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歲老伯髖臼骨折獲「私人」訂製鋼板
63歲的彭老伯,車禍後在當地醫院進行對症支持治療、維持生命體徵,經當地骨科醫生推薦轉入南醫三院創傷骨科時已是傷後近20天。CT檢查顯示,彭爺爺此次的右側髖臼骨折為最嚴重的的雙柱型骨折,髖臼碎成了七八塊。髖臼位置深、解剖關係複雜、骨性結構不規則,加之周邊有坐骨神經、血管、精索等包繞,手術操作複雜、而傷後近一個月的陳舊性骨折,加之年齡大、骨質脆使得手術難度和風險更大。
-
患者膝關節骨折,微創手術四個小孔解決問題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梁淑芳)發生骨折,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打石膏?或是開刀?但醫生僅給王先生骨折膝蓋打了四個黃豆大小孔,就解決了車禍導致左膝關節骨折問題。「我的膝蓋骨折了,還以為需要開刀做大手術,術後再打石膏……沒想到微創手術,幾個小孔就解決了骨折問題。」2日,已出院的王先生在電話裡對記者說。
-
手術技巧:髂腹股溝和改良 Stoppa 入路治療髖臼骨折
改良Stoppa入路是Cole和Bolhofner於1994年報導的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髖臼前柱骨折的另一種方法。術中手術醫生站於對側即可直視骨盆前柱。 雖然兩種手術入路可單獨或聯合使用,但是大部分手術醫生傾向於使用髂腹股溝入路或改良Stoppa入路治療髖臼骨折。因此,Michael T.
-
老人植入鈦合金鋼板1年斷裂 醫院稱手術符規定
老人植入鈦合金鋼板1年斷裂 醫院稱手術符規定 2012年06月23日04:34 來源:荊楚網-楚天都市報
-
髕骨下極骨折手術治療進展_髕骨骨折_髕骨下極骨折_醫脈通
克氏針張力帶鋼絲技術發明於1950年,研究發現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學性能,後被AO組織迅速推薦於臨床應用中,主要用於髕骨橫行骨折,也用於髕骨粉碎性骨折。用2根克氏針垂直穿過骨折斷端,在髕骨前方張力側8字鋼絲綑紮固定,膝關節伸屈活動時將前方張力轉化為骨折塊間的壓應力。雖然這種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同樣有許多不可忽視的併發症,Smith等報導有22%的手術失敗率。
-
家裡老人骨折了 到底要不要手術?
11月10日,劉奶奶在家不慎摔傷送往市三醫院,經相關檢查後醫生診斷為:右轉子間粉碎性骨折、右肘關節脫位並多發性骨折、右側肘關節韌帶損傷、右側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等多處骨折和損傷,這可急壞了劉奶奶的家屬:一來擔心患者年齡大,且伴有高血壓、腦梗死後遺症、冠心病等增大手術風險的疾病;二來擔心多處骨折產生的高額手術費用無力承擔。為保守起見,家屬決定放棄手術,進行保守治療。
-
江西省南大二附院開展彈性鋼板治療髖臼骨折新技術
中國江西網訊:2014年1月18日,在江西省南大二附院院領導、醫務科的支持下,麻醉科、手術室的配合下,骨一科吳慶、付曉玲副主任醫師採用彈性鋼板這一新技術成功為一名63歲右側髖臼骨折、右側髂骨骨折患者實施右側髂骨、髖臼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最穩定的關節之一,是典型的球臼關節。髖臼骨折是一種嚴重的關節內骨折。
-
安陽小夥手術後傷口潰爛,原因竟是所用鋼板為三無產品?
然而手術後其下巴不斷出現潰膿流水,其母親袁女士拿鋼板發票去報銷卻發現查無此票信息。8月29日上午,袁女士向記者投訴稱,她懷疑兒子所用的鋼板屬於三無產品。 投訴 手術後傷口感染 8月29日上午9時40分許,記者見到了家住文峰區的袁女士。
-
單一切口手術治療脛腓骨遠端骨折
但是通過兩個切口進行手術會過度剝離軟組織和骨膜,從而加重損傷並增加深部感染和皮膚壞死的風險。在初始損傷包括大範圍嚴重軟組織損傷,以及兩個切口之間的距離不足7cm時,上述風險更為明顯。 儘管微創鋼板內固定(MIPO)被認為能有助於保護骨折部軟組織,但如果脛骨遠端骨折不能首先閉合復位成功的話,則無法考慮MIPO技術。
-
女子手術後體內留下一鋼釘
這本是一次取鋼板的手術,可瀋陽739醫院粗心的醫生卻將一根鋼釘落在了患者體內。劉女士多次就此事與院方交涉,最後得到只是一句:「你走司法程序吧」。劉女士說:「我真沒有過分的要求,但取個鋼板就落根鋼釘,一處傷口一年多的時間要做三次手術,得遭多少罪啊,醫院總得對醫生的過錯負責吧,我一定要給自己討個公道,討個說法」。
-
兒童骨折與成人骨折有什麼不同?
兒童的骨骼與成人骨骼有許多不同的特點,決定了兒童骨折的特點。 1.骨彈性好 兒童發育中的骨骼比成人更柔韌更有彈性,所以斷裂前往往會彎曲。所以會出現不同於成人的獨特的骨折模式,例如:「竹節樣」骨折、「青枝」骨折和生長板骨折。• 隆凸樣或竹節樣骨折:骨骼的一側彎曲而對側沒有斷開。
-
骨科教程: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療
肱骨近端骨折在老年骨質疏鬆性人群中較為常見,較輕微的外傷即可引起骨折。年輕患者多為高能量損傷。上述兩類人群處置方式不同,治療決策取決於骨折類型,醫生的臨床實踐,患者的一般情況及內科合併症。
-
橈骨遠端骨折:大開腦洞的髓內Cage固定
在創傷骨科,也有一種髓內Cage系統已被用於橈骨遠端和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療。 新型的橈骨遠端Cage系統(Cage Distal Radius System)可以被置入到橈骨遠端的髓腔中,膨脹後的支架也可使用鋼板螺釘固定骨折碎塊。
-
股骨轉子間骨折五大熱點問題
紀方 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創傷骨科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指股骨頸基底至小轉子水平以上部位所發生的骨折,在老年人骨折中比較常見,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加快和高能量損傷日益增多,其發病率亦逐年增高,加之此類骨折常與骨質疏鬆有關[1],其治療也越來越受到骨科醫生的重視[2]。
-
橈骨遠端骨折:旋前方肌真的要修復嗎?
,在進行掌側入路鋼板內固定時需要考慮是否修復旋前方肌。根據美國手外科醫師協會的一項調查,83%的醫生(608/753)會選擇嘗試修復旋前方肌。但是關於旋前方肌修復的臨床意義並無太多文獻報導。 在近期的BJJ雜誌上,來自丹麥的Sonntag教授報導了他們進行的一項隨機對照研究,納入72例患者,探討修復與不修復旋前方肌的功能結果。歡迎查閱分享,感謝鼓勵支持。
-
鎖骨中段移位型骨折:ORIF還是非手術治療的最新循證醫學證據
切開復位內固定和非手術治療究竟哪個療效更好一直存在爭議,既往循證醫學並未給出答案。 卡達的Ahmed醫生根據最新的隨機對照研究文獻進行了一項Meta分析,結果發表在在近期的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雜誌上。敬請查閱分享,感謝鼓勵支持。
-
醫生在開顱手術中喚醒病人 邊手術邊聊天(圖)
這種學名叫「術中喚醒」的技術,近日,首次成功運用在新疆的腦瘤手術中。 新疆網訊(記者趙劍塵)11月3日,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的一間普通手術室裡,誕生了一個新疆醫療史上的新紀錄:腦部島葉膠質瘤手術中首次成功運用術中喚醒技術。 在神經外科手術中,術中喚醒是一種新技術。來自呼圖壁縣五工臺鎮、37歲的農民許順成,成了第一個有勇氣決定嘗試新技術的腦瘤患者。
-
垂危病人一句「我相信你」,醫生決定冒險手術,醫患攜手共創奇蹟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於偉很快就要過年了,住在醫院裡的病人們都期盼著快點好起來回家,住在浙江省中醫院八病區外科病房的老沈卻恰恰相反,每每見到醫生護士總是要求留在醫院過年。反常背後究竟有什麼隱情呢?錢江晚報記者找到了老沈及他的主管醫生,聽到的是一個「患者以性命相託,醫生冒險手術,最終聯手戰勝病魔」的感人故事。
-
骨頭摔斷了醫生是用螺絲釘接起來的!
骨頭斷裂就是骨頭折了,即醫生所說的骨折,是指骨的連續性中斷。骨折原因就和椅子腿斷了一樣,人的骨折也是有原因的。大部分是外傷引起,也有由於腫瘤、感染或其它成骨不全引起的叫病理性骨折。外傷又分為直暴力、間接暴力和疲勞損傷。
-
骨折未痊癒 打著石膏上班 忍著闌尾炎 給病人做手術
南昌新建區人民醫院骨二科副主任夏林波蹠骨骨折還未痊癒,就堅持打著石膏上班;33歲的骨二科醫生胡志鵬患了慢性闌尾炎,卻堅持在院內一邊治療一邊上班;同一科室的小夥子羅峰峰也很拼,他在樓上做完膽囊切除手術後第三天就回到樓下骨科查房,投入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