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背影望去,只看到一個軀體拱背前行,完全看不到頭和脖子,難道我們遇到了會走路的「無頭人」?這一幕,讓我們都會有疑問,真有這樣的人存在嗎?醫學上,這種疾病叫「頜碰胸畸形」。近日,鄭州市骨科醫院完成了河南省首例重度「頜碰胸畸形」矯形手術。
據了解,近期鄭州市骨科醫院脊柱骨科I就收治了這樣一位「無頭人」。家住鄭州的陳先生,30多年前被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病情不斷進展,使得脊柱逐漸變的彎曲僵硬,給生活帶來了諸多的困擾和不便。1年前,陳先生不慎摔傷,又給身體帶來了更大的創傷:頸椎骨折、顱腦外傷、創傷後癲癇、氣管切開、胸腔積……然而,最令他痛苦的還是外傷加劇了脊柱畸形,使他的脖子固定在極度彎曲,並歪向一側肩膀的位置,形成了極嚴重的「頜碰胸畸形」,眼睛只能看到自己的腳,嘴巴張不大,無法平躺,日常的走路、吃飯、睡覺都變得那麼艱難,從背後看,好似一個「無頭人」。
1年來,為了能夠抬頭挺胸,過上正常生活,陳先生四處求醫。但因為需要把脖子打斷,重新扶正,手術難度極大,省內又沒有類似的治療經驗,無人敢給他做手術。直到近日,陳先生經多方打聽,了解到鄭州市骨科醫院脊柱骨科I醫療團隊在治療疑難複雜脊椎疾病方面技術高超,可以完成他「抬頭挺胸」的心願。
術前檢查發現,陳先生病情極其複雜,他的脖子不僅極度彎曲,還歪向一側,下巴頜完全頂著胸部,全身麻醉氣管插管是個巨大的挑戰;在什麼位置把脖子打斷,打斷後在脖子扶正的過程中,如何保障打斷的骨頭不會移位而把神經截斷,是擺在手術團隊面前的重大難題。
為了保障手術安全,醫療團隊聯繫多學科會診,精心設計手術方案,還利用了許多高新技術:3D列印模型、電腦模擬術中截骨、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超聲骨刀等,來為手術保駕護航。在術前還多次模擬打斷脖子後,扶正的過程中,各位醫生的分工協調工作,讓整個過程流暢,而不出現一絲的差錯。
鄭州市骨科醫院脊柱骨科I手術團隊為陳先生進行了「後路經胸1截骨矯形內固定術」,截骨完成後又逐步完成「最驚心動魄」的脖子扶正步驟,手術歷時12個小時,陳先生基本恢復了正常的頸椎曲度,並且無任何血管、神經的損傷,術後陳先生的頸椎畸形得到明顯改善,當麻醉清醒,手腳都活動自如的時候,手術團隊終於鬆了一口氣。
「終於可以像正常人一樣抬起頭吃飯、走路了,呼吸都感覺比之前好多了!」這是術後陳先生的真情流露。也許看到前方和天空對於普通人來說再平常不過了,但是對於一個「無頭人」來說,簡直就是可望不可及的夢。而當這一天照進現實,陳先生真情的流露自然溢於言表,現在能看見前方的路,能看見藍天白雲,又開啟了一段新的人生階段!未來美好生活正在他的前方。
據了解,重度強直性脊柱炎「頜碰胸畸形」非常罕見,由於畸形發生在頸椎和胸椎交接的地方,前方有大血管,後方骨頭裡還有脊髓神經組織,結構非常複雜。手術最危險的地方在於,如果矯形過程中截骨斷端發生移位,病人會立即出現四肢癱瘓或死亡。這種畸形矯形手術是當今脊柱外科最有風險和挑戰的手術之一,目前,國內只有少數幾家大型三甲醫院可開展。鄭州市骨科醫院脊柱骨科I醫療團隊成功完成河南省首例重度「頜碰胸畸形」矯形手術,充分體現了該醫療團隊的團結協作的精神和技術實力。
供稿 脊柱骨科I 張振輝 蘇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