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浪巖
海登巖(Hyden Rock)位於西澳洲的南部沙漠,距離西澳洲首府珀斯約350公裡,波浪巖(Wave Rock)即屬於海登巖北部最奇特的一部分,高達15米,長約110米,就像海上高高捲起的一排巨浪,蔚為壯觀。波浪巖屬於一個佔地面積160公頃的自然保護區-海登野生動物公園。
波浪巖對於當地的土著人來說,象徵著他們的文化。當地部落認為波浪巖是由蛇神創造的,當蛇神喝光了陸地上所有的水以後,它腫脹的身體形成了波浪巖,所以當地人把波浪巖看做是他們文化傳承的一部分。
假如你仔細端詳這塊石壁,你會發現這些波浪似的條紋,好似一簾瀑布掛前川,就像在廬山觀看李白的詩中描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又像來到大海邊,看到氣勢磅磺的大海的波濤。
波浪巖是澳大利亞著名的旅遊目的地,每年有大約14萬旅遊者到訪波浪巖。波浪巖好像是一排凝固的海浪,如果人們站在波浪巖的波谷處,就感覺自己好像逐浪的健兒一樣,因此,每年都有許多遊客慕名而來,為的就是一睹波浪巖獨特的景觀。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波浪巖絢爛奪目的顏色,其色調會隨著陽光的照射而發生不同的變化。
二、成因分析
它是怎樣形成的呢?
(1)巖漿侵入
波浪巖的主要成分是花崗巖。花崗巖,是一種巖漿在地表以下凝結形成的巖漿巖。
(2)地殼抬升
由於地殼運動,花崗巖抬升、露出地表。
(3)風化侵蝕
由於巖石上方的石粒較硬、中間較軟,經受風吹日曬、晝夜溫差的變化,巖石表面逐漸形成了凹面。
(4)化學反應
波浪巖表面的線條是由於含有炭和氫的雨水衝刷時,帶走表面的化學物質,同時產生化學作用,因此在波浪巖表面形成紅色,灰色,黑色,咖啡色和土黃色的條紋。這些深淺不同的線條使波浪巖看起來更加生動,就像滾滾而來的海浪。
三、地理試題中的波浪巖
位於澳大利亞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巖(圖1),是一塊巨大而完整的花崗巖體,大約在25億年前形成。經過日積月累的風雨衝刷和早晚劇烈的溫差變化,漸漸地被侵蝕成波浪的形狀。據此完成1~2題。
1.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上述波浪巖與圖中數字表示的巖石類型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波浪巖的形成過程依次是( )
A.固結成巖—風化剝蝕—侵蝕搬運—地殼抬升
B.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化剝蝕—侵蝕搬運
C.地殼抬升—侵蝕搬運—巖漿侵入—風化剝蝕
D.侵蝕搬運—巖漿侵入—地殼抬升—固結成巖
答案:
1.B 【解析】波浪巖屬於花崗巖,花崗巖屬於巖漿巖。由圖2可知,碎屑物形成④巖石,則④為沉積巖;巖漿和巖漿巖可以互相轉換,則①為巖漿,②為巖漿巖,③為變質巖。
2.B 【解析】波浪巖屬於花崗巖,其形成首先要經過巖漿侵入地層,冷卻凝結,然後經地殼抬升作用,出露地表,受風化剝蝕作用影響,最後在外力侵蝕搬運作用下形成波浪的形狀。
說明:整理自百度藍色思想之探礦者、網絡等。歡迎轉載,轉載請說明來自廣州中學地理組,謝謝配合!
廣州中學地理組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