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阿波利奈爾140周年誕辰:他影響當代藝術,讓詩歌有拋棄舊世界的...

2020-12-09 騰訊網

紀堯姆·阿波利奈爾140周年誕辰

今年是阿波利奈爾140周年誕辰。有人說,如果假以天年,阿波利奈爾定然能立下更加令人矚目的文學功績。其實,他生前在眾多領域取得的可謂光怪陸離的藝術成就,已足以令他不朽。他是「超現實主義」這一深刻影響了20世紀人類文化史的學術名詞的命名者;他是帶有濃鬱探索色彩的現代派詩人,他的詩歌讓後世的天才詩人保羅·策蘭嘆服;他是20世紀初巴黎前衛藝術群體的核心人物,「發現」了立體派、未來派等歐洲現代藝術流派……今天夜讀,走進阿波利奈爾的文學人生。

01

1911年9月7日清晨,差不多往常送來牛奶的時刻,紀堯姆·阿波利奈爾家響起急促的敲門聲。進來的是警察,亮出證件後,緊接著就是搜查、逮捕。罪名是窩藏罪犯,合謀偷竊,阿波利奈爾被直接送進郊區的一所監獄。日後,這位法國「超現實主義」代表詩人寫道:我覺得從此進入一個處於地球外的地方,我將在那裡消亡。

儘管這起著名的《蒙娜麗莎》失竊事件,僅在十天後就有了更明確的線索。阿波利奈爾得以擺脫嫌疑,並被當即釋放,這一事件卻深深鐫刻進他的生命歷程。

1914年,失竊的《蒙娜麗莎》被尋回

事情緣於一個名叫皮耶雷的小偷的「惡作劇」。他帶著一件從羅浮宮偷來的雕塑來到報社,並聲稱知道《蒙娜麗莎》的下落。這條消息被刊登在第二天報紙的頭條,著實把阿波利奈爾嚇了一跳,因為他和畫家畢卡索曾向此人購買過幾件同樣來路的雕塑。阿波利奈爾趕緊找到畢卡索,兩人決定將贓物丟進塞納河。他們將雕塑裝進箱子,鬼鬼祟祟來到河邊,由於人多眼雜,一直找不到棄贓的時機。回到畢卡索的住處,思來想去,最終決定由阿波利奈爾把贓物交給《巴黎日報》,希望報社在不透露姓名的情況下,將這些雕塑還給羅浮宮。

畫家瑪麗·洛朗桑創作的《一群藝術家》,從左至右依次為畢卡索、洛朗桑、阿波利奈爾、畢卡索最初的戀人與模特菲爾南徳·奧利維

然而,報社在收下贓物之後竟食言,把這件事作為報紙頭條刊出。不久,阿波利奈爾就被逮捕。他原指望畢卡索能站出來幫他說兩句話,證明他和皮耶雷之間沒有什麼瓜葛,從而洗刷冤情。可當畢卡索被帶到審訊室的時候,竟一口咬定自己不認識眼前這位詩人。這一冰冷刺骨的「指認」像子彈一樣擊碎了阿波利奈爾的心。出獄後,他離開了原來的朋友圈,從此絕口不提和畢卡索曾經的友情。

更沉重的打擊還在於一年後他與畫家戀人瑪麗·洛朗森的分手。以當時的道德觀,與警方和法庭的「牽扯」是很難洗刷的汙點,洛朗森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兩人原本就存在的某些感情裂痕變得無法彌合,最終走向決裂。這次分手,使得阿波利奈爾寫出了最廣為人知的詩歌《米拉波橋》——「讓黑夜降臨,讓鐘聲敲響/時光流逝了,我依然在。」這首詩不僅成為法國現代詩歌史上的代表作品,還被永久刻在了巴黎米拉波橋橋頭。分手後,洛朗森也未曾忘情於阿波利奈爾,1956年去世時,她在遺囑中要求將阿波利奈爾的情書放在胸口一起下葬。

1914年,阿波利奈爾到並非他祖國的尼斯參加了軍隊,朋友們相信,這是他內心深處抹不去在巴黎坐牢的陰影,要用三色旗的榮譽去忘掉戴手銬的恥辱。1916年,他在前線頭部中彈受傷,治療後退至後方工作。1918年他患上西班牙流感,最終不治身亡,那天是11月9日,兩天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今年是阿波利奈爾140周年誕辰。有人說,如果假以天年,阿波利奈爾定然能立下更加令人矚目的文學功績。其實,他生前在眾多領域取得的可謂光怪陸離的藝術成就,已足以令他不朽。他是「超現實主義」這一深刻影響了20世紀人類文化史的學術名詞的命名者;他是帶有濃鬱探索色彩的現代派詩人,他的詩歌讓後世的天才詩人保羅·策蘭嘆服;他是20世紀初巴黎前衛藝術群體的核心人物,「發現」了立體派、未來派等歐洲現代藝術流派。他寫詩、寫文論、寫戲劇、寫短篇、寫長篇,他甚至還寫下在西方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長篇情色小說……

02

結識阿波利奈爾後不久,畫家馬克斯·雅各布即為他傾倒。這不僅緣於阿波利奈爾英俊的相貌,更在他落拓不羈的談吐和舉止。阿波利奈爾博學多才,天文地理、人文歷史無所不知。他無論走到哪裡都十分討人喜歡。他時而拿出學者的姿態發表長篇大論,有時又像孩子一般發出平庸的傻笑,並以最不雅觀的小丑似的滑稽動作向上流社會人士表示最美好的敬意;他時而也搞些惡作劇,在從路邊糕點鋪的櫃檯前經過時,將腳高高抬起往上面一擱,再放上個臭氣燻天的響屁,拍拍屁股走人。

與其自由的天性相仿,阿波利奈爾賦予了詩歌無限的自由性。他不知饜足地追求形式的創新,渴望使用出人意料的詞語和形象,有意躲避別人走過的路。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阿波利奈爾於1911年出版的第一部詩集《動物寓言集或俄耳甫斯的隨從隊列》。詩集中收錄的30首詩歌以俄耳甫斯和一系列動物為題,每一首詩分別對應一幅由畫家勞爾·杜飛創作的黑白木刻版畫,通過文字與繪畫互文的形式呈現詩歌情感。

《動物寓言集或俄耳甫斯的隨從隊列》《燒酒與愛情》中文版封面

與此同時,作為畢卡索和立體派繪畫的擁護者,阿波利奈爾卻早在畢卡索的名作《亞威農少女》誕生前,就敏銳地察覺到印象派的轉變。作為活躍於法國文藝圈的評論家之一,他主張新時代要有新的詩歌和藝術,創作者應該在作品中反映出對現實世界的探索,即「各種機器和科學發明給人提供的新的領域」。尤其是在結識畢卡索後,阿波利奈爾立刻注意到「立體派」的先鋒性,並為此撰寫了大量藝術評論,極力推崇這種藝術形式。1913年,他發表專著《美學沉思錄》,完成了立體主義的理論建樹,這本書也被視為立體主義的「聖經」。也是在這一年,《燒酒與愛情》出版前夕,他索性刪除全部標點符號,這在世界詩歌史上堪稱破天荒的創舉。

包括《美學沉思錄》和《藝術散論》兩部專著在內的《阿波利奈爾論藝術》中文版封面

此後,如有專家所言,從未來主義,達達主義到超現實主義,人們幾乎可以在20世紀所有美學運動中追尋到阿波利奈爾的身影,而阿波利奈爾為藝術革新所做出的努力,在他出版於1918年的《圖畫詩》中,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這部詩集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都呈現出明顯的獨創性,其中一大特徵就是取消了詩歌中對標點符號的使用,轉而通過豐富的韻節來增強節奏感,使詩行更加開闊自如;阿波利奈爾還進一步將造型藝術引入詩歌,他將詩句分散排列成奇異的圖像,比如《下雨》這首詩就是歪歪扭扭從紙頁上端豎著排下來幾行字,以便模擬出雨絲的形狀,這標誌著現代詩在詩體與格律上的第一次徹底的解放。

阿波利奈爾的圖畫詩《心》與《國王》原文

儘管在如今看來,「圖畫詩」及其後續出現的一系列詩歌形式上的變體實驗在某種程度上更近似文字遊戲,但在20世紀初期,阿波利奈爾所創建的詩歌理念卻是十分前衛的。他的創新並非僅僅停留在形式的標新立異上。在阿波利奈爾看來,視覺本能比詩意的洞察力所能達到的效果更為清晰。因此,視覺對他的縈繞更有一種美學和哲學上的根底。正是通過圖像詩的詩歌視覺形象,阿波利奈爾與原始人類一樣,以最貼近的方式探索世界。

03

阿波利奈爾以詩歌聞名於世,卻是從創作小說步入寫作生涯。仿若對超現實主義文學主張的踐行,他的小說同樣充滿超現實主義的奇特想像,且筆調極盡「黑色幽默」。他不少作品的構思都建立在科學幻想的基礎上,在當時看來,絕對是超現實的,但在多年之後的現時代,一些情節卻不無科學依據。

《奧諾雷·蘇布拉克的失蹤》描寫騙子奧諾雷·蘇布拉克具有與牆壁融為一體的擬態功能,令人聯想起三十多年後馬塞爾·埃梅的那篇在文學史上更為著名的《穿牆記》;《遙控感觸》講一個江湖騙子多爾梅桑男爵假借阿爾達維的名義把自己偽裝成救世主彌賽亞,結果欺騙了成千上萬善良而又輕信的人們,有意思的是,騙子所用的所謂「科學儀器」,即使在今天看來也屬於高科技的產物;《過去與未來之王亞瑟》,則集科幻小說和歷史小說特點於一體,很好地體現了阿波利奈爾結合「未來」與「過去」的文學嘗試,小說結尾以史實的細節,使讀者從2105年的倫敦又回到了20世紀初期的現實。

畢卡索為阿波利奈爾創作的紀念雕像及收錄阿波利奈爾小說的《詩人的餐巾》封面

作為世界文學史上著名的「私生子作家」,阿波利奈爾的身世可謂黑色幽默的範本。他的真實姓名是維廉·阿波利那斯·德·科斯託維斯基,父親是西西里島王國軍隊的一位軍官,母親為教皇貼身侍衛中一個波蘭軍官的女兒。孩童時代,阿波利奈爾住在位於維伊奈的母親家豪華的房子裡,生活極盡奢華,來到巴黎後卻陷入困頓。為了生存,他做過銀行小職員、書店小夥計、家庭教師和記者。然而,他幹得最多的事還是「偽寫作」,為得到少得可憐的酬金,他替一些著名小說作家撰寫在《晨報》上連載的愛情小說,還替一個大學生寫過一篇關於革命時期作家的博士論文。

雖然被公認為是法國20世紀第一個大詩人,直到去世前兩年,阿波利奈爾才被獲準加入法國籍。他從一戰的炮彈堆中撿回一條命,卻最終沒能逃過流感這樣一個小小微生物的魔爪!恰如《燒酒集》所預示的:你喝著這燒酒/燙得像你的生命/你喝你的生命/像喝烈酒一瓶/這瓶燒酒最終碎裂無聲音。臨一戰結束前兩天,時年38歲的詩人逝世,他身上覆蓋著三色旗,被送往巴黎拉雪茲公墓。

相關焦點

  • 紀念于右任誕辰140周年草書展暨學術研討會在寧舉行
    中國江蘇網訊 11月12日,由中國標準草書學社主辦的「道濟天下——紀念于右任先生誕辰140周年草書邀請展暨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舉行,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楊嶽出席。展覽展出作品共計140件,內容出自于右任的詩詞,囊括章草、小草、大草以及狂草多種體勢,作者均為當代老中青書法家。展覽旨在進一步弘揚于右任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傳承其書法藝術精髓,增進「兩岸一家親」的民族情懷。邀請展開幕式上,中國標準草書學社還向省現代美術館捐贈徐利明作品一幅。
  • 誕辰140周年丨他們是這樣紀念這位「世紀天才」的
    2019年是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
  • 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霍金逝世一周年,僅僅只是巧合嗎?
    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霍金逝世一周年,僅僅只是巧合嗎?愛因斯坦大家都知道,他出生在1879年3月14日,他的出生無異於給整個物理界帶來了一股新的力量,開創了整個科學技術的新世紀。也是愛因斯坦的到來,為人類在科學領域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技術支持,他也被人們認為是在伽利略和牛頓之後的最偉大的一位科學家。當然除了這三位之後,在幾十年後,霍金出生了,時隔140年,在2018年的3月14日,也就是同月同日,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霍金逝世一周年,僅僅只是巧合嗎?愛因斯坦的誕辰日是霍金的去世之日。
  • 藍花詩人胡桑:布羅茨基的詩歌地圖|葉芝|詩選|茨維塔耶娃|劉文飛...
    生於1940年的列寧格勒,布羅茨基的前半生在母國蘇聯度過,他的大部分詩歌成就也是用俄語完成的;1972年,永別故土、定居美國的布羅茨基從零開始學習英語,進而一舉成為英語世界最為卓 越的散文大師之一。誠如他在一次採訪中所給出的自我認知:「我是一名猶太人;一名俄語詩人;一名英語散文家。」 1986年,布羅茨基榮獲美國國家書評獎,1987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1991年獲選「美國桂冠詩人」。
  • 白開元:英譯泰戈爾詩歌的藝術特色
    為紀念泰戈爾誕辰150周年,5年前我著手翻譯詩人的8個英文集子,即《吉檀迦利》《新月集》《飛鳥集》《園丁集》《情人的禮物》《渡口集》《採果集》和《遊思集》,2010年9月譯完,相繼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在每個譯本中附上英語原作,並希望我為每首詩寫簡析。我從泰戈爾英文作品選第一卷的附錄中尋找原作。
  • 向中國詩人致敬!拉丁美洲發行量最大詩歌雜誌第一次推出一個國家的...
    剛剛出版的第83期封面用中文和西班牙文標註「中國當代詩歌專刊」,收錄了莫言、吉狄馬加、胡弦、沈浩波、周瑟瑟、黃禮孩、李少君、嚴力、伊沙、蔡天新、明迪、李成恩、顏艾琳、陸漁、秦菲、夢亦非等20名中國當代詩人、作家的詩歌作品,詩歌文本中西雙語版對照,封面照片為聶魯達在長城,設計、插圖均採用了大量中國元素。
  • 中國先鋒詩歌的再出發
    世界現代藝術和詩歌的主流,就是建立在這種「過渡、短暫、偶然」和它的反面「永恆」這兩種基礎之上的。這裡的「永恆」,是指某種「神性」和超越性,這就構成了現代性所賴以存在的時間意識悖論。進入現代社會之後,「永恆」變得模糊了,而「過渡、短暫和偶然」卻那麼清晰可感,撲面而來。於是就有了未知、不確定和迷惘,渾樸的時空感出現了裂隙和虛空。在這裡,藝術、戲劇與詩歌首當其衝,影響深遠。
  • 雷蒙德·錢德勒誕辰130周年 代表作《漫長的告別》珍藏版上市
    今年是世界文壇大師雷蒙德·錢德勒誕辰130周年,其代表作《漫長的告別》插圖珍藏版近日於國內上市。記者14日從該書的出版方獲悉,這本大師之作上市僅3天,銷售量就登頂噹噹新書榜第一位、亞馬遜kindle總榜第一位。
  • 詩人的烏託邦:一個中文詩歌垂直社區的悖論式生存
    詩人們顯得不知所措,在感慨八十年代的單純氣氛時,也在反思詩歌在當時政治浪潮中遠被誇大的重要性。商業力量無處不在,詩人們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一批詩人下海了,一批詩人留守學院也保持對世界的思考。九十年代中期,在大學畢業後,張爾南下深圳,開始從事傳媒與設計工作。由於工作繁忙,張爾在幾年內都沒有動筆寫過詩,但在他的生活中,詩歌卻一直沒有缺席過。
  • 李煒《永恆之間》:一部「逆時間」的西方詩歌簡史
    它所書寫的,既是有關詩歌、有關文學的歷史,也是肩負天才、最為敏銳的那群人在不同時代的沉浮遭際。詩人們的生活在李煒的筆下充滿戲劇感,而戲劇衝突之下隱藏的則是深切的體認與悲憫,包括奧維德、彼特拉克、魯米、荷爾德林、艾略特、惠特曼、普拉斯、狄金森、阿波利奈爾、聶魯達以及更為大名鼎鼎的荷馬、但丁、莎士比亞、普希金等人,都在李煒的筆端登場亮相。
  • 臺灣著名詩人洛夫
    湖南衡陽舉辦詩歌朗誦會紀念臺灣詩人洛夫誕辰90周年  新華社長沙6月25日電(記者白田田)24日(農曆五月十一日)是臺灣已故著名詩人洛夫誕辰90周年紀念日。在他的家鄉湖南衡陽,當地作家協會和他的母校聯合舉辦詩歌朗誦會表示紀念。
  • 百年輝煌~撬動人類文明進程的科學家愛因斯坦140周年誕辰有感
    網絡上對愛因斯坦有許多沸沸揚揚的傳言,有的說他有很多神秘的預言,比如世界毀滅、意識能夠隔空取物等等,還有不少人一再宣稱,愛因斯坦晚年皈依了神學等等,無非就是把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貶損一番,或為神鬼玄幻學說扯上一塊科學大師的遮羞布。3月14日,是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值此之際,總想說點什麼,以此來聊表對這位大師的紀念。
  • 藝海詩會: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舉辦紀念李金髮先生誕辰120周年主題...
    2020年恰逢李金髮先生誕辰120周年,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開展「藝海詩會」主題詩會活動,師生集聚一堂,共同回顧學院歷史,重溫我校雕塑系首任系主任李金髮先生的生平故事,堅定藝術初心,厚植愛校情懷。詩會活動剪影2020年12月29日,雨雪飄零的夜晚,主題詩會在寧靜幽雅的氛圍中拉開帷幕。
  • 故宮紀念鄭振鐸誕辰120周年
    故宮紀念鄭振鐸誕辰120周年 2018-12-21 03:17:30120周年  他曾促成「三希帖」中《中秋帖》和《伯遠帖》的回歸,他將購藏的六百餘件陶俑悉數捐獻給了國家,他還倡議文物工作人員不能購買和收藏文物
  • 麥可·傑克遜誕辰 60 周年,一個展覽討論他對藝術家們的啟發
    麥可·傑克遜( Michael Jackson )誕辰 60 周年之際,倫敦國家肖像美術館( The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為其策劃了一個新展「麥可·傑克遜:在牆上」(Michael Jackson: On the Wall )。展覽圍繞著受這位「流行之王」啟發的當代藝術創作展開。
  • 北京文藝網紀念新詩百年特輯|當代詩人名家近作展讀:朵漁篇(一)
    、北京文藝網國際華文詩歌獎微信平臺及官方微博正同步推出當代華語詩歌名家近作展讀活動。此次展讀活動將邀請海內外華語詩人名家、實力詩人以自選作品方式參加展讀,展讀作品以近年來的新作為主,形式多樣,不拘一格,旨在立體呈現當代詩歌名家的思想及創作風貌,奉獻給大家一場當代詩歌的精神盛宴。
  • 智利詩人聶魯達詩歌《你的微笑》賞析
    智利詩人聶魯達詩歌《你的微笑》賞析 2020-06-10 1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英語世界詩歌的發展歷程
    事實上,希臘人幾乎發展出了西方詩歌的所有固定格式詩體,有頌歌詩體、史詩體(epic)、抒情詩歌詩體,悲劇和喜劇等等,這些對文學、戲劇、音樂和詩歌的後續發展都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這也許是當代非暴力抗議運動的第一份的原則性宣示。雪萊的這種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影響了印度國大黨領袖Mahatma Gandhi。 甘地曾經在不同的場合引用雪萊的這首詩歌裡的詩句,並領導印度人民開展了與英國殖民主義的被動的不合作性抵抗運動,最終取得了勝利。贏得了印度的獨立!
  • 華茲華斯誕辰250周年|《水仙花》的故事
    在諸多惡評中,有不少評論家肯定了詩人的才華,但非常擔心如此潛質太多浪費在雛菊、水仙花、小白屈菜等花草之類不入流主題的作品。蘭厄姆與其妻子表示了對《水仙花》的欣賞,華茲華斯的藝術贊助人同時也是畫家的博蒙特爵士的一個朋友也通過博蒙特夫婦向華茲華斯轉達了對這首詩的喜歡。華茲華斯在給博蒙特的書信中特別指出,只有喜歡像《水仙花》這樣安靜、輕柔的詩作的讀者才能快樂地穿過詩人幽深的詩歌之旅。
  • 紀念蕭軍逝世三十周年暨《蕭蕭班馬鳴》詩歌朗誦會在北京舉行
    紀念蕭軍逝世三十周年暨《蕭蕭班馬鳴》詩歌朗誦會在北京舉行2018年12月31日(周一/調休)上午,由中國蕭軍研究會主辦的「迎新年 憶蕭軍 紀念蕭軍逝世三十周年暨《蕭蕭班馬鳴》詩歌朗誦會」在北京東城區第一圖書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