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5月11日訊 在杭州市富陽區常安鎮,這個神奇的實驗已經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混合產生的液體,不僅能治水、做清潔劑,還能當肥料,當地不少村民就用它來養花、洗菜、洗衣甚至洗頭、洗澡。
3月9日,本報對富陽常安鎮這一實驗進行報導後,一時間,環保酵素成為了熱詞。
究竟什麼是環保酵素?它的神奇功效還有哪些?酵素治水的原理又是什麼?日前,本報記者跟隨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李衛旗,再次來到常安鎮,解密「環保酵素」背後的科學依據。
富陽區常安鎮吉慶農莊工作人員正在製作環保酵素
為何是1:3:10?
在富陽區常安鎮,環保達人何丹最早接觸環保酵素,是緣於朋友的贈送。試用幾次之後,環保酵素在她眼裡成了「寶貝」,並在周圍鄰居中迅速傳播開來。
何丹說,紅糖、廚餘垃圾和水,是製作環保酵素的主要原料,三者依次比例是1:3:10,「按比例混合,經過3個月以上的自然發酵,便製成了棕色的環保酵素。」
「酵素在規範的中文裡,它早就有個正式的名字——酶。」李衛旗解釋道。
黃金配比之下,其實是一個簡單的發酵過程,這和農村常見的「堆肥」道理相似,只不過發生反應的原料不一樣——糖為微生物生長提供了「主食」,加上水果、菜葉中的其他營養成分,給微生物的滋生、繁衍提供了絕佳環境。在微生物的代謝過程中,糖被轉化成酒精、乳酸、醋酸等,並同時產生各種各樣的酶。
「所以,按照國內的說法,這個混合反應後得到的棕色液體,應該稱『混合發酵液』更為貼切。」李衛旗說。
事實上,類似的發酵過程,早就在我們身邊存在上千年。如果把水果換成煮熟的大豆,得到的東西叫醬油;把水果換成煮熟的糯米,並加入經過人類精挑細選出來的酒麴,得到的東西叫酒釀……這些傳統工藝,經過世代摸索和試錯,已經有了成熟的配方。
環保酵素1:3:10的「黃金配比」,是泰國人樂素坤花了30多年研製出來的。「就和釀酒一樣,原料的不同比例,決定了最終產物的屬性。」李衛旗解釋說。
環保酵素有多神?
今年年初,富陽區常安鎮開始嘗試使用環保酵素,治理河道汙染。這個實驗,杭州市江幹區同協河的「民間河長」詹國榮,也做過嘗試。他和丁橋鎮沿山村村民一起,把幾大桶的環保酵素,倒進村內一條劣五類水質的池塘裡。2個月後,池塘水質竟明顯好轉,淨化成了四類水。
酵素治水的實驗,獲得了杭州市主要領導的認可。那麼,這個實驗的原理到底是什麼?
李衛旗解釋說,「混合發酵液中大量繁殖的有益微生物,能消耗水體中過多的氮和磷等富營養物質,水體中的氮、磷等的濃度降低了,水體的自淨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從而實現水體環境的修復和生態平衡。」
事實上,除了治水,環保酵素還有很多神奇的妙用。這一點,民間環保達人就有過很多嘗試。
「我們平時使用化學清潔劑,會排出不少化學汙染物,汙染著地下水和自然生態。」上城區環保酵素製作達人朱穎發現,環保酵素的殺菌去汙能力很強,能去除異味、黴菌、塵垢、油汙等,甚至還可以溶解黏附在下水道的汙物,防止排水系統被堵塞。
不僅如此,洗衣服時加入稀釋的酵素液,還會有很好的清潔和保養作用。朱穎說,「普通清潔劑,是通過其中的表面活性劑把汙物裹起來,再用水衝走;而酵素的活性成分,可以直接把汙物分解成小分子,改變其化學成分,實現徹底的清潔。」
這一點,李衛旗比較認同。在生物實驗室的一角,就有一盒「酵素洗衣液」。李衛旗說,「環保發酵液具有清潔和殺菌能力,其中的脂肪酶、蛋白酶也有助於清潔。」
浙江師範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鄧剛也做了形象的解釋,「發酵會產生生物酸,而酸性物質本身對汙垢就有一定清潔作用,這個原理就像實驗室會拿稀鹽酸洗滌器皿一樣。」
神奇藥水的未來
且不論在治水、去汙方面的神奇功用,環保酵素產生的過程本身,其實就是消解垃圾、去除汙染。
環保酵素推廣者溫秀芝曾說,「環保酵素製作的過程,幾乎不佔用太多時間、空間,如果把每家每戶生產出來的垃圾都做成環保酵素,便可以改善地球的環境。」
李衛旗也認為,自製「酵素」的價值,把本要丟棄的果蔬廢料交給微生物大軍,不僅減少了垃圾收集、運輸和集中處理的難度,還能變廢為寶,得到有機肥用於花卉種植,得到的混合環保液用於治汙,「是個一舉多得的好事。」
既然有這麼多的神奇妙用,環保酵素為何沒有廣泛推廣?
「目前,國內對環保酵素幾乎沒有學術團隊的支撐,因此,環保酵素功用的權威性就相對較弱。」李衛旗坦言。而且,如何廣泛發動群眾,讓每個家庭形成習慣,並參與到自製酵素中來,也是個難題。
目前,在富陽區常安鎮的推廣中,塑料桶和紅糖都由政府買單,目的就是通過政府的推動,讓群眾養成隨手製作環保酵素的習慣。
另外,環保酵素製作成本較高、周期過長,也是推廣中遇到的現實難題。以一卡車果皮、菜葉垃圾為例,重量約3噸,需搭配紅糖的價格約為5000元,「這樣的製作成本,不利於廣泛推廣。」李衛旗說。
對於如何減少製作成本,加快環保酵素的反應周期,讓環保酵素可以更廣泛地推廣,李衛旗和他的團隊也做了全新的嘗試。「我們正在嘗試減少紅糖的使用量,而是添加廢棄的米飯、麵包等餐廚垃圾食物。溶於水後,這些澱粉類食物經過酶解後將會轉化為可發酵的糖類。」李衛旗說,「我們還試著人工加入特定的菌種,比如乳酸菌等,可以加速分解底物,把3個月的等待時間縮短到1個月。」
1.切碎果皮、菜葉等廚餘垃圾。
2.將紅糖加入水中,攪拌,直到全部溶解。
3.隨後將準備好的廚餘垃圾放進去,輕輕攪拌,要讓廚餘垃圾完全浸泡在水中。由於環保酵素髮酵時會膨脹,要記得容器的頂端要留一部分空間,大約是容器的20%至30%。
4.將塑料瓶蓋擰緊,並在瓶身貼上標籤,寫上當天日期。將半成品置於陰涼、通風的環境中。
5.製作第一個月要記得每天把瓶蓋稍微放鬆一下,適量排出氣體,並且快速關閉。氣體溢滿無法釋放時,甚至會爆炸,請多留意。如果是大桶的環保酵素,放氣時你可以稍微搖晃,如果是小瓶的最好不要晃動。
6.一個月後,應該就不會再有膨脹的氣體溢出了。只需要放置在空氣流通,陰涼的地方,不用管它,發酵3個月就可以用了,冬天的話,時間稍微長一點。
7.如果一次沒有那麼多廚餘垃圾,可以分次加入,並且加入相應的紅糖和水。製作日期以最後一次加入廚餘為準。然後按照以上步驟再次製作。如果環保酵素液變黑或是發黴,有異味,變壞了,再加一份同等的紅糖,再讓它發酵一個月,就會改變。如果發現生了蟲子,不用管它,只需把蓋子封密,讓蟲卵失去與空氣接觸的機會而自行分解,從而加強環保酵素的蛋白質。
8.塑料瓶是容器的最佳選擇,避免選用玻璃或金屬等無法膨脹的容器。因為環保酵素在發酵的過程中會有大量氣體產生,會脹。選用玻璃製品會容易碎。