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彈力圖怎麼讀?

2020-11-26 健康界

在日常臨床工作中,經常有患者來取血栓彈力圖報告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夫,您跟我說說我的結果正常嗎?怎麼報告都是英文我看不懂?那些圖上的英文指標及符號都是什麼意思?血栓彈力圖報告確實有很多的英文指標,對於一般的就醫患者而言,能夠讀懂專業術語是很有難度的。現在血栓彈力圖要放大招了,對各項指標進行詳盡闡述,讓你見招拆招。

首先,先介紹下什麼血栓彈力圖?

血栓彈力圖(Thrombelastograghy,TEG)是一種完全不同於目前常規凝血試驗的檢測方法,它用微量全血檢測血小板,凝血因子、纖維蛋白原、纖溶系統和其他細胞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有關整個凝血過程的資料並能進行連續監測,準確的提供病人的凝血概況。

其次,血栓彈力圖的主要指標有:

R值:指血樣置入TEG開始到第一塊纖維蛋白凝塊形成(描記圖幅度達2mm)所需的時間, 反映參加凝血過程(內源性、外源性和共同途徑)所有凝血因子的綜合作用。R值能因抗凝劑及凝血因子缺乏而延長, 因血液呈高凝狀態而縮短。

K值:從R時間終點至描記圖幅度達20mm所需的時間,反映纖維蛋白和血小板在凝血塊開始形成時的共同作用結果,即反映血凝塊形成的速率。K值的長短受的纖維蛋白原水平高低的影響,而受到血小板功能的影響則較小。影響兩者的抗凝劑可延長K值。

α角:纖維蛋白和血小板在凝血塊開始形成時的共同作用結果。從血凝塊形成點至描記圖最大曲線弧度作切線與水平線的夾角,角與K值密切相關,都是反映血凝塊聚合的速率。當凝血處於重度低凝狀態時,血塊幅度達不到20mm,此時K值無法確定。因此,α角比K值更有價值。影響α角的因素與K值相同。

MA:TEG圖上的最大振幅,即最大切應力係數(mm)。反映正在形成的血凝塊的最大強度及血凝塊形成的穩定性。MA主要受纖維蛋白原及血小板兩個因素的影響,其中血小板的作用(約佔80%)要比纖維蛋白原(約佔20%)大,血小板質量或數量的異常都會影響到MA值。

LY30:測量在MA值確定後30分鐘內血凝分鐘塊消融 (或減少)的速率(%),反應MA後30分鐘血液的纖溶活性。

第三,血栓彈力圖在臨床主要應用:

(1)血栓性疾病:腎病症候群、尿毒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等。

(2)血小板異常性疾病:原發性和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

(3)凝血因子缺陷性疾病:血友病類出血性疾病

(4)纖溶亢進性疾病:原發性纖溶症、播散性血管內凝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繼發性纖溶,在突發纖溶時,TEG可示纖溶的強度和速度。

通過本文闡述,相信當您讀到血栓彈力圖的報告時,會對您提供一定的幫助,也會對上邊的內容順利進行解讀了。

文 | 輸血科 於文娟

相關焦點

  • 正常孕期凝血功能和血栓彈力圖參考值界定研究
    正常孕期凝血功能和血栓彈力圖參考值界定研究 2018
  • 血栓彈力圖指導下的創傷性腦損傷患者的止血管理
    一個床旁護理的血栓彈力圖指導算法可以為每個病人創建一個更個性化的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在以前不常規使用血栓彈性測量的中心實施血栓彈性測量引導算法的可行性。因此,我們開發了這種算法,並向歐洲四個中心提供培訓服務,指導嚴重創傷性腦損傷患者的止血管理。主要結果是遵循相關結果可用性的算法和時間安排。研究包括32名患者,32例患者中有20例完全符合該算法。
  • 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這四種方法可預防血栓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都會聽說過血栓,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那麼,血栓是怎麼形成的呢?它有哪些症狀?平時要怎麼預防血栓?接下來,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血栓是怎麼形成的通俗的來說,血栓就是血塊,它像塞子一樣,會堵塞身體各部位的血管,從而導致相關的部位沒有血液供應,導致突然死亡。在腦部血管容易導致腦梗,在冠狀動脈容易導致心梗。人體血液中存在著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在正常情況下,二者保持著動態平衡以保證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動,不會形成血栓。
  • 血栓是怎麼形成的?看完文章,讓你進一步了解血栓
    血栓指的是血液流動過程中,血管壁脫落形成的塊狀物體。人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腦血栓的說法,那麼血栓是不是和腦血栓一樣,出現就會和死亡掛上鉤呢?其實並不盡然,血栓可以在人身體的任意部位出現,然後名字也會不一樣。腦血栓就是出現在腦部血管中的血塊,那麼普通的血栓有沒有方法可以改變?
  • 血栓到底是怎麼形成的--中國數字科技館
    血栓到底是怎麼形成的2020-11-09 22:19:00
  • 血栓是怎麼形成?血管也不是突然就堵的?或早有5表現,被忽視了
    對於很多中老年人來說,血栓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較大的困擾,同時對於身體的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甚至可能會對患者造成生命危險,所以這也讓不少人引起了對於血栓的重視,那麼血栓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 動脈血栓、靜脈血栓都是血栓,可是成因不同,治療也不一樣
    但是,同樣是血栓,動脈血栓、靜脈血栓形成的因素不盡相同。動脈血栓形成始動於血小板,而靜脈血栓主要由於凝血酶激活、纖維蛋白形成。說這些,是因為不同的血栓防治用藥不同。動脈血栓防治主要是抗血小板治療,比如說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維,泰嘉),還有新出的替格瑞洛(倍林達)等;而靜脈血栓防治就要用抗凝血藥,比如肝素(包括低分子肝素、磺達肝癸鈉)、華法林,還有新型藥物如利伐沙班(拜瑞妥)、達比加群酯(泰畢全)等。 【動脈血栓】 最常見發生於粥樣硬化的血管。
  • 醫生告訴您:血栓是什麼?血栓都有哪些表現?最危重的血栓疾病?
    我們幾乎每天都能聽到血栓,那麼到底什麼是血栓呢?其實心肌梗死、腦梗死、肺栓塞、房顫、下肢靜脈栓塞、羊水栓塞等等疾病,這些疾病都是血栓疾病。血栓是血液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
  • 血栓究竟是怎麼來的?4個因素,儘早了解清楚
    很多人不知道血栓是什麼,其實,血栓的出現和血液太過粘稠有關,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會讓血液粘稠之後流動速度緩慢,逐漸在血管壁沉積脂類物質,慢慢發展成了血栓。這些血栓還會脫落導致血管堵塞、狹窄,沒有及時發現及時展開治療,某些部位因為長時間血液缺乏身體就會有不良症狀。
  • 靜脈血栓
    靜脈血栓沉默的殺手  每年的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在美國,每年有10~30萬人死於靜脈血栓,相關住院人數超過50萬。在歐洲,每年有50萬人死於靜脈血栓,超過愛滋病、乳腺和前列腺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之和。
  • 打開人體的「化栓開關」,能減少血栓的形成,預防血栓
    血栓就是血管內形成的小斑塊,它很容易堵塞血管,引發腦血栓、心梗、腸梗、肺栓塞等一系列疾病,輕則造成偏癱、失語、肢體行動障礙,重則危及生命,血栓導致的死亡人數約佔全世界因病死亡總人數的一半。血栓的可怕除了其致死率高,還在於其出現沒有規律,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都會發生,大部分血栓發作沒有徵兆,使得人們無從預防,這更加深了人們對於血栓的恐懼。
  • 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怎麼做介入治療?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目前常見的一種周圍血管疾病,它常常會導致靜脈瓣膜的功能不全及並發肺栓塞,是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一個重大危險。那到底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應該怎麼做介入治療呢?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
  • 赤峰市腫瘤醫院:防治血栓 唯"動"最佳
    今年的10月13日是第七個世界血栓日,為了增強市民對血栓性疾病的認知,提高急救意識,倡導健康生活,10月13日上午,赤峰市腫瘤醫院開展了「世界血栓日」義診活動。 我這個腿原來也檢查過,有靜脈血栓正好走到這兒,這大夫問我了解靜脈血栓吧,我說也知道這個事是怎麼回事,但是你說具體的往深了就不知道了,最起碼他這兒能給你講明白了什麼原因,應當怎麼辦。
  • 臨床上血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動脈血管血栓,另一種是靜脈血血栓
    目前臨床上血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動脈血管血栓,另一種是靜脈血血栓。顧名思義,動脈血栓形成是出現在動脈腔內的疾病,如上文所述,它可誘發急性腦血栓形成、心肌梗死等疾病。靜脈血栓是靜脈腔內的血栓阻塞,尤其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 Blood:腹部血栓可能指向癌症
    相比於普通人群,出現大腿深靜脈血栓(DVT)或肺栓塞(PE)的個人可能在未來一年內被診斷患有癌症的機率高出了2到4倍。因為癌症的存在,使血液能夠更容易凝結。不斷擴大的腫瘤可壓迫靜脈,降低或減少血流量。在其他情況下,外科手術,炎症或腫瘤生長會損傷血管,促進凝血。
  • 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對身體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聽說,某人得了腦血栓,某人得了靜脈血栓,「血栓」這個詞,通常被理解為血液中出現的一個不溶物,最終導致血管的堵塞,在醫學上,血栓是指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了解血栓如何生成?為什麼會形成血栓,對於維持心血管系統的健康非常重要。
  • 血栓是如何形成的,體內的血栓可能是這4個因素造成,需重視
    許多人都曾經聽說過血栓,但是對於血栓卻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什麼叫做血栓呢?血栓主要就是指血液過於粘稠出現了一種疾病。但是血栓並不是指血液在人的體內流的速度很慢。而是指血液過於粘稠,在人的體內流動的速度很慢而導致血栓的出現。
  • 複方血栓通膠囊可以長期服用嗎?複方血栓通膠囊說明書分析
    眾生複方血栓通膠囊是一種眼底病和冠心病的常用藥。很多患者在服用一段時間後都會產生疑問:還要繼續吃嗎?複方血栓通膠囊可以長期服用嗎?其實能否長期服用,答案就在複方血栓通膠囊說明書裡。複方血栓通膠囊可以長期服用嗎?組方是可用於保健食品的中藥複方血栓通膠囊說明書中註明它由三七、丹參、黃芪、玄參四味純植物藥提取而成。
  • 抽個血,就能預測「抗磷脂症候群」患者血栓風險?
    2020年10月24日,來自北京協和醫院的史昱醫師在第22屆APLAR中報告了他們最近發現的預測抗磷脂症候群(APS)患者血栓事件發生簡便而有效的指標,這可能為預防APS患者發生血栓事件提供新的思路!01小血栓,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