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廠商都在做額溫槍 市場呼喚醫用級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未生產過額溫槍,從出樣到過檢僅用10天。」這真實地發生在一家電子產業的服務平臺型企業身上,也是更多醫療行業外圍生產商在疫情間的寫照。為了彌補市場上額溫槍的巨大缺口,和醫療並無關係的玩家開始直接參與到這場競技中。

額溫槍火了而市場加劇混亂

額溫槍作為疫情防控與企業復工的標配,一時間成為了萬眾矚目的對象。早在2月2日的工信部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王偉指出,測溫儀企業的復工率已達到50%左右。

這意味著,真正被認定為具有測溫儀生產資質的企業已經可以滿足部分市場需求,這一數據在3月初達將達到85%以上。

與此同時,一些電子設備企業並沒有因此停止「轉型入局」的腳步。公開資料顯示,某市的電子製造公司在2月下旬僅用一天就辦理了《營業執照》的 "II 類醫療器械生產、銷售 " 增項業務,並放棄原有生產計劃100%投入到測溫儀的生產中。

相比之下,醫療企業則需要經過數年的臨床、研發積累,通過層層審批、在嚴苛的監管制度下才得以獲取醫療器械相關許可證,且單項產品上市前需經過萬次到十數萬次的臨床測試。

更有報導顯示,就連玩具製造公司也在2月下旬利用現有產能轉產生產額溫槍。事實上,這類突擊轉型製造的案例不勝枚舉。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新增額溫槍註冊企業數量達到33家,創近10年來新高,且轉型生產企業、未註冊廠家的數量並未計算在內。

醫療級別的核心部件、臨床算法,以及海量的臨床數據,才得以保證額溫槍在複雜環境下的精準度。

行業一片熱鬧下,質量隱患令人擔憂。

真正的醫用級一槍難求

受「外行企業、內行轉型」的影響,專注於生產醫用級額溫槍的醫療品牌遭遇了「阻礙」。

以國內著名的醫療器械企業——魚躍醫療為例,其在投資者關係互動平臺上表示:「額溫槍產品應江蘇防疫領導組要求,需要定額大量供給政府部門統籌分配,公司體溫產品目前供不應求。」

眾多與醫療行業幾乎毫無關係的各色企業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從無到有、又批量生產額溫槍的,令人費解。

此外,突然轉型的生產企業疲於追逐產量,很難再對額溫槍的穩定性與準確性進行反覆校驗,就要匆忙上市。

這與醫療器械企業呈現了戲劇性的反差。

魚躍額溫槍在疫情前已經有了數年的臨床積累,並通過了CFDA認證、歐盟CE認證。其中CE認證的含金量之高,被視為製造商打開歐洲市場的護照,這更超越了國內醫用級的含義。

那麼,為何魚躍醫療已經將產能開到100%,還是一支難求?

這其中,除了魚躍在疫情期間主供湖北和重點醫院的戰略、產線被政府徵用等客觀因素外,原料不足也是其中的關鍵難題。

比如額溫槍的核心部件之一——紅外傳感器的材料供應,因行業外製造企業蜂擁而至、高價訂購原材料,由此提升了醫療企業獲取原材料的難度,最終影響了生產進度。

從技術角度評估,生產一批額溫槍並不難,但具備生產醫用級額溫槍的實力卻很難。這背後是多年的硬體及研發投入、是數以百萬計的臨床數據、是數十年的行業深耕、是30萬級潔淨車間的硬標準,最終匯聚成的醫用級品質才真正有助於戰勝疫情。(來源:和訊新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價格暴漲十倍,依然一件難求,額溫槍背後炒家水有多深
    數據顯示,原價100多元的額溫槍,目前已漲價至550元,甚至千餘元每件。暴利之下,大量企業投身該行業。甚至還有新聞顯示,目前甚至有玩具廠開始組裝額溫槍並在市場上銷售。如果說我們尚能理解服裝公司、汽車廠商、石化企業改做防護服和口罩;但玩具廠改做額溫槍則有些諷刺。額溫槍的製作難道與拼裝玩具類似?
  • 「發燒」的額溫槍:「倒爺」狂炒、廠商加碼生產、上遊傳感器缺貨……
    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額溫槍訂單突然劇增,出現「一槍難求」的局面。那麼,市場上額溫槍到底有多緊缺?根據工信部2月初披露的數據,手持式紅外測溫儀的市場缺口約為55萬把。根據上述數據簡單計算,這個需求缺口是過去兩年產量的總和。
  • e查到底|額溫槍測出33℃體溫 如何管好這支「槍」?
    疫情防控期間,能夠快速測量體溫的額溫槍成為復工復產和社區防控的「標配」。人們上下班、進出小區、乘坐地鐵,都要被它來上「溫柔一槍」。然而,不少人發現,額溫槍測出來的體溫忽高忽低,測量結果與實際體溫偏差較大。新華社圖片。
  • 額溫槍「發熱」要醫治
    額溫槍在前額處採集體溫方便、簡單、快捷,幾秒鐘的測量時間就足夠了,而且相當準確。原本額溫槍只在醫院使用,少部分家庭會購買使用。目前口罩供需緊張的局面還在繼續,利用紅外線輻射測定體溫的無接觸額溫槍,市場需求也一路升溫,變成了「一槍難求」。
  • 額溫槍市場亂象:一天一個價層層是「倒爺」,暗藏騙局驗貨要暗號
    在廠家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市場上的額溫槍從何而來?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額溫槍市場背後,上家很早開始囤貨並發展下線「倒爺」,中間商層層轉手加價套取利潤差,致使下遊真實買家上當受騙。 賽迪顧問的報告顯示,按照額溫槍現在的產能推算,3月中下旬可滿足市場需求。
  • 新冠疫情促進額溫槍技術與品質升級
    額溫槍基本方案原型是8位MCU+18位以上ADC,關鍵是ADC的精度,加上溫度補償算法及各自的經驗算法積累,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方案,被很多有資質的老醫療企業採用,如松翰、宏康、芯海等方案。自從額溫槍市場爆發後,大量MCU方案商以及錦銳、華大、GD等32位MCU廠商殺入,一部分方案商為了滿足市場低成本需求,進行簡單的方案設計,造成性能無法滿足客戶需求,而被客戶無情地退貨。第二,方案可靠性要求提高。
  • 12bits ADC的MCU的額溫槍方案設計
    圍繞額溫槍的方案,在疫情前基本只存在一種主流方案,其一般採用有效位都在16bits 及以上Sigma-delta ADC的模擬前端進行測量。 然而疫情期間,由於需求爆棚,而早期高精度Sigma-delta ADC模擬前端方案又存在一定的缺口,使得原本不關注這個領域的通用MCU廠商及方案商也介入這個領域,推出了不採用Sigma-delta ADC模擬前端的另一種方案,典型的就是通過帶12bits ADC的通用32位MCU搭配運放的方案。那麼這兩種方案的優劣勢如何呢?筆者嘗試做幾方面分析。
  • 智能紅外線額溫槍製作方案
    為了保障員工集體辦公安全,很多企業緊急採購口罩、消毒水、額溫槍等防護產品。額溫槍在前額處採集體溫數據,方便、簡單、快捷,而且相當準確。原本,額溫槍主要在醫院使用,很少家庭會購買。然而,在疫情防控期間,額溫槍市場需求一路升溫,「一槍難求」。
  • 額溫槍測量的準不準呢?為什麼必須用額溫槍測量呢?
    不僅個個都是「蒙面大俠」,保安大哥還配了把掌握進出大權的「槍」。為了戰勝冠狀病毒病,我們中國武俠人拼了!隨著疫情的變化,很多企業陸續復工。從一罩難求變成了一槍難求。額溫槍這種平時不太熟悉的體溫計,如今成了我們進入小區、工作場所的第一道關卡。
  • 記者臥底額溫槍倒賣群一個月:三無產品號稱能洗白,價格像坐過山車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近期,隨著市場「退燒」,聲稱囤貨數萬件的「倒爺」開始連續降價,甚至虧本甩賣,標價三四百元一支的額溫槍已經降到百元左右。▲在額溫槍交易群中,有「倒爺」發布額溫槍零部件,表示每天都可以組裝發貨。
  • 額溫槍中那些技術原理
    關注、星標公眾號,不錯過精彩內容 直接來源:小熊派開源社區 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大家都知道口罩脫銷了,消毒酒精脫銷了,其實醫用的額溫槍也脫銷了,一槍難求,因為其快速測溫
  • 額溫槍體溫儀晶片PCBA開發原理
    額溫槍是一種測量人體體表溫度並記錄的儀器,市面上的額溫槍精度在±0.2~0.3之間。而最近由於疫情的爆發,出現的徵兆大多數是額溫升高,咳嗽等。那麼我們就需要測溫產品,像廣泛用於測溫的產品有額溫槍、體溫計。而額溫槍最為適宜。
  • 醫用額溫槍測溫儀生產廠家
    萌鍵科技的友倍康紅外線體溫槍在外觀設計上非常簡潔大方,裝上電池後機身僅有一個實體按鍵,獨特的3D探頭技術,不僅能測耳溫,也能秒變額溫計。只需對準額頭,安全又快捷,當然也能夠識別耳道的彎曲及入耳的方向,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智能自動校準。
  • 案例 ▏買的額溫槍,收到的卻是油溫槍!
    案例 ▏買的額溫槍,收到的卻是油溫槍!澎湃號·政務 花費43000元購買的100把額溫槍
  • 額溫槍內在是如何運作的?買了它,過完疫情怎麼用?
    額溫槍這款產品大家都知道,在疫情期間大放異彩,是最炙手可熱的防疫物資。像貝斯曼一樣,許多正規廠商研發生產的額溫槍給疫情期間大家的安全貢獻了很大的力量。很多人只知道額溫槍而不知道它是怎麼工作的,今天我就來講解一下額溫槍的運作機制。
  • 長沙小夥網購「額溫槍」,到手竟變「耳溫槍」?賣家理由絕了
    譚先生在長沙開了一家餐飲公司,為了復工,他近日託朋友王女士,花了近2萬塊錢訂購了45臺測體溫的額溫槍,沒想到,當他收到貨時,卻傻眼了。譚先生託朋友王女士以430元一個的單價購買了45個額溫槍,沒想到收貨打開快遞,卻發現變成了耳溫槍,這讓他覺得很惱火。
  • ...全球排名第三;為什麼額溫槍需要高精度的Sigma-Delta ADC;MEMS...
    (校對/圖圖)5.為什麼額溫槍需要高精度的Sigma-Delta ADC?因為疫情影響,採用紅外測溫技術的額外槍是緊俏物資,也是受廣大電子工程師們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圍繞額溫槍的方案,在疫情前基本只存在一種主流方案,其一般採用有效位都在16bits 及以上Sigma-delta ADC的模擬前端進行測量。
  • 額溫槍測體溫究竟準不準?這個很多人都好奇的問題 專家來揭開謎底了
    評測對象:額溫槍實驗專家:崔超 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溫溼度實驗室主任、高級工程師崔工準備了7隻測溫儀,1隻工業測溫儀、3隻外觀不同的額溫槍、還有耳溫計、玻璃體溫計、醫用電子體溫計各1隻。工業測溫儀、額溫槍、耳溫計、玻璃體溫計……這些測溫計有什麼不同?這幾款測得究竟準麼?出於小小的好奇,記者現場用兩款測溫計測了測體溫,首先是工業測溫儀,它的測溫範圍-30℃——400℃。你可能會想,400℃的高溫都可以,測人體溫度還不是九牛一毛?
  • 額溫槍測體溫準嗎如何使用 記者直擊「溫度計實驗室」
    疫情期間,我們出入小區、超市、車站、公園、市場、單位等公共場所時,總會有工作人員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成了我們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日前,溫州網絡問政平臺的後臺,有不少市民留言,表示在日常測溫中,額溫槍有時會測出「離譜」的數值,需要多次反覆測量。那麼,額溫槍測得究竟準不準?
  • 頻繁使用額溫槍對身體有無危害?
    頻繁使用額溫槍對身體有無危害?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額溫槍成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必備的「武器」。出入小區、超市、單位,總有人拿著額溫槍幫你測體溫,但頻繁被額溫槍測體溫時,不少市民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會不會對身體有害?會不會間接造成病毒傳播?對此,記者採訪了江門市職業病防治所副所長譚劍明、江門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陳茂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