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在2013年7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設海洋強國研究進行的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又進一步強調指出,21世紀,人類進入了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時期,海洋在國家經濟發展格局和對外開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角色更加顯著,在國際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競爭中的戰略地位明顯上升。
鑑於南北極地區更多的是洋區,中國在極地尤其是極地洋區擁有科學研究、資源開發利用、航行和飛越等多方面的國家利益,極地區域自然及其環境變化對中國氣候變化、海洋環境、生態系統具有重要的影響。因而積極發展我國極地事業,也成為我們實現「海洋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誠如李克強總理在對我國極地考察工作做出的重要批示中所指出的,「極地考察是人類探索地球奧秘的壯舉,在我國海洋事業中佔有重要地位,對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在當今新形勢下,在中國極地事業發展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當數「十二五」期間國家對「南北極環境綜合考察與評估」專項的設立。武漢大學丁煌教授主編的《極地國家政策研究報告(2012-2013)》,正是「南北極環境綜合考察與評估」專項資助的「極地國家利益戰略評估」課題的子課題。該報告開創性地利用了基於資源、國家利益和政策等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性逐利人假設的闡釋而建構的「資源-利益-政策」分析框架,並充分運用歷史、現實學術論著資料,官方文件和統計數據、圖表等,對中國極地國家利益和極地熱點問題做出了系統詳盡分析,為大家更好了解極地現狀和中國的極地國家利益提供了有力支持。
《極地國家政策研究報告(2012-2013)》,全書由上下兩編構成。上編主報告「中國極地國家利益分析」分為三章,下編分報告涉及極地地緣政治、極地資源利用、極地科技發展、極地法律制度以及他山之石和熱點追蹤的23個專題研究報告。本書對於政府相關部門的政策制定者和執行者,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教師和學生以及廣大的海洋和極地事業的建設者、愛好者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文提供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海疆問題專家王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