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Tone但又迷人的彭羅斯

2021-02-24 ROSHN

(Photo Credits: Yangterman)

前些天在央美研展上看到了這個用光影填充出體積感的作品,就想到了彭羅斯拼圖(Penrose Tilling)和一個超酷藝術家兼好友Christine Soccio Romanell。當時在她做準晶體和彭羅斯結構的相關作品時,我就有幸在旁觀望順便滿足自己強烈的好奇。

 

科普下準晶體和彭羅斯拼圖的概念先。準晶體是介於晶體與非晶體間的一種固體。[準]就是似是而非,它享有晶體的凸多面體規則外形,和非晶體的無周期性,在小範圍內的排列是有序的,在大範圍內則無序。是個享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混合體。

而彭羅斯拼圖(Penrose Tilling)就是準晶體在三維空間中非常典型的一個結構,也是非周期平鋪性一個極好的詮釋。彭羅斯拼圖是由內角36度、144度和72度、108度的兩種菱形組成,可以無縫無交疊地排滿二維平面。這讓它在宗教幾何學、理論物理學、化學間跨界無阻礙。在15世紀的伊斯蘭教建築裝飾中,彭羅斯拼圖被詮釋得淋漓。


而在2009年俄羅斯發掘的距今4.6億年前的隕石裡,科學家們也發現了準晶體結構的存在。

都說在看似混亂無序中存在著未知秩序坐等被發現

現在有圖有真相下Christine對準晶體和彭羅斯結構的詮釋。在這些以彭羅斯結構為靈感的系列中,她實驗性地介入並"幹擾"彭羅斯拼圖的視覺呈現,試圖創造一種無定性的新視覺形態出來(neo-formless formalism)。換言之,她試圖打亂原有的視覺成像,試探是否有新的無序之序出現。


這系列的作品她使用了衍射,投影,折射等視覺方法,當然也包含莫名衍生出來新手法。在這些作品中,彭羅斯結構只是實驗中的一環已知,和實驗性的"介入"手法相結合,製造出連她本人也汗顏無從解碼的效果。     






(Photo Credits: Chritine Soccio)

跳個tone說下自己的感受。每次畫畫,都覺得會被畫框邊所縛,在畫中也會出現循環性的重複形態,以至於感覺可以這麼永遠地畫下去直到畫面撐到無限大,然後隨即在某點停下。而彭羅斯結構則不同,因為無法定義邊界,乍一看好像普通的重複圖形,但是仔細看,真的沒有重複。如果硬要說有的話,它所重複的是"不同",而非"相同"。

(Photo Credits: Yangterman)

吃個西瓜歇會兒,等Chouney明天來冒泡~

高考日也不忘掃個碼先。

     

   

相關焦點

  • Tone deaf?
    Reader question:Please explain 「tone deaf」 in 「His decision is tone deaf, to say the least.」All right, here are recent examples of people who are tone deaf, insensitive and unable to understand the subtleties and nuances involved in a certain situation:1.
  • 彭羅斯階梯,被稱為科學界的「鬼打牆」,終點到底在哪裡?
    在夜晚漆黑的情況下就像蒙上眼睛一樣,所以就會出現鬼打牆的現象,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在科學界它就被稱為鬼打牆,它就是彭羅斯階梯,那麼彭羅斯階梯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說進入彭羅斯階梯之後就再也走不出去了呢?3如果在彭羅斯階梯的外面,你會感覺原理非常的簡單,只要從裡面跳出來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進入彭羅斯階梯之後,你只能像是鬼打牆一樣一次又一次的行走,而又回到最初的位置,這是因為在彭羅斯階梯中
  • 彭羅斯階梯是無限循環的階梯 解讀彭羅斯階梯的原理
    彭羅斯階梯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幾何學悖論,彭羅斯階梯指的是一個始終向上或向下但卻無限循環的階梯,彭羅斯階梯其實有點像是盜墓劇《鬼吹燈》中懸魂梯,利用的其實就是一種幾何學的原理,那麼彭羅斯階梯的原理到底是怎樣的呢?彭羅斯階梯是什麼?
  • 與「鬼打牆」一樣,永遠走不出去的彭羅斯階梯,到底有多詭秘?
    英國數學家羅傑-彭羅斯就是其的一位。1985年,羅傑博士和他的父親,做了一個實驗:讓一個人在一個四邊連接的階梯上走,不管是向上還是向下,怎麼走那個人都走不到盡頭。這個實驗很神奇,用空間的理論去分析的話,這種現象只存在於二維空間或更高階的未知空間。在三維世界裡他永遠都無法存在,就像烏斯環和克萊因瓶一樣。
  • 彭羅斯階梯是什麼?為什麼現實中無法製造出真正的彭羅斯階梯?
    但是在幾何學中卻有一種十分著名的樓梯,這種樓梯沿著一個方向走,不管你走多長時間,都無法走到盡頭,最終還會回到原點,因為這種樓梯是首尾相接的,它就是著名的彭羅斯階梯。,最早由著名的數學家羅傑.彭羅斯提出。
  • 彭羅斯階梯是什麼?為什麼現實中無法製造出真正的彭羅斯階梯?
    但是在幾何學中卻有一種十分著名的樓梯,這種樓梯沿著一個方向走,不管你走多長時間,都無法走到盡頭,最終還會回到原點,因為這種樓梯是首尾相接的,它就是著名的彭羅斯階梯。彭羅斯階梯又名為潘洛斯階梯,最早由著名的數學家羅傑.彭羅斯提出。仔細觀察彭羅斯階梯的構造,我們會發現一個細思甚恐的問題:明明是一直在向上攀登,但是又一次次地回到原點,永遠也沒有到達盡頭的時候。
  • 彭羅斯階梯之愁情
    【彭羅斯階梯之愁】彭羅斯階梯是著名的數學悖論之一,被稱為「不可能階梯」,其中的原理就是從基點再回到基點的過程。整個過程自己感覺一直在上升,可是在局外三維空間裡看,確實是在原地打轉。彭羅斯階梯,可以是一種愁的模型,年齡一直在變大,可是一直在犯傻。關鍵是有多少人知道自己處彭羅斯階梯之中?因此思考,愁從因果而生,步步為營,不要忘記自己為啥行動。
  • 豆瓣影評: 史匹柏的彭羅斯三角形
    豆瓣影評: 史匹柏的彭羅斯三角形 「每個公式都會讓書的銷量減半。」
  • 彭羅斯:數學家得了物理學獎
    學數學的彭羅斯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彭羅斯——據他自己回憶——於1964年秋天(時年33歲)實質性地介入了黑洞研究。 美國物理學家基普·索恩曾經講述過一些彭羅斯年輕時的趣事,我們分享一則作為對其人的介紹。
  • 彭羅斯:數學家得了物理學獎
    學數學的彭羅斯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彭羅斯——據他自己回憶——於1964年秋天(時年33歲)實質性地介入了黑洞研究。美國物理學家基普·索恩曾經講述過一些彭羅斯年輕時的趣事,我們分享一則作為對其人的介紹。彭羅斯父母的職業領域都跟醫學有關(父親是人類遺傳學教授,母親是醫生),也因此,他們希望自己的四個孩子中起碼有一人能以醫學為職業。
  • 彭羅斯階梯:眼見不一定為實
    其實,我們將它抽象畫出來,就是彭羅斯階梯(或臺階)。而彭羅斯階梯也是如此。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彭羅斯階梯可以被視為彭羅斯三角形的一個變體,彭羅斯三角看起來像是一個物體,由三個截面為正方形的長方體所構成,三個長方體組合成為一個三角形,但兩長方體之間的夾角似乎又是直角。上述性質無法在任何一個正常三維空間的物體上實現。
  • 2020諾貝爾物理學家獲得者——彭羅斯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新聞公報中說,彭羅斯使用巧妙的數學方法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論的直接結果。他證明了黑洞確實可以形成,並對其進行了詳細描述。他的開創性論文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對廣義相對論的最重要貢獻。彭羅斯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1931年出生於英國科爾切斯特,今年89歲。
  • 科普|眼見不一定為實的彭羅斯階梯
    其實,我們將它抽象畫出來,就是彭羅斯階梯(或臺階)。初識彭羅斯階梯最早記載的彭羅斯階梯是瑞典藝術家奧斯卡·路透·瓦德(Oscar Reutersvrd)在1934年製作的雕塑。據悉,彭羅斯階梯的創作也受到了荷蘭畫家埃舍爾(Escher)的一些「不可能存在的畫作」的啟發。彭羅斯階梯是著名的數學悖論之一,指的是一個始終向上或向下卻無限循環的階梯,可以視為彭羅斯三角形的一個變體,在此階梯上永遠無法找到最高點或者最低點。
  • ...諾貝爾獎|羅傑·彭羅斯|彭羅斯-霍金|萊因哈德·根澤爾|安德裡...
    「彭羅斯是一位數學家、物理學家,或許稱不上典型的天文學家,但他用數學的方法從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得到了黑洞存在性的結論。」施韡說,「廣義相對論是由基本理論思想建立起的一套理論架構,遵循相對論的思想和引力場方程,能夠得許多推論,也就是所謂的預言。
  • ​吳忠超 | 從彭羅斯獲諾獎說起
    英國人彭羅斯不僅是數學家,也是與史蒂芬·霍金齊名的引力物理學家。早在上世紀70年代,他們就已是學術明星,在物理數學界地位崇高,其時彭羅斯在牛津大學任羅斯·波爾數學教授。1950年代,彭羅斯於劍橋聖約翰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在劍橋時他深受狄拉克的影響,後來又與霍金交情深厚。就我所知,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彭羅斯每年至少一次會回到劍橋。
  • 旗幟鮮明的反對奇點-也談彭羅斯的諾貝爾獎
    彭羅斯十個值得尊重的數學家,他的書也值得深讀.本文分兩部分,先談談對彭羅斯的諾獎成果,這個問題很地方談過,比如 物理期刊網的"https://dy.163.com/article/FOEK945N0516DOTJ.html", 本人在這裡不再重複.
  • 數學家的視覺藝術——彭羅斯和他的圖形
    這種樓梯,叫「彭羅斯階梯」,是彭羅斯的另一代表成就,一個著名的幾何學悖論。 一旦走進彭羅斯階梯就會迷失,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原本的位置。從直觀的角度來看,破解彭羅斯階梯很簡單,只要跳出階梯就行了,但是身在其中,由於視覺受蒙蔽,你根本不知道該從哪裡去破解。 彭羅斯階梯在三維空間並不存在,它只會存在於二維世界或者更高階的空間當中。自從這個彭羅斯階梯被提出後,有不少的科學家試圖去證實它的存在,但最終都失敗了。
  • 黑洞的非熱輻射與熱輻射,彭羅斯與霍金
    彭羅斯因黑洞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是霍金的重要搭檔,因此很多人為霍金感到可惜,如果霍金還在世的話,那麼他肯定也能獲得諾貝爾獎。事實上,黑洞存在著非熱輻射和熱輻射,而這兩者分別與彭羅斯和霍金的理論相關。黑洞的非熱輻射克爾黑洞是最具有天體物理意義的黑洞,它不僅具有質量,還同時具有角動量,也就是說克爾黑洞是旋轉的。
  • 科學界的「鬼打牆」彭羅斯階梯知道其中的奧妙嗎?
    其實他叫彭羅斯階梯,也稱做潘洛斯階梯或者「鬼打牆」。很多人並不了解這個原理,只是覺得特別神奇。今天小編帶領大家解了解其中的奧秘。彭羅斯階梯是一個有名的幾何學悖論,指的是一個始終向上或向下但卻走不到頭的階梯,可以被視為彭羅斯三角形的一個變體,在此階梯上永遠無法找到最高的一點或者最低的一點。
  • 彭羅斯與霍金對廣義相對論和黑洞研究的貢獻
    彭羅斯和霍金對廣義相對論和黑洞研究的貢獻。 彭羅斯原來是一位數學家,在霍金的研究生導師西阿瑪的動員下進入了相對論研究。霍金就是在讀研期間通過老師西阿瑪的介紹結識了彭羅斯。 彭羅斯的工作證明了黑洞內部一定有一個奇點,即時間的終點,作為黑洞的時間反映的白洞的內部也一定有一個奇點,那就是時間的起點。 彭羅斯的上述研究引起了霍金的極大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