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艙內外的道德包圍圈:男子飛機上自殺,"飛升"的門檻沒這麼低

2020-10-03 斑馬大觀察

據報導,9月23日晚,從福州飛往成都的CA4230國航航班發生緊急醫療情況,備降長沙,原因是飛機上一名乘客自殺。隨後該乘客被送往長沙市第八人民醫院進行急救。但不幸的是,這名緊急被送往醫院的旅客最後仍因自殺不治身亡。據報導,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具體的細節還在等待深入調查。



有些人只想一個人默默的死,不想卻驚動了媒體


事件最初是由網友曝光的,9月23日有網友稱,國航CA4230航班進入巡航高度後,機艙內突然出現緊急情況,當班機組立即參與特情處置,機上醫務人員也加入到了搶救乘客的隊伍中,半小時內,該航班從10500米高度急速下降後,備降在長沙機場。機組全員出動,這一晚究竟發生了什麼?


據目擊者賴先生稱自己原本打算閉眼休息,但突然被乘務員的敲門聲吵醒,乘務員一直呼叫衛生間內的乘客,後者一直沒有應答。衛生間門打開後,賴先生看到有人倒下,乘務員將他放了下來。機組工作人員告訴他們,該名乘客似乎在洗手間自殺,在脖子上有類似繩索一樣的東西。


在飛機備降後,湖南省長沙市黃花機場醫療急救中心出動急救隊伍,涉事乘客被送往長沙市第八醫院。在經歷了緊急救援、眾人協助、備降等驚心的過程之後,很不幸,這名乘客最還是因自殺不治身亡。


該事件引起很多人的關注,這名男子年紀輕輕,為什麼要選擇自殺,又為何在飛機上自殺,都是大家感到疑惑的地方。而在大家盡力搶救,試圖挽回他生命時,他又幾番咬舌,可能生命對他來說,似乎已經不值得留戀。


飛機自殺又是為何?


隨著事件的逐步發酵,對於男子為什麼會在飛機自殺的原因也開始進行推敲。現在網絡上的推測可歸為兩種:


1、 在上飛機之前男子去意已決,並做好了自殺的準備,在飛機上自殺顯然意見會引起轟動效應,可以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2、 他是臨時起意,在上飛機前他並沒有自殺的計劃,而在上飛機後他可能受到了外在的刺激,激活了內心的創傷,也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草"。



不論出於什麼原因,男子還是逝去了。而隨著事件報導的深入,就這次國航航班上乘客自殺的新聞,各大平臺上出現了大量評論。從起初的"怎麼了""可惜了、逝者安息""同情同機的乘客、辛苦機組人員"的聲音,後來慢慢輿論轉向了責問,甚至還有評論提到:"要死為什麼要連累這麼多人?"。網友的關注點不在於人死了,而在於他死在哪。由於在飛機這種可能關乎到其他乘客生命的公共場合,指責聲蓋過了一切。



生活不下去,也要考慮他人


那麼這位旅客該譴責嗎?該,正是因為懂得生命的可貴,才會意識到不僅僅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一樣寶貴。



起初網友說"他只是一個人自殺而沒有去打擾別人,還要他怎麼樣呢?"然而這時候的多數人都是從事情結果看這件事的對錯,而沒有考慮事情發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如果結果變了,這個新聞最後的標題是"航班乘客自殺引起騷亂飛機失控墜毀",難道這種行為不該被譴責嗎?


飛行中的飛機一旦出現問題是很危險的,更何況作為一個普通人第一時間沒辦法分辨現場是自殺還是他殺,萬一有旅客理解成他殺,全機人中要是有個殺人犯,會引起怎樣的慌亂?用這種方式自殺,會有可能對其他旅客的生命產生威脅,而不僅僅是自殺者本身死者為大的事,也不是僅僅影響航班旅客心情的問題。



個人悲劇不是全體人的悲劇


對死者個體而言,這是一個悲劇,當然值得人同情,但對大眾而言,經歷這次事件的人都是無辜者,而他的行為哪怕有那麼萬分之一的可能將自身的悲劇釀成群體的悲劇,也不是大眾所希望的,即使他只想在飛機的廁所裡安靜死去,也無法預測是否會有人因此引發恐慌從而使事態更嚴重。


生命是可貴且平等的,假如因為一個選擇放棄生命的人而犧牲一群熱愛生命的人,這樣對那些熱愛生命的人們是否公平呢?以法律的角度來看,自殺行為本身儘管是值得同情的,但如果這樣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同等程度的危險,將難逃觸犯法律的可能。


譴責這位已逝去的旅客,不是因為不同情他生前的經歷和遭遇,也不是漠視生命。相反,正是因為要懂得生命的可貴,才不應該把這種風險帶給其他更多的同行的旅客。



當然,對死者說這些是沒用的,所以現在應當思考的是如何採取措施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或者說類似的事情再發生時產生更大的災難。


這次突發事件過程中機組人員的負責和參與救援人員的熱心,其實都讓人們看到了人身上對生命本能的敬畏,而對於事件外的我們而言,基於法律行為的探討和追責尚在理智範圍內,但我們仍需知道,如果能有更多的預防和幹預措施,也許自殺將不會發生。

相關焦點

  • 飛機上自殺,該譴責嗎?
    備降的原因,則是疑似有乘客在機內的衛生間自殺。隨後,更多的信息得到披露。這起發生在機艙內的意外事件,經歷了緊急救援、眾人協助、備降等驚心的過程,但不幸的是,這名緊急被送往醫院的旅客最後仍因自殺不治身亡。根據報導,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具體的細節還在等待深入調查。人們或許幻想過飛機上有機會遇見的種種「災難景象」,但此次新聞,仍然在網絡上引起了一番討論。
  • 是什麼導致他在「飛機上自殺」
    有網友爆料稱我國航班CA4230,在9月23日晚由福建飛往成都的途中疑似有一名乘客在衛生間內自殺>當晚該男子進入機艙衛生間後遲遲一個多小時也沒有出來,後來內勤人員強力把廁所艙門打開,發現該男子脖頸上有勒痕,疑似他把自己的鞋帶拆下來,當晚機組人員並未對外公布,而是對外聲稱由於氣流壓強過大無法正常飛行,凌晨1.50左右迫降長沙,及時送往長沙市第八人民醫院進行搶救,當醫務人員打開嘴部時,該男子還緊緊咬著舌頭,經過搶救後得出搶救無效死亡。
  • 飛機在萬米高空飛行時,機艙內的氧氣是從哪來的?你肯定猜錯了!
    飛機在萬米高空飛行時,機艙內的氧氣哪來的?你肯定猜錯了!隨著我國交通事業發展的越來越快,飛機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遠途出行的交通方式。飛機上的服務也是越來越人性化,不僅有電視節目可以看,還有可口的飛機餐可以吃,總得來說還是非常舒適的。
  • 這個航班竟有乘客在飛機上自殺
    有人在飛機上自殺!! 據同機乘客說,自殺事件發生時,該名嘗試自殺的男乘客脖子上有貌似繩子的東西,洗手間的水龍頭上也有割斷的繩狀物。,並打開該男子的嘴進行檢查。選擇在飛機上自殺好像很少見,但其實,也有別的人選擇在飛機上自殺過。 有些人非常幸運,他們沒有成功。
  • 32歲男子飛機上自殺,被搶救還要咬舌,乘客:他脖子上還有繩子
    但是該自殺乘客拒不配合,還試圖咬舌,甚至咬到救護人員的手。直至降落,該乘客都一直在反抗。後來,該名乘客被送到長沙市某醫院後不治身亡,醫院方僅透露死者為一名男性,32歲,四川人。該事件引起很多人的關注,這名男子年紀輕輕,為什麼要選擇自殺,又為何在飛機上自殺,都是大家感到疑惑的地方。
  • 吸引乘客上飛機?專家稱機艙內空氣比普通室內更潔淨,感染概率低
    美國的試驗表明飛機上的空氣比家裡的更潔淨因此,他們認為機艙內部的空氣更加清潔,甚至比普通家庭室內的空氣清潔度更高,乘客在搭乘航班的時候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極低。在大多數航班上,空氣交換速率大約為3分鐘一次,其中75%來自於飛機外部,這意味著只有25%的機場空氣會進行在循環。在空氣如此快速的循環下,再加上目前乘客基本都會佩戴口罩,因此這基本意味著在飛行中,飛機內的乘客被感染的概率非常低。
  • 飛機空氣比地面乾淨?飛機空氣過濾器運作+機艙清潔流程大解構
    現在旅客搭飛機,對機艙內的空氣清潔度,以及客機內外是否已徹底消毒,都非常看重。如果你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必須飛行,卻擔心飛機的潔淨度,這篇文章有助你了解飛機上的空氣過濾器的運作原理,以及每次航班飛行之間的清潔流程,讓你飛得更放心!飛機的空氣乾淨嗎?
  • 飛機機艙內空氣的來龍去脈
    好吧,那就讓我們飛上10000米的高空,探索一下飛機機艙裡的空調空氣是如何來的?空氣是否乾淨?如果說把飛機比作一個人,那麼空調系統就是飛機的肺。冷路高溫壓縮空氣通過熱交換器和空氣循環機(ACM)進行迅速冷卻,冷路出口的溫度能接近零度,甚至更低。
  • 高空機艙失壓 有多可怕?
    飛行了20多分鐘後,機艙內的氧氣面罩彈出,飛機疾速下降,之後返航。 這趟航班原本起飛時間是下午14:25,但由於延誤了一會,到14:40才起飛。 「飛機平穩地飛了20多分鐘,當大家都打算開始休息時,卻發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砰』的一聲,頭頂上的氧氣面罩彈了出來,飛機疾速下降,我們都嚇了一跳。」一位在飛機上的旅客全先生回憶。
  • 國航一乘客在飛機上自殺,救援者講述詳細經過
    繼國航一航班因乘客機上自殺備降長沙後,9月26日,福建一名救援者發文講述在事發航班搶救出事乘客過程,再度引發關注。今日(27日)下午,該救援者所屬公司向南都記者證實,該司員工賴強(化名)在9月23日因出差在事發航班上,曾與另一名護士協助空乘搶救自殺男子。
  • 客機內乘客自殺身亡,引來網友譴責:在哪自殺不行非在飛機上?
    9月23日,福州飛往成都的ca4230航班發生意外,一名乘客在飛機廁所自殺。機組人員發現後,飛機降落在長沙,並將自殺乘客送往醫院。不幸的是,乘客經搶救無效死亡。當機組醫務人員詢問該男子時,男子沒有回答,於是準備把乘客的口掰開檢查,發現自殺乘客正在咬舌頭。
  • 為什麼飛機發動機的聲音在地面上那麼響,而機艙內卻不是很響?
    當看到一架飛機從附近的機場起飛時,每個人都熟悉噴氣發動機的嗡嗡聲。如果你住在機場附近,這個聲音可能會影響你的生活。當飛機飛出幾公裡外時,這個聲音似乎還是非常巨大,可以想像在飛機附近得有多大的聲音。雖然人們在機艙內也可以聽到像「白噪音」一樣的聲音,但是這個離引擎只有幾米遠的地方,卻聽起來不太響。
  • 飛機上自殺!國航這名乘客為什麼會這樣選擇?
    9月25日,乘坐該航班的乘客賴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飛機上有一名護士,他因為學過專門的急救知識也配合了對疑似自殺乘客的搶救。 「乘務員發現他呆在衛生間裡的時間太長了,多次告知他:如果不開門會強制性開門,警告了起碼七、八次,然後通知乘警上來配合,一起把門打開。"賴先生稱。
  • 國航客機內一乘客自殺身亡,在廁所裡栓繩勒脖,疑似服藥咬舌自殘
    動不動就是自殺輕生,你有為自己的家人想過嗎。我知道自殺的人可能會有很大的壓力,但是一定要學會排解,如果人人都像輕生者一樣,遇到點事就選擇自殺,那這個世界還能剩下人嗎?9月25日,據新聞媒體報導,福建飛往成都的CA4230航班,在飛行的途中遇到了緊急情況,航班被迫備降長沙。
  • 客機上的這個炮塔型裝置不是武器,但對飛機來說卻非常重要
    眾所周知,高度越高氣壓越低,人類無法在低壓環境下生存。在飛機發明的早期,飛機機艙是和外部大氣是相聯通的,這意味著早期飛機的高度是有限的。在上世紀30年代,波音公司推出了第一款機艙加壓飛機——波音307Stratoliner,它使得飛機在高空飛行中更安全,乘客或機組人員可以獲得足夠的氧氣。
  • 飛機萬米空氣稀薄的高空,如何保證機艙內氧氣充足?
    但飛機不一樣,通常的民航飛機,機艙實際上也並非嚴格密閉。飛機的空氣循環機系統飛機的組成非常的精密,畢竟使得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在萬米的高空中安全的飛行,不是一件馬虎的事情,儘管飛機的事故率在所有交通工具中屬於比較低的。
  • 國際航協:飛機上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低
    由空中巴士公司、波音公司和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聯合發布,三家公司在各自製造的飛機上進行獨立的計算流體動力學(CFD)的研究揭示了機艙內病毒傳染病例極低的原因。儘管方法略有不同,但每個詳實的模擬都證實飛機的通風系統確實可以控制機艙內顆粒的運動,從而限制了病毒的傳播。
  • 飛機上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低
    12億人次旅客中僅有44例或與飛行有關的病例《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鄭雪 報導:前不久,有關機艙內可能發生新冠病毒二次傳播的相關推論引發輿論廣泛關注。那麼,旅客在機艙內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究竟如何?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簡稱「國際航協」)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今年初至今搭乘飛機出行的約12億人次旅客中,共計報告44人可能在飛行途中感染了病毒(包括已確診、可能和潛在的病例)。國際航協據此指出,機艙內新冠病毒傳播風險極低,與被閃電擊中的概率相當。安全是航空業的重中之重。
  • 國航因乘客飛機上自殺備降長沙機場 搶救者:他想咬舌自盡
    大家應該在電視電影裡面看見過,飛機上有心臟病發病或者其他,飛機都是會返航的。 2020年9月25日,國航福州飛成都的客機上,一名乘客在飛機上自殺,飛機緊急迫降,但搶救無效。這是什麼樣的操作?難道飛機上自殺離天堂路更近一些嗎?這件事在網上引起一番熱議。
  • 男子殺害妻子後乘飛機回到嶽母家,將嶽母槍殺後自殺身亡
    近日,印度一名男子因為家庭糾紛,先是殺害了妻子,然後專程坐飛機到嶽父母家,開槍打死嶽母后自殺身亡。據印度斯坦時報6月23日報導,這兩起離奇的命案分別發生在班加羅爾和加爾各答兩地。兇手是一名42歲的商人阿米特,他和40歲的妻子皮希爾有一個兒子,但夫妻倆感情長年不合。最近2年時間裡,兩人都在為離婚官司和財產分割不斷爭吵。6月21日,阿米特忽然在班加羅爾的家中將妻子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