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誕辰215周年,我們再讀一遍《海的女兒》,裡面滿是他愛情的影子

2021-01-18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

4月2日,是19世紀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誕辰。215年前的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在丹麥的歐登塞。

安徒生提起安徒生的童話,我們腦海中一下冒出的有《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海的女兒》等等,前兩者被以不同的方式加以詮釋,成為孩子們最熟悉的故事,而《海的女兒》,成長、愛情、選擇、放棄、形而上的精神世界……

之前,我曾經採訪過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兒童文學碩士生導師錢淑英,請她解讀了《海的女兒》。

今天,安徒生的215年誕辰,正好可以說說這篇童話。

哥本哈根海濱的美人魚銅像在成年人的眼中,《海的女兒》首先是一個愛情故事。

其實,安徒生童話裡對愛情的表現是從始至終的——從早期的《海的女兒》、《堅定的錫兵》,到後期的《單身漢的睡帽》、《看門人的兒子》。

不過,安徒生童話中的浪漫愛情很少,而如錢淑英所說,「更多的是主人公求愛一次一次被拒絕,或是在虛榮和自傲中遺失愛情的美妙。」

這與安徒生個人的經歷密切相關,《海的女兒》中美人魚對愛情的選擇,其實也映照了安徒生本人。

即使終生未婚,安徒生仍然十分渴望愛情。

錢淑英看到安徒生的日記中有這樣一句對「上帝」的央求:「給我結果!給我一個新娘!我的血液需要愛情,就像我的心需要它一樣!」

幸運的是,這樣的熱烈並沒有因為屢次的挫敗而消失殆盡。

如果仔細閱讀《海的女兒》的結尾,就會發現,小人魚並沒有因為化為海上的泡沫而滅亡,她變成了天空的女兒,可以用300年的時間去創造一個不滅的靈魂。因而,在錢淑英的眼中,《海的女兒》中有安徒生對愛的執念。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不僅感受到真愛超越於復仇的力量(海的女兒沒有像姐姐們所建議的那樣,用匕首刺向王子的心臟而獲得重新回到海底世界的機會),同時感受到靈魂超越於愛情這一更為高尚的精神追求,這顯然就是安徒生心靈的折射。他一次次被他所愛的人所拒絕,但從沒有因此走向毀滅。」

安徒生銅像安徒生童話中的主人公們在愛情方面都不比他本人更順利,而原因也是相似的——

他們總是追求更高等級的人或目標。

安徒生一生都不斷地愛上來自上層社會的女性。只是,錢淑英在閱讀中發現:「那些美麗高貴的年輕人的拒絕都很絕情。然而,他卻一次次把自己目標定得越來越高,仿佛真的只求一場絕望的愛情。」

安徒生的感情經歷,在很多研究文章中都有提及。他雖一生未婚,但是愛過的女孩並不少。

在資料以及後人的講述中,可以推測出——朋友的妹妹裡波兒·芙伊格特是安徒生的初戀,我們站在兩百多年後揣測,安徒生大約以為這次戀愛是勝券在握的。只是,同時,裡波兒已經同另外一個男人相戀。當安徒生與裡波兒談論終身大事時,裡波兒謝絕了安徒生的追求,嫁給了另外的戀人。

1831年,裡波兒結婚後,安徒生頻頻向好友露易絲吐露心事。

露易絲是哥本哈根皇家劇院負責人古林的小女兒,安徒生17歲時,曾受古林幫助進入中學學習,從此與古林的子女建立了友好的關係,特別是露易絲,她比安徒生小18歲。安徒生在向露易絲傾訴的過程中,慢慢對她產生了情感。可惜他又「遲到」了。此時的露易絲有了一位當律師的心上人。

1833年,露易絲訂婚。但安徒生與古林一家的關係並未斷絕,而是終身與他們保持著親情般的交往。

歐登塞街景1840年,安徒生與比自己小15歲的歌星珍妮·林得相識,此時的他,已經在歐洲文壇贏得了肯定,生活的窮困與窘迫已有改善。1843年,珍妮到哥本哈根皇家劇院演出,安徒生每天都去看她表演,並將《醜小鴨》與《夜鶯》兩篇作品獻給珍妮。

1845年,珍妮再次到哥本哈根表演了一個多月,安徒生照舊保持了他與珍妮的每日一會。

不過,令他傷心的是,珍妮在一個宴會場合,當眾介紹安徒生是她的哥哥。這一年的聖誕節,安徒生與珍妮都在柏林,安徒生以為珍妮會和他一起過節,回絕了所有邀請,等待珍妮前來,可是珍妮終未現身。事後,安徒生向珍妮抱怨,她卻只是輕拍他的臉頰說——你好孩子氣。

7年之後,珍妮嫁給了一位鋼琴家。

在諸多學者的眼中,《海的女兒》中的這一段,恰恰是安徒生自己的遭遇。

小人魚掀開帳篷的深紅色帘子,看到美麗的新娘把頭枕在王子的胸口上。她彎身吻了一下王子美麗的額頭,接著去看天空,那裡紅色的曙光正在越來越亮。接著她看那把鋒利的刀,接著她把眼睛盯住了王子;王子正在夢中喃喃叫著新娘的名字,他的腦子裡只有她;刀在小人魚的手裡抖動。小人魚把手中的刀遠遠地扔到波浪裡,在它落下的地方海水變紅了,濺起來的水滴看上去像是血。

她向王子最後投去戀戀不捨的、淚眼模糊的一眼,接著從船上跳進了大海,心想她的身體正在化為泡沫。

(選自任溶溶譯本《小人魚》)

錢淑英說,在安徒生的作品裡,仍有許多對初戀裡波兒的回憶和懷念。

「在安徒生臨終時,人們從他掛在脖子上的一個錢包裡發現了裡波兒寫給他的一封告別信。而在安徒生的遺物中,還有一束他永遠愛慕的人獻給他的鮮花。」

作為安徒生早期作品,《海的女兒》表達了安徒生的愛情信念,也預言了安徒生的未來。

安徒生將很多情感牽繫於《海的女兒》是有前兆的。

當然,《海的女兒》的藍本是丹麥古老民間傳說———少女阿格內特和水神的愛情故事。而安徒生對美人魚的題材的沉迷,在《海的女兒》面世之前與之後都是一如既往。

1827年,22歲的安徒生在哥本哈根大學,曾描寫了一段開始於霍爾門運河,結束於阿邁厄島的旅行,途中曾經「在那裡與一個人魚一塊兒站在海水之中」。

1831年到1833年,安徒生每年都會有與美人魚有關的作品出爐。這一段時間,恰恰是他陷於裡波兒的愛情之傷,轉投露易絲又是徒勞無獲之時。

這三年,安徒生先是發表了詩歌《薩姆瑟島畔的美人魚》,詩中的美人魚活了300年,最後化成了泡沫。

然後出版詩集《一年的12個月》,寫到了生活在松德海底的美人魚,其中,有一條美人魚還遊到了海邊去觀察陸地生活。

1833年,安徒生發表的詩劇《阿格內特與人魚》中,阿格內特捨棄了自己的女兒回到了人間,但她的女兒小人魚卻開始對愛情充滿了幻想,這部作品有點《海的女兒》前傳的意味。

4年後,安徒生創作出《海的女兒》。

丹麥歐登塞安徒生故居如果了解了他前期的創作脈絡,很容易看出,《海的女兒》大部分故事情節,都可以在之前的作品中找到痕跡。

在安徒生之後的作品中,也陸續出現了許多美人魚的形象。

如1857年出版的《鍾淵》,以及之後的《看門人的兒子》、《乾爸爸的畫冊》等。1870年,安徒生出版了最後的長篇小說《幸運的貝兒》,也提到了關于美人魚的古老歌曲。

安徒生在自傳中曾寫道:「你也能從《海的女兒》中讀到我最早的童話構思。」因此,《海的女兒》是閱讀或者研究安徒生無法繞過的重要篇目。

《海的女兒》譯介到中國已有百年。

根據目前的資料,《海的女兒》最早的中譯本是由孫毓修在《童話》叢刊第一集(1917年)中翻譯的,譯名為《海公主》。1925年9月,張友松在《小說月報》16卷9號中發表譯文《安徒生童話的來源和系統》,文中《海的女兒》被譯為了《小女人魚》。

「海的女兒」這一名稱由翻譯家葉君健後來改譯而成。

有研究者認為,葉君健突出「女兒性」來弱化其「女性」,淡化作品中關於愛情的追求,將小人魚的願望更多地理解為一種對「成長」的渴求。這樣一來,讓《海的女兒》更具兒童化的特徵。

因此,《海的女兒》最開始對中國讀者的意義,在於它很好地詮釋了一個人的成長所要經歷的蛻變,有「女性成人儀式」的意味。

《海的女兒》寫到了女性的「失語」,美人魚在尋求「成人」的過程中,必須失去甜美的嗓音和動人的歌喉,最終,無法告訴王子是自己救了他的真相,眼睜睜地看著愛人愛上了別人,因而失去了愛情。

「失語」,在安徒生的另一則童話《野天鵝》中也有涉及。

這不約而同的「失語」,其用意在哪裡?

是否是對女性群體生存狀態的一種客觀描摹,是否意味著安徒生進入上流社會後,無法融入的隔膜?

這樣的解讀當然是成立的。

的確,美人魚的失語印證了父權社會中女性生存的艱難,但是作者不但再度道出失語背後的真相,更為重要的是,作者遵從情感的邏輯讓小人魚拋掉了那把刺向王子的尖刀,縱身跳向大海。它靠近的是一種人類集體的情感認同。

然而,《海的女兒》為成年人留下了一個如何為孩子講述這個童話的考題。

女性在成長的過程中,要維持個體的獨立,還是要如海的女兒那樣為異性徹底奉獻、犧牲?

在當下的時代當中,作為講述者的父母應該給孩子——特別是他們的女兒明確指引。

本文參考——

黃月華《安徒生童話中的少女故事》

嚴曉馳《海的女兒中的女性成人禮探索》

杜瑞華《安徒生童話裡的成長型愛情故事》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安徒生逝世145周年 今天我們應如何閱讀經典童話?
    日前,「安徒生逝世145周年」的話題衝上熱搜,引發一波回憶:有人說,《海的女兒》裡,人魚公主的遭遇是心中永遠的痛;也有的說,小時候聽故事,長大後讀道理……  安徒生和他創作的童話,到底是怎樣的?今天,我們該如何閱讀經典童話?
  • 安徒生逝世145周年:他從未離開,我們都曾活在童話裡,從未遺忘
    從安徒生的第一篇童話發表,到今天每位小朋友手裡的故事書,一篇篇童話繪出的夢境,從安徒生的筆端開啟環遊,在每顆純真的童心中自由生長。安徒生逝世後的這些年裡,我們從未停止過對他的懷念。小的時候,我們都喜歡讀童話,童話具有強大且神奇的魔力,撫慰人心的力量,讀到就能感受到快樂和溫暖。
  • 安徒生的影子
    生 活在別處    崔肇鈺(自由職業者)    在丹麥南部旅行的時候,我們住在一個叫巴魯姆的海旁小村。客舍是間百年大屋,本為堤防官的住宅。    走出屋外,來到堤邊的原野上,我還是想起了安徒生,想起了以他的童話為藍本的小人書和動畫片裡的場景。不停吹拂的海風下是發黃的長草、遍地的野花、不時跳進一隻青蛙的水窪,還有池邊歇息的天鵝和野鴨,《拇指姑娘》、《醜小鴨》的故事仿佛就在眼前隱蔽處靜靜上演。再望向大海,就忍不住開始尋找波浪裡是否有美人魚的身影。
  • 丹麥的標誌,在小美人魚身上,有著安徒生青梅竹馬的戀情故事
    我們到達哥本哈根後的第一個行程就安排遊長堤公園。在長堤公園的海岸邊,我們見到了這座舉世聞名的小美人魚銅像,她屈著魚尾狀的雙腿,恬靜地坐在一塊大圓形礁石上,眺望海面,略帶憂傷,思念著她的王子。這座「小美人魚」銅像(Little Mermaid),位於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Langelinie),這座由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Edvard Eriksen)於1912年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的銅像,並於1913年8月23日被安置在這裡,現已成了丹麥的象徵。
  • 安徒生童話從丹麥文直譯成中文,葉君健是如何做到的
    安徒生童話題材的西洋版畫安徒生被譯介到中國來是個大事件,它不僅對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產生和發展造成了深刻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們確立了不同於舊傳統的嶄新的、現代的、進步的「兒童觀」——以前人們總認為兒童是沒有獨立地位的,新的兒童觀則強調「兒童本位」,即客觀上兒童具有與成人一樣的獨立人格、獨立精神、獨立生活,這是必須得到尊重的;作為「精神人」的兒童
  • 今天是安徒生逝世145年,他寫的都是暗黑童話?還能不能給娃讀?
    文/阿基米145年前的今天,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逝世。《醜小鴨》《皇帝的新衣》《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些名篇童話,你還記得嗎?你有沒有把這些故事再講給你的孩子聽?有一種說法,近年來不斷被人們提及。那就是,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一樣,都屬於暗黑童話,既黑暗又殘酷,並不適合給兒童讀。這是個誤讀。
  • 丁景唐百年誕辰:他的精神一直在出版人心裡留下影子
    今年是著名出版家丁景唐百年誕辰。12月2日,上海文藝出版社聯合上海韜奮紀念館,在上海舉行了「紀念丁景唐先生100周年誕辰暨《丁景唐傳:播種者的足跡》新書發布會」。會議由上海文藝出版社社長畢勝主持。12月2日,上海文藝出版社聯合上海韜奮紀念館,在上海舉行了「紀念丁景唐先生100周年誕辰暨《丁景唐傳:播種者的足跡》新書發布會」。主辦方供圖《丁景唐傳:播種者的足跡》由丁景唐的女兒丁言昭書寫。該書多採自丁景唐本人的回憶記錄以及丁言昭在父親身邊的親身經歷,在細節上真實可信,在情感上也真摯自然。
  • 令人精妙的安徒生童話《影子》,是那麼富有內涵和深邃
    這兩天,有幸拜讀了安徒生大師寫的《影子》,令我對安徒生,對童話有了那麼大的改觀,可以說,是完全顛覆了我對童話的理解,深深地理解了大師真的是大師,把童話寫的那麼精妙而又深邃,真的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名著了。作品描述的是一個學者的影子消失了,幾年後影子發跡,反過來要求這學者做他的影子。他們遇到一個公主,影子以紳士的形象贏得公主的好感,公主想進一步檢驗影子的學識,遂向影子提問。
  • 恩格斯誕辰200周年:他的信仰和愛情的樣子
    200年前的今天 恩格斯出生於德國一個富裕的家庭 17歲時,他的父親收購了曼徹斯特一家紡織廠如果按部就班,他將過上富裕而輕鬆的生活 但他卻選擇為無產階級和工人階級而奮鬥 1843年,他在曼徹斯特結識瑪麗·伯恩斯 並與之相愛 瑪麗是一位愛爾蘭女工,兩人貧富懸殊 這段戀情在當時看來,是有些「離經叛道」的
  • 安徒生自稱是鞋匠之子,由此看來這個故事確實有他本人的影子
    身為安徒生母校斯萊茲鎮學校校長的佐格孫翻閱檔案,發覺安徒生並未正式登記入學,因為他並沒有出生證明書,直到17歲時才補領了一張出生證。他也不象普通孩子出生受洗,由教士籤署出生證明,而是由一個警官代為籤字。同時,安徒生的學習課程與專門為王室成員安排的一樣,所交的學費也比普通學生高一倍。
  • 楊麗坤誕辰78周年紀念日,雲南的女兒,永遠的金花,永遠的阿詩瑪
    No.14月27日,是電影《五朵金花》《阿詩瑪》女一號、「雲南的女兒」、著名女明星楊麗坤誕辰78周年的紀念日,在此,娛文娛視向楊麗坤致敬並致以深深的懷念!」「雲南的女兒」楊麗坤,她是永遠的金花,永遠的阿詩瑪!
  • 教師資格證面試:我的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影子》試講
    「影子」第二個「子」我們要讀作輕生,我們來讀一遍「影子」,前面的「ying」是一個後鼻音,大家要讀準確,「影」和「子」這兩個字都是整體認讀音節,放在課文裡面,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讀一遍課文)好,同學們,課文一共有兩個小節,讀的過程中呢,我們要特別注意裡面的輕生字,除了「影子」之外,還有「跟著」,來跟著老師再讀一遍,讀到輕生的時候,要讀的輕而短,「跟著」,還有第二小節裡的
  • 數學宗師柯召誕辰110周年:紀念專題片首發,女兒柯孚久緬懷慈父
    ——愛爾特希致柯召4年前,在四川大學迎來120周年校慶之際,我國著名數學家、原四川大學校長、中國近代數論和組合論創始人之一柯召的銅像在川大數學研究所旁落成。這位令國際數學界刮目相看的傑出數學家在棲居成都六十餘年後,將自己對數學的猜想與熱愛永遠留在了四川大學。
  • 神經質 脾氣暴躁 雄心勃勃 自我中心:童話之外的安徒生
    【作者簡介】:漢斯•克裡斯蒂安•安徒生(1805年4月2日- 1875年8月4日),丹麥童話作家、詩人、劇作家,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他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自幼酷愛文學。他創作的童話故事受到世界各地兒童的喜愛,代表作有《海的女兒》《醜小鴨》《皇帝的新裝》,和《賣火柴的小女孩》等。
  • 他的童話作品,我們小時候都讀過,但或許只有成年後才能真正讀懂
    小時候,我們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在他的童話故事裡,王子和公主並不一定總是能過上幸福的生活,而且在丹麥哥本哈根的長堤公園裡面,安徒生童話故事裡的小美人魚,還被做成了一座舉世聞名的銅像。由於生活的壓力,安徒生很小便要出去幹活掙錢,他11歲的時候就成為了童工,但安徒生既沒有力氣也沒有什麼技能,但他卻有一個天賦,讓他的工友們非常稱奇,那就是清澈傲亮的嗓音。安徒生的歌聲使得他改變了自己的夢想:他想要成為一名舞臺上的歌劇演員。
  • 「你是人類女孩,你有腦子」,《海的女兒》被吐槽,網友吵翻
    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這幾天因為一位家長不經意間的一番吐槽,被熱烈爭議的網友刷上了熱搜。   這位媽媽表示,從來沒給女兒講過《海的女兒》這種經典童話。
  • 皮埃爾·居裡誕辰160周年:誰說科學家不懂愛情
    每當這時,居裡先生總是不慍不火,慢條斯理地掰著手指頭把歷史上著名的光棍科學家數了一遍:伽利略、哥白尼、達·文西、牛頓、萊布尼茲、卡文迪許、笛卡爾、孟德爾、帕斯卡……老父老母只好搖搖頭,這孩子,真皮。恰恰相反,他儀表堂堂,身材修長,有著一雙迷人的深邃的大眼睛和一頭散發著浪漫氣息的棕色秀髮。然而,沒有人知道,在他俊朗而平靜的外表下掩藏著一顆對愛情有著異常潔癖的心。在二十二歲時,居裡先生在日記中這樣寫到對女人的看法: 「女人比我們男人更喜歡為物質生活而生活,天才的有思想的女人簡直是鳳毛麟角。
  • 換個角度看人物:安徒生篇
    在1862年的一篇創作談中,安徒生曾披露說: 「《小意達的花》是在拜訪詩人蒂勒、與他的小女兒伊達談植物園裡的花的時候產生的靈感;《銅豬》、《牧人講的結拜故事》和 《荷馬墓上的一朵玫瑰花》寫於1840 1841年去希臘和君士坦丁堡旅行之後;《冰雪女王》的第一章寫於德國德勒斯登附近的馬克森;《小土克》是在前往奧爾登堡的旅途中寫就;《影子》構思於去義大利那不勒斯旅行的途中;《賣火柴的小女孩
  • 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100周年研討會在上虞舉行
    中國稀土之父徐光憲院士誕辰100周年之際,11月7日,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100周年研討會在上虞舉行。
  • 詩人阿波利奈爾140周年誕辰:他影響當代藝術,讓詩歌有拋棄舊世界的...
    紀堯姆·阿波利奈爾140周年誕辰 今年是阿波利奈爾140周年誕辰。有人說,如果假以天年,阿波利奈爾定然能立下更加令人矚目的文學功績。其實,他生前在眾多領域取得的可謂光怪陸離的藝術成就,已足以令他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