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有聲讀物>正文
留學美國必看:用地道俚語點綴口語
2010-08-05 11:41
來源:申江服務導報
作者:
SweetorLame:好,壞
小工留學地美國
美國年輕人常在口語中用到一些「通感」的方法。比如sweet,除了可以表示口感甘甜,也可以說sweetgirl——甜姐兒。但到美國之後才發現不僅可以用這個詞來誇讚女孩子,對於其他好東西也是通用的。比如世博開幕式的時候,有一個美國同學來我家看焰火——我家就住浦東,二十樓,看焰火視角絕對VIP。當時那美國妞就樂翻了,手舞足蹈地大喊:「We got a good spot and had the sweetest view of the fireworks。」意思就是說「我們的視角絕佳,焰火勝景盡收眼底。」在俚語裡,sweet的反義詞是lame:糟糕的、「 差勁的」,可以用來形容各種令人生厭的情況。比如在美國念書的時候,多數課程都還是挺有意思的,但也有個別老師的課實在是枯燥乏味,還要求出勤率。遇上這種課,大家通常會抱怨:The class is so「lame! Iwant to swith classes!」:「這課真是太糟糕了,我要換班!」在美國大學裡,課程通常可以試聽。在試聽了兩周後,學生決定自己是否要選這門課。試聽時不喜歡,可以自由選擇其他班級。但如果已經選定了課程,要換,就要遞交申請了。所以老師通常會在最初兩節課使出渾身解數留住學生。當然,也有開頭平平無奇,越聽到後來,越有收穫的。
Bloody:該死的
MK留學地美國
剛去美國的時候對俚語不大熟悉吧,常被同學的口語嚇一跳。比如「bloody」這個詞吧,意思是「鮮血淋淋的、血腥的」。在國內第一次對這個詞有直觀的感受是在酒吧,Bloody Mary。關於這款雞尾酒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來自屠戮異己的瑪麗一世,一種認為是來自一種歐美通靈遊戲。但這款雞尾酒卻是用番茄汁和酒調製的,喝起來一點也不血腥。到美國之後,有一次聽到兩個人吵架,其中一個吼了一句:「Get out of here!I don't want your bloody money。」前一句毋庸置疑,後一句就讓我浮想聯翩了。「bloody money」天哪,這難道是說對方的錢來路不正?翻譯成中文,這不就是「沾滿鮮血的錢」麼!在美國的某些州,是可以合法持有槍枝的——雖然真的有槍的人並不多,有些生活在偏遠地區的人家裡會有一支獵槍——防熊的。有一段時間校園槍擊案層出不窮,搞的人心惶惶。難道這個「bloody money」是持械打劫來的?想想也不對,老美不至於把這些掛嘴上說吧。後來問了旁邊的同學,才知道這裡的「bloody」意思是「該死的」,這是個語氣非常強烈的詞。類似的說法比如「I hate these bloody people!」意思是「我恨這些該死的傢伙!」而非「我恨這些血淋淋的傢伙!」美國人常用於表示厭惡的詞還有f*ck,相當於國內的「三字經」啦。
I got the short end of the stick我吃虧了
秋秋留學地美國
英語中有很多俚語,是從一些行為中演繹出來的。比如吃虧的說法。有一次大夥AA制出去,最後帳有點沒算清。我同屋的美國人回來之後念叨良久,蹦出一句:「I felt like we were getting the short end of the stick。」我一開始沒聽明白:「我們拿到了棍子的短頭?」本著內事問百度,外事問谷歌的原則,我google了一下。原來這句話的英文正解是:「to feel that you are being treated particularly badly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people; to suffer the bad effects of a situation。」即「覺得與他人相比,你受到了特別不好的待遇;遭受一種壞的情形的影響。」據說,這種表達方式來源於拔河比賽,輸的一方手裡握著繩子短的一頭。而習語後半部分的stick是隨著時間的演變加上去的。而更加常用的說法是「get the short end」。在中文中,長-短、盈-虧相對,不知道英文中「佔便宜」的說法會不會是「get the long end」了! (實習編輯:顧萍)
名稱名稱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