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擴大深圳中山兩地文化旅遊部門和旅遊業界開展互惠共贏合作。11月3日,中山市旅行社行業協會聯合旅行社推出主題首發團,讓中山遊客參觀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乘坐最新觀光船「大灣區一號」遊覽港珠澳大橋,感受我國改革開放巨變。
我國獨立自主首艘裝載「中國芯」豪華郵輪——「大灣區一號」,裝載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油電混合動力推進系統,是我國國產首次採用油電混合動力海上豪華雙體遊輪,開創了船舶採用永磁同步發電機的全球先例,標誌著我國擁有了自主研發、設計、製造海上電動遊輪的能力。
國產首艘裝載「中國芯」豪華郵輪,開創永磁同步發電機的全球先例
「大灣區一號」 船長71.88米,寬18.72米,最大可容納350人,應用了純電力推進、永磁電機、直流組網等創新技術,處處彰顯科技元素,其核心設備都已實現國產自主化,更重要的是實現了真正的「綠色船舶」,排放達到「零排放零汙染超低噪音」標準。
在船舶動力方面,「大灣區一號」搭載的2MW永磁同步發電機和船舶直流組網變頻配電一體化裝置,這應用到了我國高鐵電驅動的核心技術,將交流電組網變成直流電組網,實現交流和直流電源併網供電和功率平衡,有效保障船舶動力穩定。根據實驗數據,永磁發電機重量比傳統電勵磁發電機減重27%,發電效率由95.9%提升至97.9%,所採用的永磁發電機直流組網新型電推技術總體裝置,不僅空間減少,能效卻大幅提升20%。
另外,採用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2MW級船舶直流組網電力裝置,是因為直流組網技術比交流組網更有優勢,作為創新式船舶電驅動力方式,避免了交流組網的頻率要求,發動機組能變速發電,使得該組網技術具備高效、節能、減振、節約空間、多能源併網的優勢。
作為我國國產首艘油電混合遊船,為有效避免還是潮溼、鹽霧、粉塵、顛簸等複雜的航行環境,對電力系統提出了非常嚴苛的要求,尤其在安全性和可靠性上,必須通過非常嚴格的測試。
「大灣區一號」與國產寧德時代巨頭合作,整船搭載144個高能量密度電池包,採用CTP(cell to pack)無模組技術,總體電量達到2520kWh,相當於200輛混動汽車的電量。為了讓電池發揮最佳的性能,郵輪採用全新的設計,艙內設空調,將溫度控制在25±2℃,為避免水汽、鹽霧及粉塵引發的安全風險,電池包採用IP67設計,同時電池包裝外殼考慮到可能發生的風險性,採用高強度鋼板包裝,在通過振動、機械衝擊、模擬碰撞、火燒等相關安全性測試中表現出良好的安全性能。
電池動力系統的安全運營,關乎整個船舶安全,高密度、高能量電池要想安全可靠提供電力保障,匯流控制櫃中框架斷路器就是關鍵中的關鍵。目前,「大灣區一號」採用的就是良信電器生產的框架斷路器,也是目前僅此一家符合直流框架斷路器船級社認證的品牌,該框架斷路器具備「四遙」數據傳輸功能,以及高分斷、高壽命等特點,滿足耐溼熱、防鹽霧腐蝕、防震動等工作環境要求,為「大灣區一號」遊船提供安全配電保障。
「大灣區一號」,作為深圳的一張新名片,從晶片到混合動力直流組網電力系統實現了豪華海上遊輪動力「心臟」中國造。配備設備智能運維平臺、物聯組網等創新技術,再加上創新的設計,處處體現了科技感。配置國內自主研發首套兆瓦級永磁發電機組,開創採用永磁發電機的全球先例,「中國製造」質量「大躍進」,許多中國製造已到達世界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