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腫瘤細胞衰老,科學家提出分步式肝癌精準治療

2020-11-25 網易科技

10月3日,《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與荷蘭癌症研究所的合作研究成果「誘導和利用腫瘤細胞弱點治療肝癌」。

該研究通過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術結合高通量化合物篩選,首次發現誘導TP53基因突變的肝癌細胞發生衰老再進而特異清除肝癌細胞而對正常生長細胞無影響的肝癌精準治療策略,創新性闡述了「One-two punch(組合拳式或分步式)」肝癌治療模式,有望為肝癌精準治療提供新思路。

2019年10月3日,Nature《自然》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與荷蘭癌症研究所的合作研究成果「誘導和利用腫瘤細胞弱點治療肝癌」。? 上海仁濟醫院 供圖

肝癌是一種多基因參與、多因素介導、病理機制複雜的惡性腫瘤。最新流行病學統計數據顯示,東亞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是世界上肝癌高發區,全球每年大約新增肝癌病例85萬例、死亡病例約80萬例。

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原發性肝癌的主要類型,約佔肝癌患者85%-90%。對於早期肝癌,手術切除和肝移植仍是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然而,由於肝癌早期診治困難,病情進展快、預後較差,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失去了手術時機。

近十年來,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人們對肝癌基因組特性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許多信號通路中相關基因的突變與肝癌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然而與肺癌常見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等不同,肝癌的主要突變類型並不能直接作為有效的藥物靶點,無成藥性。在臨床,非特異性的多靶點藥物索拉非尼和樂伐替尼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標準療法,然而其臨床療效十分有限。

長期以來,針對細胞增殖特點研發的抗腫瘤化療藥物如氟尿嘧啶、鉑類、紫杉醇等,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殺死人體內增殖更新的正常細胞如造血系統細胞、小腸上皮細胞、毛髮上皮細胞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毒副作用嚴重,僅能非常有限地延長腫瘤患者的生存期。

仁濟醫院最新研究成果在《自然》發表,左三為覃文新。? ?圖片來自新民晚報

據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研究員覃文新介紹,該研究團隊與荷蘭癌症研究所Rene? Bernards教授實驗室合作,利用肝癌細胞的自身特點(如TP53基因突變),首先特異地將肝癌細胞誘導進入某種特定狀態(如細胞衰老),該狀態下的肝癌細胞存在獲得性弱點(acquired vulnerability),再根據該弱點進行藥物篩選,並將此策略稱為「One-two punch(組合拳式或分步式)」肝癌治療模式。其「first punch」類似拳擊中組合拳的第一招「虛招」,即利用腫瘤細胞存在的特異突變,將其特異地誘導到某種特定狀態如細胞衰老狀態,使腫瘤細胞露出「破綻」,而對人體內其它增殖的正常細胞沒有影響或影響較小。接下來的「second punch」類似拳擊中組合拳的第二招「實招」,精準地將衰老的腫瘤細胞清除掉。

Rene? Bernards、助理教授Leila Akkari和覃文新為文章共同通訊作者,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博士王存、博士金浩傑與荷蘭癌症研究所博士Serena Vegna、博士Bente Benedict為共同第一作者,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為第一單位。該研究得到了來自歐洲研究理事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多項基金的資助。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張祖韜_NT5054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找到「分步式」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誘導腫瘤細胞衰老準確打擊
    (上海市腫瘤研究所)與荷蘭癌症研究所合作研究創新制定了肝癌治療精準策略。     科學家們利用肝癌細胞的自身特點,如相關基因突變,先將肝癌細胞誘導進入細胞衰老狀態,再特異清除肝癌細胞,這樣的治療模式對人體正常生長細胞並無影響。這種組合拳式或分步式(「One-two punch」)治療,可避免患者接受化療,因嚴重毒副作用而受苦的現狀。
  • 誘導腫瘤細胞衰老,科學家找到「分步式」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新華社上海10月4日電(記者仇逸)先誘導腫瘤細胞衰老,再進行精準清除,3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與荷蘭癌症研究所的合作研究成果「誘導和利用腫瘤細胞弱點治療肝癌」在《自然》在線發表。
  • 科學家發現「分步式」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新聞—科學網
    誘導腫瘤細胞衰老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39期:我國科學家成功克隆抗紋枯病基因
    上海交大2019級博士生發現基因編輯新切割方式2019年10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比較生物醫學中心吳強課題組在基因編輯領域又取得新進展,並在國際著名OA學術期刊《細胞發現》發表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發現了SpCas9新的切割方式,並首次提出SpCas9沒有外切酶活性。
  • 肝癌精準治療獲突破 注意肝癌早期7個信號
    近日,《自然》在線發表了上海市腫瘤研究所與荷蘭癌症研究所的合作成果:首次發現可以通過誘導TP53突變的肝癌細胞,使之發生衰老進而特異清除肝癌細胞,有望為肝癌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什麼是肝癌?  肝癌即肝臟惡性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起源於肝臟的上皮或間葉組織,前者稱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高發的,危害極大的惡性腫瘤;後者稱為肉瘤,與原發性肝癌相比較較為少見。  繼發性或稱轉移性肝癌係指全身多個器官起源的惡性腫瘤侵犯至肝臟。一般多見於胃、膽道、胰腺、結直腸、卵巢、子宮、肺、乳腺等器官惡性腫瘤的肝轉移。
  • 肝癌細胞使基質細胞分泌促進腫瘤生長的蛋白質
    赴美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肝細胞癌(HCC),常見於酗酒或慢性病毒性肝炎導致的肝硬化患者,是世界上最常見的肝癌形式。因此,它是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三大常見原因,而且預後非常差。目前,手術是肝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僅在癌細胞未擴散到肝臟以外的10%-20%的病例中有效。
  • 精準腫瘤學更加精準?全美第一的癌症治療機構專家提出四大建議
    在精準腫瘤學時代,必須從分子層面理解腫瘤特性並進行臨床決策,但其中仍存在諸多挑戰,包括腫瘤細胞的異質性與動態進化、基因組大數據與不精確的臨床信息間的匹配問題等。如何在精準醫療視域下更大地發揮基因組導向的腫瘤學的益處?
  • 肝癌幹細胞是如何產生的?科學家有了重大發現!
    科學家發現,針對特定類型癌症的所有癌細胞都不相同。在一組癌細胞中,有一個罕見的細胞子集被稱為癌症幹細胞(CSC),其功能與正常幹細胞相似。它們是導致癌細胞形成、更新和增殖的原因,是維持癌症的「原動力」。在癌症患者中,如果你切除一個腫瘤並清楚了所有其他癌細胞,卻讓CSC依然存活,則會導致癌症重新生長。
  • 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時代到來的機遇與挑戰
    我們已經建立了中樞耐受條件下腫瘤免疫治療的新模型,利用該模型研究了殺傷性(CD8+)T細胞識別並應答腫瘤抗原(自身抗原)的反應機制。我們發現,受中樞耐受的影響天然腫瘤抗原作為自身抗原基本上不能誘導抗腫瘤特異性T細胞免疫反應;而只有修飾過的、具有中等親和力的腫瘤突變抗原能夠誘導強的針對天然腫瘤抗原的T細胞免疫反應。
  • Nature:中國科學家發現肝癌精準治療新靶點!
    雖然手術治療在早期可能是有效的,但5年總生存率只有50-70%。針對這群預後較差的早期肝癌患者,目前仍缺少有效的靶向治療手段。因此,基於中國國情,尋找肝癌精準治療的新靶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早期肝癌患者在血膽固醇濃度無明顯升高的情況下,細胞內與膽固醇穩態相關的關鍵蛋白,除了大家熟知的與腫瘤關係密切的甲羥戊酸途徑的關鍵酶HMGCR,還有更多的關鍵蛋白,包括承擔LDL源膽固醇攝取(LDLR)、胞內轉運(NPC1)、酯化(SOAT1)及膽汁酸代謝(CYP7A1)的關鍵蛋白及調控膽固醇穩態的轉錄因子(SCAP, SREBF2),均在肝癌細胞中顯著上調,表明肝癌細胞內存在膽固醇穩態失調
  • 美國肝癌新療法:「放射性栓塞」精準靶向腫瘤放療
    妙佑醫療國際(Mayo Clinic)的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利用現有技術治療肝癌的新方法。 在1960年代,科學家開發了一種稱為「放射性栓塞」的癌症療法,該療法將放射性微球經血管輸送到腫瘤處並殺死腫瘤細胞。
  • 史上最新最全最權威的肝癌免疫治療進展!|免疫治療|標誌物|肝癌|...
    在一些潛在的肝細胞癌研究中,已經提出了一些潛在的生物標誌物。這些生物標誌物主要包括PD-L1表達、腫瘤突變負荷和特異性基因組改變。此外,這種細胞因子通過誘導M2樣(腫瘤促進)表型影響腫瘤相關的巨噬細胞。
  • GPC3在肝癌治療中的應用進展
    通過敲除肝癌細胞中GPC3基因,Wnt信號通路發生改變,細胞質中β-catenin及細胞周期蛋白D1表達水平升高,促進Bax/Bcl-2/細胞色素c/caspase-3通路功能障礙,抑制肝癌細胞增殖及誘導凋亡,並且逆轉腫瘤細胞對化療藥耐藥性[6-7]。
  • 可消滅實體腫瘤細胞!985高校專家提出納米抗癌新策略,成果已公開發表!
    高劑量化療是目前主要治療方案,但因缺乏特異性而引發的全身毒副作用,限制了化療對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應用。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一種小分子化合物—偶氮康普瑞汀(Azo-CA4),可在紫外光誘導下發生順反異構。順式Azo-CA4可抑制微管聚合,而反式結構則沒有活性,該發現為選擇性腫瘤治療提供一種全新的策略。
  • 樊嘉:精準醫學時代肝細胞癌的系統治療 | 專家視角
    這種異質性會影響細胞內關鍵的信號通路,驅動其表型變異,影響腫瘤的進化,並對肝癌的治療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精準醫學的應用將對肝癌的治療策略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文將討論精準醫學框架下肝癌系統治療的最新進展和面臨的挑戰。
  • 專家論壇|樊嘉:精準醫學時代肝細胞癌的系統治療
    這種異質性會影響細胞內關鍵的信號通路,驅動其表型變異,影響腫瘤的進化,並對肝癌的治療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精準醫學的應用將對肝癌的治療策略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文將討論精準醫學框架下肝癌系統治療的最新進展和面臨的挑戰。
  • 王紅陽:靶向藥物與免疫治療有局限,腫瘤防控需前移
    對不同種類的癌症,治療效率為何差異那麼大?未來人類能否徹底戰勝癌症?書展首日(12日)的上海科協大講壇再度聚焦「神奇的生物細胞」,中國工程院院士、腫瘤分子生物學與醫學科學家王紅陽從歷史沿襲發展的角度揭開腫瘤細胞的奧秘。「腫瘤何其多,但對腫瘤又知多少?
  • 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將實現癌症精準治療
    為了尋求最前沿的治療技術和個性化的精準治療,這些年國內一些癌症患者遠赴海外尋求治療,不惜花費高額的費用。癌症精準治療不僅可以提高治療效果,也更加關注患者的身心需求。現在,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正在將最新的細胞免疫治療技術和個性化精準治療帶到中國患者身邊。以細胞免疫治療為特色的腫瘤精準治療將如何從理論變為現實?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的探索將給出答案。
  • 中山醫院樊嘉團隊新突破刊《細胞》:揭示我國肝癌突變譜特點,分子...
    原標題: 中山醫院樊嘉團隊新突破刊《細胞》:揭示我國肝癌突變譜特點,分子分型可精準提升療效  中國科學家肝癌研究實現全新突破「未來分子分型將可指導臨床分類精準治療肝癌患者,實現更好療效。」樊嘉說。
  •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肝癌預防和治療前景
    然而,肝癌的治療方案卻非常有限,索拉非尼一直是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治療金標準,但是它對患者生存時間的改善極其有限。因此,研發新的替代方案來抑制肝癌的發展或治療晚期肝癌已迫在眉睫。當前,研究人員正在研發靶向不同免疫機制,抑制腫瘤發生的多種策略。我們知道,免疫系統: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