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一群人,來自標準之外的星星

2020-12-05 澎湃新聞

二更

當我們與世界不同,我們想要的,仍然是尊重和理解,絕不是嘲笑或冷漠。

這,是我們所有人的願望。

有這麼一群「星星的孩子」也是如此。

他們不懂如何社交或是表達自己,愛機械重複動作,不知控制情緒……與「正常世界」不同,孤獨地閃爍著。

一切都是自閉症的緣故。自閉症,又叫孤獨症。

可他們不是自我封閉,也不想終生孤獨。

2019年4月2日央視《新聞直播間》報導,我國自閉症患者已超過1400萬人,14歲以下的兒童超過200萬,每68個兒童就有一個患有自閉症。

小雨恰是其中之一,點擊視頻,觀看小雨與家人的故事。

▲完整版影片,至騰訊視頻搜索「大海小雨」

最難的一道題。

母親麗麗決定帶著小雨赴水而死。

她給丈夫大海留下了字條:「我們的錯誤,我來結束,你重新開始。」

即使被救回,她也失去了氣力:「除了我們,沒有人會接受小雨的。」

7次被學校勸退。

上課舉手老師沒點他、踩到了一點點水……都可能會引起小雨的大聲尖叫。孩子們都很怕他,家長們也頻繁投訴。

大海是一名老師,他所在的學校也拒絕了小雨,理由是沒有特教老師。

無數次旁人的白眼。

一次打疫苗,小雨亂動大喊。護士抱怨孩子不配合,其他家長也不耐煩:能不能快點?

大海硬著頭皮解釋說:「不好意思啊,我們是自閉症孩子。」

這個道歉,沒有被接受:「自閉症是什麼?吃藥不能好嗎?我看是你們沒有教好吧!」

他們憤怒但無言。

畢竟,自己第一次知道「自閉症」這個詞,還是從醫生嘴裡。

也是那次才知道了自閉症不能治癒,只能改善,父母是關鍵。

後來,大海辭職了。

他教數學,得過許多優秀教師獎,解過無數道難題。小雨是他生命中最難的那道,可能會花上一輩子的時間,但他決定抓住一線希望,永不離開。

笑的意義,有千百種。

「醫生說,自然清淨的環境對小雨有幫助。」

於是,大海回到鄉下,和奶奶一起,陪小雨做幹預訓練。

最開始,小雨只會說單字。

他畫了三隻歸家的鴨子。奶奶問:你畫的什麼呀?他說:三、三、三。

隔壁小孩寫作業抓耳撓腮:15乘5等於多少。小雨搶答:七五、七五、七五。

最開始,小雨連簡單的「你」、「我」也分不清。

夏天,他想吃西瓜。大海便拿著一盤西瓜,問他:「你吃,還是我吃?」

答:「你吃。」

大海立刻開口吃。小雨銳聲尖叫,大海忍著不理會,吃完西瓜繼續問。

重複了3次,小雨才磕磕絆絆地做出想要的選擇——「我吃」。

後來,小雨慢慢說完整了。

荷塘邊,大海和小雨在撒歡。一陣夏天暴雨降臨。笑鬧中,他們摘了荷葉當雨傘。爸爸背著孩子小跑回家。

近家門口了,小雨喊:「奶奶,我回來了。」

可等待他們的,是散落的絨線球和倒在地上的奶奶。

之前,大海還問過:怎麼現在就給小雨織圍巾?冬天還遠著呢。

奶奶溫柔責備:「你們年輕人吶,就是天熱了不知道天冷。」

奶奶的葬禮,小雨是否出席成為難題。

黑色的默哀中,他的笑聲顯得太「沒肺沒心」。最後,小雨還是去了。

葬禮上,他笑著,眼裡閃著淚花。

大海說:「一開始是我們教他,其實他也在教我們,去笑著面對一切。」

穿越孤獨,擁抱你。

小雨的世界,是一座別人很難理解的島。

大海和麗麗,摸索到一些可能通道,也只不過因為日復一日地投入時間、精力,伴隨著痛苦、煎熬和挫敗。

這樣愛與憂慮之下,「比小雨多活一天」成了他們的願望。

可誰都知道,父母不能陪兒女走一輩子,一切還需要來自社會的支持。

幾個月後,大海收到學校的電話,說他們決定開設融合班。

小雨終於有了一張合適的課桌。

他慢慢學會了與小朋友、老師打招呼,說長長的、完整的話,參加集體遊戲……

然而,社會對自閉症認知的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難。

從1943年「自閉症」第一次被命名,到聯合國定下4月2日為「世界自閉症日」,已經過去了64年。可一直到2016年9月,中國依舊有98.7%的自閉症患者得不到有效的康復訓練。

現在,我們可以一起,再往前多走一點點。哪怕只是一份微笑、一個善意的眼神、一次耐心的等候……都會成為他們世界裡的一絲柔光。

二更則與浙江海亮慈善基金會合作,推出了自閉症主題的公益電影《大海小雨》,在5月17日發布了。

它很特別,因為帶著長期性公益項目「星援助計劃」。「星援助計劃」的基金來源於世界500強企業——海亮集團,包括援助和支持兩方面:對符合條件的特困家庭自閉症兒童進行援助;對自閉症就業、科研、社群進行支持。

是的。改變正在發生,幸福會來敲門。我們也應當相信:當生命成為謎題,唯有愛是謎底。

*有關以上項目信息發布及有關公開公示,請移步

原標題:《地球上有一群人,來自標準之外的星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他們是來自天上的星辰——《地球上的星星》
    我們都喜歡有標準答案,而沒有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而這些的標準答案,往往造成了學生思維的千篇一律。我們都喜歡說嚴師出高徒,卻不懂得鼓勵孩子,給他們更多的信心,喚起他們的自我肯定。以往我們都習慣了批評應試教育,說它是「填鴨式教育」,但是真的要做到素質教育,按照我們現今的教育資源和固化的社會觀念,實現這個起碼要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
  • 解密《來自星星的你》為何這般火
    「不需要劇情,只要看到演員就行了」——解密《來自星星的你》為何這般火  韓國明星李敏鎬登上2014年春晚舞臺,無疑是給韓劇做了一次超大廣告,連許多原本不看韓國偶像劇的「70後」、「60後」因好奇這俊臉後生緣何有如此影響力而點開了《繼承者們》,看一眼便欲罷不能的大有人在
  • 看星星,在地球上與在百萬光年之外有什麼不同?
    最近一直在鼓搗天文望遠鏡,購置了不少配件:導星、電跟、相機等等,打算寫一些實戰文章,比如地月距離測繪、行星軌道計算等等,如果有機會也想直播一下星空。不過,這裡想跟大家聊另外一個話題:在地球上看星星與在百萬光年之外看星星有什麼不同?一、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 肉眼可見的星星都是什麼?它們離地球有多遠?
    從數量上來說,我們在一個夜晚可以看到2000多顆星星,全球的整個天空可以看到7000多顆星星。那麼,這些星星都是什麼呢?它們離地球都有多遠呢?行星在肉眼可見的星星中,少數幾顆是太陽系內的行星——水、金、火、木、土和天王星,它們像地球那樣環繞太陽運動,與地球的距離從幾億公裡到幾十億公裡。
  • 為什麼我們的肉眼不到一秒就可以看到幾十億光年之外的星星?
    肉眼可以看到幾十億光年之外的星星?不能把,肉眼可沒有這麼厲害,如果肉眼都有這麼厲害的話,那還要望遠鏡幹什麼?首先,我們看到的星星,大多數的確是距離我們很遙遠,但是這個遙遠的距離,最多也就是幾百萬光年,更遠的星星,肉眼是看不見的,只能藉助於天文望遠鏡,天文望遠鏡有傳統的光學望遠鏡以及射電望遠鏡,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望遠鏡,最遠可以看到138億光年之外的星系,138億光年也是可視宇宙範圍。
  • 《地球上的星星》:每顆星星都應該閃爍
    《地球上的星星》是由印度國寶級的演員阿米爾汗執導並主演的一部兒童劇情類電影。該片講述了一個8歲的小男孩在他所讀寄宿學校的美術老師幫助下尋回屬於自己的那份純真與快樂的故事。該片於2007年12月在寶萊塢上映,第二年獲得寶萊塢多項獎項。
  • 《地球上的星星》影評
    看著滿天的星星,在蒼茫的夜空中散發著光芒。每顆星星都有自己本身所特有的光芒。 由阿米爾.汗精心製作並領銜主演的《地球上的星星》 是一部關於教育題材的電影。正如那每顆閃亮的星星一樣,每個孩子都會綻放自己獨特的光彩。
  • 星星離我們非常遠,為何我們的眼可以看到幾十億光年之外的星星?
    我們在地球上相隔半個地球的人可以在一個時間裡交談和視頻通話,可如果是在宇宙中的相隔100光年的兩個星球上的兩個人呢?想一想是不是很恐怖?還同時?你看到他以光的速度發來的信息時,他已經去世好多年啦,他看到你給他的信息時你也已經成灰許多載了。假如你們能同時給對方發信息撥電話,那也是大家都死後很久才到達。
  • 為什麼我們在地球上看天上的星星,會經常出現一閃一閃的現象?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掛在天上放光明,好像無數小眼睛」,這首兒歌相信大家都會吟唱,歌詞形象地表達了從地球上觀看星星的那種搖曳不定、忽明忽暗的狀況。我們能夠看到地外天體,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我們說的星星,主要是由它們發射或者反射的光線,經過宇宙空間之後到達了地球,而一閃一閃的情況,必定說明在光線傳播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形式的幹擾。
  • 來自星星的孩子
    有我們,不孤獨。200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日。2011年,北京和臺北同步上映《遙遠星球的孩子》,這是一部由周迅、陳坤旁白配音,以孤獨症患者為題材的公益紀錄片,通過跟拍真實自閉症兒童的生活,從親子、家庭、工作、夢想來出發,透視生活的種種現實與細節,在歲月的流逝中,逐漸累積出動人的能量,是屬於「愛」與「幸福」的故事。
  • 擁抱,來自星星的你
    今天是第12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本報特推出專題報導,聚焦學校、教師、大學生社團等對「來自星星的孩子」的幫助。讓我們張開雙臂,擁抱這個特殊的群體。——編者  小星同學「回家」記  前不久,在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的一間教室裡,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歡迎儀式。孩子們在班主任李志潔的帶領下,用歡快的語氣大聲喊道:「歡迎小星(化名)回家!」
  • 《地球上的星星》: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星星
    每個孩子都有某一方面的天賦如果沒有只是暫時沒找到打開它的開關——《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我們經常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但其實我們忘記了,每個孩子都是千裡馬,只要因材施教,每一個孩子都會綻放出自己的光芒。就像這部電影的題目——《地球上的星星》。每顆星星都是孤獨的。
  • 來自星星的人類,未來究竟要去向何方?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一度引爆了「來自星星」的話題。外星賦予都教授的高智商、超能力讓觀眾們羨慕不已,但畢竟地球離星星太過遙遠了,普通人認為自己一生都不可能與星星產生什麼實質性的交集,幸好有科學家幫助我們與星星套上了近乎。據研究發現:構成人體的原子,可追溯至宇宙之初構成星雲的各種元素。物理中關於人與星辰最詩意的描述莫過於:你身體裡的每一粒原子,都來自於一顆爆炸的恆星。
  • 你聽說過「來自星星的孩子」嗎?
    相信很多人都有看過韓劇「來自星星的你」我雖然沒有去追過這劇但也聽不少人說過今天我想說的是跟這名字很像的一個群體「來自星星的孩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來自星星的孩子」這聽起來似乎是美好的好像描述的是一群小精靈調皮可愛、追逐嬉鬧我剛開始聽到這形容的時候我以為是在讚美孩子卻不曾想它代表的是另一層意思
  • 金秀賢懷孕上熱搜,以為《來自星星的你》要拍續集了
    不過,金秀賢在大家心目中,還有一個比較神奇的名字,叫都教授,都敏俊本身就是外星人,所以能懷孕其實也十分正常,不過很多觀眾第一時間,都是以為《來自星星的你》要拍續集了,雖然《來自星星的你》已經是13年的韓劇了,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大家將這部劇當作最喜歡的一部韓劇的熱情。
  • 《地球上的星星》史上最催淚的治癒系電影
    電影叫做《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上映於2007年,可以說是一部老電影了,主演是印度十分出名的演員,阿米爾.漢,小編是十分喜歡他演的電影,可以說每一部都十分精彩,比如說之前很火的《神秘句型》,《摔跤吧爸爸》,《我的個神啊》等等,每一部都能給人十分深刻的印象,也十分有人生意義。想必這幾個相對於《地球上的星星》來說看過的人就比較多了。
  • 來自星星的種族:盤點10個阿努納奇人的事實
    阿努納奇人被認為是最早統治地球的一批外星人,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下面神秘學君就來給大家盤點10個關於阿努納奇人的事實。
  • 地球最早出現一個人,還是一群人?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
    人類的超級祖先:其實,還真有辦法可以找到地球上出現的第一個男人是誰,也就是人類最早的一個共同的男性祖先。生兒生女由男的決定,相信這個道理沒幾個人不知道,不分男女,我們體內的常染色體數量都是22對,但男性還有特殊的性染色體,也就是Y染色體。
  • 地球上可以看到星星,為什麼到了月球上卻是漆黑一片?
    我們在地球上可以仰望星空,一顆顆明亮的星在黑夜的映襯下閃閃發光,那你有想過去月球看一次星空嗎?但是事實上,月球上看不到星空,只是漆黑一片,這是為什麼呢? 曾經有一張被登月造假者拿出來炒作的照片,這張照片就是阿波羅登上月球後所拍攝的月球表面照,照片上的月球沒有星空。
  • 「每一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是阿米爾汗主演的又一部經典的教育題材電影。小主人公伊桑是一名低年級的小學生,出身在典型的印度中產階級家庭,媽媽是全職主婦,爸爸是上班族,還有一個學霸哥哥。小伊桑活潑好動,頑皮搗蛋,具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很喜歡畫畫,但學習對他來說簡直就是災難,經常受到老師的指責,同學的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