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發現,一顆全新磁星,僅240年歷史
磁星在宇宙中是極其荒謬的存在,它們由密度最高的材料組成,轉速極快,可以說直觀感受上比廚房攪拌器轉地更快,可產生宇宙所見證過最強大的磁場。天文學家們近期觀測到了一個最新形成的磁星。中子星是由大質量恆星的殘核組成的,在母星災難性死亡的最後時刻,數十億噸的等離子體近光速收縮至星球核心。
-
ESA和NASA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枚僅240歲的年輕磁星
來自歐洲(ESA)和美國宇航局(NASA)的天文學家,剛剛通過操縱一套天基望遠鏡,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年輕的「磁星」(Magnetar)。周三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的一篇論文,描述了 Swift J1818.0-1607 這個只有 240 歲的「嬰兒」死星,或有助於天文學家了解這種緻密的磁星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
-
發現已知宇宙,最年輕的中子星,只有240歲,密度僅次於黑洞!
這就是新發現名為Swift J1818.0-1607的中子星引人注目的部分原因,其研究發現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研究估計,它只有240年歲的歷史,按照宇宙尺度的標準,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新生兒,美國宇航局尼爾·蓋瑞斯·斯威夫特天文臺發現了這個年輕的天體。
-
天文臺在人馬座發現一顆才240歲的磁星,自轉一圈只需要1.36秒!
我們知道太陽在銀河系中是圍繞著星系核心運行的,可以說整個星系都是在核心中超級黑洞的引力下聚集而成的,在宇宙中其實還有一些可見天體也存在極強的引力,最近NASA和歐洲(ESA)的科學家通過斯威夫特天文臺發現了一顆年輕的超級「磁星」——Swift J1818.0-1607,研究發現這是一顆形成才240年的新生磁星,但產生的磁場遠遠超過普通恆星
-
中國天眼發現240多顆脈衝星,並追蹤到快速射電暴與磁星間聯繫
截至目前,FAST 累計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 240 顆,基於 FAST 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 40 餘篇。FAST 在快速射電暴方面的研究成果 5 日凌晨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上。科研團隊首次追蹤到快速射電暴與磁星間聯繫。在發表於《自然》的 3 篇論文中,中外科學家通過多個衛星及地面望遠鏡的觀測認為,銀河系內的一顆磁星是今年觀測到的一個快速射電暴的起源。快速射電暴是指遙遠宇宙中突然出現的短暫而猛烈的無線電波爆發,持續時間極短,通常只有幾毫秒,卻能夠釋放出相當於地球上幾百億年發電量的巨大能量。
-
又一顆磁星被發現,被認為是中子星變種,與脈衝星有關
黑洞是人類歷史最神秘的一種天體,因此大家對黑洞的新聞都非常關注,比如說最近發現的伴星黑洞。但是你知道嗎?宇宙中還有一種更加普遍但是又不普通的天體,它就是 。從中子星的各個形態和基礎數據來看,中子星和黑洞都是很重要的存在,甚至對人類研究宇宙具有更大的價值。
-
天文學家們發現一顆特殊的磁星,它居然也有脈衝星的表現性質
在2020年底,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獨特的磁星,天文學家們將這個成員放在了新的分類列表中,因為它很稀有,也很特殊。NASA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的新觀測結果確定它是脈衝星,這意味著它可以發出規則的光脈衝。磁星是中子星的一種,它是一個密度驚人的天體,主要由緊密堆積的中子組成,中子是在超新星爆發期間由大質量恆星的坍塌核心形成的。 使磁星與其他中子星區分開的原因是,它們在宇宙中還擁有最強大的已知磁場。做個類比,我們星球磁場的強度約為1高斯,而冰箱磁鐵約為100高斯,而磁星具有大約一億億高斯的磁場。如果一顆磁星距離我們有65000公裡,它就可以擦除地球上所有信用卡的數據。
-
「中國天眼」運行300天 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李柯伽供圖核心閱讀正式運行300天以來,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我國科研團隊藉助FAST,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FAST觀測到的偏振變化多樣性明確說明,宇宙中的爆發源可能來自緻密星體磁層中的物理過程。」今年8月,北京師範大學林琳博士、北京大學張春風博士、國家天文臺王培博士等聯合研究團隊,利用FAST觀測到銀河系中有一顆已知磁星SRG1935+2154呈現出幾十次伽馬射線爆發。
-
"中國天眼"運行300天 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國家天文臺供圖核心閱讀正式運行300天以來,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我國科研團隊藉助FAST,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FAST觀測到的偏振變化多樣性明確說明,宇宙中的爆發源可能來自緻密星體磁層中的物理過程。」今年8月,北京師範大學林琳博士、北京大學張春風博士、國家天文臺王培博士等聯合研究團隊,利用FAST觀測到銀河系中有一顆已知磁星SRG1935+2154呈現出幾十次伽馬射線爆發。
-
發現脈衝星240顆,觀測服務超5200機時……「中國天眼」,不負眾望!
近日,FAST在快速射電暴研究中獲得多項新突破並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科研團隊首次追蹤到快速射電暴與磁星間聯繫快速射電暴是指遙遠宇宙中突然出現的短暫而猛烈的無線電波爆發,持續時間極短,通常只有幾毫秒,卻能夠釋放出相當於地球上幾百億年發電量的巨大能量。
-
發現脈衝星240顆,觀測服務超5200機時……「中國天眼」,不負眾望
「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國家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近日,FAST在快速射電暴研究中獲得多項新突破並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科研團隊首次追蹤到快速射電暴與磁星間聯繫快速射電暴是指遙遠宇宙中突然出現的短暫而猛烈的無線電波爆發,持續時間極短,通常只有幾毫秒
-
發現脈衝星240顆,觀測服務超5200機時……「中國天眼」,不負眾望!
快速射電暴是指遙遠宇宙中突然出現的短暫而猛烈的無線電波爆發,持續時間極短,通常只有幾毫秒,卻能夠釋放出相當於地球上幾百億年發電量的巨大能量。利用FAST超強的靈敏度和電波收集能力,科研團隊首次追蹤到快速射電暴與磁星之間的聯繫,並且探測到一例快速射電暴重複爆,在國際上首次發現該重複爆的輻射具有非常豐富的偏振特徵。研究表明,快速射電暴可能來自緻密星體磁層中的物理過程。
-
死亡天體訴說著鮮活的秘密:磁星和脈衝星到底有何關係
1992年,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羅伯特·鄧肯及克裡斯託佛·湯普森首次提出了一個神奇的理論,預言宇宙中存在著一種非常神奇的天體——磁星。據推測,在一顆能夠變成中子星的大質量恆星變成超新星後,有10%的概率會變成磁星。這種天體的磁場非常強,最高甚至可以達到1000億特斯拉。相比之下,地球的磁場在兩極也只有7×10^-5特斯拉。即使是普通的中子星,磁場強度也僅有磁星的幾千分之一。如果一顆磁星位於地球20萬公裡外(即地月距離的一半),它甚至可以把你手中銀行卡的磁條抽出來。
-
最年輕中子星被發現,才240歲,直徑20公裡,質量卻如66萬個地球
中子星是宇宙中可見星球類天體中密度最大的一種,每立方釐米的體質量在8000萬到20億噸之間,也就是說一顆花生米那樣大的中子星物質,重量通常都在1億噸以上,不知道的朋友看到這個數據一定會非常驚訝!但實際上中子星物質密度就是原子核的物質密度,質量當然會很高了,中子星上面物質元素的分類已不明顯,因為它本身就像一個巨型原子核。
-
最年輕中子星被發現,才240歲,直徑20公裡,質量卻如66萬個地球
中子星是宇宙中可見星球類天體中密度最大的一種,每立方釐米的體質量在8000萬到20億噸之間,也就是說一顆花生米那樣大的中子星物質,重量通常都在1億噸以上,不知道的朋友看到這個數據一定會非常驚訝!但實際上中子星物質密度就是原子核的物質密度,質量當然會很高了,中子星上面物質元素的分類已不明顯,因為它本身就像一個巨型原子核。
-
發現五十五萬歲奇異磁星
磁星是一類周期性爆發劇烈輻射的緻密星體,它是恆星死亡後留下的殘骸,其中一些是宇宙中最極端的天體。近日利用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空間望遠鏡和其它數顆衛星開展的一項觀測結果顯示,磁星可能要比原先設想中的更加多樣化,並且在數量上也更為常見。 當一顆大質量恆星耗盡燃料,其核心發生塌縮形成一顆中子星。
-
「中國天眼」已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有力支撐高水平研究
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有力支撐高水平研究「天眼」問天 潛力無限今年1月11日,有「中國天眼」之稱的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通過驗收,具備開放運行條件。而今,「中國天眼」已正式運行超過300天。
-
這可能是整個銀河系中最快的磁星
在銀河系中發現了一顆快速旋轉的超磁性,具有500年歷史的嬰兒中子星,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滑動。 如果哥白尼擁有軌道X射線望遠鏡或強大的無線電接收器,他將親眼目睹一個磁星的誕生:這是一種超稀有強種的中子星,具有極強的扭曲磁場。僅僅500年後(假設天文學家的年齡正確了),這個尖叫的嬰兒的旋轉速度仍然比任何已知的磁星快,每1.4秒旋轉一圈。它的移動速度可能也比以前發現的任何形式的中子星快。
-
磁星的死神之力
最近,他們在外太空發現了另一種天體,它和隕石一樣,也有可能造成地球生命的大滅絕,那就是恆星炸毀之後的屍體——磁星。它潛伏在太空中,隨時可能滅掉地球。異常的天體你聽說過磁星嗎?我們知道,小小的原子核密度極大,它集中了原子99.96%以上的質量,其密度約為1億噸/立方釐米。可是磁星的密度比原子核的密度還要大3倍,是3億噸/立方釐米。如果你拿一個小湯匙,想舀起磁星內部的物質,那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因為就是這麼一丁點物質,已經重達數億噸了。磁星內部的溫度也非常高,超過了10億攝氏度。儘管內心燥熱,可是它並沒有長出許多「痘痘」,它的肌膚表面光滑無暇,堪稱完美。
-
中國天眼發現的脈衝星達到了240顆,觀測服務超5200小時
中國天眼發現的脈衝星達到了240顆,觀測服務超5200小時人類對於未知總是有很大的好奇心,總想著去探索,現在對於地球的探索已經不能滿足於人類了,已經發展到對宇宙的探索了。而想要對宇宙進行探索,就需要用到一種儀器,那就是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