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各種語言的學習難度,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是中文難度最大,最讓老外頭疼,但隨著中國影響力的越來越大,很多老外都開始學習中文,通過深入地了解,他們對中文,對中國文化都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在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就有這樣一群愛上中文的老外。
來自孟加拉的魯孟謙和來自塔吉克斯坦的貝克正在排練學校新年活動的相聲節目,從一字不識到現在能上臺講相聲,他們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學習中文對他們來說不是強人所難的難題,而是樂在其中的遊戲。
就在不久前結束的第三屆「外教社杯」長三角區域高校學生跨文化能力大賽江蘇省賽中,魯孟謙和其他兩位中國同學團隊獲得了江蘇賽高職組特等獎。雖然中外有別,但三位學生交流起來毫無困難,不論是中文還是英文,大家都能自如掌握,最後呈現的出作品也是由各種語言組成,團隊成員除了收穫比賽榮譽,還碰撞出了不同文化交流之間的火花。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王昊:我們這次的作品,它的內涵主要就是中西方之間的差異,體現跨文化之間的差異。往小了說是我們學生之間的一個合作,其實也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一個縮影。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王楚怡:挺感興趣的,就是兩個文化不同的人,平常也不怎麼能遇到,然後乍一下碰到就會感到十分新奇,然後可以了解他們國家和我們有什麼差異,兩國的文化碰撞會比較激烈,很新奇。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孟加拉留學生 魯孟謙(中文名):我也比較喜歡中國的這些文化,學校裡面有一些活動,我就參加,比如說相聲,漢服走秀,還有書法,這些漢字,我也學過一點點,比較感興趣,中國的文化也比較豐富,有很多可以去學。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有300多名來自一帶一路沿線19個國家的留學生,為了加深了解,促進融合,每一年,學校都會舉行文化交流節。隨著中外學生之間了解的不斷加深,很多留學生的中文越來越流利,對中國文化也是越來越喜愛。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剛果留學生 馬俊(中文名):我可以永遠笑著扮演你的配角,在你的背後自己煎熬,如果你不想要,想退出要趁早。
修煉愛情的辛酸,學會放好以前的渴望,我們那些信仰,要忘記多難。
誰還記得是誰先說,永遠的愛我,以前的一句話是我們,以後的傷口,過了太久沒人記得。
有一個親愛的姑娘,她的過去,總是讓人欣賞。
來自剛果的馬俊剛開始學習中文時非常吃力,後來老師推薦他通過中文歌曲進行學習,一下子打通了任督二脈,不但中文水平突飛猛進,唱起中文歌曲更是讓一眾中國同學汗顏。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剛果留學生 馬俊(中文名):我喜歡用歌曲學中文,然後越來越聽,我開始喜歡,特別是林俊傑的歌。常州的一些地方,中國的一些城市也去過,去那邊玩,去那邊看看,學校也很喜歡的,老師教得非常好,非常厲害,也可以幫我學好。現在可以跟中國人交流,可以幫別人翻譯一下,如果他不能說中文,可以幫他翻譯,我覺得非常好的。
「堅定文化自信,增進國際理解」,中國學生不斷拓寬國際視野,國外留學生也在積極融入中國環境,對於他們來說,學好中文,熟悉中國文化,不僅僅是個人經歷的豐富,更是今後發展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孟加拉留學生 魯孟謙(中文名):我自己也會說幾種不同國家的語言,學中文就是最難的,中國有很多出口的東西,生產在中國,made in china,如果我幫外國人來中國,幫他們介紹產品,廠家什麼的,我希望以後可以的話,留在中國發展。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海外教育學院教師 柳暉:中國學生要具有國際視野,我們的外國學生也要具有中國情懷是不是,所以兩邊都要結合一下。通過我們中國學生和外國學生一起合作的話,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我們的跨文化的知識,能夠拓展他們這方面的能力,也是讓留學生融入到我們常信這個集體裡的一個很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