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創造出人工霧散射光:能取代普通燈泡、可一直亮下去

2021-01-09 環球網

【來源:快科技】

據英國媒體報導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被他們描述為人造霧的東西。這種所謂的人造霧能夠以低功率散射高亮度雷射。該團隊認為,由於人造霧的散射光特性,這一發現最終可以取代燈泡。

研究團隊採用了與石墨烯相關的超薄材料,通過將紅、藍、綠三色雷射照射到六邊形氮化硼材料製成的擴散器上,就能產生白光。

讓人感染驚訝的是,該材料由99.99%的空氣組成。利用三種不同的雷射器產生的白光深入到擴散器中,在擴散器中,它們被微管的納米管壁強烈而隨機地多次散射,其最大的特點是不會向普通燈泡那樣損壞。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科學家們表示,擴散器就像人造霧一樣,使擴散器的擴散性更強,在所有三種雷射的最佳強度下,可以發出白光。通過改變三種不同顏色的雷射器的強度比例,就可以獲得整個調色板的顏色。

要知道,白色一直是使用雷射器難以實現的顏色。雷射二極體以前的白光是通過將雷射照射到螢光粉材料上產生的。問題是這個過程的效率不高,只能產生一種顏色的光。

相關焦點

  • 又一項技術面世,燈泡你可能要下位了!
    據英國媒體報導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被他們描述為人造霧的東西。這種所謂的人造霧能夠以低功率散射高亮度雷射。該團隊認為,由於人造霧的散射光特性,這一發現最終可以取代燈泡。據悉,人工霧的核心是六方氮化硼,一種和石墨烯類似的超薄材料。多個隨機排列、相互連接的六方氮化硼組成半透明氣動結構,並對紅藍綠三色雷射進行多次強烈散射,並激發出白光,通過精細調光光源激發強度,進而實現自由調色。
  • 車燈不夠亮?換個燈泡可以嗎?
    下面我們來看看普通滷素燈泡和高亮滷素燈泡在15米左右的亮度對比。從數據上來看即使是相對照度沒那麼強的歐司朗夜行者,光照強度也能達到190.3lux,大約是普通滷素燈泡的光照強度的兩倍。可見高亮度滷素燈泡對提升亮度是有幫助的,可以選擇。廠長的補充閱讀lux是個什麼鬼?
  • 科學家創造出史上最黑物質:能吸收99.995%的入射光
    科學家造出了史上最黑的物質,比所有黑東西還要黑10倍。這是一種在實驗中意外造出的新材料,也是有史以來最黑的物質。Pinato )一組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偶然發現了有史以來最黑的物質,至少能捕獲99.995%的入射光。比黑色更黑根據報告,這種材料由垂直排列的碳納米管組成,而這些碳納米管則是科學家在氯蝕刻鋁箔表面時產生的極微細的碳絲。
  • 江蘇人工景觀造霧系統
    景觀細霧散發出的微粒直徑小於或等於10μm,霧粒極其細微,可與天然霧媲美,主要用於園林景觀、降溫、空氣增溼等作用;冷霧微粒直徑在30-50μm之間,主要用於工農業高溫場所降溫、增溼、消毒噴藥等。在景觀造霧領域中,人工造霧體現著人類文化與自然的融合,滿足了人們期待回歸自然的願望和對美的追求。江蘇人工景觀造霧系統歡迎各界朋友蒞臨參觀。創銀節能歡迎朋友們指導和業務洽談。
  • MIT科學家研發改進型鎢絲燈泡 比節能燈更省電
    【環球網綜合報導】傳統鎢絲燈泡因能源效益欠佳,在環保大趨勢下,被更節能的LED燈泡和慳電膽取代。但後兩者發出的「冷白」燈光及緩慢的變亮過程,令很多人懷念鎢絲燈泡的日子。據香港《文匯報》1月13日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最近研究出改進鎢絲燈泡的方法,用特製晶體結構包圍燈絲,大大減低能源損耗,令鎢絲燈泡變得比LED燈泡和慳電膽更節能。鎢絲燈泡透過通電和電阻,將幼細鎢絲加熱至約2700℃,令其發出熾熱的光線,但在整個過程中,有95%能源會轉化為熱力散發,令鎢絲燈泡的能源效益只有5%,相比之下,LED燈泡和慳電膽用作發光的能源達到14%。
  • 科學家首次創造出人工「化學進化」
    原標題:科學家首次創造出人工「化學進化」  科技日報訊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科研團隊在不使用DNA的情況下首次創造出可進化的化學系統,向創造人造生命的可能邁進了一大步。相關論文發表在本周一的《自然·通訊》上。
  • 中美科學家研製出迄今最黑材料 可吸收99.995%入射光
    中美科學家近日報告說,他們研製出了一種比之前最黑材料還要黑10倍的材料。新材料由碳納米管(CNT)陣列製成,可捕獲99.995%的入射光,是迄今為止最黑的材料。結果表明,去除氧化層後,他們能在更低溫度下(否則需要100℃左右)讓CNT在鋁上生長。他們還發現,CNT與鋁的「聯姻」顯著提高了材料的熱學和電學性能。崔可航說:「最令我們吃驚的是得到的新材料極黑,對新材料光學反射率的測量表明,該材料從各個角度吸收的入射光都大於99.995%。」
  • 全球首次:科學家創造出人工基因組合成的大腸桿菌
    有史以來第一次,科學家創造出了一個純粹人造基因組的生物體,這標誌著人類實現了自然界遺傳密碼的徹底重新編寫。根據《自然》雜誌5月16日發布的最新論文顯示,英國劍橋大學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賈森·欽(Jason Chin)教授與其同事重新編碼了一個大腸桿菌菌株的全部基因組。
  • 美科學家研發「極亮」燈泡,亮度將比太陽表面強逾10億倍
    美國科學家正積極研發一種世界上最亮的燈泡,它的亮度將比太陽表面還要強10億倍之多,相當驚人!
  • 美國學者稱發光二極體將可能取代燈泡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加州大學的一個科學家本周表示,發光二極體(LED)將在未來幾年內取代燈泡,而這將會節省大量的照明能源消耗。    做出上述預測是的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科學家史蒂芬·登巴爾斯,他是該校的材料學教授。
  • 牛人自製電燈泡,20000W,結果「亮」了
    編排 | strongerHuang 素材來源 | 電工電氣學習 一位手工帝名叫rctestflight,他認為普通白熾燈泡的能耗是LED燈8倍,他自己要做一盞最亮最亮的燈
  • 國際大廠的LED燈泡真能取代40瓦白熾燈? - 檢視亮度篇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LED燈泡都標示可用於取代
  • 「創造吉尼斯紀錄」一個白熾燈居然亮了一百多年都沒壞
    如果要問一個普通的白熾燈能用多久,那麼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回答最多一年半載吧。然而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就有一個一直亮了113年的白熾燈,它的背後有什麼精彩的故事麼,為什麼這個白熾燈可以打破大家的認知持續發亮至幾百年呢,讓我們來看下究竟是怎麼回事。
  • 家用燈泡怎麼挑又亮又省錢?
    目前最常用的燈泡有4種,即LED、鎢絲、CCFL(冷陰極管)和省電燈泡,但哪一種最亮?  在比較前,先了解我們生活中應需要什麼樣的亮度,例如大家常問的「桌面夠不夠亮」,而所謂的亮不亮,指的是照度。通常,居家的一般照度,是在100~300勒克斯(lux為Illuminance的簡寫,又可寫成lx,是照度的單位)之間。
  • 一顆亮了120年的燈泡,採用了什麼特殊燈絲?
    09eednc幾個月前我就開始撰寫這一博客文章了,拖了很久,希望能趕上2013年6月18日百年燈泡的111周年慶典(編者註:Centennial Light,根據維基百科,百年燈泡是全世界最長壽的電燈泡,至今仍在持續運作中。這顆燈泡從1901年安裝完成後就一直點亮,以其超長壽命創下金氏世界紀錄)。
  •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法國科學家蘇埃爾說:「機器高度擬人化,將重新定義『人』的價值。」自1956年DARTMOUTH學會上首次提出人工智慧的概念,到如今物聯網、大數據、阿爾法狗戰勝柯潔、雲計算……人工智慧發展得如火如荼,成為21世紀新的風口,影響著千千萬萬的行業。
  • 西媒:科學家研發出可調節人工晶狀體 可矯正老花眼
    矯正老花眼的最終解決方案是用能夠模仿晶狀體功能的鏡片取代晶狀體。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9月17日報導,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的科學家在研究員蘇珊娜·馬科斯的領導下研發出一種可調節人工晶狀體,它可以在看遠處和近處的物體時改變形狀以便聚焦。這項成果的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光學》雜誌上。
  • 科學家創造出可發光的植物
    而如今,會自發光的植物已經被科學家從大熒幕帶到了現實生活當中。,通過基因技術創造出可以持續發出可見光的植物。研究人員稱,他們在某些蘑菇中發現的生物發光在代謝上類似於植物中常見的自然過程,因此他們構思通過插入從蘑菇中獲得的DNA,創造出比以前亮,且持續發光的植物。
  • 「流明」可能會成為衡量下一代燈泡照明度標準
    新計量方式更體現燈泡節能性 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燕生告表示,中國的燈泡等照明產品上,一直要求標註燈泡的瓦數和流明數,不同的是,瓦數標註在顯眼的位置,字體較大,美國等北美國家的新政策,是將流明這一單位的標註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會對燈具產品的標註和標誌產生影響。
  • 智能燈泡VS普通照明 誰更能點亮「智能生活」?
    2、玩出花樣   大部分智能燈泡都有額外的附屬功能,比如有的燈泡可以自定義上萬種光線色彩,有的智能燈泡還有音箱的功能,有的智能燈泡同步裝有攝像頭,可以起到家中照明及視頻監控的作用等等。這些功能是普通燈泡不可能具備的,而用戶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功能進行購買,相比於普通燈泡來說,「好玩」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