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母親的心跳聲,是孩子的搖籃曲

2020-11-27 騰訊網

作者:小榭飛花

來源:《品讀》2020年第12期

假日回到老家參加同學聚會,狂歡之後已是半夜,到家時母親已睡著了。我輕輕地躺在母親身邊,把耳朵貼近她的胸膛,默默地數著她的心跳,一下、兩下、三下……

母親的心跳並不強勁,甚至如同風中飄搖的燭火,不全神貫注去聽都感受不到。數著數著,迷迷糊糊中,一隻只小羊便蹦跳著跑來,啃食我記憶的青草。

兒時的我便是這樣依戀母親心跳的。記得8歲那年,我被鄰家的狗嚇到,夜裡竟發起燒來。母親給我吃了退燒藥後,把我摟在了懷裡。我聽著母親的心跳聲,清晰得好像鼓點敲擊,又像是小鹿輕盈的踢踏,在那節奏感十足的韻律裡,我漸漸沉入了香甜的夢中。

讀過一篇文章,寫的是一位和孩子相依為命的單身母親,她的孩子患有先天性睡眠障礙症。醫生用過很多藥物,但都無濟於事,最後讓她試試音樂輔助療法。可是孩子對那些舒緩、優美的音樂似乎聽而不聞,照樣在每個夜裡哭得小臉通紅,讓母親一籌莫展。

直到有一天,聽著一張音律特別的CD時,小小的孩子竟倚在母親的懷裡,甜甜地睡著了。原來,這位母親用了一個奇妙而大膽的設計——她在醫生的幫助下,借用測心臟的儀器,錄下了自己的心跳;之後拿去專業製作公司,巧妙地製作成一張「母親的心跳」音樂CD。

孩子聽到的是母親的心跳聲!這世上,還有比這更美好、更令人安心的樂聲嗎?

在網上看到的一個故事,也同樣讓人感動。

幾個月前,湯姆的母親突然心搏驟停而去世。湯姆寫道:「今天,我失去了至親。很幸運有你在我身邊的21年,我知道你也會時刻向我張開著大大的懷抱。我不會忘記你教會我的事——怎樣去笑,怎樣變強,怎樣誠實,還有最重要的是如何去愛。」母親去世那天,湯姆搬出了父母的房子,開始獨自一人居住、生活。

臨終前,母親曾用顫巍巍的手寫道:「我會很想念你,我愛你。」湯姆將母親這最後的話語紋在了自己身上。而母親臨終前戴著的手環,因記錄下了她最後的心跳,湯姆將這愛的心跳圖像一起紋在了那句話旁邊。

在網上,湯姆把紋身圖片分享出來,他寫道:「我的媽媽在臨終前,因為心搏驟停而喪失了書寫的能力,所以這些看起來歪歪扭扭的字,在我眼裡卻是如此完美。」

曾有生理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將初生的嬰兒分成四組:一組聽不到任何聲音;二組播放錄製的催眠曲;三組用節拍器仿聲;四組播放母親心跳的錄音。結果表明,第四組嬰兒僅用了其他三組所用時間的一半,就安安穩穩地睡熟了。而第一組的嬰兒在長達60%的時間內都在啼哭、騷動。

這就是為什麼初生嬰兒總喜歡依偎在母親懷裡的原因吧——如果說乳汁是他們必需的物質生活,那麼母親的心跳,就是他們整個的精神世界。

還記得有個人令人悲傷而又無比溫情的公益廣告——一個啼哭不止的嬰兒,無論眾人如何哄慰都無濟於事,直到一個滿臉絡腮鬍子的男子將之抱在懷裡才安靜下來,並露出甜甜的笑容——因為這個男子移植了嬰兒母親的心臟。

母親的心跳,是所有的孩子都無法抵抗的搖籃曲。這是母親懷中的天籟,它給了孩子最原始、最本質的愛的感知。

那樣的單曲循環,是所有人的生命之初,在母親的子宮裡反覆傾聽了10個月的天籟之音。

相關焦點

  • 《沉沒之城》搖籃曲的十字路口在哪 十字路口位置一覽
    導 讀 搖籃曲的十字路口是玩家在《沉沒之城》中需要收集的11個事件簿之一,很多玩家還不知道這個事件簿的具體位置在哪,下邊就給大家帶來「文藝男丶sl」分享的沉沒之城搖籃曲的十字路口位置
  • 花開小舟:第002期 貓頭鷹的眼睛(父子版) ┃ 宇宙最萌搖籃曲
    很多媽媽把它當成搖籃詩,孩子晚上很難入睡的時候,每當說出這首詩,孩子聽到就會馬上入睡。現在它變成了一首童話搖籃曲,再合適不過了,這首童話搖籃曲有奇妙的魔法,哄孩子睡覺特別的靈,現在爸爸媽媽就給孩子輕輕地唱一唱吧……
  • 親子成長,為孩子創造接受音樂的壞境,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在日本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鈴木鎮一的教室裡,有一些母親陪著他們的大孩子練習小提琴,並帶著他們一起去。結果,小孩子們對小提琴產生的興趣比大孩子更快,許多最好的學生都是,受哥哥姐姐影響的弟弟妹妹。這表明,在嬰幼兒時期是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為他們提供良好的音樂和藝術環境,培養他們的聽覺、音樂和節奏等音樂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事實上,很多簡單的搖籃曲,和充滿地方風味的歌謠,在我國人民中流傳已久。
  • 孩子的智商是遺傳父親還是母親?
    男生是XY,X (卵)是來自母親,Y(精子)是來自父親。 女生是XX,X (卵)是來自母親,X(精子)是來自父親。 所以生男生女都是先生的錯,不要怪罪媽媽的肚皮不爭氣。
  • 把語文課搬到永慶坊 品讀行家國情懷教學顯自信
    把語文課搬到永慶坊 品讀行家國情懷教學顯自信金羊網  作者:何寧  2019-11-18 從創辦到現在,品讀行一直堅持教育的初心,肩負著家國情懷的教育使命,致力於把最好的語文教給孩子。
  • 董卿:會朗讀的母親,才能教育出更優秀的孩子!
    一檔檔文化類節目的崛起,在喚起了人們對朗讀的關注度同時,也讓人們產生了一個疑惑:我們是否應該帶著孩子重新去讀那些書信,教會孩子如何朗讀?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之舉我曾在書上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之舉"。而朗讀,則是愛的表達、傳遞,用朗讀來陪伴孩子成長,可以給孩子最好的滋養。難怪教育圈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千金難買為孩子讀書的母親。
  • 不用眼睛,這三種方式孩子天生自帶
    ,因為認人的過程需要孩子大腦開始識別不同的面孔,並且大腦開始產生記憶,大腦開始處理信息,把頭腦中的面孔進行對比,這麼複雜的大腦行為新生兒當然是沒有的,既然孩子大腦不具備認母的能力,新生兒是如何來認識自己的母親的。
  • 「品讀人生」花言花語
    ●品讀人生花言花語劉 ?中國傳統插花藝術迄今已逾三千年歷史,沈復在《浮生六記》裡,深情而又生動地記載了與妻子劉?花插花之樂。在我看來,他們的存在,是我對這個世界最直截了當的表白:最近很愉悅,我便多用暖色系;最近有某件事不順利,我便多用太陽花,希望它熱情洋溢的生命能幫我渡過難關;若是最近思念親友了,我便插一瓶甦醒玫瑰,讓心窩裡軟得滴出水;母親節快到了,插滿滿一瓶萱草花,一瓶康乃馨,讓東方西方的母親花都在我的鬥室綻放……於是,常常幾塊錢一小束從地鐵小攤兒上買來玫瑰、月季、桔梗、薔薇、太陽花、勿忘我、石竹梅等材料
  • 品讀外刊 | 經濟學人51-Where is everybody?大家都去哪裡了?
    品讀外刊 | 經濟學人22-流媒體線上的拳擊賽    品讀外刊 | 經濟學人23-關於俄克拉何馬城的故事    品讀外刊 | 經濟學人24-如何判定科研結果能否被複製?    品讀外刊 | 經濟學人25-寶馬車在韓國,問題多多    品讀外刊 | 經濟學人26-耐克的爭議廣告    品讀外刊 | 經濟學人27-全球手機供貨鏈需要改善    品讀外刊 | 經濟學人28-巴西博物館大火 Calamity foretold    品讀外刊
  • 孩子就是母親的生命時鐘
    >因為沒有任何人比她更了解自己的兒子他湊近母親耳邊告訴她「他在趕回來了,最多三個小時就到,我保證!」他注意到那裡有一個時鐘他瞬間明白了「現在是十一點,兩點他就能趕回來」急切的手和扭動的頭部都漸漸平靜了下來他知道老母親在等待等待自己歸來的孩子
  • 麥迪娜譜搖籃曲,應採兒熱搜神預言,看到真實的歌詞:你敢信?
    麥迪娜譜搖籃曲,應採兒熱搜神預言,看到真實的歌詞:你敢信?麥迪娜和姜潮最近可以說是不少人口中的熱談,兩個人在《新生日記》裡面的表現讓不少的人感覺甜蜜。在新一期的節目中麥迪娜譜搖籃曲,應採兒熱搜神預言,看到真實的歌詞:這誰敢信呀!
  • 微博傳搖晃哄寶寶睡覺會傷腦部 搖籃曲或成絕唱
    原標題:微博傳搖晃哄寶寶睡覺會傷腦 不少家長很困惑:「搖籃曲」要成絕唱?  「嬰兒不要再搖了!抱著孩子不斷抖動,哭得越兇,抖得越厲害,直到孩子睡去,實際上孩子是被抖暈過去了。」難道流傳於世的「搖籃曲」要成絕唱?而專家的答覆也是同樣令人感到驚訝,過度搖晃嬰兒可能造成腦出血!雖然臨床上搖晃嬰兒造成腦出血發生的概率很低,但南京市兒童醫院每年都會接診1到2例這樣的患兒。對於傳統的搖晃哄小孩法,兒科專家也表示,這個早就不提倡了!    揚子晚報記者 於丹丹  1 新生娃兒為什麼不能搖晃?
  • 品畫,讀詩,過詩意人生!
    品畫,讀詩,過詩意人生! 郭傳璋 黃山雲海 《品畫》 清 袁枚 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
  • 品讀·原創|父愛就像白天的星星,你看不見,卻真實地存在著
    作者:老玉米來源:《品讀》2021年第1期20歲的時候,我經歷了生命中的一次「山窮水盡」——由於輕信了一個所謂的「朋友」鼓動,從他那裡借了500元錢,和他一起倒賣小商品,結果,由於沒有合法手續,商品全被沒收了。
  • 79歲母親遭兒子活埋:世間最悲哀的,是養兒防老,孩子卻成了狼
    ,用一個廢棄的墓坑將母親活活埋了。這個理由真是令人心碎不已,不少網友表示:媽媽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養大,孩子卻嫌棄老去癱瘓的母親又髒又臭,簡直是忘恩負義!嫌疑人的女兒表示,父親應該有精神病,正在做精神鑑定。精神問題再一次成為施害者逃脫刑法的藉口,但是清楚知道自己在殺害自己的母親,且踩點準備許久,用精神問題脫罪怎麼都說不過去。
  • 讀詩丨三千年前寫給母親的詩,現在讀也不會過時
    詩歌以擬人的手法,將中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這幾處「失地」,比作遠離祖國母親的七個孩子。組詩表達了孩子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是對母親的傾訴和愧疚,也是對母親的至愛親情。
  • 讀高三的兒子,每天晚上做一套數學捲紙,母親:孩子知道學習了
    學生自己害怕考不好,老師也擔心每一位學生的成績,家長更是跟著學生緊張,擔心自己的孩子考不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學。其實這些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這位學生每天晚上都會做一套數學捲紙,數學相對來說也是比較難的學科,尤其是高中的數學。在做題的過程中母親也在身邊陪伴他,沒有事情的時候給他洗點水果,做點飯,給學生補充一些營養。
  • 品讀·原創|與防震有關的記憶
    作者:海潮來源:《品讀》2020年第8期偶爾聽聞某地發生地震的消息,都會想起多年前,我那整個的少年時期。那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家隸屬的山東臨沂,傳聞是當年一個地質學家預測的重大「震區」之一。所以從我記事起,家裡就開始防震。那時候防震只有一個辦法,在自家院裡搭建防震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