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要求 汛期血吸蟲病疫情24小時內網絡直報

2020-11-24 農視網

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發布《關於加強2020年汛期血吸蟲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近期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主汛期,特別是南方地區多次出現強降雨過程,全國急性血吸蟲病防控工作面臨嚴峻形勢。

《通知》要求,要針對汛期血吸蟲病特點和突發疫情風險,進一步落實落細重點防控措施。加大查螺滅螺力度,對高風險環境、釘螺分布環境和近年發生過急性感染的環境進行徹底清理,落實易感環境藥物滅螺、重點水域滅蚴等措施,及時消除高危環境,切實消除風險隱患。加強家畜管理,嚴禁在有釘螺滋生洲灘散養家畜,嚴格實施封洲禁牧等措施。加強對漁民、外來人員、防洪防汛人員和接觸疫水人員等重點人群的監測和查治工作。加強傳播風險因素監測,提早發現風險隱患,及時採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患於未然。

各地要按照《全國血吸蟲病監測方案(2020版)》要求,進一步強化血吸蟲病監測,加強發熱病人疫水接觸史詢診。如發現血吸蟲病疫情,應當按照《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範》要求,在24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不得遲報、瞞報、漏報。各級血防機構要加強病例主動搜索,及時對接觸疫水人員和不明原因發熱病人進行調查、診斷;對報告的疫情及時進行核實、調查和處理。記者 劉強

(作者:劉強)

相關焦點

  • 汛期嚴防急性血吸蟲病
    近期,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主汛期,特別是南方地區多次出現強降雨過程,部分地區遭受泥石流、洪澇等災害,全國急性血吸蟲病防控工作面臨嚴峻形勢。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發出《關於加強2020年汛期血吸蟲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加強組織領導、細化防控措施、強化疫情監測、開展宣傳培訓以及加強檢查評估,做好汛期血吸蟲病防控工作。
  • 汛期如何做好血吸蟲病防控
    長江中下遊地區尤其是洞庭湖、鄱陽湖區域是本次洪水災情最嚴重地區,同時也是血吸蟲病傳播風險最高的地區。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室發布《關於加強2020年汛期血吸蟲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國衛辦疾控函〔2020〕540號),要求疫區各地強化領導責任,切實落實各項預防控制措施,強化宣傳教育,加強個人防護,嚴控血吸蟲病感染,杜絕急感暴發疫情,確保「大汛之年無大疫」。
  • 國家衛健委:加強汛期血吸蟲病防控工作。如何預防血吸蟲病?
    近期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主汛期,特別是南方地區多次出現強降雨過程,部分地區遭受泥石流、洪澇等災害,全國急性血吸蟲病防控工作面臨嚴峻形勢。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通知,要求各級衛生健康部門加強汛期血吸蟲病防控工作。
  • 血吸蟲病防治
    【國家血防「春查」】 2017年5月4日,國家林業局牽頭,國家衛計委、水利部、農業部等四部委組成血防「春查組」完成君山區、嶽陽監獄、臨湘市、華容縣既定淘汰牛羊和有螺洲灘封洲禁牧任務,完成1.3萬座疫區居民三格式無害化廁所改造;完成5個沿洞庭湖漁船碼頭建設,完成臨湘市白雲片垸內釘螺區域國土開發項目,實施南湖新區部分有螺洲灘生態改造滅螺工程;新建南湖新區、嶽陽監獄血防站,完成15個基層血防站和血吸蟲病網絡實驗室建設項目。
  • 長江汛期 警惕血吸蟲病!
    為加強汛期急性血吸蟲病感染的防控,近日,江蘇南京市浦口區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南京多地,向遊客和防汛人員宣傳血吸蟲病的防治知識,指導防汛人員做好安全防護措施。昨天(7月16日)上午8時,南京青奧體育公園處江水已經漫過釘螺灘塊,接近人行步道。
  • 國家衛健委發布:IVD行業重要文件|國家衛健委|PCR|核酸|檢測|-健康界
    6月2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質量控制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且在高要求下,產出高質量產品,這勢必會對實驗室檢測質量有嚴格把控,且《通知》中也表示,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核酸檢測實驗室的日常質量控制工作,並組織實驗室分批參加室間質評,保證短期內每個實驗室至少參加1次室間質評併合格,如若不達標將無法開展核酸檢測。
  • 應城多措並舉開展汛期血吸蟲病防治
    農村新報訊(通訊員曾紅平)進入汛期以來,應城市血防所多措並舉,紮實開展血吸蟲病宣傳、防治等工作,保障群眾及防汛人員身體健康。7月初至今,在漢北河義和段、天鵝段、陳河富水河段,應城市血防所工作人員穿梭在河堤兩岸,對駐守在河堤上的各單位防汛人員進行血吸蟲知識健康教育宣傳,發放血吸蟲病防治常識宣傳單3000多份,發放各類防護藥品逾萬元,極大地增強了疫區防汛人員血吸蟲病防治能力。市血防所迅速行動,組織全員上堤,在每個防汛哨棚進行健康義診指導;對接觸疫水人員進行登記;在衛生室對發熱病人進行排查。
  • 山東省衛健委發布6月份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通報
    山東省衛健委發布疫情通報6月份累計死亡27人2020年6月(2020年6月1日0時至6月30日24時),全省無甲類傳染病發病、死亡報告。27種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登革熱、炭疽、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兒破傷風、血吸蟲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無發病、死亡報告,其餘16種傳染病共報告發病13594例,死亡27人。報告發病數居前3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佔乙類傳染病報告病例總數的91.66%。
  • 國家衛健委發文:全國配置這些器械(附清單)
    除了國家衛健委,今年7月,北京市衛健委發布《關於加快推進我市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建設改造有關工作的通知》,同樣明確發熱門診實驗室的建設標準要求和相關儀器設備的配置。各地要統籌安排好本地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工作,支持建設單位和生產企業利用國家重點醫療物資保障調度平臺做好產需對接。同時要求各地要加大配套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保障相關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設備配置等。要切實優化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統籌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抗疫特別國債等多種渠道資金。根據《工作方案》,本次工作任務主要包括提高日常核酸檢測能力以及建設機動核酸檢測力量。
  • 國家衛生健康委洪澇災害後血吸蟲病聯防聯控檢查組來安徽省督查...
    11月16-18日,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關於開展洪澇災害後血吸蟲病聯防聯控交叉調研和2020年「湖區五省」血吸蟲病聯防聯控督導檢查工作安排,由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明浩帶隊的檢查組一行5人,對安徽省洪澇災害後血吸蟲病防控和聯防聯控工作進行督查。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高俊文出席匯報會並講話。
  • 汛期防災更要防病—血吸蟲病防治知識篇
    水災不僅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威脅居民生命安全,而且可能引發像血吸蟲病等傳染病流行。血吸蟲病是由血吸蟲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會導致腹痛、腹瀉、便血等症狀,晚期甚至出現肝腫大等實質性病變。血吸蟲病的感染途徑主要是接觸疫水,水災可能致使血吸蟲汙染的水域擴大,蔓延至其他地區,增大傳播風險。什麼是血吸蟲?
  • 實時監測39種傳染病 我國建成全球最大網絡直報系統
    在今天舉行的國家衛健委例行發布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透露,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實現對39種法定傳染病病例個案信息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時、在線監測。
  • 國家衛健委最新披露:新冠發病後5天內傳染性強,接觸汙染物也感染
    國家衛健委網站8月19日發布《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的通知》,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工作,組織專家在總結前期新冠肺炎診療經驗和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及其他國家診療指南基礎上,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
  • 東至縣血吸蟲病傳播阻斷達標工作順利通過
    11月14-17日,安徽省地病辦組織評審專家到東至縣評估驗收血吸蟲病傳播阻斷達標工作,市衛健委相關負責同志、副縣長喻輝出席匯報反饋會。驗收組一行深入樣本點現場,通過抽樣調查、查閱資料、聽取匯報等方式,對該縣人畜病情、螺情、血防資料以及疫情監測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技術評估,評審專家一致同意該縣通過血吸蟲病傳播阻斷達標工作驗收。在匯報反饋會上,驗收組充分肯定了該縣「十三五」血防工作成效,認為該縣血防工作高位推動,措施得力、效果明顯,並現場宣布該縣已達到血吸蟲病傳播阻斷標準。
  • 應城多途普及汛期血吸蟲病防治知識 確保群眾身體健康
    進入汛期以來,市血防所多措並舉,紮實開展血吸蟲病宣傳、防治等工作,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這個是防蚴靈,如果確實要在漢北河下水的話,為避免感染血吸蟲病,把這個防蚴靈在手上或腳上抹一下,避免得血吸蟲病......」為有效增強疫區防汛人員血吸蟲病防治能力,7月11日,在漢北河義和段,應城市血防所工作人員穿梭在河堤兩岸,對駐守在河堤上的各單位防汛人員開展血吸蟲知識健康教育宣傳、發放血吸蟲病防治常識宣傳單和防護藥品。
  • 剛剛,國家衛健委發布冬季「預警提醒」
    >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鐵路集團公司民航局有關負責同志聚焦學校、農貿市場、醫療機構等等這些重點機構和場所,指導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尤其是嚴防聚集性疫情的發生。 三是強化重點時段的防控。充分借鑑「五一」、「十一」期間疫情防控的經驗,會同各相關部門按照減少人員流動、減少旅途風險、減少人員聚集、加強個人防護等原則,做好元旦、春節期間的疫情防控準備。 四是強化多病共防的措施。
  • 眉山開學疫情防控最新要求!開學前14日返眉,居家自我健康觀察
    8月13日,國家衛健委及教育部發布了分別適用於高校、中小學校、託幼機構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關於佩戴口罩問題,明確秋季開學後中小學生應隨身備用口罩,低風險地區校園內學生無需佩戴口罩。
  • 南京市疾控中心重要提醒 長江汛期謹防血吸蟲病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血吸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南京市一直積極開展血吸蟲病防治,認真開展健康教育、查滅江灘釘螺,近幾年未發生本地感染的血吸蟲病人。但由於野生動物傳染源和釘螺難以徹底清除,加之長江上遊一些血吸蟲病重點防制地區的影響,南京市沿江地區感染血吸蟲病的風險依然存在。血吸蟲病感染方式血吸蟲尾蚴主要是經皮膚侵入人畜體內,感染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生產性接觸疫水,如抗洪搶險、捕魚撈蝦等涉水作業;二是生活性接觸疫水,如在有感染性釘螺的地方遊泳戲水、淘米洗菜、洗衣物及飲用疫水等。
  • 元方在京拜會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局長張宗久
    元方在京拜會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局長張宗久 2020-10-11 1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池區疫情防控工作暨血吸蟲病傳染源控制工作推進會召開
    2020年11月5日,貴池區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暨血吸蟲病傳染源控制工作推進會,區長、平天湖風景區管委會主任馬勝利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副區長汪賽榮主持,會議對抓好今冬明春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區血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區衛健委主任章勝國通報了全區當前血防工作形勢,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