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航宇嘉泰:讓襄陽造航空座椅走向世界
企業名片
湖北航宇嘉泰飛機設備有限公司(簡稱航宇嘉泰),是我國唯一從事飛機座椅研製、銷售和維修的專業公司。該企業研製的民用航空座椅等裝備,成功進入波音和空客採購鏈,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過億元。
□通訊員樊其燕全媒體記者釋喻
配套中國大飛機
5月5日,我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研製的幹線民用飛機C919首飛成功,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的重大歷史突破。目前,C919已獲得來自全球的570架訂單,這將極大帶動國內飛機製造產業鏈的發展。在這個產業鏈上,早在八年前,航宇嘉泰就開始與中國商用飛機公司合作開發客艙座椅產品。
5月16日,記者來到位於樊城區中航大道上的航宇嘉泰,只見2萬平方米的裝配車間內,整齊擺放著一排排藍色靠墊座椅,多名技術人員正在調試半成品。
航宇嘉泰副總工程師陳東明介紹:「目前,我們已與中國商用飛機公司合作完成了詳細的產品設計、工程試驗等,預計2018年底至2019年初完成產品的裝機配套。」
「高大上」的經濟艙座椅
一款座椅產品一般包括近700個零部件,想裝上飛機、供乘客使用,需要經過嚴格的試驗驗證。「比如在應急墜撞的情況下,要保證乘客頭、腰、腿的防護指標,對乘客的傷害要降到最低。」航宇嘉泰副總工程師張寧介紹,公司優質產品KKY420型座椅,前前後後測試了幾十項,才達到裝機標準。
記者看到,這款座椅相比我們經常乘坐的飛機經濟艙座椅更加纖薄、輕盈。數據顯示這款座椅單座重量只有10公斤,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張寧介紹,座椅重量越輕對於航空公司來說意味著載重減少、油耗更低、成本降低;纖薄的座椅對乘客來講,則意味著座椅所佔空間更小,留給乘客的空間更大。
目前,該座椅平臺已推出基本型和舒適型兩款座椅,能同時滿足「低成本」和「全服務」型航空公司客戶的差異化需求。
航宇嘉泰的國際化
航空座椅要想與各國飛機配套,遠不止研發那麼簡單,還要拿到「全球通行證」。
為突破國外技術壁壘,航宇嘉泰始終堅持自主研發,先後取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民航旅客座椅項目批准書50多項,並積極參與我國自主研製的ARJ21、C919等主機型號座椅研製。
去年3月,KKY420型座椅作為我國唯一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機載設備產品進駐波音737選型中心,供來自世界各國的波音客戶選擇,與全球著名的座椅供應商同臺競技。「截至目前,KKY420型座椅在波音線裝產品上交付的已有20多架了。如今正在跟空客合作,未來一年線裝交付量將增至30架到40架。」陳東明說,國產航空座椅與國際同類產品比較,價格便宜3成左右,且售後服務管理方面更有優勢。
今年4月,航宇嘉泰自主研發的商用飛機公務艙、經濟艙座椅正式登上空客BFE(「買方提供設備」)潛在產品目錄頁。未來,全世界航空公司採購空客A320時,將有機會選擇航宇嘉泰的座椅。這意味著,航宇嘉泰已拿到了美國波音、歐洲空客、中國商飛三大航空公司的設備供應商資質。張寧表示,航宇嘉泰的目標是,在5年內成為世界級的航空座椅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