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是面向大眾的,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專業現象和問題,把已有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通過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而使之為讀者所能理解的文章。許多人認為一般人寫不出科普,實際上,許許多多的人不僅能寫,而且能寫出非常好的科普文章。科普文章是人們了解科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其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二、科普文章怎麼寫
首先,定好主題很重要,你選的主題是你感興趣的,這也決定了這篇文章的受眾面。想要原創,選擇那些沒人寫過的。如果是為了推廣,最好選擇受眾比較大的主題。愛迪說過:科學的科學的1%是靈感,99%是勤奮。同理,在科普寫作的徵程中也是需要1%的靈感和99%的勤奮。找對方法並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非常關鍵。如何撰寫一篇科普文章呢?
一篇好的科普文章需要具備三個特性:科學性、傳播性和易讀性。
1、科學性是科普的最基本要求,在一篇科普文章中,是絕對不能缺少的,是科普文章區別於其它體裁文章的特點之一,是必須堅持的原則。文章要求有科學的選題,正確的研究方法,確鑿的證據,合理的論證,文章簡潔準確。文中的內容都應當是真實的,不能半真半假,更不能假,不能道聽途說。
2、以傳播性作為評價依據。在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廣泛地傳播使科普行為具有意義。網絡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網絡改造了信息的生產方式,對著電腦複製和粘貼,很快就能出一篇,一些未證實的資料,輕鬆能達到很高的閱讀量,因此偽科普不易被察覺,一個錯誤被有可能變成了真實。科普受眾面局限,傳播性有待提升,使得藉助微信、微博、報紙等媒介進行科普的方式更為普遍。
3、以易讀性作為評價依據。科普作為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和科學研究不同,作者要深刻領悟自己所表述的內容,既要有理又要有趣,既要準確又要生動,既要抓住精髓又要文筆流暢。增強趣味性是為了讓作品吸引更多的讀者,讓讀者讀得有興趣。寫文章面對的是外行,時刻要考慮他們的知識、心理狀態。要使外行感興趣,必須加入創造性的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