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亞細胞器精準治療研究獲得進展

2021-01-08 生物谷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蔡林濤課題組副研究員張鵬飛和研究員龔萍與深圳技師學院應用生物學院專職教師周理華、南方科技大學教授黃文忠課題組合作,在前期工作基礎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19),合作開發出一種基於內質網靶向羅丹明銥配合物光敏劑(Ir-Rho-G2)。

研究發現,傳統的光敏劑存在活性氧生成不足、亞細胞器靶向能力不強等缺點。因此,開發出新型高效活性氧生成及亞細胞靶向的光敏劑以提高光動力治療效果,對實現癌症精準光動力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研究人員在前期研究基礎上,通過改變金屬元素,獲得高效金屬配合物光敏劑,更進一步構建配體調控策略;通過改變環化配體並調節光化學/物理和生物特性,增強羅丹明修飾銥(III)複合物的單線態氧生成能力和亞細胞器靶向定位能力。

研究表明,經過配體調控的金屬配合物(Ir-Rho-G2)表現出良好的亞細胞器內質網靶向能力,有較低的暗毒性;在光照條件下,金屬配合物產生高反應活性細胞毒性活性氧,靶向內質網的金屬配合物引起內質網應激,從而激活細胞凋亡信號通路,提高光動力治療效果。活體近紅外螢光成像和活體腫瘤光動力治療實驗結果分別表現出良好的腫瘤靶向富集和顯著的腫瘤生長抑制效果。因此,利用配體調控策略開發出具有高效活性氧生成和細胞器靶向能力的光診療光敏劑,有利於精確治療腫瘤。

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Chemical Science上。研究工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納米醫藥重點實驗室、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等的支持。(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全球腫瘤免疫治療研究進展
    一、發展歷程科學技術的持續革新,帶來了腫瘤治療模式的轉變。隨著腫瘤免疫學、細胞生物學和分子技術等研究不斷深入,腫瘤免疫治療在實驗室研究和臨床應用中蓬勃發展,成為繼手術、化療和放療之後的第四種有效治療腫瘤的方法。
  • 生物活性物質精準識別與靶向治療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李佳團隊與華東理工大學教授賀曉鵬團隊,在生物活性物種的精準檢測與靶向治療等生物醫學應用領域取得階段性研究進展。因此,探索生物活性物質的異常產生、生理分布與生物功能,對相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十分重要。當前,利用螢光探針體系可視化監測各類活性物質已成為化學和生物學等交叉學科的熱點研究領域之一。
  • 中科院最新科研進展、科技動態 2020.10.27 星期二
    科研進展1、國家納米中心基因沉默研究獲進展2、合肥研究院磁斯格明子研究取得進展3、遺傳發育所ABA受體調控研究獲進展6、海洋所在方輝橄欖巖巖石成因研究中獲進展9、深圳先進院等在腫瘤亞細胞器精準治療研究中獲得進展
  • 深圳先進院在微納生物機器人治療腫瘤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研究員蔡林濤,與集成所副研究員徐天添、研究員吳新宇等合作,在微納生物機器人治療腫瘤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微納生物機器人是微納尺度的類生命機器人,具有自動化和智能化等機器人屬性,能夠到達現有醫療器械難以企及的微觀區域,有望革新傳統醫學實現疾病的精準診療。
  • 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將實現癌症精準治療
    以細胞治療臨床研究為引擎實現癌症精準治療驅車從上海市中心出發,向西北方向行駛約40公裡,就到了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所在的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位於安亭的上海市精準醫療與健康服務集聚區內,醫院周邊是別墅區、嘉北郊野公園,距離不到一公裡處是肝膽外科領域著名的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安亭分院)。身處長三角腹地的醫院,未來將輻射全國,為各地患者服務。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於2016年啟動建設,2019年底建成,2020年3月21日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今年5月初開始試運行。
  • 西安交大研究智能控釋材料 實現對腫瘤精準治療
    西安交大研究智能控釋材料 實現對腫瘤精準治療 2018-06-29黨田野 攝   中新網西安6月29日電 (黨田野)「智能控釋材料的構築可成功解決腫瘤、感染性疾病、免疫疾病等病症的精準治療,骨骼、皮膚、牙齒等組織的高效誘導再生等生物醫學問題。」西安交通大學化工學院研究員陳鑫29日稱,這一技術未來還將用於美容、增高等應用領域。
  • 腫瘤分子標誌物:引領腫瘤精準診療新思路
    日前,在廈門舉辦的第二十一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 2018 年 CSCO 學術年會期間,羅氏診斷腫瘤精準醫療衛星會邀請到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主任蔡三軍教授和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共同擔任主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副主任醫師彭俊傑教授和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長張緒超教授就腫瘤分子標誌物及其檢測技術在肺癌和結直腸癌領域的最新應用與進展進行了深入的分享與探討。
  • 誘導腫瘤細胞衰老,科學家找到「分步式」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新華社上海10月4日電(記者仇逸)先誘導腫瘤細胞衰老,再進行精準清除,3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與荷蘭癌症研究所的合作研究成果「誘導和利用腫瘤細胞弱點治療肝癌」在《自然》在線發表。
  • 誘導腫瘤細胞衰老,科學家提出分步式肝癌精準治療
    10月3日,《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與荷蘭癌症研究所的合作研究成果「誘導和利用腫瘤細胞弱點治療肝癌」。
  • 2018開篇丨腫瘤免疫治療最新進展
    19世紀末,Coley在細菌性疾病背景下進行了腫瘤轉歸研究。自此而後,免疫系統在控制腫瘤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得到確立。之後的一個世紀中,研究者對腫瘤免疫治療為何發揮/不發揮作用的問題提出了「質疑」。近十年來,腫瘤免疫治療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如檢查點阻斷劑,過繼性細胞轉移和疫苗的研發。
  • 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最新研究進展
    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上有著顯著的療效,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基於此,針對CAR-T 細胞療法取得的最新進展,小編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 1.Angew Chem:重大進展!
  • 精準腫瘤學更加精準?全美第一的癌症治療機構專家提出四大建議
    (D)蛋白質摺疊使突變蛋白重新獲得野生型構象和活性。(來源:上述論文)他們認為,除了藥物需要創新之外,臨床實驗的患者選擇也需要進一步改進,要實現招募患者與治療方案的精確匹配,需要建立在研究人員對特定分子變化與組織學之間相互作用的理解、擴大腫瘤基因組背景,以及在個體腫瘤中,提升從大量未知的變異中識別致癌因素的能力。
  • 綜述| 基於二代測序對癌症基因組異質性的研究推動癌症的精準治療
    耶魯大學遺傳系張嘉玲博士(Jialing Zhang)和南方醫科大學教授、耶魯大學顧問潘星華博士(Xinghua Pan)等在PCM第一期發表綜述:基於二代測序對癌症基因組異質性的研究推動癌症的精準治療(Characterization of cancer genomic heterogeneity by next-generation
  • 海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魏志霞精準醫療 開啟腫瘤患者希望之門
    海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魏志霞教授是一名「海歸」專家,曾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癌症研究中心、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等國際知名研究中心,參與過多項國際最新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她不僅將國際前沿的腫瘤診療技術帶回國內,她還將國際精準醫療理念應用於腫瘤診療工作中,讓海南腫瘤患者不出島即可獲得與國際同步的優質醫療服務。
  • 2020年腫瘤治療的新進展!
    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臨床腫瘤學科學基金等。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醫學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上海醫學院首屆青年學者論壇二等獎等 。作為全球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腫瘤研究學術會議之一,2020年第111屆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年會於4月27日-28日召開。腫瘤的發展日新月異,今日給大家盤點一下本次大會有哪些腫瘤有了新進展!
  • 科學家找到「分步式」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誘導腫瘤細胞衰老準確打擊
    (上海市腫瘤研究所)與荷蘭癌症研究所合作研究創新制定了肝癌治療精準策略。     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研究員覃文新告訴記者,肝癌精準治療策略有望為包括肝癌在內的腫瘤精準治療提供新思路。3日,Nature《自然》在線發表了這項合作研究成果。 中國是肝癌 「重災區」,在全球每年新增肝癌病例中,中國新增與死亡病例佔比不小。據介紹,肝癌是一種多基因參與、多因素介導、病理機制複雜的惡性腫瘤。
  • 精準醫學精英企業家論壇在廣州舉行, 癌症早篩早診和腫瘤免疫治療...
    圍繞癌症早篩早診、腫瘤治療等熱點話題,來自迪安診斷、泛生子、燃石醫學、百濟神州、碳雲智能的5家行業大咖,現場解讀精準醫學前沿動態,探討產業布局與市場機遇。「我們能不能通過檢查血液裡的癌細胞釋放出來的ctDNA,發現早期腫瘤?」胡云富提到,瞄準此方向,泛生子進行了一系列研究,肝癌早篩方面的成果尤為突出。今年9月,泛生子自主研發的基於高通量測序(NGS)的肝細胞癌早篩液體活檢產品HCCscreen,獲得了美國FDA授予「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成為我國首款獲此認定的癌症精準醫療企業的早篩液體活檢產品。
  • 2020首屆腫瘤免疫治療論壇在廣州舉行
    11月28-29日,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主辦的「2020精準醫學大會」系列活動——「首屆華南腫瘤免疫治療論壇」在廣州舉行,23位來自國內外腫瘤免疫治療基礎研究、臨床應用、療效與不良反應管理、新藥創製企業等多個領域的專家,交流免疫治療在腫瘤領域的研究和應用,探討廣闊合作前景,共迎精準腫瘤免疫治療新時代
  • 魏於全院士做客水木清華講座講解腫瘤生物治療研究進展
    魏於全院士做客水木清華講座講解腫瘤生物治療研究進展  清華新聞網3月31日電 3月26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副校長魏於全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在清華大學生物新館報告廳,為廣大師生作了題為「腫瘤生物治療研究進展」的精彩報告。
  • 自動勾畫腫瘤、設計放療計劃、預測治療效果,人工智慧讓腫瘤精準...
    原創 機器之心產業研究 機器之能腫瘤,特別是惡性腫瘤,是現代醫療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腫瘤患者的難以治癒、易於復發、死亡率高、治療成本高昂等問題,也是擺在人類面前的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