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氧氣佔比為何要維持在21%左右?只因氧氣俱增的後果令人恐懼

2020-11-27 趣說科學

文/行走天涯

地球的氧氣佔比為何要維持在21%左右?只因氧氣俱增的後果令人恐懼

地球誕生於宇宙中已經46億年的時間了,人類存在於地球上也已經幾百萬年了。地球和人類一直都是一種相輔相成的存在。但毫無疑問,對於人類而言,地球的作用是溢於言表的,而人類消失於地球上對於地球來說,並沒有多麼的不可或缺。然而人類一直都沒有深刻的認知到這一問題,否則的話人類也不會一直無妄的傷害地球。

由於人類一直不斷地從地球上開採資源,並釋放有毒的汙染性氣體,導致地球上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峻了。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佔比正在不斷減少,而二氧化碳以及一氧化碳等有毒性的汙染氣體含量正在不斷加劇,這對於地球生態環境以及世界萬物來說都不是一個好消息。那如何才能夠抑制溫室效應氣體的加劇呢?是不是只需要提高空氣中的氧氣的佔比,就能解決這一根本性的氣候性問題呢?

目前氧氣中的佔比早就已經維持在21%左右了,相比較20億年前的氧氣佔比已經減少了一倍。這對於地球生態環境來說是有利的。儘管20億年前的地球更被認為是一顆綠色星球,但是人類是沒有辦法在40%濃度的氧氣環境中生存的。如果現如今空氣中的氧氣成分大幅度提升的話,那麼人類將面臨的結局是無法承受的。

其實根本都不需要氧氣體積增加一倍,當氧氣濃度高於23.6%左右就已經屬於氧氣成分超標了。氧氣對於自然界內的每一種生物來說都是必不可缺少的。但是過量和不足都會嚴重影響到生物的正常生長,不論是植物還是動物亦或者是人類均是。

對於植物來說,氧氣的增加伴隨著溫度的上升,叢林更容易燃燒起大火。也會增加撲滅火工作的難度。對於人類來說,吸食過量的氧氣容易出現疲倦、胸悶等身體不良反應,甚至因此有生命危險。對於陸地上的很多哺乳類的動物來說,更有可能使得它們的體積增大,就像幾億年前的史前生命一樣。很多飛行類的昆蟲都不再是小體積,而是比人類體積更大的飛禽走獸了,到時人類不會成為地球上的統治者,很有可能會成為這些大型生物的盤中餐。

因此只能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類和大自然界內的生物,如果想要一直與地球共存下去的話,一定要懂得維持生態自然平衡,切不可做出傷害地球的事情,而且還一直不悔改,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地球的氧氣含量為什麼要維持在21%左右?氧氣劇增的結果令人恐懼
    人類的生活是離不開氧氣的,在早期的地球環境中,氧氣的含量在大氣中是很高的,所以那時候有著許多巨型生物存在,例如恐龍之類的。他們之所以如此巨大是因為氧氣的多少決定了一個生物能夠吸收多少能量。能量吸收得越多,生物的個體就越大。如果地球上沒有了氧氣,任何生物都沒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如果氧氣的含量變得稀薄,那麼也會限制生物的生存,當然,人類的數量也會減少。
  • 為什麼地球的含氧量要維持在21%左右高含氧量會帶來什麼後果?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地球上的生命除了極少數的厭氧生物之外,基本上都需要氧氣來進呼吸和生存。而地球上的氧氣含量並不是一直都保持不變,而是在漫長的生命歲月裡,呈現了暴增到不斷下降,最後維持在現有21%左右。 早期在沒有生命誕生的40億年前,地球的氧氣含量是非常稀少的,後來生命是海洋中誕生,這個時候的生命對於氧氣的需求是非常少的,也就是說這些生物基本都是厭氧生物。
  • 為什麼地球的含氧量要維持在21%左右?高含氧量會帶來什麼後果?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地球上的生命除了極少數的厭氧生物之外,基本上都需要氧氣來進呼吸和生存。而地球上的氧氣含量並不是一直都保持不變,而是在漫長的生命歲月裡,呈現了暴增到不斷下降,最後維持在現有21%左右。
  • 為何地球氧氣越來越少,二氧化碳氣體越多越多?原來都是它在作祟
    文/行走天涯為何地球氧氣越來越少,二氧化碳氣體越多越多?原來都是它在作祟氧氣是地球生態萬物所不可缺少的一種氣體。也是為什麼地球能夠成為一顆生命星球的原因之一,倘若氧氣從地球上消失了,大自然界內的每一種生物最終都會因此滅絕。從來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永恆的,哪怕地球已經在宇宙中生存了46億年的時間,地球最終也會走到生命的終點。顯然氧氣也是如此。大約在20億年之前,地球上的氧氣成分佔比在40%左右,如今只有21%,可見地球的氧氣經歷了20億的時間減少了一倍。
  •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會怎樣?後果很嚴重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地球會怎樣?很顯然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初中的時候,化學課上我們可能都做過一個實驗,至少應該看化學老師做過吧,就是鐵在純氧中燃燒。結果就是地球會燃燒起來,直到氧氣被大量消耗而使濃度下降,直到地表的物質無法繼續燃燒,又或者直到火種因缺乏氧氣而熄滅,而那時地表和空氣中將產生大量的含氧化合物,比如二氧化碳,大量的溫室氣體會被排放到空氣中,導致地表持續高溫,在陸地上的生物基本會被燒死,有些會窒息而死,剩下來的也會熱死,基本沒有陸地生物可以在這樣的災難中倖存……那麼海洋生物又會如何呢
  • 氧氣在地球上消失5分鐘 會發生什麼後果?
    如果氧氣在地球上消失 5 分鐘,到底會發生什麼事?
  • 太陽系裡最令人恐懼的天體是什麼?
    太陽系中的天體個個令人恐懼,從體積龐大而熾熱的太陽,到高溫煉獄般的水星,硫酸大氣的金星,沒有磁場保護的火星,再到隨處亂撞的小行星、以及寒冷外太陽系的氣態風暴巨星木星與土星,遠離太陽的淡藍色冰巨星天王星與海王星,再至柯伊伯帶的冰凍矮行星,無一不令人生懼。然而,真正最讓人恐懼的天體其實是我們眼皮下的地球!
  • 如果地球上的含氧量由21%提高到90%,會發生什麼?
    相信大家都做過或者見過鐵絲在純氧中燃燒的實驗,連鐵這種穩定不易燃燒的物質都變成了可以噼裡啪啦燃燒的「易燃物」,而純氧不過是40%左右的氧氣含量。所以說換成90%的氧氣濃度的話,僅僅是火災就能將生物滅絕了。這是其一。
  • 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含量越來越高,氧氣會有消耗殆盡的一天嗎?
    氧氣,是生命存在的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需要依靠氧氣來生存,那麼,地球上的氧氣會不會因此而被消耗殆盡呢?這樣的擔心是不是有必要的呢?在1898年的時候,英國物理學家凱爾文就指出,由於工業的發展以及人口的增多,導致了令人擔心的局面,地球上的氧氣將在500年後全部消耗殆盡,只剩下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增加又會導致「溫室效應」,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後果,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國家被淹沒。但是凱爾文和擔心氧氣會被消耗的人們只看到了問題的一方面而已,並沒有全面的看待。
  • 地球氧氣被耗盡?巴西亞馬孫火災的真相是……
    地球氧氣被耗盡?地球氧氣被耗盡?巴西亞馬孫火災的真相是……_3_2.jpeg濃煙中的亞馬孫雨林1亞馬孫雨林是「地球之肺」?錯!雨林生態太複雜,這比喻太簡單誤解: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數據,亞馬孫雨林對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高於排放量,並且能儲存900億~1400億噸二氧化碳,有助於調節全球變暖。因此,亞馬孫雨林也被稱為「地球之肺」。
  • 大氣中氮氣佔78%,為何生物的呼吸作用基本都依賴於氧氣?
    氧氣的化學性質比氮氣活潑很多,生物利用氧氣作為呼吸氣體時效率更高,也更容易實現。在地球大氣中,氮氣的體積含量為78%,氧氣為21%,其他氣體只佔1%,地球上的生物基本都選擇了氧氣作為呼吸氣體,而不是氮氣,比如植物在白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同時植物會消耗氧氣進行呼吸作用,只有少數的厭氧菌不需要氧氣生存。
  • 大氣中氮氣佔78%,為何生物的呼吸作用基本都依賴於氧氣?
    氧氣的化學性質比氮氣活潑很多,生物利用氧氣作為呼吸氣體時效率更高,也更容易實現。在地球大氣中,氮氣的體積含量為78%,氧氣為21%,其他氣體只佔1%,地球上的生物基本都選擇了氧氣作為呼吸氣體,而不是氮氣,比如植物在白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同時植物會消耗氧氣進行呼吸作用,只有少數的厭氧菌不需要氧氣生存。
  • 若氧氣含量從21%變成90%,地球上會發生什麼?
    現代地球大氣的成分組成(體積比)如上圖所示,氮氣百分比為78% ,氧氣百分比為21%,剩餘的都是一些稀有氣體。其中氧氣是生物有氧呼吸不可或缺的氣體,就像人類的細胞進行呼吸消耗葡萄糖和氧氣,釋放能量和二氧化碳。而植物等需要藉助陽光和二氧化碳進行光合左右,釋放氧氣。
  • 地球上99%的物種都需要氧氣,氧氣雖好,可高濃度氧氣卻有毒
    生命要想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就必須從外部環境攝入能量和物質。除了比較低級的生命形式,比如厭氧菌,氧氣是地球上絕大多數生命所必需攝入的物質之一。地球誕生於45億年前,生命大約形成於35億年前,其實地球上最早最原始的生命是不需要氧氣的,那時地球大氣中的氧氣濃度也比較低。
  • 燃燒和呼吸都消耗氧氣,為何大氣氧氣含量很穩定?其實變化已開始
    我們都知道空氣中氧氣很多,佔到了大氣成分的21%左右,自從人類能測量大氣中氧氣含量以來,氧氣所佔比例至今變化不大,那麼為什麼氧氣含量能夠在大氣中保持相對份額的穩定性呢?
  • 地球大氣中佔比最高的氣體是什麼?沒有氧氣會發生什麼?具體有?
    2021-01-10 17:26:28 來源: 雪花飛揚M 舉報   氧氣不是地球大氣中佔比最高的氣體
  • 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這些水從哪裡來的?為何海水是鹹的?
    眾所周知,地球的環境在不斷的惡化,那麼地球上的資源也是比較匱乏了。我們人類也是在不停地採取一些措施,希望能夠挽回一些過錯。但是地球上的資源遲早有一天會消耗殆盡,那麼我們人類的人口也是在不斷的在增長,所以我們人類也是在不停的尋找宇宙中能夠適合我們人類居住而且資源豐富的星球。
  • 科學家發現「地球兄弟」,氧氣含量是地球3倍,或比地球更宜居
    文/行走天涯科學家發現「地球兄弟」,氧氣含量是地球3倍,或比地球更宜居自從人類發現宇宙的神秘莫測之後,人類一直企圖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然而也隨著人類科技文明的不斷前進,人類愈發的發現到自己的想法有多麼的可笑,因為浩瀚的宇宙實在是太神秘未知了,而我們人類不過是滄海一粟
  • 地球氧氣含量僅佔20%,如果突然翻倍,人和動物都逃不了
    筆者-小文陽光、水、空氣是構成生命的三大基礎要素,沒了其中任何一樣,地球都不適宜人類生存,而氧氣作為人類生存的必需品,人類一旦離開氧氣過不了多久就會窒息而亡。但這並不代表,氧氣是越多越好的,甚至,在某些時候,氧氣還會變成毒氣,當氧氣的含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人體就會出現「氧中毒」現象。我們通常說的氧氣,是指由兩個氧原子構成的氣體,氧氣均勻地分布在空氣的各個角落裡,除了深海或者青藏高原等受到氣壓、海拔影響的地區外,氧氣在空氣中的含量為百分之20左右。
  • 如果地球的氧氣含量增加一倍,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
    氧氣是地球上誕生眾多生命形式的必需物質之一,為維持生物體新陳代謝、推動生理活動的正常進行和機體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和能量基礎性輸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地球上沒有氧氣,就不會形成豐富多彩的碳基生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