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探微書院:全力培養化學生物學及相銜接工程領域的傑出人才

2021-01-07 中國教育在線

既淵且博,強立深基。以書院之精小,觀乾坤之博大。

清華大學強基計劃正在報名中!

5月12日,清華大學強基計劃啟動會暨書院院長聘任儀式隆重舉行。統籌清華強基計劃人才培養的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五個書院正式亮相。李豔梅、王中忱、梁曦東、劉錚、李俊峰五位教授從邱勇校長、陳旭書記手中接過聘書,成為五個書院首任院長。

未央書院、探微書院、行健書院,這三個獨具特色的理工銜接書院,在數理基礎科學、化學生物學以及理論與應用力學等基礎學科外,特設了21個工程銜接雙學位方向,滿足書院學生由理至工的拓展選擇,幫助學生修學儲能,實現真正的寬口徑培養,為同學們的未來擘畫更多可能。

選擇清華大學強基計劃,你將體驗理工的嚴密優美,搖曳於朗月清風的書院理想之中。

探微窮理、自強行健、青春未央,書院雖小,願以無限精雕細琢,成就育人格局之大。更重要的是,成就每一個優秀的你!

今天,清小華帶大家一起聽聽探微書院院長劉錚教授的解讀。

探微書院院長-劉錚教授

劉錚,清華大學探微書院院長、化工系教授。

1982年考入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獲得化學工程學士(1987)、碩士(1989)和博士學位(1993),其後獲UNESCO資助在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生命理工學部進修(1993-1994)。1998年在清華大學化工系晉升為教授。曾任清華大學化工系系主任(1999-2006),曾掛職吉林省白城市市長助理(2007-2009)和新疆大學副校長(2011-2014)。目前主要從事工業酶催化、腸道微生態調控與腫瘤免疫治療、土壤微生態調控與生物修復研究。發表SCI收錄論文 13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12項。培養研究生逾50名,他們在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和企業中表現優異,承擔重任。

主要學術任職包括教育部化工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工業生物催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等。2007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8年獲評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2012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6年獲寶鋼全國優秀教師獎。

在1911年的清華學堂章程中就明確提出了「以培植全才,增進國力為宗旨「的辦學目標,100多年來歷代清華人躬身踐行,湧現出一批批投身民族振興之偉業的傑出人才。進入新世紀,面臨人類發展歷史新局面,清華大學積極面向國家創新發展的需求,針對強基計劃的根本目標,發揮清華大學工科教育優勢,努力打造具有國際視野,人文底蘊和創新能力的傑出人才,主動承擔中華民族振興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歷史使命。在這種情況下,書院應運而生,其使命是強化學生的人文和科學基礎,通過書院教育更好地落實」強基計劃」,使學生最終成為中華民族振興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可堪大任之才」

在我看來,書院首先是匯聚一批有志於投身民族振興之偉業的優秀青年學子,其次是匯聚相關學科科研和教學崗位上做出突出貢獻並致力於文明傳承的大師和學者,通過這兩類傑出人才的匯聚實現理想火炬的接力和科學知識的傳承,大師們將學子帶入相關領域的國際前沿,在參與和推動歷史進步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成為中華民族振興的實踐者和人類文明進步的貢獻者。

回到探微書院。我們的名稱來自校歌「致知窮理、學古探微」。我們致力於傳承清華大學「培養具有為國家社會服務健全品格之人才」的優良傳統,集成發揮化學和生物學理科及相關工科的育人和科研優勢,全力培養在化學生物學及相銜接的工程領域具有學術和產業領導力的傑出人才。

由於書院採取的是本研貫通的培養模式,所以我們在本科階段主要幫助同學們夯實化學生物學和相關工科專業的科學基礎,研究生階段立足相關工程銜接方向的學科前沿開展創新研究。與其他書院一樣,本科畢業時符合清華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要求的學生,可優先推薦免試攻讀相關專業的碩士、博士研究生。

化學系系館

清華大學自2003年起依託化學系成立「化學生物學」本科專業,旨在培養具備化學和生物學堅實基礎的創新拔尖人才。清華大學化學系成立於1926年,1952年的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使化學系的發展一度中斷,1985年化學系正式恢復建立並迅速發展,2017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的A+類學科,入選教育部「雙一流」建設名單,2019年在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中列18(國內第1),2020年美國U.S.News名列全球第7(國內第1)。

化學系現有兩院院士7位、外籍院士1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0位、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位、青年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16位、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位以及北京市教學名師3人,形成一支高水平、年齡結構及學科布局合理的教師隊伍。

化學生物學專業的工程銜接方向包含: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環境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這些工程銜接專業在QS、U.S.News等世界大學學科排行榜中穩居全球前列,畢業生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治學興業治國英才。此外,學生還可通過強基計劃化學生物學專業選擇藥學方向。

化學生物學是研究物質創製原理和揭示生命和自然奧秘的基礎科學,其發展和進步直接推動著人類社會文明進步,化學工程、工業生物工程、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藥學等學科的使命是將化學和生物學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先進技術和產品,引領化工環保和醫療健康相關產業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造福人類美好生活。

探微書院理工銜接專業的特點是以「化學生物學」為核心基礎,打好「化學生物學硬核」基礎,賦予相關工科創新人才最持久的發展能力。

探微書院依託於國際一流的化學、化工、環境、醫學和藥學等學科這些學科擁有的國際一流的學術大師,加之相關院系在傑出人才培養方面的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能夠引導書院學生進入相關領域的國際學術前沿,在共同努力解決人類發展所面臨的挑戰中把學生培養成為國之棟梁和業界翹楚。

化學工程專業QS全球排名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始建於1946年,1958年復建,目前設有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兩個工學專業;擁有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研究基地。現有教授37人,其中兩院院士4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位,「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5位。清華大學化工學科在2017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獲批A類學科,從2012年起在英國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位居全球前20,2019年排名12(國內第一)。

環境學院全球環境國際班 首批參加清華-耶魯雙碩士項目學生畢業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源於1928年設立的市政工程系,1984年成立環境工程系,2011年發展為環境學院。目前設有環境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擁有「環境模擬與汙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等研究基地。現有兩院院士4位,國家級教學名師3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位,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等8位。環境工程學科為2017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A+類學科,2019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位居全球第10(國內第一)。

生物醫學工程前沿研究方向

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創建於1979年,2001年成立生物醫學工程系、後進入醫學院,目前設有生物醫學工程工學專業,擁有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3位、「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2位。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計劃。

藥學院科研實驗

清華大學藥學學科創建於2006年,2012年成立藥學系,2015年成立藥學院,目前設有藥學專業,擁有「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等研究基地。現有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位、「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3位。清華大學藥學專業積極探索先進人才培養模式,努力造就在醫藥研發與應用領域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一代藥學領軍人才。

從1982年考入清華大學化工系算起,我已經在清華園學習工作近40年。清華育我,今天又賦予我參與清華大學教育發展的機會,這種信任彌足珍貴,我將全力以赴,不辱使命,竭誠與相關書院及院系同仁們團結合作辦好書院。

衷心歡迎科學基礎紮實,樂於探索未知,有志於用科技服務人類美好生活的考生積極報考探微書院相關專業!來到探微書院,你將獲得更厚實的科學工程基礎,更高的創新發展平臺!

來源:清華大學

相關焦點

  • 錢學森:為何我國學校培養不出傑出人才?清華教授指出了癥結所在
    2005年,錢學森對著前來看望他的國家領導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能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為何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呢?錢學森當時提出這個問題,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影響,他同時也指出了其中的原因之一。
  • 【教育】無需高考,清華「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來了!
    【教育】無需高考,清華「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來了!經教育部批准,清華大學將推出「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每年面向全球招收百名優秀中學生,採用本博銜接模式,為未來數學及相關領域培養領軍人才,成功入圍的國內學生無需高考即可被單獨錄取。
  • 清華和北大的客座教授葛惟昆關於中外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
    葛惟昆教授我國在一般人才的培養上規模宏偉、成效顯著,但傑出人才的湧現是塊短板。對於從事基礎研究的人來說,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新事物層出不窮、新領域不斷開拓,他們畢生都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探索新問題、突破新界限、達到新高度,從而成為大師。所以自學的能力、自我更新的本領,對於創新型人才是最根本的能力。我國教育在培養人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 無須高考 清華「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來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經教育部批准,清華大學將推出「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每年面向全球招收百名優秀中學生,採用本博銜接模式,為未來數學及相關領域培養領軍人才,成功入圍的國內學生無需高考即可被單獨錄取
  • 清華「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來了!無需高考 初三學生...
    經教育部批准,清華大學將推出「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每年面向全球招收百名優秀中學生,採用本博銜接模式,為未來數學及相關領域培養領軍人才,成功入圍的國內學生無需高考即可被單獨錄取。本博銜接培養學術大師直接授課
  • 清華經管深圳研究院花落福田,將培養博碩、高管等人才
    按照建設思路,該研究院的主要任務包括:學生培養、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引進、學科建設與智庫建設、合作與交流。其中,「學生培養」任務將立足深圳市和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需求,逐步開展博士、專業碩士和高管教育等教學項目建設和學生培養。培養對象包括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戰略型的科技企業家、熟悉科技發展又精通金融業務的金融科技領袖等。
  • 清華大學強基計劃五個書院人才培養工作研討會召開
    11月21日下午,強基計劃五個書院聯合在經管報告廳召開了書院人才培養工作研討會。副校長彭剛,致理書院院長李豔梅,日新書院院長王中忱,未央書院院長梁曦東,探微書院院長劉錚,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出席會議。來自五個書院的導師、班主任、任課教師、輔導員等150餘人參加會議。書院管理中心主任蘇芃主持會議。
  • 清華、北大,你們能培養出幾個獲諾貝爾獎的拔尖人才嗎?拜託了!
    清華和北大作為我國兩所拔尖高校是眾多學子夢寐以求的求學聖地,就算是在世界名校排名中也能佔有應有的席位!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仍然迴響在耳旁,讓人不能釋懷。
  • 清華發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初三也可入學
    近日,清華大學最新發布的 「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備受關注,每年面向全球招收不超過 100 名優秀中學生,採用 「3+2+3」 本博銜接模式培養。符合條件的學生可於 1 月 19 日前在網上報名。值得注意的是,清華表示,優秀的初三學生也可報考該計劃,成功入圍的國內學生無需高考即可被單獨錄取。該計劃引發了眾多討論:它要培養什麼人?怎麼招怎麼教?
  • 2012中國大學傑出政界校友 清華政界英才最多
    2012年5月16日,中國校友會網發布最新2012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行榜,報告顯示,中國政學商界傑出人才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貢獻最大,已達世界一流大學辦學水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和南京大學名列中國校友會網2012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行榜前五甲;其中清華大學造就的傑出政界英才校友最多;北京大學培養兩院院士和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校友最多;恢復高考以後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兩院院士校友最多有31
  • 豌豆思維與清華同頻共振, 推動數理人才培養
    此次,豌豆思維聯合清華出版社出版《少兒思維叢書》,一個出發點在於系統展示其在教研、教學方面的成果。但是,更深一層含義,則是期望少兒數理思維賽道回歸「教育」的本質,為中國培養更多優秀的數理人才。這一深層考慮奠定了與清華大學合作的重要基礎。清華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的綜合出版單位。
  • 清華數學系:造就思維縝密基礎紮實的優秀人才
    經過20多年的努力,今天清華數學系的基礎數學、應用數學、概率統計、計算科學、運籌與規劃一系列學科得到了很好發展,清華的數學科學系已建設成為一個布局完整、學科齊全的綜合性大學數學系。   記者:那麼清華數學系在本科生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特色和舉措?
  • 清華發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從娃娃抓起」,培養...
    無須高考、面向全球招生、初三學生也可入學……連日來,清華大學新近發布的「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備受關注。一個個關鍵詞衝撞眼球,計劃被不少人視作「不設任何框框的拔尖人才培養特區」,由此引發了眾多討論:這個特殊的「特區」要培養什麼人?怎麼招怎麼教?指向的又是當前教育的哪塊短板?
  • 哈爾濱工業大學:培養新時期航天工程領軍人才
    從2010年起,哈工大開展航天領域工程領軍人才培養創新實踐,逐漸探索形成了「德才培育並舉、科教深度融合、工場創新實踐」航天工程領軍人才培養模式,成果顯著。「哈工大探索出來的航天工程領軍人才培養模式,是學校多年來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生動體現和有力詮釋。」哈工大黨委書記熊四皓說。什麼是微納衛星創新工場?
  • 丘成桐怒斥2020丘賽清華排名:一流大學的數學人才該怎麼培養?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面對清華在第十一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中的成績,丘成桐又一次「憤怒」了,這些話似乎呼應了他之前公開表達過的隱憂:「如果不重視基礎教育,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國內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
  • 清華北大專門「給美國培養人才」?真實數據「打臉」謠言
    這種種謠言之下,讓不少人都對清華、北大形成一種偏見,難道清華、北大專門「給美國提供人才」? 相比較而言,清華、北大出國深造的總人數相比較當年出國的留學生人數,其實可以稱得上微乎其微,連1%都達不到
  • 清華發布丘成桐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光明日報1月10日消息,無須高考、面向全球招生、初三學生也可入學……連日來,清華大學新近發布的「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備受關注。一個個關鍵詞衝撞眼球,計劃被不少人視作「不設任何框框的拔尖人才培養特區」,由此引發了眾多討論:這個特殊的「特區」要培養什麼人?怎麼招怎麼教?指向的又是當前教育的哪塊短板?
  • 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在哪裡?
    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在哪裡?我們大家都知道清華、北大是國內最高學府,而每一年清華、北大都有一批優秀的學生往美國跑呢?現在就有部分人嘲諷清華、北大是美國大學的學前班,專門為美國大學培養人才。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呢?
  • 清華啟動丘成桐數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本報訊(記者 雷嘉)免高考入讀清華數學專業,從本科連續培養至博士,高一、高二乃至初三學生都可報名。清華大學近日宣布,從2021年起啟動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招生,每年全球招生規模不超過100人。
  • 清華將致力於培養頂尖數學家
    近日清華大學推出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每年面向全球招收百名優秀中學生採用本博銜接模式為未來數學及相關領域培養領軍人才成功入圍的國內學生無需高考即可被單獨錄取培養計劃得到多家媒體關注央視、《光明日報》等圍繞培養計劃進行了詳細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