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是一條人工運河,建於1669年至1673年,該運河將海水直接引進國王新廣場。當時建造新港運河的主要目的是將海上交通引進城市中心,從而促進哥本哈根的經濟發展。人們現在依然可以看到最早在運河兩岸建造的房子之一,今天的新港已經面目全新了。能曬到太陽的一側已經變成步行街。古老的海員酒吧已被賞心悅目的餐館所取代。
新港9號的主人,是新港河道建造者巴戎的第11代孫。它曾經以「世界旅行者的沙灘旅館」而聞名,現在成為裡歐納.克裡斯蒂納飯店和伊斯弗約德航海公司所在地。
新港11號曾留下諸多哥本哈根名人的足跡。大約在19世紀中葉,這所房子的主人是一個著名的演員家庭——茹森凱勒一家。當時許多著名的學者都曾到此造訪。客人中包括瑞典歌手燕妮.陵,她曾經是安徒生熱戀過的情人。而它現在的主人是丹麥著名的燈具公司路易斯?鮑爾森公司。
而在新港的居民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安徒生。他在這裡的多處房子都安過家。1834至1838年,安徒生就住在運河右側20號的公寓,在那裡,他於1835年寫出了他的第一部世界著名的童話。1848至1865年,安徒生住在位於能曬到太陽的一側的67號。在其生命的最後幾年裡,從1873至1875年又一次住到了新港。這一次,他已經成為世界知名的人物,他住在與夏洛特堡宮位於同一側的18號。
今天的新港已經面目全新了。能曬到太陽的一側已經變成步行街。那些古老的海員酒吧已被賞心悅目的餐館所取代,這些餐館除了有室內的座位以外,夏季還有室外的座位。
在新港可以看到的一件傳統盛事是每年的夏天那些裝修一新的古老航海木船在哥本哈根航海歸來停靠在新港,一隻接著一隻,直到排滿新港河道的兩岸,景象很是壯觀。
在河道的一頭,一隻鐵錨矗立在廣場上,是為了紀念在二戰中犧牲的1700多名丹麥海軍官兵,他們服役於盟軍。錨從1872和用於護衛艦菲英島號(Funen),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停靠在Holmen海軍基地。
阿美琳堡王宮位於哥本哈根市區(Copenhague)東部歐爾松海峽之濱,是丹麥王室的主要宮殿。丹麥女王伉儷每年多半時光在這裡度過。
十八世紀中葉,王宮位於克裡斯欽堡內。在規劃阿美琳堡宮所在地的城區時,菲特烈五世國王決定在這裡建造一個新的中心。為此,他把這塊地皮贈送給丹麥的四大貴族,要求他們必須在此各建一座外觀完全相同的宮殿。該宮殿由最著名的建築師尼古拉·伊格維(Nicolai Eigtved)設計,並要為國王塑制一座騎馬銅像。經過緊張的施工,四座宮殿在1754年至1760年期間相繼建成。根據設計,這四座宮殿的前面形成了一個八邊形廣場。
1768年請法國雕塑家薩利(Saly)製作的菲特烈五世國王的騎馬銅像被安放在廣場中央。當時,寶隆洋行還用對華貿易賺取的金錢,為銅像修建了圍欄。後來,這四座宮殿曾幾易其主,但一直由貴族居住。1794年克裡斯欽堡被大火焚毀,王室決定移駕阿美琳堡四宮殿。自那以後,此處一直是王室的住所。現在,每當女王瑪格麗特二世住在王宮時,其所在的建築物上便會升起丹麥國旗。
小美人魚銅像是一座世界聞名的銅像,她位於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Langelinie),已經是丹麥的象徵。遠望這個人身魚尾的美人魚,她坐在一塊巨大的花崗石上,恬靜嫻雅,悠閒自得;走近這座銅像,您看到的卻是一個神情憂鬱、冥思苦想的少女。銅像高約1.5米,基石直徑約1.8米,是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Edvard Eriksen)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的。
傳說:故事裡,海王較小的女兒愛上了人世間的一位王子,為了能與王子相愛並結為終身伴侶,她離開了自己的家庭和親人,交出了自己優美動人的聲音,每天忍受著無盡的痛苦。可是王子最終未能和她結婚,因為國王為王子選擇了鄰國的公主作為妻子。在王子成親的第二天,隨著太陽升起來,美人魚變成了泡沫,最後乘雲升天而去。銅像的神態表現了美人魚思念著她眷戀的王子,也思念著她的親人。她凝視著陸地上的人類,希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但終未如願以償,因而由衷地感到憂傷和痛苦。美人魚銅像已成為哥本哈根的標誌。
在安徒生的童話世界裡,「小美人魚」是海王最小的女兒,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大海中。她擁有天使般美麗的容貌和夜鶯般動聽的歌喉。按照海底皇宮的規矩,「美人魚」們只有到了15歲,才有機會浮出海面,看看人類的世界。美麗的「小美人魚」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一天,「小美人魚」正在海邊玩,突然發現一位王子溺水了。「小美人魚」奮力救活了這位王子,同時也深深地愛上了他。為了能跟王子長相廝守,她找到了海底的女巫師,請求把自己的魚尾變成人的雙腿。但巫師提出,要以「小美人魚」銀鈴般的聲音作為交換。巫師還警告說,一旦王子日後移情別戀,她就會變成海上的泡沫死去。為了追求愛情,這些都沒有讓「小美人魚」動搖,她毅然喝下了變身藥水,尾巴變成了修長的美腿。可她從此也失去了說話的功能。
誰料就在這個時候,另一位美麗的公主闖了進來。這位公主喚醒仍在昏迷中的王子。王子誤以為是她救了自己,兩人一下子墜入愛河。可憐的「小美人魚」已經不能說話,無法向王子表述自己的所作所為和對他的愛慕之情,只能一個人默默地傷心落淚。
後來,王子即將結婚的消息傳來,「小美人魚」傷心欲絕。按照巫師的咒語,「小美人魚」將化作泡沫死去。但巫師告訴「小美人魚」,還有一個破解咒語的最後辦法,就是用刀
刺進王子的心臟,讓他的血滴在她的腳上。這樣,她還可以變回當初的「小美人魚」。但善良的「小美人魚」依然深愛著王子,不忍心傷害他。於是,她沒聽姐妹們的勸阻,最終選擇了化作海中的泡沫逝去。
從「小美人魚」的身上,丹麥人看到了她的原型幾乎就是安徒生自己。安徒生年輕時有過青梅竹馬的初戀情人,他曾瘋狂追求過鄰家女孩福格特。但由於家庭條件相差懸殊,他們最終沒能走到一起。在安徒生26歲那年,福格特嫁給了當地的一個富家子弟。從此安徒生對愛情心灰意冷,決心獨守終身。
在安徒生去世那天,人們發現他的脖子上掛著一個小皮袋子,裡面竟裝著福格特當年寫給他的信。
羅森堡宮屬於文藝復興式建築,原先是十六世紀丹麥國王克裡斯欽安四世所建的夏季宮殿。被用於存放皇家的私人珍寶同時也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
丹麥羅森堡宮屬於文藝復興式建築,是十六世紀丹麥國王克裡斯欽安四世所建的夏季宮殿。這裡林蔭處處,綠草如茵,環境相當清幽。1606年2月克裡斯欽安四世在哥本哈根東北面的城牆外購置了46塊私人土地,並將這些土地聯合起來建成了一個休閒花園,也就是後來的羅森堡宮花園,並在園中修建了一個亭子。這個兩層樓高
,頂部裝有塔樓和旋頂的亭子於1607年建成。1613-1624年,這個亭子不斷被擴建並增加了很多附屬建築。在北面的「冬屋」中,克裡斯欽安四世懸掛了他從安特為普買來的75幅油畫,該房間的布局至今未變。在「長廳」中曾被放置了24幅克裡斯欽安用來教育子孫的油畫。
早期的羅森堡宮在1634年定型。丹麥皇家的建築大師HansvanSteenwinckle在城堡的東面加建了一個塔樓。這個塔樓結構緊湊,四面封閉,布局合理;整個樓用的是荷蘭在文藝復興時期所慣用的紅牆綴以灰色沙石的風格。整個城堡被一整條護城河圍繞,北面的一座吊橋通向城堡的主入口,但通過城堡南面建在花園內的「綠橋」也可以離開城堡。除了上述1634年建成的塔樓之外,城堡其他的建築可能都是克裡斯欽安四世設計的,並且很可能他監督了整個建築的施工。
羅森堡宮是他鍾愛的住所並於1648年於此辭世。1705-07年,弗雷得裡克四世將「長廳」的裝飾改變為現人們看見的反映戰爭和政治主體的繪畫穹頂。這次改變使「長廳」的裝潢成為歐洲最美麗的巴洛克風格室內裝潢之一。 1710年起,由於弗雷德裡克宮的建成,羅森堡宮不再作為皇家住所。早在1658年弗雷德裡克三世時,羅森堡宮就被用於存放皇家的私人珍寶。這也是羅森堡宮現今的主要用途。
吉菲昂噴泉,英語中稱之為Gefion Fountain,位於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它由吉菲昂女神和四條牛及套犁等一組銅塑組成。 據記載,吉菲昂噴泉是丹麥雕塑家昂拉斯·蓬高(Anders Bungaard)鑄造的,原來設想是吉菲昂噴泉設於哥本哈根市政廳廣場上,後因廣場上已有銅龍雕塑,於是將地點改在現址長堤公園。整個銅塑費時約十年,於1908年竣工並揭幕。吉菲昂是北歐神話中的一位女神,相傳古代瑞典有個叫戈爾弗(Gylfe)的國王,答應吉菲昂女神可以從瑞典國土上挖出一塊土地,但限時一晝夜,挖多少算多少。於是吉菲昂女神就把她的四個兒子化為四條牛,用犁從瑞典國土上挖了一大塊土地,並把它移到海上,從此,瑞典的國土上留下了一個維納恩湖(Vanern),而挖出來的土地就是現在哥本哈根所在的西蘭島(Sjlland)。從地圖上看,西蘭島的海岸線和維納恩湖的形狀確實十分相似。這就是傳說中西蘭島的來歷。神話中的吉菲昂女神一生未婚,但她卻同大力神生下了四個兒子。
人們根據這一神話鑄塑了吉菲昂噴泉。吉菲昂女神左手扶犁,右手執鞭,駕馭著四條銅牛拼力耕犁,四條銅牛躬身抵角、奮力拉犁,形態各異、栩栩如生。銅牛的鼻孔噴濺,凝成薄霧,犁後噴泉洶湧,形同垂瀑,臺基周圍隨著道路的坡度,用花崗石隨坡度延伸圍成一泓水池,所有泉水匯集池內。水池內兩邊各有一條銅鑄巨蟒盤纏,左右兩股噴泉,直注銅牛。整個結構氣勢磅礴,景色蔚為壯觀,每年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旅遊者。1959年,郭沫若訪問丹麥時寫的那首讚美哥本哈根的詩中的「四郎島(即西蘭島)上話牛耕」「泉水噴雲海水平」兩句,描寫的就是吉菲昂噴泉。
小6去了安徒生的小美人魚故事,看到小美人魚雕塑,幻想美人魚和自己喜歡的王子在一起,得到真實的愛情。你還喜歡安徒生什麼童話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