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

2021-01-18 酒人說生活

漢斯·赫裡斯蒂安·安徒生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十九世紀丹麥著名童話作家。

他生在丹麥中部一個小城市奧登塞。安徒生的父親是個鞋匠,英法戰爭時期當過拿破崙的僱傭兵,因病退役後不久即死去。這時安徒生才十一歲,靠母親替人洗衣度日。由於家庭生活貧困,小安徒生無法上學,在一家呢絨鋪當學徒。一八一九年他為了想當個演員,單獨來到哥本哈根,在皇家劇院做雜役。後來在一些熱心的藝術家的幫助下,他弄到了一份助學金,從此上了正規學校。

十九世紀初的丹麥還是一個半封建性質的國家,經濟落後。英法戰爭中,丹麥倒向法國。一八一五年拿破崙失敗後丹麥是一個戰敗國,成了英國的附庸。丹麥勞動人民受著本國統治者和英國資本家的雙重壓迫剝削,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安徒生的青少年時代就是在這種環境中度過的。他親身飽嘗過下層人民的貧困生活,深知勞苦大眾的疾苦。因此,安徒生在創作中能始終站在勞動人民的立場上,決不是偶然的。

安徒生在學習期間就開始從事文學創作。他寫詩歌、戲劇、小說、遊記等,但是他的真正才能卻顯示在童話創作方面。他留下給我們的寶貴的文學遺產主要是童話。安徒生生寫過一百六十餘篇童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話家之一。

安徒生從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起開始寫童話,最初寫了《火鐮》、《豌豆上的公主》、《人魚公主》和《皇帝的新裝》等。由於他不是貴族出身,因此很難在當時的上流社會站穩腳跟。卑微的出身給他帶來許多的麻煩,加之以他的童話的社會內容,一開始就受到上層文人的排斥、反對,但他卻得到當時一些歐洲大作家如海涅、狄更斯以及巴爾扎克等的支持,因而很快地在國內外的讀者中獲得聲譽。安徒生的創作極盛時期是三十年代與四十年代。這一段時期他寫出了許多著名的童話,如《堅定的錫兵》(1838)、《夜鶯》(1843)《小丑鴨》(1843)、《雪女王》(1844)、《賣火柴的小女孩》(185)、《影子》(1846)、《老房子》(1848)和《母親的故事》(1848)等。

安徒生的創作思想有一個發展過程。三十至四十年代初的童話,浪漫主義的色彩濃重一些,並且主要建立在民間體裁上,它們較適合於兒童閱讀。後來作者逐漸轉向現實主義,並把這個時期的作品稱為「故事」,或「新童話」。這些故事多取材於現實生活,思想性也加強了,已經很少有童話中的幻想成分。作者自己也曾指出,有些作品如《影子》,不只是給兒童,同時也是給成年人寫的,而且只有成年人才能評價它們的諷刺用意。當然就是在其浪漫主義童話的形象裡,也充分再現了現實生活的內容,賦予作品嚴肅的社會意義。

作者筆下的聰明、勇敢的主人公差不多都是拒惡揚善的形象,如《火鐮》中的士兵懲辦了作惡多端的女妖,並把得到的許多財物分給窮人;在《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中,也是貧窮、弱小的小克勞斯戰勝了貪婪、殘暴的財主—大克勞斯。這些作品中的諷刺、寓意的鋒芒顯然都是指向上流社會的貴族老爺和形形色色的市儈的。

《皇帝的新裝》和《夜鶯》等是膾炙人口的童話名篇。

這些作品涉及了封建君主制度現實的許多方面,揭露最高統治者的愚蠢和可笑,抨擊貴族宮廷的種種虛偽和阿諛奉承作者以極其幽默和辛辣的諷刺描寫了無恥獻媚者自欺欺人的種種醜惡行徑。

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眀。這是安徒生許多童話的基本主題。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中各種不同階級的人,有皇帝、大臣、地主貴族,也有普通的勞動者。作者以笑作武器,對統治階級、強者的愚昧無知、野蠻殘暴、自私虛偽、吹牛拍馬等等進行無情的諷刺、鞭斥,另方面對弱者、對普通老百姓卻寄予滿腔的同情,表彰他們的勇敢、聰敏、機智。正是作者的這一基本政治立場,使他的童話具有無限的生命力,一百多年來一直受到全世界少年讀者(也包括進步的成年讀者)的衷心喜愛。

《賣火柴的小女孩》(1845)是安徒生最出色的作品之一。這個作品與其說是童話,毋寧說是一個現實主義的短篇小說。在這個作品裡作者已經排除了那種所謂童話必須有幸福的尾巴的傳統寫法。作品中的小主人公完全以一個剝削制度下不幸的犧牲品的形象呈現在讀者的眼前。作者以細膩而動人的筆觸,描寫了聖誕節之夜一個賣火柴的窮孩子的悲慘遭遇。

作品尖銳地把節日之夜富家人的燈紅酒綠同流落在街頭的可憐無助、饑寒交迫的小女孩的悲慘絕境對照起來,活生生描繪出一幅「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社會畫面,從而對那個萬惡的不平等制度提出血淚的控訴。

在安徒生後期的作品中,如《柳樹下的夢》、《老單身漢的睡帽》等,作者已很少使用誇張、幻想的手法,而是不動聲色地敘述現實生活中手藝人、窮店員等的悲哀身世,真實地反映了剝削制度的殘醋和人世間的冷酷無情。《園丁與主人》(1872)是安徒生晚期的一個代表作。作者以對比的手法,真實地塑造了勞動者與剝削者兩個絕然對立的形象。世界上的一切鮮花蜜果都是勤勞、智慧的「園丁」培植出來的它卻給不勞而獲的「主人」享用,而「主人」還可以隨時解僱「園丁」,懲罰「園丁」。這是為什麼?作者最後要求讀者「好地想一想」這個作品反映出晚年的安徒生思想上有了新的進展,哲理性加強了。讀完故事後會使讀者不由地思考不平等的社會制度問題。

安徒生的童話,想像豐富、思想深刻,充滿詩意和幻想,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整個大自然乃至家庭中的家具、玩具等都被賦予了生命,注人了思想感情,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大膽的幻想超越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好奇的求知慾穿透了大自然的秘密;神奇的火鐮幫助小兵做了國王,醜小鴨變成了美麗的天鵝,疾厲的東風駕著勇士來到智慧的發祥地和幸福的島國,夜鶯傾吐的歌聲制服了死神。不可能成了可能。總之,在安徒生的童話世界裡,大自然的景物都同人一起進人了社會生活,既是神話的世界,又是現實的生活,二者緊密地交融在一起了。

安徒生終身未婚,把整個生命獻給了童話創作,獻給了人類進步的文化事業。一八七五年,七十歲的安徒生病死在哥本哈根的一個朋友家裡。

相關焦點

  • 我們的童話王國——丹麥
    《醜小鴨》 是由丹麥作家安徒生創作的 除此之外 《海的女兒》 《皇帝的新衣》等童話故事 都出自丹麥作家安徒生之手 丹麥也因此冠上了 「童話王國」的稱號 一個人必須經過一番刻苦奮鬥,才會有所成就——安徒生 擁有這麼多美好童話故事
  • 安徒生童話從丹麥文直譯成中文,葉君健是如何做到的
    自從應邀負責少年兒童新聞出版這一部分的策劃工作以來,我就從未停止思考;回望一百五十年來中國少年兒童出版事業走過的漫長道路,我發現繞不開一個人,他就是丹麥的安徒生。1957年,新文藝出版社出版由葉君健翻譯的十六冊《安徒生童話全集》,這是中國第一部從丹麥文直譯成中文的安徒生童話全集,而且是名副其實的「全集」,收錄童話一百六十四篇。我最早讀的安徒生童話就是葉君健的譯本,裝幀設計非常精緻,封面綠瑩瑩的,古樸典雅的邊框裡鑲嵌有一幅黑白插圖。葉君健是怎樣與安徒生「相遇」、「相知」的呢?
  • 神經質 脾氣暴躁 雄心勃勃 自我中心:童話之外的安徒生
    在他的自傳中,他生動地描述了他小時候熟悉的丹麥的市井生活,以及之後他接觸的丹麥的貴族圈子和歐洲上流社會。他還生動地敘述了他和那個時代的重要作家、作曲家、歌唱家的交往,他是那個時代旅行最廣泛的作家之一,他的旅行把他帶到了遠東的君士坦丁堡和北方的洛蒙德湖。他對這一切的描述堪稱是一幅十九世紀歐洲的風俗畫。
  • 陶醉在安徒生童話故事的小美人魚,進入丹麥羅森堡宮屬於文藝復興
    大約在19世紀中葉,這所房子的主人是一個著名的演員家庭——茹森凱勒一家。當時許多著名的學者都曾到此造訪。客人中包括瑞典歌手燕妮.陵,她曾經是安徒生熱戀過的情人。而它現在的主人是丹麥著名的燈具公司路易斯?鮑爾森公司。而在新港的居民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安徒生。他在這裡的多處房子都安過家。
  • 丹麥的標誌,在小美人魚身上,有著安徒生青梅竹馬的戀情故事
    幾乎每個到丹麥的遊客都會到哥本哈根東側的海濱長堤公園去走走看看,因為那裡有聞名世界的「小美人魚」銅像,小美人魚可以說是「童話王國」丹麥的標誌和象徵。我們到達哥本哈根後的第一個行程就安排遊長堤公園。這座「小美人魚」銅像(Little Mermaid),位於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Langelinie),這座由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Edvard Eriksen)於1912年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的銅像,並於1913年8月23日被安置在這裡,現已成了丹麥的象徵。
  • 梅爾頓國際學校:寄出童話漂流瓶 贏丹麥往返機票
    本次活動是中國和丹麥兩國的一次嶄新合作,由葉遜謙戲劇工作室和中丹文化聯盟共同主辦與策劃,青島梅爾頓學校等機構聯合發起,並得到了丹麥官方安徒生機構的鼎力支持。  梅爾頓學校誠邀同學、老師們,以安徒生的童話故事《瓶頸》為靈感,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 表達對生活的感悟和對世界的思考,還有機會贏取飛往「童話王國」——丹麥的往返機票。
  • 村上春樹獲安徒生獎 演講對修改歷史者敲警鐘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餘鵬飛】據日本共同社10月31日報導,今年丹麥「安徒生文學獎」得主、日本作家村上春樹(67歲)30日在童話大師安徒生的家鄉丹麥奧登塞出席頒獎儀式,在英語演講中表示,「無論建起多高的壁壘,嚴酷地將外來者排除在外,只顧自己利益來改寫歷史,結果仍只會傷害自己。」
  • 今天是安徒生逝世145年,他寫的都是暗黑童話?還能不能給娃讀?
    文/阿基米145年前的今天,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逝世。《醜小鴨》《皇帝的新衣》《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些名篇童話,你還記得嗎?你有沒有把這些故事再講給你的孩子聽?有一種說法,近年來不斷被人們提及。那就是,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一樣,都屬於暗黑童話,既黑暗又殘酷,並不適合給兒童讀。這是個誤讀。
  • 一個充滿童話故事的國家——小美人魚的故鄉
    小美人魚的故鄉就是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而哥本哈根的標誌之一就是那個根據安徒生的童話故事海的女兒塑造的美人魚像。哥本哈根是一個到處充滿浪漫色彩的童話之鄉,除了美人魚像,這裡還擁有眾多的講述著神秘故事的青銅雕塑。
  • 令人精妙的安徒生童話《影子》,是那麼富有內涵和深邃
    學生的時代學習過安徒生童話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和《皇帝的新衣》,儘管是世界名著,但那時想來,童話也就如此,所以,後來也就沒有讀過關於安徒生的相應作品。這兩天,有幸拜讀了安徒生大師寫的《影子》,令我對安徒生,對童話有了那麼大的改觀,可以說,是完全顛覆了我對童話的理解,深深地理解了大師真的是大師,把童話寫的那麼精妙而又深邃,真的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名著了。作品描述的是一個學者的影子消失了,幾年後影子發跡,反過來要求這學者做他的影子。他們遇到一個公主,影子以紳士的形象贏得公主的好感,公主想進一步檢驗影子的學識,遂向影子提問。
  • 換個角度看人物:安徒生篇
    --《飛箱》,安徒生 當三十三歲的安徒生終於如願以償,走上了屬於自己的那條「光榮的荊棘路」,徹底地擺脫了貧困的陰霾,在童話的世界大放異彩時,卻被潑了一盆冷水,上流社會並不接受這位窮鞋匠和洗衣婦的兒子,他們詆毀,嘲諷安徒生和他的童話作品,認為他根本不配當一位受人尊敬的作者
  • 安徒生逝世145周年 今天我們應如何閱讀經典童話?
    日前,「安徒生逝世145周年」的話題衝上熱搜,引發一波回憶:有人說,《海的女兒》裡,人魚公主的遭遇是心中永遠的痛;也有的說,小時候聽故事,長大後讀道理……  安徒生和他創作的童話,到底是怎樣的?今天,我們該如何閱讀經典童話?
  • 安徒生逝世145周年:他從未離開,我們都曾活在童話裡,從未遺忘
    今天(8月4日),是安徒生的逝世紀念日,2020年,他已離開了我們145年,這位出生在丹麥菲英島的童話大王曾給予了全世界最美好的禮物:童話。世界上有一些書是可以從小讀到老的,安徒生的作品就具有這種獨特魅力。每個人都會告別童年長大成人,但每個人心中也都會留下屬於他自己的安徒生童話。
  • 為你撰寫故事的童話家!FGO人物誌:安徒生
    漢斯·克裡斯蒂安·安徒生,這是他留存於世,並且於迦勒底現世的名字。作為世界三大童話作家之一,他的名聲不可謂不響亮。像是《賣火柴的小女孩》,《人魚公主》等等膾炙人口的作品,都是他的傑作。而他本人的經歷卻不如他的童話那般美好,充滿了挫折和苦惱。並且,他與我們想像的形象完全不同。因為厭惡自己的人生,所以安徒生以一個「正太」的形象在迦勒底現世。
  • 安徒生的影子
    生 活在別處    崔肇鈺(自由職業者)    在丹麥南部旅行的時候,我們住在一個叫巴魯姆的海旁小村。客舍是間百年大屋,本為堤防官的住宅。第一眼看到這房間,我立刻想起了安徒生。在這樣的房間裡玩耍的孩子,當然很容易就會想像出《堅定的錫兵》裡那盒由舊湯匙鑄成的錫兵、還有那位嬌嫩得容不下床上一顆豌豆的公主。    走出屋外,來到堤邊的原野上,我還是想起了安徒生,想起了以他的童話為藍本的小人書和動畫片裡的場景。
  • 一本可以從小讀到老的書——《新童話世界》
    ,即使你現在已步入社會,在各自崗位上暫露頭角,但當你給下一代人講故事的時候,安徒生童話依然是你義無反顧的選擇。安徒生雖然早已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卻在一代又一代小朋友的閱讀中重生,安徒生的名字將會永存於世界文學史上!但你是否想到會有一個中國人,一個從小痴迷童話的女子,因為對安徒生童話難以割捨的情懷而幹了一件非常衝動的事,那就是續寫安徒生童話!
  • 安徒生誕辰215周年,我們再讀一遍《海的女兒》,裡面滿是他愛情的影子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4月2日,是19世紀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誕辰。215年前的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在丹麥的歐登塞。其實,安徒生童話裡對愛情的表現是從始至終的——從早期的《海的女兒》、《堅定的錫兵》,到後期的《單身漢的睡帽》、《看門人的兒子》。不過,安徒生童話中的浪漫愛情很少,而如錢淑英所說,「更多的是主人公求愛一次一次被拒絕,或是在虛榮和自傲中遺失愛情的美妙。」這與安徒生個人的經歷密切相關,《海的女兒》中美人魚對愛情的選擇,其實也映照了安徒生本人。
  • 安徒生自稱是鞋匠之子,由此看來這個故事確實有他本人的影子
    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生前曾自述出身寒微。但據丹麥歷史學家佐格孫表示,安徒生的生父可能是丹麥國王克裡斯迪安八世,安徒生實際上是個「落難王子。」據說丹麥克裡斯迪安八世未登基前,曾與民間一少女私戀,生下安徒生後卻被迫分手,安徒生交由一個女管家撫養。
  • 冰島格陵蘭20天全記錄,入境童話王國丹麥,80克朗逛逛哥本哈根
    出發去格陵蘭,從哥本哈根進比較方便,格陵蘭是丹麥王國的海外自治領土,丹麥籤證可以直接加注格陵蘭飛了近11個小時,右邊一個侃侃而談去各國跑馬拉松的中國大叔,左邊一個默默看書的德國男生,捧的是紙質書雲朵象一床厚厚的棉絮,沒頭沒腦地把地球的大圓腦袋裹在懷裡,沒有了參照物,飛機好像靜止在空中,只有時間在流動在法蘭克福轉機,一個半小時後到達目的地
  • 他的童話作品,我們小時候都讀過,但或許只有成年後才能真正讀懂
    小時候,我們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在他的童話故事裡,王子和公主並不一定總是能過上幸福的生活,而且在丹麥哥本哈根的長堤公園裡面,安徒生童話故事裡的小美人魚,還被做成了一座舉世聞名的銅像。安徒生在1805年出生於丹麥歐登塞-鎮的一個鞋匠家裡,歐登塞鎮是歐洲很多小鎮裡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居住在那裡的居民,他們都相信上帝,也相信女巫的故事,還有很多流傳的神秘故事。由於長輩們經常口耳相傳各種神奇古怪的故事,安徒生從小就對世界充滿了想像和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