用於風溼熱和風溼性關節炎的鑑別診斷。另外,急性炎症時相蛋白增加的持續時間不一樣,有助於準確判斷炎症的發展過程。其中CRP最為敏感,在炎症發生的最初2小時內含量就會增加;HPT在48小時內明顯升高;AAG是疾病恢復的極好指標;而CER經常與HPT、AAG一起檢測,有助於對急性炎症時相反應的監測。
  • P-tau蛋白可檢測老年痴呆發病,提前診斷又多了一份希望
    P-tau蛋白可檢測老年痴呆發病,提前診斷又多了一份希望  CHEN • 2020-12-04 15:20:40 來源:前瞻網
  • D-二聚體檢測臨床應用知多少?
    D-二聚體(D-dimer)是可溶性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健康人血液中有低水平的D-二聚體,而血栓形成相關病症中D-二聚體水平會升高。D-二聚體檢測被廣泛應用於靜脈血栓栓塞症(VTE)等疾病的篩查、診斷、預後評估及治療監測。
  • 抑癌基因甲基化聯合檢測與肺癌早期診斷
    由於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方法,肺癌預後較差,但與晚期肺癌相比,早期肺癌生存率大大提高。因此,早期診斷肺癌至關重要。作為一種主要的表觀遺傳學修飾,DNA 甲基化在肺癌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抑癌基因甲基化檢測是一種理想的肺癌早期診斷方法。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可以實現多種基因的甲基化檢測。
  • 《中國人群靜脈血栓常見遺傳危險因素》解讀
    2.2 基因檢測 研究者先剔除了當時巳知的基因變異者和蛋白C(PC)、蛋白S(PS)、抗凝血酶(AT)活性低於正常範圍者,然後採用病例-對照研究的方法進行THBD基因重測序研究。 2.3 蛋白檢測 研究者檢測了血漿中TM的水平。目前尚無方法檢測內皮細胞表面TM的水平,但是血漿存在內皮細胞脫落的TM(即游離TM),選用ELISA的方法檢測其水平。檢測c.—151G>T雜合子以及對應的野生型個體48例。
  • 血栓彈力圖指導下的創傷性腦損傷患者的止血管理
    進一步的大規模研究有助於確認試驗結果並評估臨床結果。粘彈性POC診斷和監測方法,例如旋轉血栓彈性測定法(rotem),可以提供實時、全局的凝血狀態評估,包括凝血時間(ct)、凝塊硬度和纖維蛋白溶解,並且結果比常規凝結試驗更加準確。我們假設採用Rotem引導的算法可以改善凝血障礙的及時、目標導向治療,減少對腦外傷患者不必要的血液成分輸入。
  • 抗磷脂症候群如何診斷?看完這篇你就明白了
    單純的蛋白 S 缺陷症約 1.2%,血栓人群裡約為 5.3%。但血栓人群裡,聯合蛋白 C 缺陷、抗凝血酶缺乏症則更多,約為 9.6%抗凝血酶缺乏症。歐美高加索的一般人群的估計患病率為 0.02%-0.2%,血栓人群裡 0.5%-7.5%。但中國為代表的亞洲人發病率偏高。中國一般人群是 2.26%,血栓人群裡約 5.3%,而聯合蛋白 C 缺陷,蛋白 S 缺陷則有 17%!
  • 血栓彈力圖怎麼讀?
    在日常臨床工作中,經常有患者來取血栓彈力圖報告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夫,您跟我說說我的結果正常嗎?怎麼報告都是英文我看不懂?那些圖上的英文指標及符號都是什麼意思?血栓彈力圖報告確實有很多的英文指標,對於一般的就醫患者而言,能夠讀懂專業術語是很有難度的。現在血栓彈力圖要放大招了,對各項指標進行詳盡闡述,讓你見招拆招。
  • 動脈血栓、靜脈血栓都是血栓,可是成因不同,治療也不一樣
    但是,同樣是血栓,動脈血栓、靜脈血栓形成的因素不盡相同。動脈血栓形成始動於血小板,而靜脈血栓主要由於凝血酶激活、纖維蛋白形成。說這些,是因為不同的血栓防治用藥不同。於是,動脈血栓形成了!最先形成的就是血小板血栓。 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生破裂時,破裂的斑塊會出血,血栓的形成更直接、更迅速。這就是許多冠心病患者突然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冠脈粥樣斑塊破裂、出血、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