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臥底額溫槍倒賣群一個月:三無產品號稱能洗白,價格像坐過山車

2020-12-06 手機鳳凰網

疫情期間,除了口罩外,可以快速測溫的額溫槍也成為搶手貨。今年3月中旬以前,額溫槍市場價一度飆至400餘元每支。

新京報記者臥底多個額溫槍交易群發現,在此期間有些不法商販通過生產、銷售三無額溫槍牟利,甚至有人通過網絡交易「空手套白狼」,一次詐騙數百萬元。

由於無法獲得國內審批資質,有「倒爺」通過中介購買認證書,或辦理其他無效的市場認證進入市場。一名認證中介聲稱,近期額溫槍市場火熱,花費兩萬元,最快3天就能拿證,「產品質量無所謂。」

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秘書長陳紅彥告訴新京報記者,額溫槍是醫療器械,審批嚴格。疫情期間,一些地方適當放寬了審批門檻,「這段時間三無額溫槍的數量接近市場份額的一半,有關部門必須加強管理。」

這些三無產品大多以網絡售賣的方式流入市場。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近期,隨著市場「退燒」,聲稱囤貨數萬件的「倒爺」開始連續降價,甚至虧本甩賣,標價三四百元一支的額溫槍已經降到百元左右。

▲在額溫槍交易群中,有「倒爺」發布額溫槍零部件,表示每天都可以組裝發貨。受訪者供圖

從320元到110元/支,「倒爺」虧本甩貨

今年3月底,作為公司辦公室行政人員的張華開始為買額溫槍發愁。

2月下旬,張華去了很多藥店和超市都買不到貨,網上的商販也不零售,至少萬件起批。後來,張華找到一家電商,以1800元的價格購買了五支額溫槍。「包裝盒裡面沒有說明書和合格證,有時候體溫測的也不準。」

張華的遭遇並非個案,新京報記者多方了解後發現,額溫槍斷貨一度延續到3月中旬。

3月13日至15日,新京報記者聯繫了北京、河南、廣東、湖南等地的藥店和超市,都買不到額溫槍。有商家表示,此前買額溫槍的不多,隨著復工潮的到來,店內庫存很快清空,廠家也很難正常供貨。

深圳市高工電子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徐經理介紹,疫情之前,一把額溫槍售價幾十至百餘元不等,後來價格漲到200元至400元。這個情況一直到三月下旬才開始好轉,很多企業陸續投產額溫槍,市場供應從斷貨到貨源充足,甚至開始過度飽和。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30日,全國共有4706家企業從事額溫槍的相關業務。今年2月1日-3月30日,全國共新增984家經營額溫槍業務的企業,比去年同步增長了1993.62%。

一位業內人士稱,疫情初期,額溫槍供不應求,甚至出現了很多「倒爺」囤貨炒貨,一些偽劣產品也湧入市場。但隨著市場供應的飽和,現在的額溫槍價格相比3月初已經有所回落,不少囤貨的「倒爺」也開始為甩貨發愁。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百度貼吧、QQ群、微信群中,有很多商販做著額溫槍的買賣。「額溫槍」相關QQ群中,幾個靠前的群組都顯示500人滿員,還有一些群需繳納1元、6元等不同金額的費用才能加入。

新京報記者在一些交易群內臥底近一個月,見證了「倒爺」從炒貨到甩賣的過程。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3月下旬,交易群的「倒爺」開始發布降價消息,有人每隔5分鐘重複發一次,價格每天都在下調。

在「額溫槍廠家交流群」的微信群內,一名深圳的賣家稱,自己手上有1400把額溫槍,已經多天賣不出去。價格從最開始的320元降至3月14日的每把235元,「若全部買走每把還可以再便宜5元。」

這名商戶說,自己在疫情初期看到額溫槍緊缺,便從其他「倒爺」手裡囤貨,等待漲價,沒想到現在只能降價賠錢出手。「我當時是每把265元拿的貨,現在還賣不掉的話會賠更多。」

在一個500人的「額溫槍資源交流群」中,一位名為「友安」的商戶,一度標價320餘元一支,5000支起批。並在發布的信息中寫明,量少勿擾,價格不變。截至4月4日,「友安」將價格調整到了110元每支,無數量限制,買幾支都能包郵。

當記者以買家的身份與這名商戶聯繫時,對方表示價格還可以降,「現在已經低於進貨價了。」儘管如此,群內仍然無人問津。

▲今年3月中旬,額溫槍交易群中開始有「倒爺」降價,並表示存量不多。截圖

「倒爺」偷拍廠家視頻詐騙買家,輔警站崗震懾

新京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除了「倒爺」,還有很多網絡商販打著賣貨的旗號,做著「空手套白狼」的詐騙生意。

在額溫槍網絡交流群內,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一些「倒爺」不停發廣告。「籤合同拍暗語視頻」,「現貨額溫槍帶CE認證手續齊全先見面先得」,「直接拉群或者一對一開在線實時視頻」。

拍攝暗語視頻是這些賣家的慣用手段。就是賣家在額溫槍倉庫拍攝視頻,將買家發來的文字讀出來,以此驗證貨源。

按群內「行規」,拍暗語視頻前,買家要先支付30%的定金。此外,還有賣家稱可幫忙聯繫正規廠家訂貨,但需要支付70%的定金。「你自己去工廠買,需要衛健委、政府的紅頭文件,我出面後什麼文件都不用。」

3月15日,新京報記者以買家身份聯繫到群裡一名「倒爺」。起初,對方表示見面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每支額溫槍290元,1萬支起批。當記者表示自己就在當地,對方則推託稱自己在外地,改成拍暗語視頻驗證貨源。

最終,對方發來兩段視頻,聲稱在廣州某醫療器械公司倉庫實時拍攝。而記者幾天後用另外一個身份聯繫這位倒爺時,對方也發來這段視頻,畫面一模一樣,但換了背景配音。

3月15日,新京報記者來到這家醫療器械公司,公司門外一名輔警告訴記者,之前有很多人跑到這家公司拍視頻,然後以公司的名義賣額溫槍。接到消息後,他就每天前來站崗,這些人就不再來了。

附近的一家超市老闆告訴記者,這些視頻都是2月中旬拍的,當時公司安保不嚴,每天都有七八十人去拍,大約持續了一周,後來派出所的民警到場值班,就沒人再去拍了。「大部分都是騙子,拍視頻是為了誘惑買家。」

對此,該公司一名工作人員介紹,公司沒有授權任何人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售賣額溫槍,也不會加價售賣。要求付定金、拍公司內部視頻的,都是騙子行騙的手段。「買家付過定金後,騙子會把買家拉黑,斷掉聯繫。」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這種行騙手段也讓不少買家陷入騙局,在一起公安機關查處的案例中,有人一次被騙600多萬元。

據廣州市公安局4月2日通報,3月11日,廣州市越秀區警方接到葛某報警,稱被一個名為吳某的人以賣額溫槍為名詐騙人民幣612萬元。經查發現,吳某並沒有從事過醫療器械方面的工作,手上也沒有額溫槍可供出售。

除了「空手套白狼」的騙局,額溫槍市場上也充斥著不少三無產品。

一名熟悉行情的額溫槍代理商劉勝告訴新京報記者,如今市面上雜牌子、沒牌子的額溫槍很多,如果賣家的資質模糊,極有可能是假貨。「也有賣家發的貨裡,一半是真貨一半是假貨,這段時間都見怪不怪了。」

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長安分局在今年3月3日曾查獲一批違規生產的額溫槍。據該局通報稱,產地是一家面積不足一百平米的電子廠,裡面堆著電池、線板、塑膠殼等物件,數名工人現場組裝額溫槍。

執法人員在現場發現,有30臺已經組裝好的成品,但這些額溫槍製作粗糙,包裝上沒有中文商品名稱、生產廠家和廠址等信息,經營者無法提供生產許可證,經營者對這批額溫槍標價320元/臺。

▲3月15日,廣州一家醫療企業門口有輔警值守,曾經到此拍攝視頻的「倒爺」不見蹤影。新京報記者 劉名洋 攝

三無產品買證「洗白」,中介宣稱兩萬元3天拿證

對此,代理商劉勝告訴記者,這類三無額溫槍質量堪憂,測溫誤差大。為了打消買家疑慮,商販會花錢購買市場認證書,然後通過網絡銷售。

新京報記者從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紅外額溫計(槍)目前按二類醫療器械進行管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企業若要生產額溫槍,需在藥品監督管理局辦理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和醫療器械註冊證。此外,企業還需要到市場監督管理局變更經營範圍,按照國家標準完成產品質量檢驗。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介紹稱,生產額溫槍的企業,如果沒有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許可證明,即屬於違法行為。如果要銷售,企業還得辦理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

根據我國額溫槍質量標準的規定,這種體溫計測溫範圍35攝氏度至42攝氏度區間內,最大允許誤差為±0.2攝氏度,同一個人重複檢測的體溫變化不應超過±0.3攝氏度。

煙臺市計量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自此次疫情以來他們按照上級部門要求免費提供額溫槍檢驗和校準。「而三無額溫槍是不能校準的,並且每次測量體溫浮動變化很大,我們已經檢測出許多市民購買的三無額溫槍。」

然而,新京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有些廠商和商販會花錢購買質檢報告,甚至有人避開國家標準,找一些認證公司花錢購買「CE認證」,價格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

在一些額溫槍交易群中,遍布提供額溫槍檢驗認證的商家,他們表示8000元至15000元內即可幫助企業完成國家標準的檢驗。針對質量不達標的產品,一家提供產品檢驗的中介表示,他們可以修改或通過替換產品的方式拿到檢驗報告,其他不合格產品使用該檢驗報告可正常通過電商平臺等銷售。「這種檢驗只需要20多天。」

▲認證中介機構提供的國標認證報告樣板,表示花錢即可辦理,不用考慮產品實際質量。受訪者供圖

「沒有認證就不會有人買你的產品,國內質檢太嚴了。」一名辦理額溫槍認證的中介介紹,國內的質量檢測嚴格,建議辦理CE認證,「最快3個工作日拿證,最慢3周,產品質量無所謂。」

據了解,CE標誌是安全合格標誌而非質量合格標誌,劉勝告訴記者,額溫槍在我國是國家二類醫療器械,CE認證沒有效力,也不是正規廠商的選擇,但對不法商販來說,是個能獲取消費者信任的對策。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市場上幫助三無產品做CE認證的公司不在少數。

3月15日,上海信智認證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額溫槍現在可以直接發證」。當記者詢問如果產品檢測不合格如何處理時,該負責人表示,他們可以幫助客戶編造報告,進行CE認證並順利拿到證書。「價格還在漲,估計再晚兩天辦理就要15萬元了。」

深圳市搏遠勝檢測有限公司的皮先生也表示,若產品不合格,可以拿正規企業生產的額溫槍送檢,拿到認證後給自己的產品使用。皮先生說,CE認證需要14個工作日,證書2萬元一個。「拿到認證可以在國內銷售,也可以出口到其他國家。口罩也可以做在一張證書上的,不管是什麼品牌。」

▲認證中介機構提供的CE認證樣板,而在國內市場並無太大用處。受訪者供圖

「三無產品佔一半市場,降低門檻後更要加強監管」

對於額溫槍的認證亂象,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秘書長陳紅彥分析稱,疫情出現以來,額溫槍緊缺,據她觀察,這段時間三無額溫槍的數量接近整個市場份額的一半。

陳紅彥也見過有商戶拿著全英文標註的和只有CE認證的額溫槍,但沒有其他國內認證資質,她沒有購買。「僅憑CE認證並不能在國內銷售,還要有進出口、國內生產銷售等證件。」

陳紅彥說,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人手裡沒有額溫槍貨源,便聯繫購買額溫槍的配件,然後找一個廠家合夥申請認證。「疫情期間,很多小地方非常希望企業復工生產,就放寬準入門檻。」陳紅彥曾遇到一家藥企通過拼湊配件生產額溫槍的情況,「問他們是否有證書時,對方表示江西的證書很快就能下來,之後還有湖南、廣東等地的證書。一個廠家組裝出來的額溫槍可以同時擁有多地證書,哪裡的證書下來就往哪裡賣。」

對此,陳紅彥認為,監管機構放寬門檻的初衷是為了緩解市場供需,但同時,還要跟蹤檢查額溫槍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加強對企業的監管。

面對魚龍混雜的額溫槍市場,煙臺市計量所一名工作人員提醒,目前許多地方可以對額溫槍進行校準、檢測的單位都已免費為市民提供服務,市民購買額溫槍時應選擇有資質的商家,也可以及時將額溫槍送到檢測單位,若產品不合格,應及時舉報。

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表示,對於額溫槍亂象,市場監管部門首先應嚴厲查處假冒醫用額溫槍、以及故意囤積、哄抬物價的行為;針對這類投訴舉報,要發現一例查處一例。

此外,政府部門應協調建立高效的額溫槍供應鏈,恢復正常供應,才是解決亂象的根本。

(文中張華、劉勝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發燒」的額溫槍:「倒爺」狂炒、廠商加碼生產、上遊傳感器缺貨……
    李敏的工廠有幾十名員工,計劃配備兩把額溫槍,但在籌備復工過程中她發現,額溫槍比口罩還難買。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額溫槍是企業必備產品,不少企業為求通過復工審核,不惜以600元甚至700元的高價買一把額溫槍(編者註:疫情前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普通款額溫槍價格約為100元)。李敏眼看著額溫槍價格被炒高,最後拿出家裡小孩兒用的額溫槍枝援工廠。
  • 額溫槍「發熱」要醫治
    復工潮來臨,額溫槍「一槍難求」 隨著全國各地「復工潮」的來臨,疫情防控成為企業工作的重中之重,「測體溫」已經成為一項日常上班的標配。為了保障員工安全集體辦公,很多企業緊急採購口罩、消毒水、額溫槍等防護產品。
  • e查到底|額溫槍測出33℃體溫 如何管好這支「槍」?
    而我國尚無針對額溫槍的國家標準,導致市場上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魚目混珠,甚至一些「三無」產品利用花錢買證「洗白」,矇騙消費者。本期的e查到底就為您揭開額溫槍測不準背後的隱情。額溫槍壞了,還是人「壞」了?據北京晚報報導,3月初,市民盧先生在小區入口處,被物業測出了33℃的體溫。
  • 價格暴漲十倍,依然一件難求,額溫槍背後炒家水有多深
    數據顯示,原價100多元的額溫槍,目前已漲價至550元,甚至千餘元每件。暴利之下,大量企業投身該行業。甚至還有新聞顯示,目前甚至有玩具廠開始組裝額溫槍並在市場上銷售。如果說我們尚能理解服裝公司、汽車廠商、石化企業改做防護服和口罩;但玩具廠改做額溫槍則有些諷刺。額溫槍的製作難道與拼裝玩具類似?
  • 額溫槍測體溫準嗎如何使用 記者直擊「溫度計實驗室」
    疫情期間,我們出入小區、超市、車站、公園、市場、單位等公共場所時,總會有工作人員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成了我們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日前,溫州網絡問政平臺的後臺,有不少市民留言,表示在日常測溫中,額溫槍有時會測出「離譜」的數值,需要多次反覆測量。那麼,額溫槍測得究竟準不準?
  • 額溫槍市場亂象:一天一個價層層是「倒爺」,暗藏騙局驗貨要暗號
    近期各地復工復產,額溫槍的需求劇增。重慶一家醫療器械公司的經銷商告訴南都記者,「現在一天要接幾十個進貨電話,有的是政府部門的採購人員拿著公函來詢問,有的是企業單位,還有的是私人。他們要求進貨的數量從幾千到上萬不等。」 比起口罩,額溫槍曾是更加小眾的產品,多用於機場、高鐵站等公共場所。
  • 額溫槍體溫儀晶片PCBA開發原理
    額溫槍是一種測量人體體表溫度並記錄的儀器,市面上的額溫槍精度在±0.2~0.3之間。而最近由於疫情的爆發,出現的徵兆大多數是額溫升高,咳嗽等。那麼我們就需要測溫產品,像廣泛用於測溫的產品有額溫槍、體溫計。而額溫槍最為適宜。
  • 醫用額溫槍測溫儀生產廠家
    在疫情當下體溫槍成為非接觸式測溫儀,成為疫情防控的重點物資。和家裡日常用的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不同,「體溫槍」根據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來測定體溫,所以也被稱作手持紅外體溫檢測儀。是一種利用現代傳感器測量技術、微電子技術等技術手段對被測對象進行溫度測量的新型儀器。
  • 額溫槍中那些技術原理
    ,無接觸測溫的特點,在醫院、機場、火車站、小區、海關等地方被廣泛使用,額溫槍成了名副其實的防疫物質。 那麼額溫槍的測溫原理是怎麼實現的呢?本文讓大家了解其原理。 1、外觀圖 一個完整的額溫槍產品是由外殼、內部電路板及電池(系統供電)三個部分組成,對於外殼我們就不說了,屬於結構工程師設計範疇,下面重點講述內部電路組成。
  • 額溫計、耳溫槍「秒成」網紅 體溫檢測產品需求暴漲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張敏疫情之下,體溫檢測產品成了緊俏商品,不僅有公共衛生防疫端的需求,也有企業端、家庭端的需求。《證券日報》記者在一個名為全國抗疫物資交流群裡看到,出售耳溫槍、額溫槍的平臺眾多,有國產、進口產品,數量、質量、價格不一。
  • 水銀體溫計預計5年後將禁產 有市民擔心額溫槍測不準
    水銀體溫計預計5年後將禁產 有市民擔心額溫槍測不準  專家建議多次測量取均值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曾凌軻 見習記者周浩)氣溫驟降,感冒機率增加,體溫計的使用也更加頻繁。《通知》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消息一出,瞬間引發網友熱議。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江城多家藥店發現,雖然水銀體溫計仍以經濟實惠的特點受到多數消費者的青睞,但也可看到電子體溫計、額溫槍、耳溫槍等多種產品。水銀體溫計的價格在6至8元之間,而其他類型的體溫計價格則由二十幾元到三百元不等。
  • 智能紅外線額溫槍製作方案
    為了保障員工集體辦公安全,很多企業緊急採購口罩、消毒水、額溫槍等防護產品。額溫槍在前額處採集體溫數據,方便、簡單、快捷,而且相當準確。原本,額溫槍主要在醫院使用,很少家庭會購買。然而,在疫情防控期間,額溫槍市場需求一路升溫,「一槍難求」。
  • 額溫槍測量的準不準呢?為什麼必須用額溫槍測量呢?
    那個和額溫槍是一個道理。其實,幾乎任何物體都會向外散發紅外線。額溫槍就是根據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來測定體溫的。在微博上隨便翻翻,就可以看到各路網友對額溫槍的吐槽。最主要的原因是額溫槍:方便、迅速、無接觸,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其實在非典期間,額溫槍就被廣泛使用了。有網友說:我覺得水銀體溫計最準!好,假設我們換成水銀體溫計。
  • 頻繁使用額溫槍對身體有無危害?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額溫槍成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必備的「武器」。出入小區、超市、單位,總有人拿著額溫槍幫你測體溫,但頻繁被額溫槍測體溫時,不少市民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會不會對身體有害?會不會間接造成病毒傳播?對此,記者採訪了江門市職業病防治所副所長譚劍明、江門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陳茂餘。
  • 額溫槍測量體溫準嗎?購買時該如何挑選?《第一實驗室》給你答案
    為幫助市民答疑解惑,即日起,「第一實驗室」欄目正式回歸,記者將一如往常,直擊實驗室現場,通過實驗評測,告訴大家在購買時應注意避開哪些消費誤區,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商品。這段時間,「體溫」成了很多人最關注的熱詞。疫情期間,我們出入小區、超市、車站、公園、市場、單位等公共場所時,總會有工作人員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成了我們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
  •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_額溫計顯示LO怎麼辦
    打開APP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_額溫計顯示LO怎麼辦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2-27 09:11:36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
  • 中藥在美搶斷貨 口罩額溫槍海外訂單激增
    原標題:中藥在美搶斷貨 口罩額溫槍海外訂單激增   相關
  • 案例 ▏買的額溫槍,收到的卻是油溫槍!
    案例 ▏買的額溫槍,收到的卻是油溫槍!澎湃號·政務 花費43000元購買的100把額溫槍
  • 耳溫、額溫、電子、水銀,哪個體溫計更準確?記者實測發現……
    耳溫槍、額溫槍、電子體溫計、水銀體溫計,哪個更準確呢?今天,《360實驗室》就來為大家測一測,體溫計到底誰更"強"。   隨後,記者來到了醫院,找到了一位因為發燒正在掛水的患者做測試,結果第三位測試員的數據如下:   額溫槍      39.7℃ (最高)
  • 水銀體溫計5年後將禁產,額溫槍測量擔心不準確,專家...
    、額溫槍、耳溫槍等多種產品。水銀體溫計的價格在6元到8元之間,而其他類型的體溫計價格則由二十幾元到三百元不等。 漢口解放大道一家健康人大藥房的售貨員告訴記者,除了家裡有小孩的家長選擇額溫槍或者電子體溫計。還是水銀體溫計賣得最好。該藥店售貨員說因為有老年人嫌水銀體溫計數字小看不清,店裡還有數字更大的賣。雖然也聽說了水銀體溫計要禁產,但售貨員說:「說是這樣說,很多人還是選擇經濟、實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