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章有必要了解點專業常識

2021-01-15 金絡腦創意文化

爬格子的人大多知道文無定法,就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樣,寫作確是極具個性的活動。當年,俞平伯和朱自清共船同遊秦淮河,而後各自寫下題目相同卻各有千秋的兩篇傳世散文名作——《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成為文壇佳話。然而,寫作不僅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學科,文學創作雖無定法,但還是要遵循一些基本法則的,也就是所謂的寫作學常識吧。

我們常常慨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言外之意多有「寫不出來不是我不會寫,而是沒有素材」。其實,這就與寫作的常識相悖了。因為寫作是個系統工程,並不是動筆寫才是寫作,素材積累也是寫作必不可少的環節。文章為時而著,歌詩緣事而發,寫作不僅要採集素材,還要積澱情感,從而完成文章的初步醞釀,達到不吐不快之境界,那麼,文章初稿即可一揮而就了。我們大多曾聽過作家採風的事情,比如某某文學大家到某地方、入某行業體驗生活,這就是積累素材的常見之舉。對於普通人而言,自然不能也無須如此,但是學會觀察還是必要且可行的。觀察什麼,怎麼觀察,還是有些講究,或者說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可依的,否則常常勞而無功,所得有限且與常人無異,達不到見人之未見,更別提見微知著了。

再說說修改,曹雪芹著紅樓「披閱十載,增刪五次」,而我們的文章似乎沒啥可以改的。這首先與文章長度有關,區區數千字與洋洋上百萬自然無法相提並論。但其實與我們對修改的認識也有關係。寫作學中把修改稱為「再創作」,強調要從立意構思、結構布局、言語表達等內容和形式進行全方位的審視,追求的是在初稿基礎上的再提升。而普通人的文章修改往簡單說就是改錯,大多是基於有沒有數據引用錯誤,或者病句錯字,就連修辭的使用都極少考量。而就是這一點,也還是需要有一定專業知識支撐的,用得最多的就是所謂的語法。現代漢語有語法,古代漢語也有語法。遣詞造句正確大多是改錯的第一步,什麼成分殘缺、語序混亂自然不能有,僅僅「用詞不當」也分很多種,比如詞語存在歧義、詞義不合句意、感情色彩不當、語體色彩不當、搭配不當等等。短句子還好些,關注詞語就差不多了,有些長句子還得推敲分句之間的邏輯層次,這就涉及一些邏輯學的常識。還有修辭的運用,都知道對表情達意有強化作用,其中難處也不小,修辭也是一門學科啊!

最後談談文體,關於文體也有很多常識,雖說新文學不拘形式,不同文體的融合在文學史上也不乏佳作,比如散文詩,詩歌體小說等等,但是文體的基本範式還是必須遵循的。就比如我們最常寫的個人年度工作總結,一般都是從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落筆,就像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環境一樣,這樣寫出來的個人總結才能比較全面地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啊,有功勞有苦勞,有思想有行動,條分縷析,一目了然。當然,也得有人願意看,只是這個由不得自己,但就怕有人想看卻不堪卒讀,豈不痛哉?可能有人會說,我就記記日記,寫寫隨筆,毋須講究文體。那當然沒有問題,只是當下小學課本中就有寫詩、寫說明文、寫讀後感、寫書信、寫倡議書等等多種形式,不了解點文體常識,行嗎?

當然,關於寫作過程的常識,比如立意構思、謀篇布局等大關節,或者開頭結尾過渡、人物塑造、情節設置、細節刻畫、景物描寫、環境渲染、情感抒發等小關鍵,也是有基本常識的,但是更側重靈活運用,而且大家一般都比較重視,就不一一贅述了。

相關焦點

  • 畢業寫論文的你,不能不知道的常識!
    畢業寫論文的你,不能不知道的常識!對於許多初始論文的作者來說,在寫論文的時候,特別是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往往不太注意需要付出的代價,而且寫的論文不多,加上初始論文。因此,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寫論文的內容上。
  • 醫生寫科普文章可參評高級職稱,靠譜!| 新京報快評
    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會議提出,在全省率先把撰寫科普文章納入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條件。從單純重視論文,到論文科普並重,山西衛計委的職稱評審導向值得期待。▲會議通稿原文。圖片來自山西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官網截圖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好比鳥之雙翼、車之雙輪,不可或缺、不可偏廢。這是對科普作用的精準概括。
  • 中科大光學工程博士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才能畢業,有這個必要嗎?
    而且,不少專業博士生撰寫畢業論文需要查閱、引用大量的英文文獻,用全英文寫博士畢業論文更方便一些。中科大對光學工程學科博士生,除了按以前規定要求發表學術論文和博士畢業論文之外,額外立了一個新規定,明確要求博士生必須發表一篇中文文章或中文論文才能畢業。
  • 別看人工智慧作詩寫文章是把好手,新測試顯示缺乏常識仍是人工...
    自然語言處理(NLP)最近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人工智慧對它所讀內容的理解有多少呢在最近的一篇論文中,助理教授Xiang Ren和博士生Yuchen Lin發現,儘管人工智慧取得了進步,但它仍然不具有生成合理句子所需的常識。 「目前的機器文本生成模型可以寫出讓很多人自嘆不如的文章,但它們基本上是在模仿訓練階段看到的東西。」
  • 關於蜂蜜科普類文章,秦嶺一白本期寫點不在線的吧!
    首先說句心裡話,蜂蜜內容真是感覺寫無可寫了。科普文章30多篇,看完也難以鑑別。行業現狀20多篇,看完也無能為力。山裡故事20多篇,看完也感受甚微。...普通消費者了解基本常識已然足夠,同樣的精力用來揣摩研究,反倒不如用來篩選良品。畢竟,天然食材只是一種生活需求,而不是安身立命的技能或者興趣濃厚的愛好。即便是行業內專家老手,也無法保證百分百的鑑別正確。雖然自然食材形態不一,但是多掌握些基礎常識很重要。一眼看穿還沒有自己懂得多的賣家,他們激昂慷慨的發誓賭咒,在你眼裡也會如說相聲般可笑。
  • 如何寫好科普類的文章?
    一、什麼是科普文章科普文章是面向大眾的,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專業現象和問題,把已有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通過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而使之為讀者所能理解的文章。許多人認為一般人寫不出科普,實際上,許許多多的人不僅能寫,而且能寫出非常好的科普文章。科普文章是人們了解科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其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二、科普文章怎麼寫首先,定好主題很重要,你選的主題是你感興趣的,這也決定了這篇文章的受眾面。想要原創,選擇那些沒人寫過的。
  • 關於升本英語,考取財經大學英語專業的學長有話說!
    個人覺得文學常識的四十分是最不能失分的,這些都是只要你用心去記,就可以記住的,也是最能把握住的分數。我備考期間投入最多的也就是文學常識。如果覺得一直記會沒有動力的話,可以找幾個一起備考的同學互相抽背,這樣應該也會提高記憶的樂趣,也會記得更牢固。
  • 母嬰類公眾號文章怎麼寫及排版要點
    母嬰類文章一直都是非常受歡迎的類型,主要受眾就是女性群體,隨著思想觀念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育兒方面的知識,怎麼科學育兒就成了大勢所趨,那麼母嬰類公眾號文章該怎麼寫,又有哪些排版要點呢?下面就一起看下吧。
  • 護理專業有必要考研嗎?先了解考研的這些優勢再做決定!
    護理專業一直被認為是「鐵飯碗」專業,畢業了很容易就能找到對口工作,而且工資不是很低待遇也不錯。所以每年不管是專科生還是本科生選擇報考護理專業的同學都有很多,但是人數很多的護理專業選擇考研究生的同學卻並不是很多!
  • 2016年雅思閱讀文章備考常識
    雅思閱讀文章備考常識主要給大家分享了簡介、文章來源、文章類型、文章結構四個方面,希望大家對雅思閱讀文章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培訓類閱讀考試形式:IELTS 考試閱讀(培訓類)部分共有三部分,文章難度由淺至深,考生需要回答40道題目。第一部分有14道題目,通常包含2到3篇短文或者若干段文字(如廣告 等)。第二和第三部分分別有13道題目。第二部分通常有2篇文章,第三部分則為一段較長的文章。文章內容和題目均出現於問卷中。
  • 寫文章,也要有美的節奏感
    同理,在我們每個人在寫作中,同樣也是有美感的節奏感的。聞一多曾經在寫作上,提出「三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音樂美就是指著節奏,寫文章的節奏感。繪畫美是指的文章中的描寫,要有畫面感。建築美是指的之前我們所講到的結構,搭建要有條有序。在塑造節奏美時,利用寫作的基礎來進行調整,整合,達到一種美感,一種節奏,讓文章有他的獨特性。前幾天,有糖專門學習尋找自己喜歡的作家的寫作風格,尋找他的寫作節奏。就像聆聽彈鋼琴的人尋找旋律的感覺。
  • 共情寫作法,教你寫深入人心的文章
    主題的重要性一篇文章只寫一個信息,賣得好的書一定能用一句話來總結。在書中作者指出,一篇文章,主題很重要。主題是整個文章的靈魂,只有有明確的主題,才能更吸引人。試想一下如果你想買一個蛋糕,你會去什麼都賣的雜貨店還是會去蛋糕店呢?很顯然大家都喜歡去蛋糕店,因為蛋糕店只做一種東西,更專業。
  • 不會寫?寫不好?《寫作之書》告訴你寫出好文章的法則
    她在30多年的寫作教學中,發現許多人甚至包括一些作家,寫出來的文章經常出錯。於是,她總結了常見的錯誤,寫出了這本書,為寫作者提供指導原則。掌握這些原則,你也可以寫出言簡意賅的好文章。一、遵循規則,寫出通順、流暢的好文章。首先,將長難詞彙改成簡短的詞彙。
  • 3分2區蛋白質組學文章怎麼寫?
    那麼,蛋白質組學類文章該如何撰寫呢?好發麼?在這裡,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篇今年9月份發表在BMC Plant Biology上的蛋白質組學文章。最後結合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結論進行討論,並展望;一篇3.930分的二區文章就完成了。總的來說,這篇文章思路清晰,設計簡單,沒有什麼複雜的實驗,值得初學者借鑑。另外,蛋白質組學分析有一些基本的知識點,大家可以在我們組學大講堂問答社區(www.omicsclass.com.cn)進行問題搜索。
  • 方舟子:本科生和碩士生沒有必要寫畢業論文
    方舟子:本科生和碩士生沒有必要寫畢業論文本碩不讀博無法從事科研工作,寫畢業論文已失去意義  最近我到南方一所大學做關於學術腐敗和學術規範的報告,在互動時間一個學生問我
  • 寫文章要細心觀察
    從此也可以看出,要想寫好文章,非重視觀察不可。著名作家沙汀同志在談到創作時曾多次精闢地說:「故事好編,零件難找。」在這裡他所說的「零件」,就是細節。細節的積累,必須依靠作家自己的直接生活經驗或體驗,毫無疑問觀察是很重要的。這樣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在一些學生中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比如有些同學一寫好人好事,不是寫雨天送傘,就是寫攙扶老奶奶過馬路。
  • 爛片避雷針+專業影評寫作指南=《如何寫影評》
    對球迷來說,合作最默契的球隊+個人技巧最強的球員+最公正的裁判+專業的評論員=妙趣橫生。對球迷來說,合作最默契的球隊+個人技巧最強的球員+最公正的裁判-專業的評論員=索然無味。同一場球賽,相對於沒有分析評論能力的球迷來說,熟練掌握規則且有能力進行智性分析的球迷能夠享受到更多微妙的愉悅。
  • 巧用社會心理學知識寫優質文章
    好的,那我們現在來看,這和寫文章有什麼關係呢?見下圖。所以,這《社會心理學》也是在教我們怎樣寫好文章的呀!1,選題:找出自己感受最深且具普遍性的心得感悟。2,構思:設計並選擇最容易影響別人的呈現方式。3,修飾:規劃以獲得最高的贊同度和最多的支持者。4,完成:寫出來並實現自己的寫作目的。
  • 如何寫好一篇Expository Essay?
    了解 Expository Essay 的基本常識Argumentative Essay 經常被布置為Capstone Project (學期論文)。所以,很多專業通常給學生一個學期的時間來準備。然而,Expository Essay經常以考試或者隨堂寫作的方式呈現。
  • 1000道經典題目務必要做一遍,快珍藏
    1000道高中物理經典題目,很多考題均出自這,務必要做一遍升入高中後,物理所學的知識相比初中難了不少,很多原本在初中物理成績好的學生,成績都有可能逐步下降,更別說原本初中物理基礎都沒打好的同學。物理它作文一門典型的理科學科,除了教材上務必要掌握的公式、定理、概念外,更多的是要能動手,要做題。當然,做題不能盲目,要有針對性,只有針對自己的薄弱點來將其攻克,才能每天進步一點,很多同學在做題時,也僅僅只是做了,錯了的也不向同學或老師尋求幫助將其搞懂以免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